当前位置 首页 伪装之王 第0159章 卧底剿总

《伪装之王》第0159章 卧底剿总

作者:亚丹 字数:2278 书籍:伪装之王

  1930年7月,在成立的中共中央总行动委员会上,年轻的潘武阳当选为委员,他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都达到了高峰。

  然而,正当此时,一场党内的政治斗争使潘武阳的人生从巅峰跌入低谷。

  1931年,白色恐怖持续笼罩着中国大地。

  正处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年命运多舛,内部矛盾和与共产国际之间的纷争接连不断。

  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取代了李立三,取得了党内的领导地位。

  作为李立三的秘书,潘武阳被从上海调到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当宣传干事,这才有了他落难北平的遭遇。

  由于顾顺章的叛变,1931年6月22日,向忠发被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逮捕,写下自首书后的第三天被蒋介石下令处死。

  随即,中共军委干部胡章原投敌,导致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罗绮同和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等16人被捕。

  罗绮同被捕后自首叛变,杨匏安被杀害。

  紧接着,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廖化平在天津被捕,也向敌人自首,致使包括北平在内的河北省委所属的许多机关遭到破坏。

  此时,潘武阳在河北省委负责地下联络工作。

  7月底,潘武阳奉命到北平西交民巷附近的文宣公寓秘密接头,因事先不知,党的地下机构已经被廖化平出卖,他在到达接头地点时,落入民党复兴社北平特务机关手上。

  初到北平就落入敌手,这让潘武阳感到非常意外。

  然而,让他感到更加意外的是,廖化平叛变后投靠了复兴社,出卖了党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对他的审讯。

  潘武阳来自于上海的党中央,又长期在中央主要领导人身边工作,颇具知名度,廖化平很清楚他的根底。

  见廖华平亲自审讯自己,潘武阳便设法与他斗智斗勇,想否认自己的共党党员身份已经不可能,于是,在审讯室里,他坦然承认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潘武阳的被捕,引起了另一名叛徒李渤海的注意。

  李渤海是北大文科毕业的高材生,曾经任北平地下党市委书记,1927年10月,他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逮捕,酷刑折磨加上灌粪汤,他招供叛变了。

  李渤海叛变以后,改名李天才,投靠了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此后,李渤海取得了少帅张学良的信任,被委任为民党北平市公安局政训部秘书,惜才的张学良拜这个北京大学的文科高才生为师。

  李渤海虽然叛变了,并且协助敌人劝降了很多被捕的革命同志,但他在张学良身边也做了不少对党有利的事,比如他利用权力,令警察不强行干预北平民众的游行活动,变相帮助我党发动的群众运动。

  李渤海久闻“大秘书”潘武阳的大名,于是便利用职权,把潘武阳保释了出来。

  在李渤海的劝说和复兴社特务们的威逼下,对前途感到渺茫、又想做学问的潘武阳填写了自首书,然后登报声明脱党得以获释。

  报纸上的声明刊登后,潘武阳被党组织开除出党。

  脱党后,潘武阳思想极为苦闷,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初衷不改,内心希望为国家为民族再做一些有益的事,于是他埋头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还在鲜明地抵制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的冯庸大学任教。

  这期间,赏识潘武阳才华的戴笠也曾派人邀他去南京工作,被他婉言谢绝。

  潘武阳的进步行为,引起了新成立的北平特科的注意,特科调查了潘武阳被捕后的表现,认为他虽被胁迫自首,但拒绝供出党组织,更不跟随特务去指认工作关系,并且继续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北平特科把潘武阳的表现,给中央特科进行了汇报。

  中央特科传达了伍豪首长的指示:

  “特科与阴险、狡猾的敌人打交道,在不损害党的利益的原则下,什么方式都可以采取,要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人为党工作。”

  此时,新成立的北平特科急需人才,再加上,潘武阳被党开除出党的灰色身份,更有利于参加特科,北平特科成员周怡,受组织委托去做潘武阳的工作。

  周怡是中共北平地下交通站的联络员,他见到潘武阳后,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希望潘武阳加入北平特科。

  潘武阳在明白了周怡的来意后,内心多少有些迟疑。

  周怡儒雅潇洒,待人温和而真诚,同时周怡又如实告诉潘武阳,中央特科对待他的态度,最终化解了潘武阳心中的疑虑和恐惧。

  潘武阳表示愿意重新为党工作,只要党不嫌弃他,还信任他。

  周怡带着潘武阳,见到了北平特科负责人吴成方。

  吴成方认真分析了当时形势,对潘武阳指出:

  “北平特科是在上海中央特科遭受灭顶之灾,特科成员遭逮捕、杀害的情况下组建起来的,环境远比过去恶劣得多,各地共产党人大批被屠杀、关押,你在敌人手里有案底,再回来工作,风险可能比以前还大,要有心理准备。”

  对于吴成方担心的问题,潘武阳已经严肃地思考过了。

  从苏联回国后,他得知中央特科不少同志被捕被杀,幸免于难的也都远避他处。这个时候逆潮流而动,无疑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但是,潘武阳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热爱,他在脱党两年多后,又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中。

  重新为党工作,让潘武阳从里到外都变得明朗起来。

  潘武阳在特科指导下,逐渐改变书生气,有意识地在待人接物中,培养着自己深藏不露的练达和城府,以适应情报工作的环境。

  为了保护潘武阳,北平特科指定,在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工作的特科成员杨青林单线与潘武阳联系,潘武阳获取的情报,全部经杨青林转交党组织。

  当北平特科得知,戴笠曾经托人找过潘武阳,特科同意他与戴笠拉上了关系。

  同戴笠联系上以后,戴笠即邀请潘武阳去南京做客,潘武阳欣然前往。

  果不出所料,戴笠想拉潘武阳进入复兴社工作,潘武阳按照特科叮嘱,对戴笠说,“奉系中的老朋友已经收留了我,不好这么快就弃旧就新。”

  戴笠见留不住潘武阳,只好约定今后可以合作,互相交换情报。

  叛变后的李渤海,是东北军里非同凡响的人物,他被少帅张学良任命为奉系东北宪兵教练处中校教官等职。

  潘武阳想要搞军事情报,少了李渤海肯定是不行的,为此,潘武阳与李渤海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李渤海尽心竭力帮助张学良,在东北建起了情报网络,得到了张学良的加倍重视和重用,被调到张学良身边工作,委以北平绥靖公署参事职务。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逐渐倾向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张学良向李渤海询问共产党当前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问题,并向李渤海索取对中共的态度和对策等。

  李渤海已经脱离共产党多年,他无法回答张学良的问题。

  于是,李渤海向潘武阳讨教。

  潘武阳立即把情况汇报给特科,吴成方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指示潘武阳告知李渤海一些党的情况,并且帮助李渤海给张学良提建议当参谋。

  在不断接触中,李渤海逐渐意识到,潘武阳背后有中共组织的支持,两人心照不宣,彼此各取所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