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德意志崛起之路 第711章 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军团 3

《德意志崛起之路》第711章 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军团 3

作者:终极侧位 字数:2724 书籍:德意志崛起之路

  “对于波米希亚—摩拉维亚军团的设置,我需要在斟酌一下,除了为我们提供步兵之外,这个地区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其它重要物资和战力,从动员体系和战役的筹备方面,我是不如您的,但是在技术和装备层面,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鲁普雷希特说道。

  对于如何使用捷克兵团,到目前为止两人可以达成共识就只有一点,那就是这支部队可以用来打酱油,其中部分可以组成精锐部队和巴伐利亚军团一起作战,但是在王子眼中,如果这样就这样使用未来的捷克军团的话,那可就有些太过浪费了!真以为鲁普雷希特费了那么大劲就是为了找一群不太可靠的,随时准备闹独立的炮灰?你太小看穿越者的水平了吧?

  “我们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削减捷克军团的规模,但是有一件事必须做好,那就是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军级和集团军级火力体系!而建立这样的体系,我们必须依靠捷克人。”鲁普雷希特说道。

  “军级以上的火力体系吗?那这可能有些麻烦啊。”利奥波德亲王眉头微微一皱。对于亲王来说这事很难办,很棘手!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那个国家真正建立在军级以上的火力体系。不是说这个年代没有攻城炮和超重炮,实际上自从火炮出现之后,就已经有超重炮这种东西了,远的比如说库尔班大炮,沙皇炮这些,近的比如说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攻击旅顺要塞的280MM重榴弹炮。以及各种海防炮等等。

  但是有,并不代表有相关的一整套体系,这些超规格的重炮其实更多的都是各种火炮客串的,或者为了攻克特定的目标而临时定制的,这一点甚至是德国陆军在1战开始时都是这样的。虽然德国有大贝儿莎型420MM重炮。但是这些东西只是用于攻陷烈日要塞。炸掉要塞之后就算完事了,德国军团在1战初的成体系火力配置其实也就是到了军一级,主要是师一级,师会有150MM重榴弹炮,军也差不多是这个上限了,偶尔会有一些210MM重榴弹炮。

  而这个位面虽然因为有穿越者的缘故,德国的陆军后勤运输体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受制于时代的限制,以及战略战术的要求,整体来说,德国军团的军级火力提升依然有限,比如说现在,小毛奇改进后的攻击法国的计划中,除了个别用于对付比利时境内要塞的重炮部队之外,军一级最强的火炮就是150MM远程加农炮和210MM重榴弹炮。处于内环的第四和第五集团军会有一些210MM列车票或者254MM列车炮的支援,除此之外,就真的没了。

  没办法,毕竟150MM加农炮以上的重炮动辄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重量,这个年代用半履带车整体拖曳都困难!想要跟上快速推进的部队,然后穿过300多千米的距离进入法国战场和法国人PK一把,这个困难实在是有些大啊。而在小毛奇的计划中,这些重装备是在突袭法国失败后,进入相持战后才使用的,所以开始并不会多。

  但是巴伐利亚军团不一样,这些重炮是一开始就要用上的,战争第一年就会在俄属波兰地区作战,这个地区就在德国家门口啊,而且地方本来就不大,不过12.8万平方公里,自从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其实就是把这片地区作为战场和出发阵地建立的,虽然因为国力问题,没有弄成一个大要塞。但是其中的钉子是绝对不少的。也就是说,一开始,鲁普雷西特的军团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攻坚能力。

  而这个攻坚能力用210MM级别的火炮显然是不行的,所以王子的军团需要12寸攻城炮、12寸列车炮、必要的时候可能还会从弄15寸列车炮!这些火炮从哪来?理论上可以从克虏伯购买,但是价格和产量方面显然不能让王子满意。而巴伐利亚实际上是没有生产大型火炮的能力的,所有冠以巴伐利亚名字的火炮其实最早都是斯柯达公司研发生产的!

  如果要问愿意的话,除了技术问题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产量和利润率的问题,开始的时候,王子要给巴伐利亚王国搂钱,做的都是那些要不别人做不出来,自己可以发挥垄断优势的,要不就是那种虽然技术难度不算高,但是需求量比较大,后期可以发挥成本优势的。前者的代表是硬化装甲,而后者的代表则是75MM速射炮。前者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你必须要买,而后者虽然不少人可以生产,但是巴伐利亚的成本就是比克虏伯、俄国人要低不少。买几门也许差距不大,到了几百门甚至上前门的话,那差距就大了!

  但是重炮,尤其是舰炮就不一样了,这东西技术研发难度比较大,比如说,3寸级别速射炮,这东西全世界是个像样的国家都能生产,法国人的75速射炮搞出来没过多久,德国、俄国甚至日本的类似产品就出来了一堆,虽然性能上有差距,但是都是速射炮啊。但是大口径火炮甚至是舰炮就不一样了,在欧洲1战结束前确定能搞出来12寸以上重炮的就四家,阿姆斯特朗、施耐德、克虏伯和斯柯达。俄国是没有自主研发的14寸重炮、而安多儿莎也没有。

  重炮这东西需求量也不大,而且自身也并不是很值钱,一门女王的15寸L42舰炮也就是3万英镑吧,真正昂贵的是炮塔系统,所以说在金钱的引导下,巴伐利亚把重炮炮身的设计和建造扔给了斯柯达,而自己做相对比较赚钱的炮塔系统......。

  而现在,守着斯柯达公司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重炮生产企业,王子自然会充分发挥他的优势,捷克人生产出来重炮,然后非要全部让德意志人操作那是没什么必要的。所以,在外部需求和内部能力的共同作用下,鲁普雷西特准备一开始就建立一套军级以上的火力体系。

  “早在2年前,我就开始建立这个体系,只不过当时因为规模较小,并没有划入到巴伐利亚军队体系之中,但是到现在,这支军和集团军级所属的重炮部队已经初具规模了,我们到现在拥有210MM重型自行加农炮12个连,(每个连4门火炮)也就是48门。拥M1907型12寸L18型重型工程榴弹炮连4个,一共拥有16门12寸攻城炮。”

  “除此之外,我还计划建立12寸列车炮部队,计划建造12门12寸列车炮,火炮就使用我们现在的舰炮。这些列车炮将组成6个独立炮兵连分配给军使用。光这些重炮部队我估摸连上后勤和各种其它人员大概需要1.6万人左右了。”

  “而实际上考虑到我们还会有一些独立的150MM加农炮和210MM中榴弹炮连队,这个规模说不定还要扩大,以及未来可能补充的12寸列车炮、甚至是15寸列车炮。这个人员需求还是很恐怖的。所以,为了保证这些高技术兵种的需要,我认为,我们可以适当削减步兵单位,将捷克的人力资源向这方面倾斜。”鲁普雷西特说道。

  “如果有这些部队的话,我们说不定还需要增加铁道兵的规模和编制,列车炮必须使用铁路机动,所以为了到达战场,我们可能会建立新的铁路或者窄轨铁路。而210MM自行远程火炮虽然可以利用履带地盘机动,但是长距离运输也必须使用铁路,我们原本准备的10个连的铁道兵恐怕不够啊。”利奥波德亲王补充道。

  历史上德国人为了进攻法国,准备了90个铁道兵连,一共26000人的修路大军玩命修路,然而并不够,按照现在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军团的规模,虽然是在自己家门口作战,虽然不用超远距离攻击,但是考虑到自己已经将近60万的部队规模,10个铁道连想要保证大量的后勤物资以及重装备的运输也确实困难一些。

  “好吧,那就在增加一些铁道兵的数量,在未来的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军团体系中,一线精锐力量和突击力量以及空军由巴伐利亚王国为主,辅助军团、军以上重炮部队、后勤单位由捷克人为主,我们未来的军事框架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设计。”最后,鲁普雷西特总结道。

  在鲁普雷西特和利奥波德亲王的努力下,巴伐利亚军团终于完成了战前的建设计划,而与此同时,协约国也没有闲着,虽然德国政府在竭力掩盖自己的军事企图,但是大量的资金流动。军队大规模扩编,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武器出现在间谍们的视野中,终究会导致协约国的警惕,尤其是随着部分新式重型武器的装备,协约国对同盟国的扩军备战也报以十二分分的关注,在一系列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协约国也开始快速扩军备战!

  第三更是一个大章~~~!各位书友能否犒劳一下作者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