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德意志崛起之路 第2521章 来自国外的挑战 2

《德意志崛起之路》第2521章 来自国外的挑战 2

作者:终极侧位 字数:1883 书籍:德意志崛起之路

  在东线的空中对抗中并不激烈,所以巴伐利亚军团的J6的飞机可以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保持较大的机群规模,对产量要求并不高。但是西线就不一样了,德国在西线面对的可是英法空军,战斗机的损失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首先要的是一种廉价的,同时性能说得过去的战斗机,对于对地攻击、航程方面反而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要求,其实看看福克D型飞机就知道了,空重68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10KG。这基本上除了飞行员和必要的燃油之外没有别的搭载能力了!

  其实,福克本人也是有野心的,他敏锐的意识到战斗机未来不仅仅是空战,同时也会承担对地攻击任务,所以他也想搞类似J6这样的战斗机,但是可惜的是,他没有那个技术条件,而且就算搞出来,也没有产能,所以,不少东西只是停留在图纸上,并没有完成。然而,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战斗机需求量大减,福克这些图纸估计也只能锁柜子了,然而想不到的是,现在还要拿出来!

  “不错,大家都需要打起精神来了,我们的对手不光是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看,同时还有那些法国同行们。福克公司的竞争压力很大,我们的也不小,我们可能要和高德隆(caudron)公司的新计划发生正面冲突了。”容克斯说道。

  法国人的轰炸机从性能水平来说差很多,甚至可以说和英德不是一个水平,但是这同样也是受制于战场情况,也就是说,法国人拿不出足够的资源和产能来装备大量的轰炸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所以,他们装备的轰炸机中性能都比较一般,比如说高德隆的R11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吨出头,非常小的一款轰炸机,只有两台210马力的发动机作为动力,两台加一起还不如一台德国后期的发动机。就算最大的布雷盖F60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5吨多,非常一般的性能。和德国的K6以及K8轰炸机相比差的太远了,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可以鄙视,但是轮不到容克斯公司!

  未来,如果容克斯想要在双发中型机方面有所建树的话,那么首先,他们就必须战胜来自法国的同行,然后再和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来掰腕子。所以,容克斯的压力也不小。

  “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我们三者之间能不能一起研发一些技术?或者一起竞标某些我们单个公司无法吃下的项目?比如说大型飞机。”就在这个时候,道尼尔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是算是垄断?您刚才不是说巴伐利亚不喜欢垄断吗?”福克说道。

  “不,我们这是在整合资源,我们现在的水平还远远谈不上垄断,在某些大型机项目上,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肯定会参加,法国人的布雷盖和法尔芒公司也有一定的实力,他们很有可能联手,还有北边的普鲁士飞机制造厂,他们说不定也会参与,毕竟,除了巴伐利亚的订单,还有奥匈帝国的订单,后者肯定更加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强强联合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们应该造出一款类似V1500级别的四发大型飞机!”道尼尔说道。

  “那么造出那么大的飞机的用处呢?我不认为单纯的货运或者邮政机用得着这么大的飞机,至于说重型轰炸机?这个在和平时期的装备量肯定不会大,而纵然我们可以相互之间配合,拿下了生产订单,但是数量肯定不会让我们满意。”福克想了想说道。

  “这种飞机在国内可能没有太大的用处,毕竟即使现在的德国也绝对称不上幅员辽阔。但是我们可以瞄准国际市场,比如说未来的欧洲民用航空业,以及帝国在殖民地的运输!我们不可能在广袤的非洲把铁路修的和欧洲一样,那样投资太大了,而需要运输一些东西的时候,航空运输就是备选项之一了,而如果民航能发展起来的话,也需要更大的飞机。”道尼尔说道。道尼尔其实很有野心的,想想历史上道尼尔搞出来的装备有12台发动机的超级飞船DO-X就能理解这哥们对大型航空器有多深的执念……。当然,现在的道尼尔公司还没有这个底气,不过并不妨碍他搞出一款大型飞机的雄心!

  “直接上4台大型发动机的话挑战有些大,而且估计订单数量不算会多,这从经济上来说很不划算,另外,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在现有技术框架中和其它公司竞争,因为无论是从大型机的设计经验还是从储备上来说,我们都不占优势,所以,如果我们决定搞出新的飞机的话,那么必须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比如说全金属飞机!说实话,木质为主的飞机在环境适应性以及维护性方面有太大的问题了,而且平板式的机翼太大,太占地方。机体设计也必须改进,现在的大部分飞机机体设计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容克斯说道。

  胡戈.容克斯果然不愧为是德国航空业的老前辈,太对气动布局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建造整个德国第一个风洞!他十分清楚,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扩大的话,那么他们没有任何胜算,因为简单的摊大饼的话,巴伐利亚飞机设计局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基本架构不变的话,把K8改改就行了,就冲这一点,容克斯他们就毫无胜算,因为到目前为止,三家中没有一家搞过起飞重量超过8吨的飞机!

  所以,容克斯的想法非常简单,大家从双发飞机开始搞,而且直接采用新技术,比如说搞出一个至少看起来符合空气流体力学的气动布局,比如说,搞个比较结实,并且在保养方面有相对优势的机体。当然了,对于容克斯来说,还要继续在发动机方面推陈出新,相对于福克和道尼尔公司来说,容克斯公司最大的优势不就是发动机生产吗?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