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吉诺弯刀 第二十三章 奉诏

《吉诺弯刀》第二十三章 奉诏

作者:万法唯心 字数:1924 书籍:吉诺弯刀

  “父亲叫儿子来,有什么吩咐吗?”你说。

  “景龙,有件重要的事情。你先看看这个。”

  你看着从父亲手里接过的文书。你说:“汉王,要召见我?”

  “是的。”父亲说,“你回来也有些日子了,已经到了循例去峒城觐见汉王的年龄,不能总是这样在家里闲散着。我早就打算天气再好一点,就择个吉日带你去峒城觐见新王,不想汉王的诏令倒先到了。太后的寿诞快要到了,汉王这次召见边疆封地的青年世家子弟,广加勉励封授,也是为给太后的寿诞添几分吉庆,让太后看到本朝年轻的一代,才俊辈出,老汉王的班底后继有人,令慈心欣慰。”

  你低头又看了一遍文书。父亲端详着你。你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你说:“父亲打算什么时候出发?”父亲说:“我找人看过日子了,就是后日吧。你明天收拾一下。好在觐见的朝服一早就预备好了。汉王召见时,必然会问一些有关朝政和军务的问题,特别是北疆战事的问题,要听你的奏对。你可好好准备一下。”你说:“是。”

  父亲看着你。他说:“怎么?看了诏令,无动于衷吗?首次入朝觐见,对于每个世家弟子来说,都是无上的光荣,是一生仕途的起点。很多孩子会为此激动得彻夜难眠的。你怎么一点踊跃都没有?”

  你低头答道:“儿子并没有不踊跃。”

  父亲问:“景龙,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有什么事情,让你不愿意去峒城吗?”

  你把手里的诏令卷起来,奉还给父亲。你说:“没有。儿子但恐殿前应答不当,不获新王欢心,令父亲失望而已。”

  父亲笑了起来,拍了拍你的肩膀。父亲说:“原来你是担心这个。新王的确还年轻,又是新承大统,于国事政务,经验不及先王丰富。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算这次去峒城,汉王对你的封授不厚,也没有关系。父亲对你有信心。不管是政事还是军务,父亲绝对相信,你都终会有让汉王刮目相看的一天。”

  你说:“谢父亲勉励。”

  父亲再次拍了拍你的肩膀。他说:“第一次入朝上殿觐见,紧张一点,也在所难免。不过,你可以放松一点。以我们家族和你母亲娘家的地位,再怎么不获欢心,汉王也不会怎样为难你的。”

  你说:“是。”

  父亲说:“对了,你把那个吴顺,也带上。我看他年龄不大,倒是很机警忠诚的,你带着他,凡事也都多些方便,能照顾得周全些。”

  你说:“儿子代他谢谢父亲。他还从来没有去过比庄镇更大的地方呢。”

  父亲说:“不过你要约束好他,在都城不比在家里,凡事要有规矩,不可以像在家那般无拘无束。”

  你说:“是。父亲。其实,顺子在家,也并没有不守规矩,只是我们多年一起在清川为伴,名为主仆,情同兄弟,有时候可能…….”

  父亲说:“好了,你也不必解释,父亲也没有怪你们。你有个这样好的孩子跟随相伴着,父亲甚感欣慰。你要好好待他,平时也要带着他多历练。人生在世,良伴难得,你将来出去做事,身边也少不了要个贴心知底的人帮衬。”

  你说:“是,儿子会多多教他。”

  父亲满意地看着你。他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你就已经长大成人,要为国家去效力了。你母亲,若能见到今天,九泉之下,也必然会感到欣慰吧。你也去二堂在你母亲灵前禀告一下吧。这次要去一些天,暂时是不能日日去她灵前拜祭了。”

  你点头:“儿子领命,这就去二堂禀告。”

  你告辞转身要出去。快走到门口时,父亲又叫你:“景龙。”

  你说:“父亲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父亲说:“呃,你师父前几天差人来吩咐你的话,一路上都要牢记,无论这次觐见之后,有没有封授官职,会不会继续待在家里,待在我们的封地,每日的文武功课都一样要坚持不懈,不可因事荒废了。就算在都城期间,也不可放逸游逛,声色犬马。还有,你师父专程送来的丹药,也一定要带着。清流宗的秘技差不多都是历代单传的,你既已学会,就要练习到炉火纯青,让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将它发扬光大,不可辜负你师父精心传授和师兄们辛苦炼丹配合的一片心意。”

  你说:“是,父亲。师父的吩咐,儿子会牢记,无论怎样,功课不会丢,助功的丹药也会随身带着。”

  父亲看着你,有一会儿没有说话。

  你说:“父亲?”

  父亲回过神来,说:“好了,没什么事了,你去吧。马上要出门了,这两天,早点睡,休息好。”

  你说:“是。”

  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父亲转头吩咐管家说:“马上要出门了,让孙大夫备点旅途上用得着的常备药品送来。他来了,让他来见我。”

  父亲和孙大夫相对而坐饮茶。

  孙大夫说:“国公还是有点不放心吗?”

  父亲说:“是啊。虽说一切正常,可我这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始终还是有点忐忑,不能完全坦然。”

  孙大夫说:“国公与夫人伉俪情深,这件事情,国公一直搁在心里,不能忘怀,也是人之常情。”

  父亲沉默不语。

  孙大夫说:“国公如果实在不放心,孙某就随着去一趟峒城吧。”

  父亲摇头,说:“不妥。这样太明显了。一而再,再而三,他会起疑心,反而不好。”

  父亲说:“这样吧,不管怎么说,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你替我准备着点用得上、能应急的东西随身带着,若有万一,也不致于措手不及。”

  孙大夫说:“听说诏令以后,孙某已经备好了,再说,前面还有道济师父的丹药护着呢。不过,国公请放宽心,少公子的情况非常好,这些,必定都用不上的。”

  父亲说:“惟愿如此吧。有劳先生了。”

  父亲说:“这次如果新王有所封授,他就要走上出仕之路了,说不定,会被派上战场。虽然这么想是不对的,可我心里,有时候还是觉得,新王若不太器重他,让他在我身边多留几年,多过几天安逸日子,也挺不错。”

  孙大夫说:“做父亲的,都会有这样的心思。可是,孙某看,少公子心志格局大有过人之处,于岭南诸世家子弟当中,鹤立鸡群,卓而不凡,假以时日,羽翼丰满,必定是做大事的人,必能光耀门楣,前途不可限量。风云际会时,国公不能舍,也要舍了。”

  父亲说:“是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种种矛盾思虑也是无用的。不多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上天的安排,总会是最好的。我们,都尽人事,听天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