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吉诺弯刀 第八百五十六章 圣众来迎寺(下)

《吉诺弯刀》第八百五十六章 圣众来迎寺(下)

作者:万法唯心 字数:2152 书籍:吉诺弯刀

  (一)

  那天,在圣众来迎寺里,逸晨先生说,去拜谒的日本寺院多了以后,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大约在公元7-9世纪之间日本古寺院的阿弥佗佛像,基本上是庄严地坐着,沉浸在深深的冥想中的样子,眼睛多半是半开半闭的。可到了12世纪左右,日本寺院里面的阿弥佗佛像突然都站起来了。眼睛也打开了,而且越来越睁开,直视来访者。不仅站起来,而且开始把手伸向跪拜者,做出一个主动前倾的迎接姿势。

  逸晨先生发现这个现象后,曾与一位日本僧人讨论这件事情。僧人说,这说明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了,越来越难忍受,想要逃离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炽热,所以,佛也坐不住了。

  (二)

  大殿之后,是藏经阁。

  逸晨先生说,里面供奉着一部宋代传入日本的木版雕刻印刷的《开宝藏》,还有若干零散的贝叶梵文经本,都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可惜,这些文物因为过于珍贵,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若要拜阅,需要办特别的手续,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资格。

  我们就只能在外面隔楼礼拜,以示向往恭敬。

  藏经阁外,有一个经书结缘处,有许多印制精美的金纸版线装佛书,可以免费请阅。

  我们在那里看了一会儿,有一卷名叫《末法灯明记》的书吸引住了我的视线。我便恭请了一册,带回了住处细细拜读。

  传说这卷书是日本著名的僧人最澄大师所写。

  作者在书中说,现在已经是无戒的时代,因为根本无人持戒,所以,连破戒这种事情本身也都根本没有了。在这样无戒的时代,想要寻找持戒的人,反而显得很可笑。这就像在大街上找老虎一样,简直是自欺欺人。

  作者说,在这样的时代里,尊敬佛教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尊敬只是在形式上穿着僧衣、名义上自称是僧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名字僧。

  为何有名无实的僧人也值得敬重呢?因为他无论怎样不持戒,功德也比我们在家人大。他每天穿着黄色的僧衣,手持佛珠在街上那么一走,在公众面前那么一亮相,人家看到他的外型,意识里就会出现一个念头“喔,这是僧侣”、“喔,阿弥陀佛”、“喔,这是佛法”。他一出现,人家心里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佛法僧三宝,就会自然忆念三宝。这个忆念三宝的念头,就会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播撒在人们的心田,久远的将来,如果外界条件齐聚,种子就会发芽,乃至长成参天大树。这颗小小的种子,将会成为人们久远之后的成佛前因。人们将会因为今日播下的这颗种子,而最终成佛,成佛之后又普度无量众生。

  最澄大师说,出家人,他就凭这个出家众的外形,就能在无量久远的时间之后,成就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功德,绝对不是在家人所能比拟的。所以,就算他不能精严地持守戒律,就算他只是名义上的僧侣,他的功德,我们也不可以小觑轻视,宜当心生敬仰。

  最澄大师说,尽管只是形式和名义上的僧侣,但也总比连形式和名义也不愿意去做的人要强一点吧。

  读了这段话,我顿时心生惭愧。最澄大师的这段话,好像就是针对我的自大骄狂之心来说的啊。

  原来,出家的功德有如此广大啊。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了出家人的大威德所在。

  (三)

  在圣众来迎寺拜谒的时候,逸晨先生和我谈起古代的帝后。

  他说,按照佛教的观点,能来这个世界上做皇帝皇后的人,在无量的前世当中,都是积累了广大福德的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修行得道者返身再来的。

  日本一直有一种传说,认为古德女天皇时代的摄政太子——圣德太子,就是中国的南岳慧思和尚,也就是智者大师的老师,返身再来的。因为前世是高僧,所以这一生从小就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智慧和柔软深厚的慈悲,一生始终在日本推崇佛法,依据佛陀的教会治理国家,深受民众爱戴,以致于有一段时间其画像都被印在日元的钞票上。

  逸晨先生觉得,嵯峨天皇的皇后,必定也是修行人再入凡尘。如果前世没有打下修持的根基,今生绝对不会有这样清醒和慈悲的言行。

  他说,就算是中国隋朝的暴君隋炀帝杨广,观其言行,也不似全无来历的。他说,杨广的传记中写了一件事情:有一天,隋炀帝揽镜自照,自嘲地说:“好头颅,不知道将来是谁来砍掉它?”萧皇后惊问:“陛下,为什么说这种不吉祥的话呢?”隋炀帝回答说:“有什么关系,人这一生,得意的、失意的、富贵的、倒霉的事情,都能逐一体验一回,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逸晨先生说,就凭这个回答,杨广虽是历史臭名昭著的暴君,却也自有他的气派和意境,非是一般群氓可比。

  他又举了清朝顺治帝为例。顺治皇帝出家前,曾写了一首偈语,向朝野表明心迹,说明他为何要弃帝位而出家。

  偈云:

  “荣华犹如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开九洲周伐纣,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归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

  逸晨先生说:“你看,他偈语中自己言明了,已经忆及前生来历,本来是一个出家人,只因一念之差,退转凡尘,生在了帝王家,18年造作种种杀业,后悔莫及。如今既已明白前事,哪里肯在红尘中继续打滚,当然还要再次出家,接续前生的修行。”

  说完,逸晨先生看着我的表情,说:“你相信有人会记得前生的事情吗?”

  我张了张嘴,迟疑了一下,说:“相信。我相信。”

  我怎么可能不相信呢?我自己就有前生的记忆啊!我自己的爱情经历,就亲身证明了前生的存在啊!

  我完全彻底地相信顺治帝。我理解他!

  但是,我不想对人说起前生的这些事情,就算对逸晨先生,就算对高雄,我也不想详细地说起。

  世上的人只会相信他们能看见的东西。他们不知道肉眼之外,另有眼睛,世界之外,另有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