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逍遥侯 第二百七十四章 高句丽之拜码头

《大唐逍遥侯》第二百七十四章 高句丽之拜码头

作者:清明锄禾 字数:2825 书籍:大唐逍遥侯

  小哥几个在等待美食的同事,他们的爹也没闲着,接受了高句丽使者的朝见。

  这时的高句丽通常被简称为高丽,是古代东北少数名族族扶余人于西汉末年建立的一个政权,与后来的王氏高丽无论从历史渊源、疆域范围、还是民族构成来说,都根本不是一回事。只不过夜郎自大,号称自己的祖宗曾经打到了黄河边上,那是大韩的故土如何如何。

  高丽确实辉煌过,大约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兄弟睨于墙一向是国内历史的一大特色,各姓的兄弟们逐鹿中原,打的热乎朝天,根本没空搭理那塞外苦寒之地,高丽由此才逐渐强大。待隋朝一统天下时,高丽经历内乱,但还是不怎么把老杨放在眼里,老杨带小弟过去教训一次,失败了,小杨这下子不乐意了,又三次远征高丽。然而那时候没有棉衣,小杨的军队开春跑过去,立秋就要往回跑,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三个月。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北伐,骚扰站的成分更大一些,再说那边一马平川,高丽人对地形熟悉,打个埋伏,坚壁清野啥的,把小杨玩了个半残。高丽打败小杨四次,自信心严重膨胀,将隋将士的头颅摆成京观来示威。虽说国力下降严重,但毕竟是本土作战,尚能支持,反倒是小杨惨了,偌大一个家业硬生生改姓了李。

  李二他爹称帝后,高丽想探一下新朝的虚实,派人带着几车土特产和高丽的地图前去长安拜码头,顺便签个睦邻友好合约啥的。李二他爹也不怎么想替自己的表哥报仇,甚至想着不让高丽称臣,自己守好现在已经拥有的国土就行了,在受到温彦博的规劝后,才麻利的签字,表面上承认高丽是大唐的天朝上国,同时把什么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等等要不要钱的帽子一顶顶的往高丽砸。高丽虽说私底下还搞些小动作,但表面上维持了十来年的和平。

  待到李二上位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本来他就是一个打仗的好手,比他爹积极进取了很多,不是敲打这个就是敲打下那个。虽说贞观初期国力还没足以支撑讨伐高丽,但李二还是偶尔示个威啥的,让高丽时刻警醒着。

  李二爷把突厥打残废后,又让小弟带着一帮士兵到高丽的家门口收殓自己表叔当年远征高丽时被杀的士兵遗骨。隋唐相近,很多隋朝的大臣武将到了唐朝继续做自己的大臣武将,只是皇帝换了一个罢了,老杨爹俩四次远征高丽,死的士兵不计其数,谁家长辈兄弟被高丽人所杀?所以李二的小弟到了高丽的家门口,把高丽人当时筑的京观给拆了,那京观的建筑材料毕竟是前朝将士的头颅。古人讲究完尸,骂人最狠的无非就是死无完尸,来收尸的都是被杀者的后辈,看到同袍的遗骸被高丽人这么糟践,谁还受得了?开口大骂:高丽人,突厥老儿已经被我大唐收拾了,你丫等着,下一个就是你们,到时候老子也让你们死无全尸!非用你们的人头摆个更大的京观,就放在你家,让你家人天天看着!

  高丽王高建武听唐士兵这么一说,顿时不淡定了,突厥被灭也不是什么保密消息,虽说这京观是自己的哥哥高元干的,不关自己的事,但自己也没拆了不是?唐朝换皇帝他是知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看来上位的李二爷没他爹那么好说话,麻溜溜的故伎重演,派使者!带土特产、疆域图去表个态,可千万别被征伐,跟突厥一个下场。

  贞观四年,也就是晋宇刚来长安的那年,大唐周围的国家、部落纷纷来朝,共尊李二爷为天可汗。干掉了突厥,李二爷信心大涨,心想老子本来就是能征善战的好手,你们早干嘛了?现在来拜码头?晚了!不过刚干完了突厥,要休养生息一阵子再干下一个,于是李二表面接受了大伙的朝拜,至于睦邻友好合约嘛,该干嘛干嘛去,老子不签!尤其是你高丽,我爹的时候你就带土特产,现在还带土特产?老子稀罕啊?糊弄鬼呢?

  作为一个政治家,李二内心怎么想的当然不会表露出来,压根不提睦邻友好,笑呵呵的请大家吃了顿饭,头也磕了,礼物也收到了,大家都家大业大的,地里农活忙,别耽误了耕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都散了吧。高丽的使者嘛,将回礼换成驴子,让他们骑着回去,晋归唐那小子不是说过“骑驴看账本——走着瞧”吗?朕就让他们走着瞧!

  与李二爷的第一次交涉失败,高建武慌了脚丫子了,于是就跟大臣商议:万一真来打我怎么办?这富贵日子我还没过够呢,咋办呢?

  大对庐(高丽的品级最高的官名,相当于宰相)给高建武出了个主意:大王,要不咱垒堵墙吧?当年秦始皇不就是垒了长城抵抗匈奴吗?

  高建武一寻思,得,就这么着吧,把你们挡外面,我继续过我的富贵日子。高建武没晋宇见识广,压根不知道后世还有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是由诺曼底登陆开始的……

  第一次拜码头不顺利,高建武就派人到处打听李二爷有啥爱好,在垒墙的同时,准备进行第二次公关。

  打听来的结果让高建武很蛋疼,手下人说:二爷没啥爱好,就喜欢打打仗啥的,顺带让亡国之君给他跪着唱征服……

  正当高建武一筹莫展的时候,手下来报,抓到几个人,看着像是军伍出身,有个长得跟上次在家门口骂街的挺像,他们四处打探哪儿有卖胀死虎的,愿意出高价购买。

  对于晋宇形容的很神奇的胀死虎,李二爷万分期待,但是产地不在自己手里啊!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让高丽进贡,刚说了让人家等着瞧,接着让高建武送礼?做个皇帝也不容易,如果自己敢声张想吃胀死虎,光魏征就能用唾沫星子喷死自己。再说自己拉不下这脸来,最后只能自己掏点私房钱,让小弟去高丽收购。

  打瞌睡来送枕头的了,高建武大喜,除了李二爷谁能指派的动在职的将士?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高建武挥挥手,让手下将人放了,让他们满世界的找去吧。这胀死虎功效奇特,属于皇家特供,市面上买不到。不说自己严控,就是有人想去找,恐怕也找不到,毕竟只有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才有,那深山老林进去就迷路。

  既然有了能打动李二爷的礼物,高建武将库存全搬空了,勉强凑了一箱子,但是一个箱子在偌大的马车上分外显眼,于是又挑了些土特产补齐了两马车,心想够李二爷吃一阵子的了。挑个能说会道的使者,立马再去拜码头,希望这次能有好消息带回来。

  高建武派遣的使团中,有个叫泉盖苏文的,背景挺厚实,他爹相当于藩王,这小子留在高建武身边当个侍卫头领,也是后来干掉高建武的人。

  当然了,侍卫头领是按照大唐的说法翻译的,在人家高丽叫“皂衣头大兄”,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戴黑帽子、穿黑衣服的大哥,幸亏不是“绿衣头大兄”……更奇葩的是这个官职的其他称呼及选拔制度,高丽人一般还把此官称为“先人”,如果用四川话骂高丽人“先~人你个板板”,黑衣大哥肯定不会以为你在骂他,还以为你在提醒他掉了板板呢……按规定皂衣头大兄三年一换,干得好的不换,如果有其他人不服气,那高丽王也不管了,关上宫门,让连任的和不服的打架,直到有一方认输为止,赢的同学上位,这完全是考验谁搬砖更快的方法思密达……

  高丽使团紧赶慢赶,终于到了长安,长安的繁华绝对不是他们这帮天天吃泡菜的乡下人所能想象的,哦,对了,他们现在还没有泡菜吃,因为还没有发明,最多吃点咸菜,靠海嘛,最不缺苦盐了。

  李二爷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他们没有晋宇“家访”的那种借口,在等待接见的期间,经常听人提高一种神奇的东西——玉薯!这东西好啊,产量高,口味也不错,使团的人都很感兴趣,若是能搞到种子,即便是签不了睦邻友好协议,也是一桩功劳啊!所以使团的头打算跟李二爷求一点来。

  李二爷翻看高丽的国礼卡,土特产就算了,自己也不稀罕,不过这个血沉是个好玩意,终于到货了!高兴之余接见了使团的头。

  使团头领叩拜完毕,就恭敬的跟李二爷汇报,首先感谢上次天可汗送的驴子,那批天朝赐驴如今被当做圣物供奉在皇宫中,对生活非常满意,身体也非常好,今年已经踢趴下了八个侍卫了,果然是天朝赐物,武功非常高!

  本来想走个过场的李二爷一听此话,大乐,就多陪着聊了几句。使团头领看李二爷高兴,趁机提出想要点玉薯的恩赐。

  这个李二爷哪肯?自己这点还不够分的呢,即便是够,也不能把这个给你们啊?自己还想着过阵子把高丽攻下来呢,给你们岂不是资敌?于是李二爷随便找了个借口结束了这次接见,回后宫看胀死虎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