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策诡途 第0416章 冰岛喷泉

《天策诡途》第0416章 冰岛喷泉

作者:海鸣威 字数:1875 书籍:天策诡途

  一听到赵佶要带着赵翊去内库,李都知后槽牙都疼得慌,倒不是心疼内库的东西,毕竟这也和他没啥关系,他就是觉得官家对赵翊实在是太好了。

  李都知在前面引路,赵佶拉着赵翊走在后面,“翊哥儿,咱舅舅真是杜子美先生的后人?那他会不会写诗作画,字写得怎么样?”

  “???”赵翊满脸问号,心说,“不愧是你啊,赵佶。正常皇帝都会怕皇城司受到杜玄的钳制,到你这,你就关心这个?”

  “回官家,写诗作画这种事,看的是天分,也不是说子美先生的后人就一定会写诗。比如我舅舅,也就是掉书袋,真正擅长的还是武功。”

  “可惜了”,赵佶有些懊恼,“不过翊哥儿你说的对,文武之道都是看天资,咱舅舅在皇城司,你也能轻巧些。”

  李都知竖着耳朵听赵佶和赵翊的谈话,心里吐槽,“咱这官家是真的天命所归,皇城使这般的英雄人物,竟然不光是官家的兄弟,还是总角之交。”

  到了内库门口,内库令早就得到了消息,大门敞开,迎接赵佶和赵翊,“下官拜见官家,见过皇城使。”

  “无需多礼”,赵佶一摆手,“翊哥儿,这地方你也熟,你就看什么好,就拿什么就行,让内库令给你好好介绍一下。”

  赵翊想了想,鲁达的铁枪断了,本来自己想着给他重新打造一柄,现在倒不如从内库选一把,也算是千金买马骨,通过鲁达还能把其他人吸引过来,自己也要选一把长兵刃,将来马战也用得上。

  赵翊直奔内库中的神兵阁而去,即便是第二次进神兵阁,眼前琳琅满目的兵刃依然让赵翊感到震撼。

  “皇城使,可有什么想要的兵刃?”

  “咱们内库中的长兵刃,可有什么有来头的?”

  内库令思索片刻,带着赵翊到了一处兵器架前。

  “此处有三柄长枪,一柄乃是五代十国金枪老祖夏鲁奇所用,赤铜与玄铁铸造,名曰虎魄,一柄是白马银枪高思继所用,寒铁铸成,名曰怒蛟,最后这一柄是铁枪王彦章所用,是最重的一柄,陨铁打造,重约五十余斤,名曰坠星。”

  赵翊正在想给鲁达选哪一柄,财大气粗的赵佶发话了,“就这三柄,收拾出来,一会送到翊哥儿府上。”

  “啊?”赵翊刚要开口婉拒,赵佶用两句话堵住了他的嘴。

  “翊哥儿,你的人就是我的人,这些所谓的神兵利器,放在内库也是蒙尘,倒不如给你们皇城司,让你们拿着去打契丹,打西夏。你不是说你新收的那个鲁达还有师兄弟很厉害,都收拢过来,你就是我的黄金台。难不成,翊哥儿你要抗旨?”

  “下官遵旨。”

  “这就对了,翊哥儿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那就把皇城司给我壮大起来,好好杀一杀西夏和契丹的威风。枪够了,刀、槊、戟那些长兵刃,都拿来给翊哥儿看看。”

  一旁跟着的禁军,把这三柄宝枪装进木盒之中,然后内库令又带着赵翊去看其他的长兵。

  这一通“进货”,赵翊足足从皇宫内库里拿了三柄枪,一柄刀,一柄马槊,一柄月牙戟。

  这刀乃是后梁名将,金台侯金刀杨师厚的錾金刀,说起来此人大家不知道,但他的孙子就是赫赫有名的金刀杨令公。

  这马槊名曰禹王槊,有句话说的好,“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禹王槊正是十三太保,“将不过李”李存孝的兵刃。

  重头戏则是这柄银剪戟,大唐名将薛仁贵的兵刃,赵翊一眼就相中了,通体雪白,银光闪闪,几百年下来,依旧是吹毛断发。

  选完了兵刃,赵佶心满意足的带着赵翊回到了福庆宫,“翊哥儿,缺啥就跟我说,内库里宝贝太多,我也是不清楚,都说好马配好鞍,就冲着皇城司这一趟去西夏的功劳,你的齐侯跑不了,明日朝会,记得上朝。”

  “官家,封侯一事?”赵翊有些迟疑,他们这一脉,自从当年被“贬出京城”之后,就成了明面上的隐形人。

  “你不用多想,这件事,太后和我的意见一样,就是章惇相公,也赞同我的决定”,赵佶从腰间解下一柄描金折扇,扇了扇风,“你们这一脉,说是隐匿了起来,这些年,也早被西夏和契丹摸透了,倒不如直接站到台前。”

  “怎么,翊哥儿是怕他们的鬼蜮伎俩?”赵佶挑了挑眉,“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翊哥儿,哪儿去了?”

  “官家莫要激将”,赵翊觉得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动,十五年足够看透一个人的心,“既然如此,那臣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吉利”,赵佶嘿嘿一笑,“虽然我不是刘禅,但翊哥儿你却没必要当诸葛孔明,太累了。”

  “我有些乏了”,赵佶突然改口,“翊哥儿你就回去休息吧,这一路风尘仆仆,好好休息一下。”

  赵翊有点纳闷,这赵佶怎么突然态度变了,正好躬身告辞,却看到赵佶冲他比了个手势,抬头看了一眼赵佶,赵佶冲他眨了眨眼。

  “臣明白,臣告退了。”

  “明白就好。”

  赵翊离开皇宫,这六件兵刃也不轻,禁军直接拉了一驾马车,送赵翊回府。

  等回到府中,青鸟迎了上来,“少爷,这又是官家送的?”

  “好东西,把鲁达叫过来,在吩咐人把舅舅请来,挑一挑看一看,有没有相中的。”

  杜玄在休息,青鸟就没打扰他,鲁达倒好,直接翻墙进了院子,一进院子就看到兵器架子上摆着明晃晃的六把兵刃。

  “好神兵!”鲁达赞叹道,“这每一柄都不弱于恩师的沥泉神枪啊。”

  “正好你的枪折了,挑一把吧”,赵翊一努嘴,“提醒你一下,这里可有一柄是王彦章的兵刃啊。”

  鲁达自从拿到了《铁枪诀》之后,日夜研读,对枪棒功夫有了新的认知,一听说这里面有铁枪大将王彦章的兵器,赶忙凑了上去。

  “大人未免也太看不起洒家了,这三杆神枪,就一把遍体乌黑,一看就是混铁打造,就这把了”,鲁达直接把坠星枪拎了起来,“好家伙,就是有点沉!”

  “行了,陨铁打造的,能不沉吗?回去好好修炼,炼化大还丹的药力,突破先天,就不觉得压手了。”

  “洒家谢过大人”,鲁达拎着坠星枪,欢天喜地的离开了赵府。

  “下回就别跳墙了,走正门。”

  “知道了大人,洒家回去修炼了,不入先天不出关。”

  “先别忙着闭关,先安排谛听与叶二娘相见,让他们一家三口享受三天天伦之乐。”

  “属下领命。”

  鲁达自行去安排玄慈与叶二娘之事。三人团聚了三日之后,玄慈与虚竹目送叶二娘入了刑场,将叶二娘的尸首带走,埋在了少室山下,这也算是赵翊给玄慈的福利了。

  等鲁达离开之后,赵翊吩咐老管家,“今晚多做些饭,弄好点,有贵客。”

  青鸟心领神会,“可是那位要来?”

  赵翊点了点头,“官家知道舅舅没死,打算过来见一见。估计这些日子,在宫里也有些闷,毕竟皇后有孕在身,能说话的人也不多。”

  到了申时,熟悉的黑袍人直接从后门进了赵府,青鸟在前面带路。

  赵佶脱下黑袍,交给身边的亲随,“你们找个地方休息就行,翊哥儿家,无碍。可憋死我了,青鸟姐姐,咱舅舅呢?”

  青鸟有点想笑,但还是忍住了,“官家,舅父和少爷都在后花园等着呢,晚膳都安排好了,就等您了。”

  赵佶在青鸟身后,眼珠子乱转,也不知道打的什么鬼主意。

  到了后花园,赵翊和杜玄站在饭桌前等候,等赵佶落座,赵翊三人这才坐下。

  赵佶先开了口,“咳咳,朕贵为天子,说话可是一言九鼎?”

  赵翊不知赵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是赵佶第一次当着自己的面,自称为“朕”,“官家,金口玉律,自然如此。”

  “那朕今日就立个规矩”,赵佶清了清嗓子,“朕以后微服前来,你们不得把朕当做是皇帝,朕就是当年的遂宁郡王,端王。”

  赵翊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真是实打实的‘昏君胚子’”,但心中还是十分感动,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但赵佶这个脑袋,真没有被屁股左右。

  “臣(小民),遵旨。”

  “这就对了,舅舅,快讲讲,怎么死的,怎么活的?不是马上风吗?我那时候才八岁,还不懂什么叫马上风,还以为你从马上摔下来了呢。”赵佶一脸坏笑的看着杜玄。.CoM

  杜玄一介白身,见赵佶和当初没什么两样,也不装了,“还不都是我妹夫干的好事,污我一世清名。”

  “不对吧,舅舅,我记得当时你从翊哥儿这拿的钱,也有一部分去和清倌人喝酒了吧。”

  此言一出,四人哈哈大笑,也都不再拘束。

  “好怀念当时的日子啊,如今贵为九五之尊,但还是没有当年在端王府快活。”

  这一晚,没有人聊政事,聊皇城司,都是给赵佶讲一些江湖见闻,可谓宾主尽欢。

  赵佶索性当晚就住在了赵府,第二天和赵翊一块回宫。

  次日早朝,赵佶提出封皇城使赵翊为齐侯之事,不知道内情的文武官员心头一惊,都拿眼睛看向时任枢密使的章惇。

  章惇手拿笏板,“臣附议,皇城使于边关有功,理应封侯。”

  这一句话,这件事就板上钉钉,群臣这才知道,这是早都定好的事情,心里盘算了一下,对于皇城使来说,封侯还是封王,真没啥影响,只能说圣恩眷顾。

  就这样,原本就是个六品“小官”的皇城使赵翊,摇身一变,变成了当朝炙手可热的齐侯,赵府也焕然一新。

  封侯之事结束之后,向太后又传旨,诏青鸟入宫,直接认青鸟做了自己的义女,赐名为钰,许配给齐侯赵翊。

  这一通组合拳下来,有些想给皇城司使绊子的朝臣也熄了心思,知道赵翊如今得宠,身居高位,一时间,齐侯府门庭如市,车水马龙。

  赵翊趁此机会,大刀阔斧开始改革皇城司,将探事司一分为三,下设风闻司专门刺探情报,对接枢密院,监察司监察朝臣对接御史台,卫戍司主管皇城安危。

  赵翊抽调大内禁军教头王进,任卫戍司主官,林冲与徐宁为辅,负责禁军的训练,直接听命与赵佶,又给赵佶从皇城司的武库中寻了一本华佗五禽功,督促赵佶修习,以此来强健身体。

  同时任命青鸟为风闻司主官,鲁达为辅,征辟河北大名府卢家庄少庄主,又从江州大牢中抽调了一个戴姓的牢卒,直接将其任命为风闻司捕风使,官居七品。

  此举在朝堂内引发轩然大波,卢家庄少庄主好歹是也是一方士绅,枪棒功夫娴熟,这个牢卒何德何能,虽说捕风使不过七品小官,但加上皇城司的前缀那也会身居高位,而且还掌管皇城司所有的察子。

  赵佶也有些急,他倒不是觉得赵翊做得不对,就是生怕赵翊被御史台借机攻讦。

  赵翊也不慌,请了赵佶、章惇二人到了皇城司,让戴宗施展神行之术,约莫一个时辰的功夫,就从开封到洛阳跑了一个来回,赵佶大为震撼,章惇也是哑口无言。

  事后,章惇牵头,压住了朝堂上的反对之声,枢密院也知道了皇城司有一个日行千里的神人。

  赵佶后来还美滋滋地和赵翊说,“章相公最近对我那叫一个和颜悦色,绝口不提当初想立简王赵似为帝的想法,盛赞太后有识人之明。”

  赵翊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前将戴宗收入麾下,竟然引发了蝴蝶效应,让赵佶和章惇的关系缓和了下来,这样章惇不受贬谪,蔡京等人也没有出头之日。

  至于监察司,赵翊思来想去,还是暂时虚设,自己亲自节制,毕竟如今朝堂之上也没有祸国佞臣,监察司还没有到亮剑的时候。

  到了六月,皇后王氏于福宁殿诞下龙子,也就是未来的宋钦宗赵桓,赵佶大喜,百官朝贺。

  借此机会,赵翊遣戴宗传书马大元,让马大元建议乔峰带领丐帮弟子去雁门关外阻击打草谷的辽军,为官家庆贺。

  八月中,捷报传入皇城司,赵佶趁机传旨,封赏丐帮,赐乔峰为“中原大侠”,大宋的江湖武夫第二次入了朝堂这些相公的眼。

  文官得知此事后,生怕重演仁宗年间开封府的旧事,聚集在章惇府上,思索解决方案。

  混杂在文官集团中的蔡京提议,直接将丐帮之名传遍天下,突出宣传江湖侠客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侠肝义胆。

  此言一出,在座群臣拍手称好,唯独章惇眉头一皱,心中记下了蔡京的名字,此人有李林甫之姿,用之正则正。

  ----------------------

  新人签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如果有什么建议,大家多多评论,兰亭每天都会看!

  兰亭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