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败战神杨辰 第571章

《不败战神杨辰》第571章

作者:杨辰秦惜 字数:847 书籍:不败战神杨辰

  阿拉老夫说了半天,你居然把它当成‘童话’故事?哇!阿拉老夫好惨呀!”

  “哇噻!故事完了没有?”

  “完?开玩笑,才刚开始呢!还没到高嘲哩!”

  “哇噻!还有高嘲啊!快说,快说。”

  “别急别急,阿拉老夫先来两口润润喉。”

  咕咕的灌了好几口,又干咳一声清清喉咙,才继续道:“这几个奇高的年轻英豪,勇武过人而又充满正义感的高手,年纪都不大,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

  但是为首的人每次出面总是自称‘报应一号’,见过他们真正面目的的人也不多,因为他们行动时都是蒙面的。

  武林在扰扰攘攘数年后,终于靠这几位无名英雄的努力,回复了平和的气氛。

  各门各派为了感念‘报应一号’等人除魔卫道维护正义的恩德,于是互相邀约,在泰山观日峰召开了武林大会。

  大会当天,除了九派一帮及四大世家当家掌门全部亲临外,其他各地较小的门派,莫不以能获邀参加这次武林大会为荣。

  包括言门、谭门、唐门、武功、神剑、快刀、形意、八卦等等百余门派的掌门共聚一掌,群雄济济,堪称盛况空前。

  在武林大会中,他们一致决议,共同推举‘报应一号’为本届武林盟盟主,但是‘报应一号’却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使与会的人有些怏怏。

  因为谁也不知道‘报应一号’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也无从去寻觅一个有心遁世的人,此议只得作罢……”

  “哇噻!为善不欲人知,建议全国好人好事代表选拔应该有他的一份,可是他干嘛要叫‘一号’呢?那是个拉屎撒尿的地方,难听死了!”

  “你懂个屁!那只是他临时想到胡谄的名字,一号代表老大的意思,什么跟什么,扯到厕所去了?”

  “哇噻!没办法,流行嘛!现在的人都把毛坑叫做一号,习惯成自然,改也改不掉,所以一号只好带点臭味了。”

  “歪理!”

  “哇噻!歪理你就别理,说你的故事吧!”

  “武林大会也只好草草收场,事后,各门派都接到署名‘报应一号’的一封简函,内容很简单,只说明他们行侠的目的,只不过在尽一个江湖人的本份而已,不在于争名夺利,更不想被武林盟主的名位所羁绊。

  而且由于边关的军情告急,国家正在招募丁勇赴援,他已经领着兄弟从军去了,请各门派另立适当人选云云,后来,武林中再也没听说‘报应一号’的行踪了。”

  “哇噻!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他们真的去从军啦?”

  “你懂个屁!男儿立志在边关,男子汉大丈夫,自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保家卫国才是豪侠行迳。”

  “哇噻!我大概中了邪才说错了话。”

  “你不只‘撞了邪’,恐怕还‘撞了歪’,乱七八糟发起疯来,该吃药了!”

  “哇噻!没那么严重吧?故事后来又如何发展呢?”

  “‘报应一号’一伙,果真跑去吃馒头了,由于他们武功高强又骁勇善战,临阵身先士卒又傈悍无比,转战边墙各地,屡建奇功,为国家民族捍卫边疆,立下不少的汗马功劳,可惜他们武功超群,却不是做官的材料。

  当时边关的守将,却是一个贪得无厌好色好货的贪官,他不但把‘报应一号’所有的战功全记在自己的名下,而且妒贤嫉才,屡次加以刁难。

  他们也不计较,反正也不是为了贪图一官半职或荣华富贵而来,当人是尽一个匹夫的责任而已,也就不以为意。

  终于在一次远征的行动中,贪官出现了最可恶的行为,几乎把几个忠臣良将,埋葬在滚滚黄沙的战场上。

  这一次他们只率三千铁骑,孤军深入敌阵,却遭五万胡骑的重重包围,他率众往返冲杀,效当年赵子龙七进七出,一共砍折了六把精钢马刀,毙敌三万余骑,胡人认为是神人再世,惊惧而退?闻名丧胆。

  而他所率的三千精兵,也十停折了八停,连伤带患,只剩得五六百人回营。

  而那个可恶的贪官,坐拥十万大兵,竟不肯拨一兵一年支援。

  在这一次惊天动地的战役中,‘报应一号’身受重伤,他的五个师兄弟,全部为国捐躯,壮烈成仁,实在可歌可泣。”

  这一段,老酒鬼说得抑扬顿挫,十分精彩,少年听得好像十分的入神。

  “这一仗,他率众奋勇争先,毙敌十几倍,按理来说,当是有功无过。然而那位贪官,不但没有加以赏赐或慰勉,反而办他贻误军机的大罪,把他拿在军监牢中,在监牢中受尽了折磨。

  幸而他平时治军严谨,人缘也不错,终于有见义勇为的人,秘密投函申告到元帅府,才使得他能平反冤狱,不至于含恨他乡。

  对于这个事件,他非常感慨,想不到没有在战场上死于敌人锋摘,却几乎死在自己的长官的手中。

  而五位义结金兰的师兄弟之死,对他的打击更大,因此而觉得心灰意冷,更由于在最后一役中,身受严重创伤,在狱中又被迫无法调理,以致于身上某处经脉受损严重,功力只能发挥到六七成而已。

  使他顿萌急流勇退之心,因而以身体受伤,已无法再适应战争生涯为理由,从军中退了下来,携眷隐居于山西大同府。”

  少年不禁义愤填膺,大声播口:“哇噻!这狗官太过份了,要是我,先杀了这贪吃的老狗,自去做山大王,日子又何等逍遥!”

  “你懂个屁!人家忠君爱国识得大体懂得进退,哪像你,冲冲动动莽莽撞撞,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你想,你的做法就是造反,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哇噻!我……我只是一时义愤说说罢了,你不是时常说:‘烂成茄子,人人得儿猪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吗?”

  “我的天,你的国语怎么这么不标准?好啦!你不要再噜嗦个没完没了,否则这局悲剧就要变成悲喜剧了,对不起,阿拉老夫说到哪儿啦?”

  “哇噻!你的记忆真烂,才一会就忘记了。”

  “你懂个屁!阿拉老夫当年也曾被视为神童……”

  “哇噻!只是小时了了而已,说不定是酒精害了你。”

  “你懂个屁!西域有个宋金妹女士,活到一百多岁,天天吃米酒泡饭,长寿秘诀靠的就是这一味,阿拉老夫今天白须满面仍然身强体壮,靠的也是这一味!”

  “哇噻!别瞎吹了,你刚才说到他隐居大同府,然后呢?”

  “然后他就隐居,过着淡薄自如的生活,山西地境山多田少,本来就不是个富庶的地方,那时又正逢连续三年大旱,使得民不聊生,不少莠民便结伙上山当强人去啦!

  其中以句住山一带的贼伙最为强悍,盘踞整座山头,烧杀掳劫,无所不用其极,为首的一身横练刀枪不入,武功极为高强。

  当时的大同府总捕头,也是北五省知名的武师“铁剑快刀”孙礼,召集丁勇数百人,奋勇入山缉拿盗魁,可惜技不如人,被贼首果首悬尸山头,随行余众也死伤殆尽,大同府尹大为震惊,感到一个头两个大。

  因风闻‘报应一号’隐居于此,特地亲身拜访他,请他再出山为国效力。

  可是他对官场事情感到寒心,一再加以婉拒。

  府尹并不死心,七次上门力邀,他有感于府尹之诚,勉强答应暂摄大同府总捕头之职,就在当天晚上,他单枪匹马杀上句住山,一举袭杀了贼首,使得四野震动。

  府尹更不肯放他走啦!这一个他只想暂行代理的职务,一代就是十年,那时,他的独子才十几岁。

  在他代理大同府总捕头的十年中,可以说是弊绝风清肖小敛迹,众民安居而路不拾遗,可以夜不闭户。

  而他也一改以前嫉恶如仇除恶务尽的刚烈个性,变成宽大仁慈起来,除了对一些真正估恶不俊的真正坏胚子外,一般人偶触法网,无不力求开脱,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

  对于一些升斗小民因无知或无奈而起的小罪,他根本就不往上报,当场在两造面对面下公开裁决,而且力求公正合理,令当事人口服心服,往往他都是自掏腰包来息事宁人,他的俸银,全都花在这上头。

  当然啦!就法论法,这也是一种枉法,但他不理会闲言阐语,依然我行我素,反正只要治安没问题,上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他放手去做啦!”

  “哇噻!这种公务员真是难得,我要选他当民意代表,可是……他把月薪都拿去赔掉了,拿什么生活呀?”

  “你懂个屁!人家家里还有几亩薄田,虽然不是挺富有,度日子倒还勉强能凑合凑合着。”

  “哇噻!这样的清官真是难得,这叫什么‘武将不拉屎,文官不向前’(武林不怕死,文官不爱钱)是吧?”

  “臭小子,你又读到屁眼去啦?‘安静的吵’好不好?阿拉老夫被你一再打断,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倒像是一局闹剧了!”

  “哇噻!好吧好吧!我闭嘴就是了,你继续说吧!”

  老酒鬼又灌了两大口酒:“就这样,在这暂代总捕头的十年岁月里,竟也挣得一个“铁面慈航’的外号。

  久而久之,‘铁面慈航’纪远浩的大名,竟不迳而走的传遍江湖,也直到此时,才有人发觉这大同府总捕头‘铁面慈航’就是当年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报应一号’。

  江湖人并没有忘记十年以前的事,对‘报应一号’有着由衷的感激,为了尊敬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连黑道、绿林道中人,都相戒不得在大同府沿辖下犯案,也不得在此地发生争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