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败战神杨辰 第2694章

《不败战神杨辰》第2694章

作者:杨辰秦惜 字数:986 书籍:不败战神杨辰

  秦瑛和谢辞也没有去很久,没一会儿,两人就转了回来了。

  只不过,谢辞一改原来步履迅捷元气满满的状态,一副强颜欢笑心事重重的样子,见顾莞望他,他勉强挤出一抹笑。

  "怎么啦你?"

  顾莞被他逗笑了,带着秦文萱两下跳落了地,她手里还捏着刚拔下来的一棵嫩绿嫩绿的小瓦松,秦文萱左看右看她有点怕人多目标大,说她回去了,于是顾莞和她挥手告别,然后凑到谢辞脸侧,侧头瞅了瞅他。

  她一身黑色近卫甲青,没戴头盔,长发扎成一个丸子髻束在头顶,脸不管涂成什么样子,那双晶亮有神的大眼睛和奕奕神采的脸庞却仍在,总让人离得远远就一眼看到她。

  谢辞有时候都很佩服和羡慕她,她就像从来不会被任何困难难住和打倒。他小小声:"没有,就是二嫂和我说了些事情,我在想。"

  他老老实实告诉她了。

  从那次冲动欲告白开始,谢辞其实一直都想再续,但今夜忽然想起和离书,却犹如兜头冷水,一下子把他浇清醒了。

  谢辞很聪明,他一下就秒懂了二嫂为什么和他说这些话了。

  ……因为,顾莞并没有喜欢上他。

  这真是一个让人沮丧又失落的事实。

  他害怕,一旦捅穿了这层窗户纸,让顾莞察觉他的心意,那两人还能和现在一样吗?

  还有就是,这种事二嫂肯定不会哄自己,他觉得自己满心满眼都是顾莞,说笑起落他的心好像要飞出来一样,可二嫂说光热烈都还不够。

  谢辞心里很不服气,他感觉他就是爱顾莞,可是潜意识又相信二嫂,就很矛盾,但这是他第一次

  喜欢上一个人,他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心里乱哄哄的,一时之间,心绪无措,那自己的情感究竟归属到哪类?如果不够,那怎么才能变成另一种呢?

  二嫂让他自己想,用心想就可以了,可他都不知从何想起,心里像搅成一团乱麻似的。但他侧头望身畔的顾莞,她笑盈盈带着一点揶揄看着他,心却一下静了下来。——他明白了二嫂的心意。

  确实,顾莞很重要很重要,他无论怎么多慎重一点都是不为过的。

  谢辞从来没想过,将来两人之间,甚至一家人之间会闹僵,那绝对

  不是谢辞愿意看见的。此生都不会。

  被她这般瞅着,忽生出点点委屈来,但他不敢多说,怕多说多错,顾莞可聪明得很,他小声说:“我暂时不能和你说,得等我想明白了才行。”

  谢辞想,他需要一点时间,他得想清楚才行。

  星光微微,地上有一点影子,两人的影子靠在一起,她的手搁在腰侧,这样看,他往左退后一点,两影子就好像手牵着手一样。

  顾莞:哟,居然有小秘密了?

  以前谢辞可是什么都和她说的,不过这么说也不对,青春期男孩子身体那点事情,他肯定不能和别人说的,难道二嫂和他说了这个?

  顾莞被自己想法逗乐了,开玩笑的,不过她完全没有刨根问底的打算,互相尊重很重要嘛,哪怕多么亲密无间的家人亲人和朋友之间。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上下打量了谢辞,他好像天生就是为穿战铠而生,颀长少年男子肩宽背直身姿挺拔,玄黑色的铁铠披在他的身上,没一点被重甲压住的感觉,反而自然而然撑开了气势,一种凛然肃杀的军威油然而生,见血后史盛。

  他一个人站在这,就站出了那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感觉。他长高了很多啊,都有一米八多点了,比她高大半个头了。

  顾莞啧啧两声,笑道:"好了,咱们走吧,陈晏叔他们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谢辞闻言立即定了定神,是的,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谢辞的人生从来不仅仅只有私人情感,他现在已经身处北军之中与杀父兄灭家门近在咫尺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如果他败,其他说什么都白搭。

  谢辞心神一醒,顷刻就将这些纷乱思绪暂且压下,顾莞一拉他,谢辞立即快步跟上去。

  两人左右打量,秦瑛已经去过将营一趟,回头冲他们点了点头,三人迅速一前二后,快步往将营而去。

  陈晏的儿子甥侄们一群大小伙子天天来去穿插眼花缭乱,把谢辞衬得一点都不觉眼。他们三个到的时候,陈晏苏桢荀逍等人已经在了,等秦显寇文韶匆匆赶来了,人就齐了。

  秦显寇文韶两人把灰扑扑的头盔摘下扔在桌上,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两人都是刚从城头下来了,陈晏忍不住呼了口气,“今年这场仗,恐怕不大好打

  啊。”

  北戎新王呼延德的情报一直有,他厉害大魏这边都知道,但亲眼目睹之后,心里却比之先前认知的还要更加沉甸甸。

  秦显搓了搓脸,拉开椅子坐下来,"好了,今天咱们先说说卢信义和郑守芳吧。"

  这屋子原来是竖放的长桌,陈晏秦显他们让谢辞坐首位,谢辞却没肯,最后他们索性把长桌打横放,大家都围坐在一起。

  现在谢家军旧部,秦显陈晏苏桢寇文韶带进北军的兵马约十一万,占五十万大军的约五分一。多不压倒性多,也不可能会出现几十万大军同为一人亲信,哪怕当年谢信衷也不会这样做。

  少也不少,和卢信义郑守芳等人旗鼓相当,除了这些当年谢信衷倒下的最大受益者之外,北军之中还有许多的中立的将领,大大小小加起来兵马大约也有八.九万。

  云州的事情,秦显他们都很清楚,他们距离这个幕后黑手已经很近了。嫌疑人去掉一个身材对不上的霍参,就剩卢信义和郑守芳。

  秦显沉默一下,问谢辞:“你认识卢信义吗?”说的是以前。谢辞说:“当然认识。”

  他说都很慢,垂了一下眼睫,复又慢慢抬起来,不高不低的声音下,沉沉敛藏着很多东西。众人一时默然。

  他们当然知道谢辞肯定认识卢信义,正如他们一样,曾经和卢信义也是非常非常熟稔,关系不亚于曾经秦显苏桢陈晏四人之间。

  和谢辞与荀荣弼更亲不一样,因为后者是他的亲舅舅;而谢信衷本人,却是和卢信义关系更亲密一些,比之荀荣弼都还要更加亲近。

  因为两人不但是结义兄弟,卢信义的父亲上将军卢照靖卢帅,史是谢信衷的授业恩师兼义父。

  有没有发现,卢信义和谢信衷名字中间都是一个信字?这并不是巧合。

  谢信衷的名字就是卢照靖取的。

  卢照靖说,人无信而不立,忠为髓,义为骨,家国为臣将之魂也。

  最后他给先出生的谢信衷取名忠,因谢家先祖有讳忠,衷通忠,故避讳为衷。

  谢信衷是遗腹子,昔年忠勇侯府嫡长房的血脉曾差点一度断绝,好在还有一个遗腹子。

  卢照靖受谢信衷父亲临终嘱托,刚出生,就将襁褓中的谢信衷收为义子,甚至谢辞的二叔三叔(嫡二房的),就

  是谢信衷的两个亲堂弟,他也一并教导了。

  从小教养,学文习武,手把手教导带着征战沙场,最终得以重新振兴谢氏门楣。

  卢信义比谢信衷小五岁,两人是发小,从孩提时期就带着他一起玩耍,之后又随卢照靖一起赴北疆从军征战沙场。

  不是兄弟更胜兄弟。

  唯一可惜的就是,好景不长,在谢信衷奉母命返京成亲的时候,适逢虞平之乱。虞平之乱是糜良之乱的起点,但没有后者那般厉害席卷大半国境,可惜卢帅却战死于此。卷宗记述卢靖照指挥失当,十五万大军前锋五万几乎死伤殆尽,他当场战死。

  其时卢信义才年仅十九,仓皇失父,还被诘问追责。

  当时噩耗传来,谢信衷千里赴虞平,找到了歇斯底里的卢信义,为此连长子的出生都没能在场。之后谢信衷带着卢信义返回北疆,两人一路在军中打拼,数十年直至今朝。反正,谢信衷和卢信义不管关系还是渊源,比之荀荣弼都要更亲近许多。所以谢辞怎么可能不认识卢信义呢?

  甚至秦显的营房还堆着卢信义送来的很多东西,后者没吭声指名道姓,但显然是送给谢辞的。

  卢信义和郑守芳不一样,卢信义生得一脸正气,和秦显他们关系从前其实很好的,之所以秦显和赵恒他们怀疑他,是因为谢信衷去世之后,卢信义实实在在成了几大受益者之一,哪怕他没有没有主动争取过。

  大家沉默了一下,秦显说:“既然你都很清楚,我就不说了。”

  先前在灵州书房的时候,他已经说过一次了。

  现在重点他其实是想说一下这个郑守芳。

  “郑守芳是安阳大长公主的儿子,是宗室于军中的领头人物。”

  死对头啊。

  宗室贵胄之中,很多人看不惯谢信衷手掌大兵权的,有一部分的偏激派就成了谢家军天然的敌人,下过不止一次手的,这个通敌走私案是他弄出来的,完全不稀奇。

  要不是恰好大战在即,恐怕谢辞并秦显他们如今并不能这么安生,郑守芳估计已经上表朝廷了。

  公主的儿子,宗室子,和别人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一场大战,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

  因为蔺国舅,卢信义嫌疑大

  一点,但也绝对不能排除郑守芳,反正就不好说。

  一场大战将所有人拉拢在一起,对方如果是卢信义,就很容易对他们下手。

  但假如没了这场战事,才是真正的麻烦多多。

  "不过不管怎么样,”秦显担了一把头,“我们都不能让这里头的明争暗斗影响战事结局。"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就和今晚在城头上和谢辞说的一样。

  "这是当然的!"

  “老秦你这不是废话吗?”

  大家七嘴八舌,这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终于说到了今天第二个重点了。

  荀逊。

  一直无声的荀逍这时抬起眼睛,他慢慢地,把他的灰色棉兜帽拉了起来,露出右半张扭曲恐怖的脸。

  顾莞也等了好久了!

  "荀逊他是北戎子,千真万确!"

  顾莞立即举手了,“他和这个幕后之人是一伙的,但他很可能欺上瞒下。”

  北戎子该是绝密吧?要不是以为谢辞死定了估计他也不能说。反正原轨迹里所有人都差不多死绝大半,荀逊还好好的,初出场时就是节掌近三分一北疆兵马超级大佬。

  原书关于癸卯大败描述不多,因为这是前传,但大致还是有写的,大魏被北戎骑兵几番包围,从春日战到盛夏,北军都挣脱开了,最后竟陷入埋伏圈,十五万精锐兵马包括八万骑兵被尽歼。

  大魏大败这一场,战局立即急转直下。

  最后才惨成那样的。

  不用怀疑,荀逊在这里头作用必然是巨大的。

  顾莞等了好久才等到这个话题,她立即问:“咱们能掀开他北戎子的

  身份吗?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

  不能。

  秦显陈晏四人对视一眼,四个人差不多说同一句话:决对不能的。苏桢说:“战时动摇军心,按军规立斩无赦!”不但立斩,还是无赦。

  果然和顾莞猜的一样,她不禁和谢辞对视一眼,谢辞冲她点点头。

  再看荀逍,荀逍脸色没变,显然早就知道了,他下颚绷紧很紧,仅剩的右手紧紧捏成拳,没有烧伤的位置能看见凸起的青筋。

  但无论如何,这个荀逊必须重点防范啊!

  秦显早已命秦永亲自赶赴三州,当面告知了陈晏他们这一至关紧要的消息,四人也是紧急加派人手渗透肃州军的。

  但时日尚短。

  而且就算不短,光这些也并不够。

  必须在整个北军的高度之上,对此人加以防范。

  秦显有些暴躁骂了一句,站起来踱了几圈,最后他说:“我去卢信义那一趟!”他抄起头盔,快步走出去了。

  于是,这一场癸卯大战之下的外战暗涌,就此拉开了帷幕。当天深夜。

  卢信义送走了两位皇子督军及授符钦差,再打发走了蔺国舅安排来的两名将领,刚坐下垂眸看刚刚加绘而成的阴山至野狐岭的双方兵力分布图,忽听见外头一阵喧哗声。

  “秦显?”

  卢信义站起身,秦显闯了进来,亲卫拔刀蜂拥而入,卢信义挥挥手让退下。卢信义一脸惊讶:“子豫,有什么事吗?”

  谢信衷出事之后,两人吵过,骂过,甚至打过,但卢信义死活就不承认,他甚至还一直在一起追查那件事。

  灯光下,秦显静静看着卢信义,现在卢信义说的话他一句都不信,他来这里,也不是和他叙旧废话的。

  秦显盯了卢信义片刻:“你能保证,你当这个主帅,能以战胜为目的,绝不私通北戎半分吗?”

  秦显之所以会决定来找卢信义,是因为通敌走私案的中前期侦查,他都一直亲自跟着的。他一清二楚。从私贩私自交易的品种、铁器军械的数量来判断,这个幕后主使者并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对方一直把控着这个量。

  他们大概认为,大魏强大,些许走私交易,不过疥癣之疾,松些无妨。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否则秦显今日不会来的。

  这个“私通北戎一下子戳到了卢信义,他陡然提高声音:“我说了不是我,我没有,你相信吗?!

  秦显:“我不信!!”

  秦显一句废话都不多说:“我只问你能不能做到?!”他一字一句:“以你战死父兄之名起誓。”两人俱面红耳赤。

  卢信义脸皮抽搐一下,他终于露出了几分近乎狰狞之色的真实情感,半晌,他厉声:“今日我卢信义以亡父亡兄之名义起誓!此战当以

  战胜为目的,期间断不私通北戎半分!!否则,教我父兄九泉之下不得安宁,永无轮回之日!

  卢信义抄起桌上的笔筒狠狠扔过去:“你满意了吗?”

  秦显点点头:“那我信了。”

  信你起誓的这两点。

  他告诉卢信义:“荀逊是北戎子,从前昆羽陵部日连公主所生之子,他有一半的北戎血脉。此人杀父焚兄,居心叵测。

  秦显说完,就走了。

  卢信义气个半死,一脚将灯架踹翻了,灯盏“噼里哐啷”打了一地,“该死的秦显!一群冥顽不灵的货!

  他余怒未消,他当然是以战胜为目的了,他怎么可能放水让北戎大破国境,他的家人、他半生基业都在他这身后面!

  只不过,卢信义冷哼一声,眉目转阴,通敌他当然不会,但借刀杀人,他会!“主子,荀总督来了。”

  秦显刚走,荀逊就来了?

  卢信义不禁挑起一边眉毛:“叫他进来。”

  荀逊进门的时候,书房内已经收拾回原样了,除了地上一滩油渍,已看不出丝毫卢信义恼怒过的痕迹。

  卢信义端坐在大书案的太师椅上,细细端详荀逊的脸:“秦显说你是北戎人的种,”他挑眉,“真的吗?”

  昆羽陵部,日连公主?

  荀逊将军报呈上,卢信义半眼不看,荀逊来得这么快,两人结盟了这么长时间,做下了这么多事情,彼此都深知对方的真面目,废话也就不用说了。

  “我就知道他要挑拨离间。”

  荀逊冷哼一声。

  卢信义挑眉:“可是我曾经听说,这新王呼延德的母族似乎就是从前这个昆羽陵部的。”

  那又如何啊?需要我起个誓吗?

  荀逊毫不在意举起右手:“若我刚才有一句虚言,叫我肠穿肚烂死无全尸,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退一万步,哪怕我真有一半北戎血脉,难道我还能去北戎当宗室贵亲和这十八部的首领不成?哈哈哈哈哈简直可笑至极。

  荀逊哈哈大笑。

  北戎和大魏这边一样,混血儿都是饱受歧视的,羌氐

  还好,北戎混血儿在大魏是没有活路可言的,在北戎也好不了太多,最好的就是当个富贵闲人,想掌兵掌权当首领什么的,简直白日做梦。

  荀逊现在可是贵为肃州总督,节掌一地军民政务大权。那誓虽然起得歹毒得很,但卢信义并没有太为所动,倒是最后这一段,一下子说服了他。

  他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最好如此。”

  他摊开桌上的军报:“行了,你回去吧。”荀逊站起,行了个军礼,“末将告退。”转身离开。

  等他走了之后,卢信义抬眼:“盯紧他!另外传我密令,让司马安和杨棠密切关注于他,以防其变!

  司马安和杨棠,是驻扎于荀逊一左一右的房州明州两位将军。

  卢信义下的是帅令。

  虽然荀逊说服了他,但卢信义知道秦显是什么人,该防的还是立马就全线拉起了。

  荀逊回到肃州军将营之后,脸色立即阴下来了。

  传信回去,说计划有变。

  将营只点了一盏油灯,昏沉沉的,荀逊面庞一半被阴影覆盖,显得更阴沉得厉害。

  “我不能轻动了。”

  在谢辞跑脱那天,他就知道有这一日。

  他愤恨难当,一个黄毛小子,竟然坏了他这么多年的部署,让他不得不做出紧急调整。荀逊一辈子没失过手,唯一一次,就是这个谢辞,但……但他不吐不快!荀逊忍不住捏紧拳头,他又想起荀荣弼,这个老贼种!!

  他牙关咯咯作响,恨极了

  甚至现在如果有机会能再重新来一次,荀逊可能都依旧会说,他大概率会选择加码杀着而不是隐忍闭上嘴巴!

  实在是,他已经苦忍了二十多年了!

  看着荀荣弼道貌岸然的嘴脸,他有无数次恨不得想当着所有认识这个老贼种的人揭开他的真面目!

  用手撕,用牙咬,带着血,一寸寸撕扯下来,让他暴露在阳光下,让所有人都看个一清二楚!

  荀逊尝到了血腥味,他真的把自己生生口腔咬出了血,直到尝到了铁锈的味道,他才喘息着,疯狂撕打这屋内的所有东西。

  “他不是想回朝吗?”

  荀逊嘶声:“就让这个如

  画江山,为我母亲哥哥姐姐陪葬好了!”

  而呼延德,卢信义说对大半了,他是昆羽陵部的遗孤。

  草原没有这么多讲究,只要商量好,孩子可以随母,后来昆羽陵部被灭,他才回归的父族,改归父姓呼延。

  两人其实是亲表兄弟。

  荀逊七岁那年,呼延德派来的人终于寻着了他,他始知自己的身世。在此之前,他居然可笑的,因为年长为弟且只是一个外室子而自卑。

  荀逊恨道了极点,哑声:“等事成之后,将我剥皮剔骨!一半扔掉喂狗!另一半……另一半就埋葬在昆羽陵的胡杨林下罢。

  恨道最后,他语意转悲,双拳打得鲜血淋漓,他怔怔站在屋中央,跪了下来,掩面痛哭。

  说到剩下一半血肉想埋葬到昆羽陵部的胡杨林下时,他竟还有些怯。

  北戎笃信长生天,他在卢信义那里起的誓言,可一句都不带虚的。

  仆母痛哭,推开门搂着他:“我的小阿那,我的小公子啊!”

  这个老嬷嬷,是从前侥幸没死透的公主府老保母,正是养育荀逍姐弟三人的。

  她躲在水缸里避过一劫,千里跋涉,最后找到呼延德,呼延德才知道荀逊可能没死,派人去大魏,最后才设法将老嬷嬷送到荀逊身边照顾他。

  老嬷嬷圆脸盘子,二十年下来,看着已经和大魏老妪并无任何区别了,但她其实是北戎人。

  荀逊浑身战栗,哭了很久,最后他一把抹了眼泪,郑重对仆母说:“馍母,这是我的心愿,你一定帮我完成。

  馍母流着眼泪点头。

  不过他说:“我没这么快死的,我要做的事还没做完呢。”荀逊已经平静下来了。

  春夜乍暖还寒,外面还淡淡黄尘,星光很微,但想必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荀逊冷冷笑着,秦显忌惮他,他当然知道,但这么好的空隙,为什么不利用一番了。正好用以调整计划。

  “我要先把谢辞找出来。”

  荀逊唤保母给他取来伤药,他敷上之后,一圈圈将黑色纱布缠在掌心做护掌。荀逍端详双手,抬目,找到以后,就把消息送给卢信义。馍母唤来人收拾屋里,来的都是荀逊的心腹,有北戎血脉的绝对心腹。

  其中一

  个汉名王晟,王晟抬起大桌,把血迹擦拭干净:“额真,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谢辞找出来?

  额真,是主子、将军的意思。

  王晟皱眉,要是能轻易就把谢辞找出来,卢信义还能投鼠忌器到现在吗?荀逊淡淡一笑:“那是卢信义。”要找谢辞,荀逊还真有个方法。

  幽深的夜里,屋里点起一盏灯,灯火摇曳,荀逊笑了一下:你们,还记得你们的大公子吗?荀逍啊。

  荀逍墓被掘了,守墓人再懒每天还是得上来巡一次的,掘过和没掘过区别还是很大的,大冬天很难复原得一模一样,守墓人每天对着这些坟茔,很快就发现了荀逍的墓被人盗了。

  但荀逊一听,立马就意识到,荀逍可能没死。

  他很快确定,谢辞顾莞竟敢折返肃州,入墓确定荀逍的生死!没死,不可能没有烧伤。

  秦显陈晏他们都新聘了一个有烧伤过的司马军师啊!荀逊森然一笑:找到了荀逍,那不就找到谢辞了。恰好了,他有寻荀逍的手段。

  并且是必会一击即中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