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败战神杨辰 第1180章

《不败战神杨辰》第1180章

作者:杨辰秦惜 字数:946 书籍:不败战神杨辰

  于承珠冷冷说道:“争天下紧要还是救老百姓紧要?”毕擎天怔了一怔,道:“这话甚么意思?”潮音和尚叫道:“不错,承珠的话和她师父的话一样。丹枫的意思也是请你们先发兵去救东南沿海的百姓,近来倭寇正在沿海一带肆虐,你不知道吗?”毕擎天道:“倭寇癣疥之患而已!”潮音和尚道:“癣疥若然不理,便成大患。何况也未必是癣疥呢!毕兄,我刚从台州回来,我给你说说那边倭寇的情形,唉,那边可真是惨呢。”顿了一顿,敲了一下光头道:“你看,我好糊涂,周寨主夫妇都要歇息。咱们还是回到那家猎户家说吧。”

  到了那家猎户,于承珠推说疲倦,先去睡了。周山民忍着剑伤,却是精神奕奕,和毕擎天、潮音和尚等在大厅谈论抗倭的事情。

  于承珠哪睡得着,只听得潮音和尚大声说道:“毕寨主毕老弟呀,只要你到沿海一带看看,你非得气炸肚皮,发竖目裂不可。那些倭寇简直不是人,杀人掳人,那是不消说了,他们连孩子也杀,我就亲眼见过,有十几名倭寇,用一大锅沸汤淋一大群三几岁的婴孩,婴孩们呼号哀叫挣扎,那些倭寇还在旁边拍手笑乐呢。那天可惜我到迟一步,虽然把那些倭寇都打杀了,那群婴孩却救不回来了。我为此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一般的海盗,志在劫掠,劫掠之后,便呼啸而去;倭寇呢,可比一般的海盗狠毒上百倍千倍,他们劫掠之后,还要掳人,还要奸淫,还要残杀,最后还要放一把火将村庄烧光,你说稍有点血性的人,能看得过去么?毕老弟,你发不发兵?”

  毕擎天沉吟半晌,道:“发兵那是应当的。请问潮音叔叔,倭寇的厉害之处在什么地方?他们之中也有武功高明之士么?咱们可得知己知彼。”潮音和尚道:“倭寇其实也没有什么厉害之处,但他们分成数十小股,彼此呼应,倒不像是乌合之众,他们到处流窜,官军又只是各守防地,不肯拦堵,只靠义民办的团练,团练又没有统一指挥,那就往往吃了倭寇的亏了。还有他们所用的倭刀却是比一般我们所用的刀剑锋利,在短兵相接肉搏之际,团练也往往招架不住,所以我说非得有一班学过技击,像你们的部下那样精锐之师去抵挡他们不可。说到武功,听说日本的武士多练有‘柔道’和‘剑道’,柔道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太极拳,剑道即是日本的剑法,以劈刺为主,看来也似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和中原习见的剑法却又不尽相同。听说他们的柔道剑道,都以“段”分级,最高的九段,我打败过两个五段的,九段的高手!却未曾碰过。”

  毕擎天又是一阵沉吟,周山民道:“就算倭寇最厉害,咱们也非去不可。潮音大师,你的马快,我将我的令箭交付与你,另外再给你一封书信,你给我赶到雁门关外,传我的令箭。叫他们立即混进关来,到浙江义乌集合,那时我的伤也定然养好了。我亲自带他们去,雁门关外的老巢,留下十分一二的人力,我看也就够了。”潮音和尚大声叫好,又道:“毕老弟,你呢?”毕擎天道:“那当然要迫随骡尾了。不过,有一件事咱们可得先商量好。”潮音和尚道:“什么事?”毕擎天道:“刚才听你所说,沿海的义民和地方的团练都是各自为战,这不大好。咱们得推一个首领。按说以周大哥的资望,那是最适当不过的了。但当地的叶宗留、郑茂七等人,不知道肯心服么?”潮音和尚大叫道:“谁肯抗倭,我就服谁。谁做首领,这有什么问题。”毕擎天大笑道:“打仗的事,没有统帅,那可不行。何况咱们还不只是打平倭寇就算了呢。这统帅是非先推定不可的,周大哥,你说是不是?”

  潮音和尚道:“蛇无头而不行,这倒是真的。至于谁做头儿,我可没有意见。”毕擎天道:“那自然该是周大哥了,金刀寨主的威名,天下谁人不知?”周山民道:“不,论到雄才大略,毕贤弟,你胜我远甚,而且你是北五省的大龙头,这五省的绿林和帮会都听你的,你既得地利,又得人和,若要推举抗倭的首领,非贤弟不可。”毕擎天道:“小弟托庇,做了个大龙头,但大哥在前,小弟岂敢磨越?何况,若论到地利人和,当地的叶宗留和郑茂七等人,那又要比小弟更强了。”潮音和尚大笑道:“又不是做皇帝,何必你推我让。依我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哈,我说错啦,毕老弟是名正言顺的大龙头,怎能比作地头蛇了,我的意思是,毕老弟是主,周寨主是客,若要推举首领,毕老弟该当仁不让。至于叶宗留和郑茂七,他们早就说过,不论是毕大龙头或周少寨主到来,他们都忠诚拥戴。毕老弟,不必多说啦,你就是要做皇帝;我潮音和尚也一刀保你登基。”三人都哈哈大笑,毕擎天尤其笑得响亮,不知是笑潮音和尚的戆直,还是为他的一力推戴而得意。于承珠在里房只听得他故意谦让了一番,终于答允了。

  这一瞬间,于承珠陡然觉得心中作闷,毕擎天那粗旷的笑声,越发惹起她的反感。于承珠不由得暗自想道:“原来此人貌似粗豪,却也甚有机心。他明明要做头儿,却偏有许多做作!不过他肯派遣北五省的绿林豪杰抗倭,那倒是大功一件。”

  只听得外面潮音和尚又道:“救兵如救火,明日我便赶往雁门关外,传周寨主的绿林箭。毕老弟,你明日也先带随你来的人到台州去吧。”毕擎天道:“哪有如此简单,我还要回山东本寨,召集各家寨主,各路龙头,再说我这大龙头的职务,也得稍作交代才行呀。”潮音和尚道:“你派人回去传令不行吗?”毕擎天笑道:“此等事情,岂能遣人替代?”潮音和尚道:“台州的抗倭义军,形势危急,最少也得有个得力的人前往报讯,好振奋军心才是。”周山民苦笑道:“谁去呢?”石翠凤道:“我去!”潮音和尚道:“你要守护周大哥,如何能去?”

  毕擎天踌躇不语,忽听得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我去!”却原来是于承珠走了出来,毕擎天抬头一望,和她眼光碰个正着。毕擎天心中一荡,想道:“若留得她在我身边做个帮手,那真是最好不过!”

  “那真是最好不过!”潮音和尚哈哈笑道:“我怎么没有想起你这个娃娃?哈哈,你肯去那真是再好不过!”毕擎天被潮音和尚的笑声惊醒,只见于承珠冷冷地看着自己,缓缓说道:“毕大龙头,烦你修书一封,复台州抗倭的义军首领,好让他们得知,援兵就要到来。我马上给你送到台州去。”

  “这家主人不是个普通的猎户,他还精于歧黄之术,是个医生,家中备有纸笔,听了于承珠的说话,立刻拿来,放在毕擎天的面前,毕擎天双眼一扫,只见众人的眼光,都在望着于承珠,于承珠的神色十分平静,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光辉,毕擎天禁不住心中一动,面对着这样一个少女,既是爱慕,又是敬佩,心中想道:“好一个孤身女子,为了抗倭,竟敢身入虎狼之地,千里传书,我是个自命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岂可不如她了。”这一瞬间,忽觉得自己适才的想法,想永远留着她在自己身边的想法,十分渺小,一抬头,又碰着于承珠那如剑一般的眼光,好像看穿了他的肺腑,毕擎天禁不住面上一热,慌忙低下了头,避开于承珠的眼光,抓起狼毫,立刻在纸上疾书,不一刻就把信写好了。

  潮音和尚道:“毕老弟,你也给我写两封信。”毕擎天道:“写给谁?”潮音和尚道:“一封写给叶宗留,就说我到雁门关外请兵,叫他安心。另一封写给长江边上的一个舟子。”毕擎天诧道:“一个舟子?”潮音和尚道:“承珠人生地不熟,也得有人带她去见叶宗留呀。这个舟子名叫张黑,住在靖江,是叶宗留派在长江边上,专司联络之职的。你说这个小姑娘是我的师侄张丹枫的徒弟,叫他好生照顾。”

  待到毕擎天把信写好,晨曝已透进窗户,众人一夜未睡,只因胸中热血沸腾,却无丝毫倦意。于承珠将信藏好,向众人敛身一礼,朗声说道:“多谢毕大龙头,多谢周寨主和师伯祖,我先走了。”毕擎天道:“你就走了么?”于承珠道:“救人如救火,天快亮了,我不走待何?”众人送出门来,于承珠跨上白马,便在晨光曦微之中,扬鞭东去。毕擎天好生惋惜,但却怎说得出口要将她留住?

  照夜狮子马日行千里,两日之后,就到了长江边,但见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江涛滚滚,于承珠顿觉胸襟开阔,郎声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英雄豪杰”。想起张士诚当年与朱元璋在长江决战之事,心中十分感慨。

  第二日到了靖江,依着住址在东门之外找到了那个舟子张黑,将潮音和尚的信交给他,张黑欢喜无限,道:“于相公,你来得正是时候。台州沿海又来了两股新的倭寇,义军处境更为危急,咱们的援军虽然未到,毕大龙头那封信等于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军心一振,就不怕了。”当日张黑就备了小舟,渡于承珠过江,照夜狮子马不便携带,留在张黑家中。

  小舟如箭,顺着江风,疾行而下,于承珠立在船头,遥望水天相接之处,激越情怀,难以自抑,正想与张黑谈论抗倭之事,忽听得岸上有人叫道:“舟子,舟子!”

  只见一个少年书生在江边招手叫唤,张黑诈作不闻,双桨一划,小舟顺流而下,那书生赶上两步,气喘吁吁地又叫道:“舟子,舟子!”于承珠道:“出门之人,该与人方便,撑回去让他上船吧。”张黑道:“江湖险恶,咱们有事在身,假如搭了一个坏人,那岂不误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