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怪谈 第一二九章 死里逃生

《乡村怪谈》第一二九章 死里逃生

作者:亦假亦真 字数:2607 书籍:乡村怪谈

  吃完饭,陆泽又去【止间】店里,买了一套彩色荧光笔,还有一些可爱的贴纸。

  这些,都是制作手账的重要工具。

  然后就带着她,直奔音像店。

  前面在教室给林幽幽讲手账内容的时候,陆泽就发现林她做的那么多页手账,居然连一句歌词都没有。

  陆泽猜测,林幽幽大概率是没有随身听这种东西的。

  甚至,可能连个收音机都没有。

  不然一个女孩子,但凡平常能听点音乐,怎么会不在本子上,写几句歌词呢?

  不过,陆泽不会当面道破,免得她心里自卑。

  新潮音像店,是县里最大的音像制品专卖店。

  虽然,店里大部分磁带和VCD都是盗版的,但不妨碍老板赚的盆满钵满。

  店里不光有音像制品出售,还提供电视剧VCD的租赁包月服务。

  就光租赁这一块,每个月就为音像店提供了几千块钱收入。

  一套电视剧的破VCD碟片,进货过来也不过几十块钱,却能赚取几倍于进货成本的租金回来。

  可见新潮音像店老板,很有做生意的头脑。

  陆泽带着林幽幽,进到音像店里,就直接问道:“老板,你这有没有随身听卖?”

  “有,步步高的,夏新的,爱华的,还有复读机,你要哪种?”店老板回问道。

  陆泽又追问道:“没有索尼和松下的吗?”

  这年头,论起磁带随身听,还是索尼和松下的靠谱。

  上次,陆泽还是托张伟,找人从市里代购了一个,送给了苏槿一。

  “没有,那两个牌子太贵,我这可没货,你得去市里买。”店老板诧异道。

  他丝毫没看出来,其貌不扬的陆泽,居然还是个有钱崽,张口索尼、闭口松下。

  陆泽只能无奈问道:“那你这最好的随身听是哪种的?”

  “爱华的,全自动翻面,还带收音机功能。”店老板拿出一台随身听,递给了陆泽。

  陆泽接过一看,是爱华的入门级机型,勉强也能接受。

  这个牌子他知道,算是中档品牌。

  虽然能功能和品质,不如索尼松下,但胜在质量可靠,性价比也非常好。

  功能方面,肯定是够用了。

  就是外观有些丑,感觉送给女孩子有点不搭。

  尽管爱华随身听很有性价比,但也花了陆泽二百多块钱。

  然后,陆泽又从货架上,挑了一堆磁带。

  梁咏琪、许美静、陈慧琳、范晓萱、刘若英、许茹芸,陆泽也没细看,就随手挑了一堆女歌手的专辑。

  这些磁带都是盗版的,几块钱一盒,便宜的很。

  反正爱华这破机器,即使是正版磁带,也播不出好音质。

  反倒是这些盗版磁带,比正版的还要耐听。

  因为盗版的磁带,很多都是精选集。

  而不像正版专辑,大多数除了一两首主打歌,其它的歌曲都是凑数的。

  陆泽把磁带和随身听,一起都递给了林幽幽。

  “给,都是你的。”

  “啊?不行的。”林幽幽吓得往后一缩,连连摇头。

  她以为陆泽是自己要买呢,哪成想陆泽是买给她的。

  陆泽只好解释道:“这些东西,和刚刚的彩色荧光笔一样,都是给你制作手账内容用的工具。

  平常有空,可以多听听歌,多听听广播。

  听到好的音乐,也可以把歌词写下来。

  一两句有意境的歌词,记到手账里,这可是非常好的内容。”

  陆泽是希望,林幽幽能做出各种样板、案例出来。

  当这些样板案例,被小女生们看到时,就能激发她们的创作欲望,从而达到让她们购买手账本的目的。

  众所周知,在消费领域,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而小女生们,就是女人和孩子的结合体,简称女孩子。

  女孩子这种群体,那更是消费力十足。

  一旦有心动的东西,绝对是会不遗余力地去购买。

  至于价格,完全不是问题。

  从早饭钱里抠出来,也必须买下。

  见陆泽说的很认真,林幽幽带着几分忐忑,又带着一丝惊喜,收了下来。

  在她看来,这是陆泽第一次送礼物给她,心里着实欢喜。

  虽然这礼物,颇有些量大管饱的意思。

  陆泽见她答应收下,爽快地说道:“你有什么喜欢的歌手吗?可以自己挑几盘磁带去。”

  林幽幽犹豫地看了看陆泽,迟迟没有行动。

  陆泽笑道:“去吧,挑点自己喜欢的磁带,算我给你的劳务费。”

  “嗯。”林幽幽这才从货架上,挑了一盘王菲的精选集磁带。

  之前在学校广播里,听到过这个女歌手的歌曲,她很是喜欢。

  她喜欢王菲的嗓音,喜欢她音乐中的清冷气质,感觉那就像是在唱自己。

  可是她不仅没有钱买王菲的磁带,连个随身听都没有。

  其实小时候,她家里有一台大的燕舞收录机,还是他爸妈结婚后唯一买的家用电器。

  可是那台收录机,早就坏了,后面家里就再没买过电器设备。

  林幽幽两姐妹上学时,连个听英语磁带的机器都没有。

  这也是为何她的英语成绩,一直拖后腿的原因。

  其它同学最多也就是学个哑巴英语,可她连个听力设备都没有。

  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直接自断双臂,加上县里的英语老师,大多都不给力,林幽幽又何谈能提高英语成绩。

  现在陆泽送了自己随身听,又说让自己挑磁带,她就选了这张王菲的精选集。

  买完东西,陆泽就又把林幽幽送回家。

  胡同口,陆泽临走时叮嘱道:“记得明天去找老师办转学手续,办好了就来找我。”

  说着,陆泽就转身骑车离去。

  林幽幽点头答应,抱着随身听和一堆磁带一直站着,望着陆泽渐渐远去。

  然后,又掏出那盘王菲的磁带,看个不停。

  陆泽到家时,发现老妈又做了一大桌子菜。

  好奇问道:“老妈,这是不过了?天天搞这么丰盛?”

  早知道,陆泽就不请林幽幽吃饭了,留着肚子回家吃啊。

  “呵呵,一会儿你二舅一家人,会来家里吃饭。”徐芳萍笑着解释道。

  陆泽不解到:“又不是逢年过节的,怎么今天来吃饭啊?”

  “咋了,你二舅没事来家吃顿饭都不行啊?

  亏你还号称机灵,马上要去川东县开店,不得让你二舅帮忙派人去装修啊?”徐芳萍没好气地说道。

  陆泽秒怂,脸上笑得甚是尴尬。

  他心想这次老爸老妈的行动力,是真可以啊。

  这店铺都还没去川东县租呢,他们竟然就想到了要找二舅帮忙,搞定装修的事情。

  节奏这么快,搞得他都没反应过来。

  没一会儿,老爸就回到了家里。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陆泽心里有了猜测。

  “老爸,你这是从川东县回来?”

  “是啊,今天已经看了两个店铺了,位置都非常不错。

  过两天找房东谈谈看,要是都能租下来,那倒是省心了。”陆建军笑着解释道。

  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一去就看到两个合适的店面。

  只能说,开包子店的店面,除了对人流有点要求外,对店铺的面积和硬件条件,真没太大要求。

  加上这年头,店铺租金大多数都不贵,所以在川东县,找几个开包子店的铺面,还是不难的。

  老爸的效率,又把陆泽给吓到了。

  这也是上次考察分店时,陆建军的能力和经验被锻炼出来了。

  加上这次是他自己全权做主,所以就很有决断力。

  陆泽见此,也很是欣喜。

  至少包子店的生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不用他怎么操心了。

  没一会儿,二舅一家就来了。

  二舅妈吴春燕很是客气,还拎着一袋水果上门。

  徐芳萍见了,埋怨道:“春燕,都是一家人,你这样就见外了。

  大川,以后管管你媳妇儿,都是自家人别搞这套。”

  “姐,我又不是给你买的,这是买给我外甥吃的。”吴春燕笑着回道。

  虽然是个农村主妇,二舅妈人情世故玩的贼溜。

  表妹徐玲玲深得真传,在陆泽爸妈面前,嘴特别的甜:“大姑好,姑父好。”

  陆建军忙接下水果,招呼道:“诶,玲玲快坐,咱们马上就开饭。”

  很快,两家人入席就座,开始吃了起来。

  徐芳萍为丈夫和弟弟,特意准备了一瓶多年珍藏、纯粮酿造的李渡高粱酒。

  这酒虽不如茅台、五粮液那些大牌白酒知名,但在钟陵县本地,甚至是江右省,都很有名气。

  李渡镇,就是钟陵县辖区内的千年古镇。

  原是从一个渡口发展起来的镇子,古称李家渡。水土肥沃,一直是著名的赣抚粮仓。

  李渡镇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

  李渡高粱酒也因价廉物美,在本地一直是百姓饭局上的首选品之一。

  陆泽记得,再过几年,李渡镇就要发生一件大事。

  李渡酒厂在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进行改扩建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古代酿酒遗迹。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场勘查,后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最后断定那是一个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时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被称为中国白酒文化的“无字史书”。

  这可比什么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产区的历史,还要悠久很多。

  李渡酒厂也因为此事,大大地风光了一把。

  也顺势推出了不少高档白酒,酒厂也因此大步发展,业务上了一个大台阶。

  不过在这事之前,本地居民就很喜爱珍藏李渡酒厂内部流出的稀缺纯粮食酒。

  这些酒,早些年都是厂领导小批量酿造出来,给领导们送礼用的。

  其中一小批,则会被酒厂的员工,当福利拿了出来,各自做人情用。

  陆泽家里珍藏的这瓶李渡高粱酒,也存了有七八年。

  现在再想弄这种酒,可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这瓶酒陆建军存着一直没舍得喝,这次也是为了感谢妻弟帮忙,才大方地拿出来分享。

  饭桌上,陆建军和徐大川二人推杯换盏,喝的很是畅快。

  看得陆泽都被馋的不行,他都想抿上那么一口,尝尝看到底有多好喝。

  酒喝到位,陆建军就把去川东县开包子店的计划说了出来,也顺势提了让妻弟帮忙搞定装修的事情。

  徐大川一听,二话没说,立马表示那都不是问题。

  毕竟川东县离的近,派人过去倒是方便。

  陆泽见状,向二舅建议道:“二舅,你不如乘此机会,把装修生意也拓展到川东县去。”

  “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哪有那么容易拓展。”徐大川为难地说道。

  陆泽耐心解释道:“二舅,回头那边四五家包子店一起装修时,你可以在每家店门口挂个广告条幅。

  在安排人,发上几天传单,应该能接到一些业务的。

  我建议你乘机搞搞大,可以直接对外声称,是省城来的装修公司。

  反正川东县也没人认识你,可以随便吹牛。

  这样,接业务就更容易一些。”

  “装修公司?我连个设计师都没有,哪敢慌称装修公司?”徐大川犹豫的说道。

  陆泽笑道:“真有了业务,回头去市里,现请一个设计师都来得及。

  这年头就算市里的装修公司,你还真当他们个个都有设计师啊。”

  “这...,能行吗?”徐大川十分犹豫,这步子迈的有点大啊。

  在县里搞装修,很多人家都用不上什么设计师。

  都是有样学样,找徐大川这样的施工队长,比划着就把装修搞定了。

  也只有少数有钱人家,愿意多花点钱,搞特殊定制。

  这种业务,可是块大肥肉,谁都想吃。

  以前徐大川底子不够,手上也没有设计师资源,一直接不到这种业务。

  陆泽坚定地说道:“回头我找广告公司的设计师,帮你把装门面的东西都设计出来。

  您直接拿去川东县那边试试,不就知道了。

  不行,反正也没什么大损失。

  要是真能行,那二舅您这装修业务,不就拓展到川东县那边去了吗。

  以后我爸妈每去一个县开包子店,你就跟着把装修业务做到那边去。

  包子店现成的项目,给您培养装修生意,全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哈哈哈,还是我外甥好,会想着舅舅。

  要是真能行,回头舅舅赚钱了,给你封个大红包。”徐大川惊喜地回道。

  这也是陆泽一时突发奇想,想到哪说到哪。

  这年头房地产,还没真正开始高速发展。

  市面上搞装修的,大多都是游击队。

  也没有装修公司,和物业搞在一起,形成垄断关系。

  各地的装修市场,基本都是空白区域,不占白不占。

  给大型连锁包子店装修,居民们心里应该也会潜意识地认为,二舅开的是一家大型装修公司。

  有这种信任感在,自然就容易接到业务。

  每个县,接上一两个项目,应该不是问题。

  只要能打开局面,成功接到装修项目,就能口碑相传,慢慢把市场做起来。

  二舅跟着包子店,一个县一个县的拓展市场,毫无难度。

  毕竟都是顺带手的事情,几乎没有市场开拓成本。

  这就是以项目养生意的好处。

  最难的就是,二舅能不能招募到那么多有合格技能的装修工人,这才是他最大的挑战。

  万一业务多了,工人不够,那就搞笑了。

  不过,陆泽也没有太担心。

  有活了,能赚钱,还怕没有工人吗?

  反正,试试又没什么大损失,无非就是浪费一点传单的费用。

  毕竟,吹牛又不犯法。

  真接到业务了,把活儿给你干好不就行了。

  难道还真有人,会去追查你到底是不是省城的装修公司吗?

  等到包子店开到省城,二舅的装修业务,也会随之跟着去省城发展。

  那时不就把自己吹过的牛,变成现实了么。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要包子店开得好,自然可以带动一下二舅的装修生意。

  徐大川怎么都没想到,普普通通一顿饭,居然吃出了惊喜。

  看着陆泽这个大外甥,他越看越喜欢。

  -------------

  PS:一章,写出了两章的字数,这个夜给我熬的,大家多多支持。

  去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