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玉胎 第二十二章:玉碎,死气

《玉胎》第二十二章:玉碎,死气

作者:维密 字数:2253 书籍:玉胎

  场地上的水稻脱粒了, 铺了薄薄一层,时不时扒拉两下,将掺杂的稻草丢出去, 还要守在旁边驱赶鸟雀, 天上麻雀太多了, 趁人不注意就飞下来偷吃, 还留下一团便便。

  听到麻雀的声音就心烦意乱,不耐烦地吆喝着驱赶。

  这样起早贪黑地一通忙碌,效率还是挺高的, 稻田内的谷子收割了大半,尤其那些家里壮劳力多的或是力气大的,干得可卖力了,就等着大队长给评个什么劳模。

  天色稍微阴凉时, 唐锦拉着陆沉去卫生所,在脏污的泥水中淌过,脚上容易长肥水, 一阵阵发痒,挠得脚趾都破了, 痒和痛一样令人难受,继续忍着不如来拿点药。

  将水泡给挑破了,脚上涂了药膏。

  唐锦不让他下田去割水稻了, 稻田里杂质多,感染了怎么办, 实在闲不下来, 就在晒坝上帮忙给稻子脱粒。

  田中淤泥里有些小龙虾, 下面割稻子的人会顺手将小龙虾丢进小桶里, 剁碎了喂喂鸡鸭, 或是用大蒜煮了自己尝点肉末星子。

  唐锦用几个野桃子,就可以换到一盆小龙虾,

  爆炒小龙虾最好吃,可太费油了,唐锦剥去虾壳,换了种吃法,剔透的虾肉剁碎,花椒胡椒红薯粉调味,不停搅拌让虾肉充分入味,手掌捏出一个个肉感十足的小圆子。

  在热水中翻滚,虾肉变为淡淡的粉色,丢几片细嫩爽口的白菜心,勺子搅和一圈,火候煮个几分钟就合适了。

  虾丸比猪肉圆子更弹牙,没有剁得太细腻,还能尝到内里的颗粒感,鲜美得像在在舌尖跳舞,后味略甜,一咬就有汤汁在口中融化。

  煤球呼啦啦,埋头在饭盆里吃得头都抬不起来。

  当真正闲下来了,队上没忙着种第二季水稻红薯时,平日里只需要去锄锄草松松土挖个水渠,坐在坡顶上,听着喇叭中徐徐的广播声,傍晚再把晾晒的稻谷收起来。

  唐锦为了打发时间,弄出一个烤炉来,平时烤红薯山药,都直接丢进灶孔里拿火炭埋上,想烤个茄子肉干啥的就不行了。

  她回忆一番曾经在网络视频上看到的怎么做土式烤炉,恰好之前修整房子,砖块还剩了一些。

  她动手能力不行,但内里结构还是知道的,跟陆沉描绘了一番,总体还是简单的,陆沉用砖头垒起来,四四方方的形状,外表泥巴加河沙糊上一层,留出烟囱口,最后等待风干就行。

  家里的木耳积攒了一麻布口袋,还有许多野桃子,没有人盯着,唯一关注她的陈月清好像还在路口闲聊,唐锦打算送去卖掉,表层盖了一堆自家种的白菜,看不出什么来,谨慎起见,她跟陆沉去镇上,依旧从后面山上小路绕过去的。

  径直先去小桥底下,里面好些个拿麻袋拿背篓的人蹲着,间或有人在买东西,一边拿钱一边窃窃私语,有熟人在就是比较方便,李老四虽然去厂里当临时工了,但他兄弟还在黑市发展,价钱没有差距太大,短短时间交易达成。

  许久没有买好吃的,来一趟黑市像做贼一样,唐锦这会也愿意花钱多买些物资,有只风干鸭子她买了,部位不怎么好的猪油买下了,毕竟猪油可遇不可求,两个月都不一定遇上有卖的,没必要挑剔。

  猪肉咸鸭蛋跟米面也丢进背篓里,即便一时半会吃不完,反正放在家里又不会消失,可以多囤一点,临走的时候还淘到了一双胶鞋。

  猪油熬出来就是香,直往外窜,外面院门紧闭,窗户也关着,现在的人鼻子灵得很,特别是肉腥味,幸亏屋子附近没有紧挨着的邻居,烟囱开口较小。

  正午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倒显得没有那么突兀,就算有人嗅到了肉香味,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如果有人问起,借口唐锦都想好了。

  澄亮的猪油盛进罐子里,剩下的油炸留着做饺子。

  通常都是唐锦做饭的,但陆沉说要给她做竹筒肉,唐锦就将那块瘦肉留了下来。

  “我们屋后面的竹子可以吗?”唐锦问,那么大一片小细竹子。

  陆沉拎上砍刀,说道:“后边都是慈竹,用芦毛竹烤更香,我去砍根芦毛竹回来。”

  唐锦感觉那些竹子都长差不多,具体的她也分不太清。

  陆沉很快砍了毛竹回来,剔除掉那些叶片枝丫,顺着竹节,切出一分米左右的竹筒,唐锦在旁边看着,好奇陆沉做出来是什么味道。

  陆沉感受到她的目光,回想起唐锦的厨艺,为了不要对比得太惨烈,动作仔细了些,把肉搁在案板上,切成碎丁剁成肉泥。

  胡椒粉跟姜粒,几滴酱油,随后笨拙地从罐子舀出一勺盐,可能手抖了,一下子放多了,匆忙又去把多余的盐巴捻掉。

  唐锦唇角翘了起来,虽说看上去慢吞吞,还有点笨笨的,但陆沉把袖子扎起来,灶台前,满目认真的样子挺可爱的。

  眼帘低垂,睫毛黝黑,微弯的弧度,难怪眼睛那么好看。

  陆沉将肉泥腌制好,灌进竹筒中,放在火上熏烤,竹筒开始变成虎皮的颜色,微微嗡鸣,口端裂开,冒出水汽泡泡。

  那是一种特殊的清香,熄灭火堆,滚烫的竹筒夹出来,放在旁边搁凉,手能伸过去碰的时候,把竹筒掰开,外壳成了焦黑色,内里并没有受影响,散发着胡椒香的肉馅堆在里面。

  没有肉圆那般一抿就化,竹筒肉绵软一些,竹子本身的味道烘烤出来,跟肉馅完美融合,不需要太多调料,就已经足够美味,而且一点都不会干硬,汤汁也是充分的。

  唐锦比起大拇指,“好吃。”

  陆沉笑了,还算能入口,竹筒肉也是组成他年幼记忆的一部分,每次吃到,就不由得怀念。

  伸出手擦了擦唐锦唇边的水渍,见唐锦吃得新鲜,他吃了一根就想放下的,唐锦转过头来,“你倒是再吃一个呀,你自己不动手,是不是想让我喂你?”

  陆沉抿起嘴角,听唐锦开玩笑,已经不会不自在了,挑起一块肉,喂到唐锦嘴边,目光柔和。

  唐锦心尖上像有毛毛挠过,一口吃掉。

  光是竹筒肉,肯定不够填饱肚子的,唐锦是半饱了,陆沉饭量挺大。

  午饭她摘了两根茄子,用多余的肥肉煸炒出油脂,放入自制的香菇酱,滋啦一声,油脂瞬间变得红亮,茄汁盛进碗里,倒水煮挂面。

  挂面不是雪白,偏米色的,应该不是精纯面粉做的,熟透很快,唐锦迅速挑进碗里,稍微多煮一会,挂面就容易变得粘稠,调料都和不开,吃起来黏黏糊糊。

  热气腾腾的面条浇上茄汁,细软滑口。

  午后躺在凉席上,舒舒服服睡一觉,难得的惬意。

  睡得太沉了,眼皮都睁不开,迷迷糊糊,恍然醒来,太阳正热烈,估摸着是四点钟的样子。陆沉不在屋里了,可能翻土去了。

  唐锦泡了碗花茶,提提精神,这会没事,把屋檐下的布鞋缝补了一遍。

  她院墙边种了几株野花,菜地有限制,种花又没人管,想把院子装点得漂亮一些,遇到好看点的花,唐锦就从山上移植回来,没弄多少,不然就挺显眼了。

  此时花瓣被晒得奄奄的,唐锦浇了点水,接着清理掉菜地里的杂草,太阳落山,温度下降,夕阳在天边泼开浓艳的水墨时,把豆角稀饭熬在锅里,锅里米汤一烧开,剩下的余温会将米粒焖熟,不用守在这里放柴。

  唐锦锁上院门,去晒坝边帮着收稻谷,四散开来的稻谷拢成一堆,铲进麻布袋里,手上一边忙活,一边聊天。

  鼓鼓囊囊的麻布袋还有盛满的箩筐被担走,身边没有麻袋了,唐锦去仓库里拿,返回来时,路过赵雨桐身边。

  她隐隐听到了表哥,相看之类的字眼。

  唐锦本来没注意的,人家的闲聊,只是过了一遍耳边。

  她铲起稻谷倒进麻袋,手扒拉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脑中有什么闪过。

  表哥?

  唐锦一下子回想起来了,原书里,陈月清不就把表哥介绍给赵雨桐了吗,因为陈月清就没想让赵雨桐顺利离开这个小小的西山镇,于是让赵雨桐跟自己还单身的表哥凑成一对。

  赵雨桐信任着这个朋友,想着年龄到了,回城遥遥无期,可能要在乡下扎根了,听进去陈月清一通忽悠,觉得男方是陈月清的亲戚,肯定不会坑她,结果一结婚就掉进了狼窝里。

  婚姻过得艰难,男方生气的时候,就抓着赵雨桐家暴,赵雨桐过得浑浑噩噩,写信去跟陈月清求助,陈月清漠视了,还说的冠冕堂皇,她顾念着亲戚情分,也很为难的,让赵雨桐好好安抚她表哥。

  男方警觉起来,为了避免赵雨桐逃跑,直接赵雨桐关了起来,直到赵雨桐的姑姑寻过来,才将赵雨桐救走,本来还想报复陈月清,但那时候陈月清去外省做生意发达起来,是□□重点扶持的女企业家,根本就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