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如此多妖 第661章

《乡村如此多妖》第661章

作者:炒馒头的回忆 字数:847 书籍:乡村如此多妖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中考练兵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位女性,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的焦灼。

  B.《蒹葭》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情调。

  C.《蒹葭》“兴”的特点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著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新题演练

  5.读下面几句诗,解释其中的“萋萋”一词。

  蒹葭萋萋,白露未。(《蒹葭》)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完这节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用散文的语言将其再现出来。

  7.这首诗每章的前两句属于《诗经》中民歌的哪种表现手法?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8.《蒹葭》是一首优美而深情的恋歌,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是《诗经》中最富“朦胧美”的作品。这种“朦胧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 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 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14.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2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