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分卷阅读198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分卷阅读198

作者:端瑜 字数:2030 书籍: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燕实实在在的实权部门。

  正七品地方县令到从五品员外郎,已经跨越了三个官阶,还是从地方官直接变成了京官,又是户部,看来陛下很看重郑山辞,想把他放在户部培养。

  叶云初抿着唇,脸上无悲无喜。

  长阳侯心里笑开花了,面上还是一脸肃静。虞长行倒是露出一丝笑,显出锋利的俊美。

  下朝后,官员们纷纷来祝贺长阳侯。

  “侯爷,郑大人这回是扬眉吐气了,陛下彻底记住他了。”

  一个官员感叹道,“郑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

  翰林院的状元跟榜眼、探花还没晋升,这事被郑山辞抢了风头。大燕有多少状元、榜眼跟探花的,能有出息的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

  但一甲的路还是比寻常的进士走得更加顺坦一些。譬如三年之后他们就可以很顺利的去六部做官,不必像二甲跟三甲进士一样闯破头想成为京官。

  第97章 终回京

  长阳侯嘴上谦虚,“这都是陛下赏识。”

  等官员们各自散去,长阳侯回到自己的办公处,挑眉笑起来。

  郑山辞的事传到朝中各处,翰林院的翰林也知道了。状元是从六品修撰,榜眼跟探花是正七品编修,他们要在翰林院历练三年。在这三年内他们修国史和起草一些文书,到六部观政,等着三年后进入六部任职。

  萧高阳听见很多翰林都在谈论郑山辞,他也听了一耳。

  “这郑山辞是三甲进士,连跨三个官阶变成户部员外郎了,听说是治瘟疫有功,再加上自身政绩过硬,让陛下直接下旨升官。”

  “郑山辞是何许人,这般厉害。”

  “这晋升的速度比前三甲还要顺。”一个翰林语气泛着酸意。他是二甲进士,已经在翰林这个位置困了八年了,一直没有受到提拔。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官员的日子过得清贫,京城的物价高,房价更高,很多出身寒门,哪怕是乡绅跟书香门第的家里,在京城连房子都买不起。翰林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则生活拮据。

  “可不兴说这话,郑山辞是有真本事的人,现在他的官阶还比在坐的诸位高一些,往后见了他,还要拱手说郑大人好。”一个翰林淡淡道。

  “萧大人,你怎么看?”有人看见萧高阳眼中一亮,萧高阳是跟郑山辞同届的,还是状元。

  “我还要向郑大人学习。”萧高阳不露声色的笑了笑。

  众人见状元郎说话不露风,心中只觉没意思。萧高阳只拿着文书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整理文书,没去掺合这件事。

  下值后,萧高阳回到家中,父亲还为郑山辞的事安慰他。萧高阳淡笑,“父亲,我们在京城没有经历过蝗灾跟瘟疫,郑大人能保护这么多人,我只会觉得敬佩。但另一方面我也并不觉自己比他低微,若是我为地方官,也会拼尽全力护佑一方百姓。”

  萧大人听见自家儿子这般通透,挼着胡子笑,“不愧是我们萧家的麒麟儿。”

  待萧高阳走后,萧夫人看自家老爷还是笑着,她打趣说道,“你之前还说什么,怕阳儿心性不稳。你太小瞧他了。”

  萧高阳这边心绪平静,有很多人心绪都不平。比如庶常馆里的进士们。庶常馆是新进士学习深造的地方,被视为朝廷储才之地。每科进士殿试后,由翰林院开列新进士引见简选,每科进士择二十名左右,进馆学习三年。选中的进士被称为庶吉士,三年期满考试,优秀者留在翰林院或是朝廷做官,称为留馆;次者出为州县官,称之散馆。

  留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一般是二甲进士,他们听闻郑山辞的事,神色不一。

  等教习下课后,几个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本是说着其他的话,但还是忍不住把话题绕到了郑山辞身上。

  “郑山辞这个名字好熟悉。”

  “他不就是跟长阳侯那个……”

  这么一说他们就想起来了。

  “他被陛下下旨褒奖了,还跨了三个官阶,一下子变成户部员外郎了。我们要说去六部任职也是正六品或是从六品这样的官职,还有可能在京城留不住。”

  “留不住怕甚,你也跟郑山辞一样把政绩做好,到时候回到京城。”

  那位庶吉士苦笑,“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我家世不显,本事该是没那么大。”

  “到时候等郑山辞进京后便知是人是鬼了。”

  有人对郑山辞产生恶意,说他都是靠岳家庇护混政绩的,还有人酸言酸语说,要是他有这么一个岳家,他也能做到。

  这边武明帝下旨后,这圣旨要从京城出发到新奉县去,足足要两个月余。这时的新奉县开始春种了,他们今年是种植药材,但由于去年遭灾后,他们还留了一半的地种植小麦。家家户户都有储粮的习惯,就连城中大户也让侍从们储备粮食,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新奉县没有遭多大的灾,岚县的下场历历在目,他们还是多做准备比较好。

  范平把药材的种子和一些花种运过来了,郑山辞招待的他。

  “郑大人,这是你们县衙要的东西。”范平一手交货。

  郑山辞让户房的人清点货物,没有出错便给范平银票。

  范平把银票又用来买香水、辣酱跟烈酒。范平跟郑山辞闲聊几句,郑山辞说道,“以后范东家跟县衙里的人交易可以找丁大人或江大人。”

  范平应下来。

  只有政绩平平的县令才会在一个地方不挪动,范平去客栈休息了。等下属把货物买好,他在新奉县待三日后就带着货回青州。

  范平带来的药材种子都是好种,郑山辞按照原价卖给百姓们。

  郑山辞回到县衙处理公务,处理完后在里面锻炼了一下。今年只要天气不坏,百姓们就又能挣一笔钱了。他算了算账本还剩很多的钱。他做了规划,有大部分钱是不能动的,还有一小部分钱,郑山辞打算建学堂。

  新奉县位于偏远的地方,四个大镇都没有镇学,只有私人的书院或是请私塾先生教学。在一些经济富庶的地方,经济好的乡镇上会有镇学。郑山辞不贪多,他只想修一个镇学。

  他对四个大镇的了解还是不如江主簿跟谭和,郑山辞让旺福去把这两个人请过来。

  江主簿跟谭和进来后忙不迭见礼。

  “我想修一个镇学,你们认为修在哪个镇比较好?”

  江主簿找文吏拿了地图过来,他想了想,“修到吴镇吧,吴镇在津兴镇跟东安镇的中间,距离花镇上有点远,不过谭和已经把水泥路修好,从华镇去一趟吴镇大约一个时辰左右。”

  那就是两个小时了。

  谭和得知郑山辞想修镇学后,心里已经是大为震动。

  “郑大人,镇学跟县学是一样的性质,那就是县衙办的书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