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338章 拜谒

《知否从蒙童开始》第338章 拜谒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字数:2198 书籍:知否从蒙童开始

  大周治安元年,二月二十九,恩科会试放榜之日。

  大周贡院门外早已挤得水泄不通,无数人翘首以望,等待着这决定三千举子命运的一刻。

  等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终于等到了唱榜之时,只听一道威严肃穆之声传出,贡院外的吵嚷顿时为之一静。

  “大周治安元年,会试第三百名,晋江唐允成!”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候在贡院门外的一队队报录人中便有一队拨马而出。

  只见这队报录人以红绫为旗,金书立竿扬之,骑着快马踏上汴京城的街道,一路敲锣打鼓,一边还卖力地还高喊着:

  “捷报福建晋江老爷唐讳允成,高中治安元年会试第三百名,金銮殿上面圣!”

  报录人一行快马在街道上飞驰而过,街道两边,无数百姓都涌上街头来看热闹。

  听到报录人口中的捷报,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中了,中了,是个姓唐的,福建来的好后生!”

  众人齐齐望向报录人所去的方向,不多时,便见一束烟火直冲云霄,而后鞭炮锣鼓之声大作。

  “想必那里便是那位姓唐的新科贡生的下榻之所了。”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羡慕感慨。

  贡院外,唱榜仍在继续。

  不知不觉已是入夜,可汴京城的夜空却被一处处腾空而起的绚烂烟火照亮,街道上马蹄阵阵,各处客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庆之声不绝于耳,比起上元夜还要更热闹。

  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今晚的汴京城,注定将是个不眠之夜。

  贡院内的制高点明伦楼上,与盛长柏留下来处置收尾工作的卫辰眺望着城中张灯结彩、人欢马叫的热闹景象,不禁欣慰一笑。

  “终于结束了,总算是没出什么纰漏……”

  盛长柏站在卫辰身后,脸上也是如释重负的神情。

  这将近一个月的考官生涯,对于他日后的仕途可谓是好处无尽,但这过程也着实是难熬,即便是盛长柏,也有些经受不住。

  盛长柏此刻已经巴不得能够插上翅膀飞回家里,好好洗一次热水澡,睡个好觉了。

  察觉到身后盛长柏归心似箭的心情,卫辰不由哈哈一笑。

  “好了,则诚,你也赶紧回家歇息去吧,嫂嫂此刻在家只怕都已经等急了,再不放你回去,定要怪我这个上司不近人情了!”

  被卫辰戳中心事,盛长柏不觉老脸一红,正要出言回击,卫辰却是早已是逃也似跑下了楼。

  盛长柏看得目瞪口呆,只得快步跟了上去,一边走一边望着卫辰的背影忿忿不平。

  “冠冕堂皇的家伙,你自己不也是一样!”

  会试过后,考官们都得了几天假,卫辰与妻子们小别胜新婚,本想好好陪陪如兰和明兰。

  然而,天不遂人愿,会试放榜次日,前来卫家拜谒的人便络绎不绝,差点将卫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

  偏偏卫辰对这些人还不能避而不见,因为他们都是刚刚高中的新科贡生,此番是按照规矩前来拜见卫辰这个座师的。

  所谓座师,便是会试正副二位主考,正主考为大座师,副主考为小座师,取了这名考生的同考官则称为房师。

  众所周知,官场之上,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而朝中但凡到了一定位置的大人物,都很少会随意收取门生,怕落下个结党营私的坏名声。

  比如卫辰,他对于收取门生的要求就极其严格,以至于到今天门下也就陈韶等寥寥数位门生。

  所以一般情况下,普通读书人要想与朝中大员攀附上师生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通过会试确立的师生关系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条途径光明正大,并且受到朝野上下公认,任谁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因此,对于新科贡生而言,房师还能暂且往后放一放,但前往两位座师家投帖拜谒,正式定下师生名分,却是中式之后一刻也不能耽搁的头等大事。

  卫辰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自然能够理解这些新科贡生此刻焦急的心情,只得带着歉意地看向依偎在自己身上的如兰与明兰。

  如兰与明兰皆是明理之人,又岂会分不清轻重,当下便催着卫辰起身往前厅待客。

  二女自己也忙着招来女使婆子,对她们再三叮嘱,让她们准备好茶水点心等等物事,以免怠慢了客人,丢了卫辰的脸。

  之后,如兰与明兰又亲自替卫辰梳洗穿戴了起来。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看着一左一右在自己身上忙活的如兰和明兰,卫辰只觉得自己被幸福包围,心中无比欣慰。

  穿戴整齐,卫辰依依不舍地告别两位娇妻,而后便振了振衣袖,穿过院落,迈步走进卫宅前厅。

  在厅堂上首坐定之后,卫辰便示意一旁的管家元安,让人领外面候着的新科贡生进来。

  元安恭声领命,当下唱名道:“新科会元,太原张九成,具礼清帕四方、书一册,入堂拜见!”

  新科贡生中,头一位进来的,便是今科会元,张九成。初见此人,卫辰也不由有些惊讶。

  只见这张九成年约三十许,肤色黝黑,身量亦是不高,可谓其貌不扬,看起来不太像意气风发的新科会元,倒像是个在衙门里当惯了差的精干老吏。

  张九成进来后,当下便有卫府的下人用托盘端上一盏清茶。

  张九成端起茶盏,恭恭敬敬地向卫辰奉茶,行师生之礼。

  卫辰接过茶浅啜一口,算是认下了这个门生,定下了师生名分,看向张九成的眼神也更加亲近了几分。

  “你的文章,为师皆已仔细看过,你在文章中说,变法拨冗,王业兴至百年;因循苟且,帝统止于二世。此一句别出机杼,道前人所未道,殊为难得,只是质胜于文,尚需多加磨砺。”

  见卫辰居然把自己的文章记得这么清楚,张九成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少年得志,十八中举,在有恩于他的家乡知府幕中当了三年幕僚,对于衙门事务烂熟于胸,之后两次春闱接连不中,张九成有感圣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事迹,便耐下性子花了六年时间游历天下,遍察民生疾苦。

  因此张九成阅历丰富,向来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若论见识才干,新科贡生之中只怕无人能够超过自己,但若论起文采,比起那些声名显赫的才子俊彦,他可就相形见绌了。

  卫辰说他的文章“质胜于文”,实在是一针见血。

  放在往年,能低低地取中个贡生,张九成便已心满意足,哪敢奢望什么会元?

  多亏今科会试主考官乃是卫辰,而卫辰衡文时讲求的又是经世致用,并不一味苛求文采,所以张九成才能力压同侪,高居会元之位。

  其中种种,张九成看得十分明白,对于卫辰的荐举提拔之恩,张九成更是感念于心。

  当下神色郑重地跪在卫辰面前,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卫师栽培之恩,学生没齿难忘,请受学生一拜!”

  卫辰连忙起身,将张九成扶起,不过见张九成对自己这般感激,卫辰的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以卫辰的眼光来看,张九成乃是难得的实干之才,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一大臂助。

  若能再多几个张九成,日后卫辰推行变法之时,就能轻松不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