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317章 山陵五使

《知否从蒙童开始》第317章 山陵五使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字数:2151 书籍:知否从蒙童开始

  大周天佑十年,二月廿三,是日己时,帝崩于福宁殿,享年五十有三载。

  景阳钟一连敲响了八十一下,向天下人宣告着大周皇帝生命的终结,前朝的文武官员们纷纷循着钟声,穿戴丧服,朝着福宁殿的方向涌去。

  韩章、文彦昌以及各部各院的主事官员赶到福宁殿时,福宁殿已经被布置成了大行皇帝的梓宫。

  放眼望去,殿内殿外遍布致哀的灵幡,处处高悬白纸表湖的灯笼,一片愁云惨澹。

  帷幕之内,曹皇后一身缟素,神色恍忽,仍失神般地坐在那张软榻旁,默默垂泪。

  身旁一众宫女内侍见到这一幕,回想起官家生前对他们的恩遇,都不由地哽咽起来。

  没过多久,赵宗全闻询赶来,见过先皇遗容后,便戴起重孝,跪在灵柩旁撕心裂肺地嚎哭起来,哭声悲痛无比,响彻云霄,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殿内众大臣见未来皇帝哭成一样,皆是一齐跪倒在地,放声悲哭了起来,一时间,福宁殿内外皆是哭声大作。

  嚎丧了半晌,眼看赵宗全的嗓子都快哭哑了,首辅韩章连忙从袖中掏出一个薄薄的扁木匣子,双手捧过头顶,朗声道:“大行皇帝遗诏在此!”

  殿内众人纷纷跪下领旨,赵宗全与曹皇后也止住了哭声,转头看了过来。

  韩章面容肃穆,缓缓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黄绢展开,当着殿内一众重臣高声宣读道:

  “朕荷国大统四十有二年,尝惧菲凉……,乃自春已来,积勤爽豫,今至大渐,恐不得负扆以见群臣。

  皇子赵宗全,……,朕素有承嗣之托矣,夫岂不顺天人之望哉,可柩前即皇帝位。

  皇后以坤仪之尊,左右朕躬,慈仁端顺,闻于天下,宜尊皇后为皇太后。应诸军赏给,并取嗣君处分。

  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应沿边州镇皆以金革从事,不用举哀。

  于戏,死生之际,惟圣为能达其归……,朕何慊焉,咨尔中外,体予至怀,主者施行。”

  这份遗诏在赵真病危之时便已拟订,拟诏之时,一众阁部重臣皆是亲眼见证。

  因此,当韩章宣读完遗诏,大臣们纷纷叩拜领旨,并无一人有所异议。

  韩章郑重地将遗诏交到赵宗全手中,拜下泣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殿下遵先帝遗命,以江山社稷为重,于柩前即皇帝位!”

  话音落下,殿内的十余位阁部重臣齐齐撩袍,跪倒在赵宗全面前,异口同声道:“请太子殿下遵先帝遗命,以江山社稷为重,于柩前即皇帝位!”

  赵宗全忙不迭地摆手拒绝,推说自己尚且沉浸在先帝崩逝的哀痛中,无心承继。

  群臣一请再请,赵宗全也只是摇头,左右就是不肯。

  见赵宗全频频瞥向帷幕内的曹皇后,韩章等大臣顿时会意,将曹皇后请了出来,一同劝说。

  如此三辞三让之后,赵宗全才终于勉为其难地应下,在群臣簇拥下坐到了御座之上。

  末了,赵宗全还要感慨一句:“诸卿陈情再三,不敢固逊,勉从所请耳。”

  历来新君即位,皆是这般口是心非,好像多不愿意当这个皇帝似的,大臣们也早就见怪不怪,总之自家这个劝进之功指定是跑不了了,只管恭恭敬敬地给新君磕头,而后山呼万岁。

  虽然还未曾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但赵宗全如今已是实际意义上的新君,自然要履行新君的义务。

  这第一件事,便是任命山陵五使和其他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为先帝治丧。

  其中,山陵使总揽全局,素来由宰辅担任,这个位置,韩章自是当仁不让。

  而礼仪使,顾名思义,一般由精通礼制的礼部尚书或者翰林学士担任。

  不过,赵宗全这次却并没有选择礼部尚书田东升或者翰林学士刘廷锡,而是直接点名礼部左侍郎申惟中,让他来担任礼仪使一职。

  当初徐穆身死后,龙图阁大学士之位空缺,赵真曾授意赵宗全推举一个人选上来,赵宗全属意之人,正是这位礼部左侍郎,申惟中。

  赵宗全也是没法子,他在禹州一窝就是二十来年,在朝中的根基实在是太浅薄,别说龙图阁大学士了,就是侍郎一级的官员,赵宗全也没怎么接触过,想提拔自己人也没人可提拔。

  挑来挑去,有资格入阁的大臣中,唯有申惟中祖籍禹州,与赵宗全还算是有几分渊源,赵宗全便只能选了他。

  申惟中虽有资格入阁,但在入阁候选人中的排序着实靠后,如果按资排辈的话,至少还要再等十年才有机会入阁为大学士。

  而担任山陵五使,正是朝臣混资历和攒功劳的最佳途径。

  赵宗全让申惟中来担任礼仪使,不知道省了申惟中多少年的水磨功夫,待到将来申惟中成了龙图阁大学士,又岂能不感念赵宗全今日简拔之恩?自然要肝脑涂地报答。

  礼仪使之后,赵宗全又推举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卫辰为卤簿使,殿前司都虞侯沉从兴为仪仗使,兵部员外郎顾廷烨为桥道顿递使。

  听到赵宗全提出的人选,殿内众大臣此时也都琢磨过味儿来了,看来新官家是要打定主意借着这次任命山陵五使的机会,来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心腹了。

  不过这本就是应有之义,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何况是堂堂一国之君即位?自然提拔几个自己人,做起事来才顺手。

  大臣们没人吱声,已经升格为皇太后的曹皇后却是有些不大乐意了。

  山陵五使,拢共才五个萝卜坑,除了山陵使早已定下是首辅韩章以外,其余四使竟然全都是赵宗全属意或亲近之人,这怎么能行!

  曹太后当即就提出了异议,推荐礼部尚书田东升为礼仪使,开封知府唐宓为桥道顿递使。

  赵宗全心里虽然对曹太后此举有些不满,但毕竟刚刚即位,倒也不愿真的与曹太后翻脸,只得故作大度地让步,将桥道顿递使一职交给了曹太后属意的开封知府唐宓。

  说起来,这本来也是赵宗全理亏。其它职位也就罢了,桥道顿递使要负责从开封到皇陵一路上的交通后勤保障,涉及的庶务十分繁杂。

  顾廷烨任官不久,而且还没当过亲民官,经验不足,根本就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如今既然曹太后提出来了,赵宗全自然没有理由再硬推顾廷烨上位,只得选择更为合适的开封知府唐宓,正好显示自己的大度,给曹太后一个面子。

  先帝薨逝未久,新君与太后就因为山陵五使的任命生了龌龊,虽表面上还是母慈子孝,但大臣们却皆是看出了端倪,心里也暗暗有了计较。

  这时,韩章忽然发现,方才太后与新君争论半天,申惟中的礼仪使、沉从兴的仪仗使、顾廷烨的桥道顿递使,太后都有所质疑,唯有卫辰的卤簿使,太后未发一言,显然是与新君一样,认可卫辰的能力与人品。

  一念及此,韩章不由眼睛微眯,在心底暗忖:“帝后之争已是初见端倪,这小子倒是左右逢源,也不知日后又会站在哪一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