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246章 朝觐

《知否从蒙童开始》第246章 朝觐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字数:1864 书籍:知否从蒙童开始

  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在庭院中的青石板上,撑开窗户,潮湿而微寒的冷风立刻吹入屋内,让卫辰精神为之一振。

  当汴京还在聚焦于乡试放榜的时候,卫辰则在书房里忙着替手下的知县以及州左贰官写考语。

  这是在为朝觐作准备。

  朝觐三年一次,天下所有府州正官都要齐集汴京,向天子述职,考察合格后,才能回到任地。

  】

  具体考察的流程,就是先由地方一级一级地考评,再由吏部下结论。

  州要对下辖的县考评,府对下辖的州县考评,造册之后,再上报巡抚衙门。

  抚衙会综合前面的考评,在官员入京朝觐前写下考语,最后上报吏部。

  卫辰作为禹州知州,开年后也要入京朝觐,对此卫辰自然是求之不得。

  天佑九年到来,卫辰的婚期便不远了,正好可以趁着这次入京与两位未婚妻完婚。

  所以这几日在州衙中,兴奋不已的卫辰一直在忙着准备入京之事,赶紧将要写的考语写好。

  新郑知县陈俊是卫辰的老交情了,卫辰对他当然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还有密县知县孙卓,之前在修河之时表现得很是不错,卫辰答应过要向上官保举他,如今自然也不能失信于人。

  其他州县官员,如通判黄守正等,卫辰也给了个“才堪其位”的评价,并没有什么贬低的话。

  至于赵宗全,他虽然也算卫辰的下属,但毕竟是皇室宗亲,自有一套体系,无需卫辰干涉。

  写完这些后,卫辰即刻行文送去河南巡抚衙门,后面就没他什么事了,卫辰安安心心地睡了个午觉。

  ……

  三日后,洛水岸边,一片青布围起的帷帐之中,丝竹之声徐徐而出,引得往来游人为之驻足。

  不过厚厚的布帘和屏风却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周围还有一圈虎视眈眈的军士,旁人根本难以接近,只能在远处过过耳瘾。

  帷帐之中,是趁着休沐出游赏景的河南巡抚袁应道。

  秋风中,洛水畔,袁应道白发银簪,道袍随风,斜倚在软榻上,欣赏着曲乐歌舞,颇为悠然自得,带着几分闲逸之气。

  这时,帐帘一动,袁应道的心腹幕僚曾纶走了进来,躬身道:“东翁。”

  “什么事?”

  袁应道一边问着,一边挥了挥手,示意乐班退到外面去。

  曾纶道:“今科乡试桂榜出来了。”

  袁应道没吭声。

  河南是京畿之地,乡试诸般事体也是由朝廷做主,轮不到他这个巡抚插手,这点事还不至于忙着来通知他。

  他在等着曾纶的下文。

  曾纶道:“解元唤作郭进,禹州密县人。”

  袁应道眉头一挑。

  禹州?

  这地方素来文教不兴,大周开国以来,一共也没出过几个举人,更别说解元了。

  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第一个禹州籍的解元。

  袁应道忽然想到现任禹州知州的那个年轻人,不由轻笑一声:“这卫辰倒是好运气,才到禹州两年多,治下就出了个解元。”

  曾纶接着道:“除了郭进,今科还有十五个禹州籍的举人。”

  “十五个?”

  袁应道打断了曾纶的话,愕然地抬头看了过去:“你是说,今科禹州一共中了十六个举人?”

  曾纶恭敬地点了点头。

  “杨元震好大的胆子!”

  袁应道当即挺直身子坐了起来,怒声道:“堂堂京畿乡试,天子脚下的抡才大典,他也敢徇私舞弊?”

  可刚骂了两句,他又意识到不对,如果杨元震真的徇私舞弊的话,今科乡试的成绩肯定就不作数了,又哪里来的解元呢?

  于是袁应道轻咳一声,不再说话,而是等着自己幕僚的解释。

  曾纶低下头道:“榜单出来当夜,杨元震就被陛下召入宫中,贡院内外也被皇城司封锁,还有那些禹州考生,全都挨个查了个遍,结果什么也没有查到,故而乡试依旧照常放榜。”

  袁应道皱着眉思索片刻,自觉难得要领,当下又问道:“就没有落榜士子出来闹事?”

  曾纶迟疑了片刻,缓声将放榜那日的情形以及《谈文录》在汴京的火爆与袁应道说了一遍,并道:

  “如今汴京上下都对卫知州兴学着书之举交口称赞,就连陛下也说多亏了卫知州的教化之功,才有了禹州一科十六举的佳话。”

  袁应道听后,愣了许久,忽而哑然失笑道:“前些日子还有人跑到本官这里来告状,说卫辰好大喜功,在禹州滥兴学校,靡费钱粮。本官信以为真,正欲派人往禹州查访此事,如今看来却是用不着了。”

  这时,曾纶开口建言道:“东翁,明年开春就是三年一度的外官朝觐了,这卫知州的考评之语,还请东翁多多思量才是。”

  袁应道闻言点了点头。

  禹州是省级直辖州,知州卫辰的考语自然是由顶头上司河南巡抚袁应道来写。

  而曾纶在此时提起朝觐考察之事,就是特意提醒袁应道,卫辰的考语,需得用心来写。

  袁应道当然明白自己幕僚的意思。

  卫辰乃是赵真钦点的六元郎,又曾任经延展书官,侍直御前,简在帝心说的就是这种人。

  因此袁应道早在卫辰到任之日,就打定了主意与卫辰和平相处。

  况且即便袁应道真的想打压卫辰,也很难做到。

  上次的种痘法,还有这次禹州惊人的乡试成绩,卫辰在禹州的作为屡屡上达天听,甚至传扬天下,根本不是袁应道所能左右的。

  袁应道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之前由于兴办义学之事,卫辰遭到邻府官员非议,捅到了巡抚衙门这里,袁应道也是替卫辰压了许久。

  为的就是与卫辰结个善缘。

  官场上就是这样,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像卫辰这样简在帝心的青年俊彦,升官速度飞快,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蹿到自己头上了,到时候,说不定自己还要求卫辰办事呢。

  他的朝觐考语,袁应道当然要用心去写。

  遣走曾纶后,袁应道独自思量片刻,心中已是有了主意。

  卫辰不是在密县黄河边建了个大坝么,正好可以派人去勘验一番,如此写称赞卫辰的考语时也可以有据可依。

  还有农田、水利、义学、工商等等,这些都是卫辰在禹州的政绩,也可以顺带着一起看一看。

  这种现成的人情,不捡白不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