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狂兵之步履青云 第九章 运筹帷幄

《狂兵之步履青云》第九章 运筹帷幄

作者:玥照大川 字数:2757 书籍:狂兵之步履青云

  略一沉凝,李旦直奔主题:“据说你曾心占过一卦,预见叛军将在咸阳北山出现,然后直击长安。”

  军情紧急不容多想,冯靖不再拐弯抹角,“是的殿下,五日之后叛军将抵达甘泉谷,继而破谷东出,然后沿秦直道直下咸阳,半日即可闪击长安。”

  “示之以实,疑之以虚!拓拓是故意让我们知道他已造反,目的是在庙堂上制造混乱,然后声东击西,继而出其不意。”说到这里,李旦眉头微皱,“那么这个‘五日’之期,你又据何而断?”

  冯靖当然不敢说据史书记载,更不能一味用“心卦”蒙事,因为庙堂上没有傻子。

  他只能另辟蹊径用事实和分析来解释:“我们之所以能顺利逃离居延海,除了拓拓故意放水让我们逃回长安报信外,其中还隐含了另一重阴谋。”

  “此话怎讲?”

  “因为钱穆。”

  “钱穆何人?”

  “此人乃叛军斥候,假扮行商与我们同行,实则为了探路。”

  “噢?”

  “当我们拐入甘凉古道时,叛军主力实则已悄悄跟在了我们身后。据我推断,叛军会在魔鬼城前停止前进并等待钱穆最后的情报,然后视情或经或绕魔鬼城继续东进。”

  “你的意思是,无意中你们成了拓拓的探路工具?”

  “殿下英明!整个过程全是拓拓精心策划的阴谋!”

  “你们今日刚到长安,五日之后叛军果能抵达?”

  “叛军长距离机动往往一骑三马,途中换马不换人。我说的五日是指叛军等待钱穆以及他们经绕魔鬼城所蹉跎的时间,否则此时他们已兵临城下了。”

  “有道理!”李旦轻轻一拍案几,基本认可了冯靖所说。

  冯靖见状又从战术角度把叛军的偷袭路线详解一遍,因为李旦身后还有天后、皇帝及文武百官,仅靠心卦之说,说服力还显单薄。

  末了他说:“金城及云中俱有我军重兵镇守,唯甘凉古道至甘泉一线为无人区,无意间形成了一个漏洞。此线极利叛军秘密东进,若其破谷而出,兵锋将直抵长安。”

  “阁下所言甚是!”李旦的两指在案上轮弹不已,“最可怕的是,长安我军兵力甚微,而拓拓对此洞若观火。”

  冯靖大吃一惊,“为何?”

  “阁下有所不知,拓拓是耶利可汗的孙子。当年耶利犯唐被太宗剿灭,突厥从此归附我朝,年幼的拓拓当时被俘,太宗因怜其年幼,便赦其死罪并带回宫中抚养。”

  “太宗仁慈!”

  “拓拓长大后,长期在宫中担任太子冼马。我出任安北都护使时,因为太子的极力举荐,拓拓得以出任安北副都护一职。父皇和天后当时也是有意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来绥靖北方边庭,不意却成了养虎为患。”

  当时的太子就是当今的皇上李显!冯靖心里不由一动,李旦之言至少包含两重意思。

  第一,拓拓是当今皇上所荐,拓拓造反与李显扯不脱干系!

  第二,拓拓对长安的军政环境了如指掌,更知道大唐的野战精锐多在边庭,而长安的

  兵力相对空虚。

  正在沉吟,又听李旦慢悠悠道:“甘泉山乃皇家猎苑,当年拓拓常陪太子到甘泉宫避暑狩猎,对当地的山水地理了然于胸。”

  此话还在勾连当今皇上,李旦的心机简直可怖!冯靖忽然同情起李旦的皇帝哥哥了。

  怪不得李显登基半年不到,屁股还未捂热就要被踢下龙椅了,除了李显自己确实不争气,跟李旦的勾连绝对扯不脱干系!

  冯靖当然不敢乱接话茬,他一拍脑袋佯作大悟:“殿下一针见血,末将茅塞顿开,怪不得拓拓敢放任我们逃走,原来他根本不惧我们逃回长安报信。”

  李旦点点头,“所以,天后对冯兄的心卦深信不疑!”

  “天后高屋建瓴,臣五体投地。”

  针对李显的政治耗子药夹在军情讨论中全部下妥,李旦一撸瘦脸回到正题:“言归正传,阁下于拒敌方略有何良谋?”

  “军情如火,殿下既授权于臣,臣便知无不言。”

  “放开讲,本王从善如流。”

  “第一、殿下素来洞晓突厥,本次平叛之行军大总管非殿下莫属。”【行军大总管:唐军战役司令。】

  “善!身为安北都护使,剿灭拓拓乃本王份内之职。”

  “第二、我建议,行军副总管应由柱国将军黑齿常担任。”

  “正合我意!黑将军乃我朝硕果仅存的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第三,即刻传檄金城都督及云中都护,让他们大张旗鼓整军备战,给拓拓造成假象,使其误以为我军判断失误而放心进入甘泉!与之同时,命金城都督就近派一标人马尾随监视叛军,待我军在甘泉接敌后,金城这一标人马可尾击叛军并断其退路。”

  “善!”

  “第四,即令黑齿常将军在京畿一带选调能战之卒,迅速前往甘泉设伏。”

  “善!”

  “第五,据臣所知,拓拓所控部众约一百五十万余,四分之一为青壮男人,故叛军能临时拼凑起四十余万兵力,考虑到其老巢的留守和辎重兵力,拓拓用于偷袭长安的兵力应在十五万上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片刻之间,京畿一带我军所能抽调的能战之卒恐难超过十万,而首战必胜才能稳定大局,然目前的态势是敌众我寡,所以……”

  一挥手,李旦果断截住了冯靖:“定远将军无须赘述,只论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

  “遵命!”

  冯靖的思路益发流畅,霍得起身边踱边说:“末将以为,叛军劳师袭远,必在甘泉作短暂休整,我军可利用甘泉地形火攻为主,同时辅以伏兵痛击叛军。”

  “叛军至少十五万,战场绵延十数里,火攻恐难同步实施。”

  “寻常火攻肯定不行,若用火药定能同时发力!”

  “火药之性虽烈,然产量极微,片刻间如何满足大规模战阵之需?”

  说白了,唐初虽能生产火药,但主要用来给皇帝老儿制长生不老丸的,此时尚无军事用途,加之道家技术保密,寻常之人对其知之甚少。

  好在李旦贵为皇子,从小到大吃过不少火药蜜丸,对其性能略晓一二。

  冯靖胸有成竹,“我朝尊老子为祖,举国道观星罗棋布,仅终南修炼的道人便不下五千,一声令下,皆可前往甘泉就地制造火药。”

  “火药产量如何保证?”

  “产量有绝对把握,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些东西全有现成的,即令工部调集所需原料各两万桶,立刻运往甘泉。”

  听到这里,李旦明显有些激动,他嚯地站起,搓着双手异常兴奋道:“若辅以火药之威,我军兵力之短便能得到极大弥补!”

  冯靖暗暗一笑,继续道:“此外,肤施一带富有石油涌泉。即令肤施刺史,速调一万桶石油运往甘泉,届时与火药相辅,定教叛军片甲不留!”

  听到这里,李旦已激动难抑,他猛一拍桌子,“干脆你说我写,一并将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呈与天后。”

  “有劳殿下。”

  李旦当下运笔如飞,三下两下把刚才所论全部录于奏折之上,然后抬头凝视冯靖,充满期待问:“还有吗?”

  “还有一点。”

  到了此时,冯靖已思如泉涌,他不假思索道:“还需绿矾、明矾、猪油各一千桶,耀州瓷坛三千个。”

  李旦不解,“硫硝木炭的功用我尚知一二,石矾猪油何用?”

  冯靖本想说制造硝化甘油(液体炸药),然又觉得太惊世骇俗,话到嘴边又临时编了个新词,“制造火油,一种比火药更加猛烈的爆炸物!”

  也许是太过兴奋,李旦脱口道:“原以为阁下只是侥幸救了珰珰,今日一见方知阁下雄略!”

  说着他一拍书案,“来人!”

  一个近侍无声进来。

  李旦递过奏折果断吩咐道:“着即呈于天后!”

  ※※

  一盏茶后,迩前带冯靖来此的那个小力士进了书房。这厮也不寒暄,开门见山道:“天后有旨,宣豫王和冯将军即至宣政殿议事。”

  冯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李旦精明过人城府极深,然仅凭自己一己之言他便拍板上奏,信赖之中似有几分轻率和儿戏。

  难道拓拓的鱼符真是他私相授受,而所谓的反叛都是他一手导演?

  正胡思乱想,陡见李旦阴冷的眼风扫来。

  冯靖急忙收敛心神挤出一脸灿烂。

  赵芯暗暗提醒:兄弟,你想多了!

  冯靖不屑道:拓拓反叛必然累及当今皇上,李旦势必从中渔利!反过来说,仅凭平叛一事,李旦就能为自己树碑立传收揽声望。

  赵芯切一声:即便李旦有挟胡自重之心,其后果却是一把双刃剑,此中的变数极难掌控,别人或会利令智昏,李旦却没那么蠢!

  冯靖不服:别忘了,他的身后还有天后。

  赵芯喷一声奸笑:目前的武媚还没到一手遮天,何况拓拓并不可控,谁敢拿大唐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冯靖想想:也是!

  赵芯又道:再提醒一句,你必须尽快融入角色,否则危险!

  冯靖惯性反驳:融个毛啊,我只想重返未来。

  赵芯冷冷一哼:活着才能重返,死尸能返个鸡毛!

  冯靖一惊:多谢提醒!

  赵芯忽然艰难说道:我的存在让你一直还沉浸在未来世界,为了……为了让你尽快融入大唐,我将进入自主休眠,除非万急状况出现。

  冯靖扑哧笑了:以你不要脸的存在欲,我不信你会休……

  话未说完,陡听脑中哔了一声。

  赵芯果真关机休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