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第 200 章 提前说一句元旦快乐嘿嘿【加更】

《(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第 200 章 提前说一句元旦快乐嘿嘿【加更】

作者:不梦三七 字数:3841 书籍:(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大唐

  李白只觉被人射了一箭,那一箭不偏不倚,刚好射在了他的心窝上。

  天色很好,和煦的风也轻柔。

  李白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笑意渐渐荡漾开……

  他笑了,像孩子一般天真又满足,比得知皇上下令让他当官的那个瞬间还要满足。

  这是一次美妙无比的体验,浪漫,太浪漫了。

  站在他身边的杜甫和高适沉浸在天幕的献礼上,久久不能回神。同样身为诗人的他们,感触更深。

  “用整整一个视频当作礼物送给我们的李太白……这就是诗仙的牌面吗?”高适终于回了神,开始揶揄李白。

  李白闻言放肆大笑,笑声里满是独属于诗仙的不羁和狂妄:

  “达夫兄,你莫不是羡慕了,羡慕就努努力,多写几篇,说不定另一半盛唐有你一份儿。”

  “你——”高适恨恨,“要不是子美舍不得,我第一个把你丢在山里。”

  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起码在此刻高适对李白的想法是真心的祝愿。而且他也很自豪,未来名满天下的诗仙是他的朋友。

  【好的,感谢大家的观看,这里是弦梦似锦。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喜欢的话,千万要记得点赞投币评论哟~】

  天幕一如之前那般,熟练打出了求三连的句子。

  大明

  “评论区可不好抢喽。”

  朱棣看着渐渐暗下去的天幕,不由发出感慨。

  上次天幕开启评论区之后,评论区排在第一位置上的问题如愿得到了回答。也就是说,神仙,不是,弦梦似锦是真的能看到评论区。

  那一次虽然他没敢评论,但是他爹朱元璋的评论上去了,而且还真有不少人给他出谋划策。

  对此,他不由为那个还在他爹身边的燕王朱棣捏了一把汗。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是真拿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去说啊。

  至于今天的视频,虽然明面上说的是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然而天幕透露出的信息量非常多……甚至涉及到了王朝的兴衰。

  不过……

  啧,关我屁事。

  朱棣嗤笑一声,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来来来,炽儿煦儿咱们接着看戏。你们皇爷爷还没发话,咱都跟着你皇爷爷走。”朱棣招呼起自己儿子,顺带不放心地多叮嘱了一句。

  情况也确实如朱棣所料的那般,视频是播放结束了,但是所有人的脑袋里仍然装着许多疑惑。

  大秦

  宫殿内的气氛沉凝一片,再不复视频伊始时的惬意,纵使是徐福这般刺头,也都默不作声了。

  大臣们在心里叫苦不迭,本来是要和陛下一睹修仙长生之奥秘,没想到啊……倒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

  有胆大的臣子冒大不韪偷偷抬眼看了看自家陛下,哎,臣子摇了摇头。

  秦始皇此刻面沉如水,漆黑的眸子如寒潭一般冷冽。

  秦二世是谁?

  这是秦始皇现阶段最密切关注的问题。

  知子莫若父,扶苏,他这个儿子的性格,说好听点叫仁爱,说不好听的话那就是懦弱。

  都是被那淳于越害的,秦始皇冷静地把锅扣在了淳于越的身上,全然忘记了当年是他下令让公子扶苏师从大儒。

  他还是不相信扶苏是霍霍掉了大秦,辛辛苦苦培养十几年的继承人……但是除了他好像也没谁了。

  秦始皇有些痛苦地抚了抚额。

  “叫公子扶苏回来见朕。”

  朕亲自辅导还不行吗。

  同理杨坚。

  他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位不孝子弄丢了大隋江山啊。

  杨坚自认,自即位以来,修订新律,兴建粮仓,裁汰冗官,合并郡县,进行一系列改革,辛辛苦苦打下了基业,结果却如秦朝般短暂……

  晦气,实在是晦气。

  思及如此,杨坚不禁长叹一声

  “陛下,太子即位后的情况你也知道了,考虑考虑别的孩子吧。”独孤皇后苦口婆心地劝道:

  “毕竟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哪一块都一样,反正都是嫡子,杨坚自然懂他妻子的言下之意。

  太子杨勇非常宠爱自己的侍妾,却对自己的正妻元氏不管不问,致使元氏突然暴病身亡。

  这件事是实打实戳了独孤皇后的肺管子,打那之后她便经常在自己这儿吹枕头风,这点杨坚也清楚。

  但是太子乃国本,岂能轻易废立。尤其是太子不过是更喜爱美色一些……杨坚心下暗自嘀咕。

  虽然他也对宠妾灭妻之事颇有微词,但是同为男人,他也能理解,谁不会为更新鲜水嫩的美人动过心呢。

  对于这一点,他并不像独孤皇后这样反应强烈。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杨坚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皇权有没有受到挑战。

  晋王府

  大哥,这可不是我有意要抢你的位子啊——

  杨广难掩喜色,明面上依然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只见他怅惘一叹:

  “没想到大哥即位后却是如此混账……想必都是我不好,身为臣弟却没能尽到尽忠劝谏的本分。”

  “二郎……何苦这样说自己。”萧氏眼眶噙泪,见自己的夫君如此痛心,她连忙上去安慰“不必将未来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我们继续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

  二人一唱一和,做足了一对心怀天下的至贤至德之夫妻的模样。

  自古太子都不好当——

  太子府的杨勇很是颓然,没想到自己继任之后居然断送了大隋。

  本来阿娘因为太子妃这件事就不喜欢他……现在更是有了充足理由来废掉他。

  想到自己即将要在接下来的政治旋涡里跌落到谷底,杨勇不禁悲从中来。

  隋朝这边暗波涌动,风雨欲来,初唐这边也不遑多让。大家的焦点在于唐太宗上,李渊退位后,那把至高无上,象征皇权的龙椅究竟落入谁人之手?

  太子,还是秦王,亦或是其他人?

  赢了最好,不赢的话……要知道站队站错了是要死人的。

  当然,这也许只是普通臣子的顾虑,身为墙头草的他们,举棋不定,哪方势大,他们就倒下哪方。

  至于早早站队了的,已经在为各自认定明主下尽职尽忠了。

  甚至也有段位高出了不知道多少个level的,根本不在乎到底是谁上位。

  对此封伦,也就是封德彝表示,这些人啊,眼皮子还是太浅。

  反正随便你挑一方势力,哪怕是李渊那头,我都有号。

  封德彝对摇旗不定的墙头草们不屑一顾,他自觉和那些人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的选择是——

  全都要。

  虽然确实反复横跳累了一些,但是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作为“忠臣”怎么能辜负于人呢,自然是手心手背他都舍不得……

  封德彝暗自苦恼。

  当然也有许多“军工爱好者”,期待的是火药的具体配比,最好是一劳永逸,天幕直接给出一个完美的比例,刘彻对此就十分感兴趣。

  天凉了,该打匈奴了。

  霸总刘彻如是想到。

  然而诸般问题,只能等到评论区出现才能解答了。

  因此不少人摩拳擦掌,只待浮现出熟悉的三个图案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抢夺优势评论位置。

  “诶,怎么回事?”有人发现了天幕的异样。

  图案刚出现的那一刻,无数人在第一时间就拍下了三连。但是不知为何,天幕的屏幕肉眼可见得突然扭曲了一下。

  【滴——检测到能量超出初始阈值,系统紧急更新升级中,敬请等待。】

  汉朝 未央宫

  这天幕……也太不靠谱了。

  刘彻的脑瓜里飘出了这句话。

  不过天幕在升级,他也没闲着,下令让内侍时刻盯紧天幕后,刘彻便召集大臣就火药这件事进行研讨。

  大秦

  秦始皇神色凝重,他要等,等评论区的出现。

  因为……这个问题真切涉及到了统治。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活在一个短命的王朝里,这意味着动荡,不安,以及——

  覆灭。

  隋朝

  杨坚的想法不言而喻,自然是与始皇帝类似的。

  一时间各个时空里的秦皇和隋文帝都紧盯天幕,屏息以待,直至评论区的降临。

  ————

  药儿,我来了~

  得知评论区开启的消息后,刘彻马不停蹄地直接点开评论区。

  然而令刘彻失望的是,点开没有直接跳转至评论区,被两行字拦住了去路。

  【公告】

  【是否点开查阅】

  开玩笑,朕当下心急如焚,哪有时间看这个。

  刘彻直接点了否,跳过了查阅。

  ???

  朕居然不是第一个——!

  此时评论区里面仍然滚动着无数评论,滚动评论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宛如阴兵过境,大部分不是问秦二世的就是问隋二世的。

  对此刘彻的心态非常放松,反正大汉没亡,而且国祚几百年,何况到他这儿也才过了不到一百年,那证明他后来干的不错,左右越不过他去。

  “这次好不一样啊。”刘彻发出一句感慨。

  评论区的界面可以称得上是大整改,上面径直多出来一行。

  左边用圆形圈起来一个【服】字,紧挨着有一个标注【搜】字的方形长框。

  前三条,依然稳固不动,每条评论的下面却多了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旁边标着数字,而且在实时增加中。

  但是这数字,却是有些不对头……有点太多了吧。

  看着最赞快上万的点赞,刘彻顿感头皮发麻。

  天幕这不是才刚刚开评论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吗?

  太怪了,刘彻丈二摸不着头脑,想到之前看到的公告,便返回去点开看了一眼。

  这一眼,他沉默了……

  【,系统更新评论区规则如下:】

  1.评论区左上角.新增系统客服图标,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与系统客服沟通哦~

  2.新增点赞图标,新增搜索栏,点赞每期排行前三的评论入选当期视频评论区,等比例保留点赞数,其他随机抽取评论。友情tips,可以搜索某人发言进行点赞。

  3.评论区内现有各个时空的人士,系统自动屏蔽涉嫌透露历史发展的内容哦。请保持评论区的友爱和谐,严禁各种涉及黄暴违法等敏感内容的出现。

  前两条还好,第三条炸了一个好大的雷出来。

  各个时空……这不就意味着自己以为是故意搞怪的,其实是实打实的真人?

  刘彻回想上一次排第一的嬴政,他还寻思是谁这么不要命,顶着秦始皇的本名,没想到居然是本尊,失敬失敬。

  不过这次的评论区,秦始皇就不是第一了。

  刘彻看着前面五花八门的称呼,嬴政两个字简直朴实无华到了极点。

  这个孤可不能学……

  刘彻反手氪金改了一个新马甲,名字确认更改成功后,刘彻的眼里满是怀念,还是这个用着舒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不但和刘彻一样没甚忧虑,甚至有好火器有好太子的朱元璋不紧不慢地打开了天幕评论区,天幕现在对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用来教育儿子。

  至于天幕说的科技……

  那太遥远了,人还得脚踏实地一点。

  朱元璋心里清如明镜。

  第一条评论:

  【大隋开皇:隋朝因何二世而亡。

  】

  “看看人隋文帝的手段,咱还有的学啊。”朱元璋忍不住开口让大家都跟着隋文帝学着点。

  本以为自己的淮右布衣已经很稳妥了。谁诚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得不说,杨坚是真的鸡贼。

  显然,朱元璋对隋文帝的起的代号很是欣赏。

  “不就是国号加年号吗,也没什么稀奇。”朱樉的脸上一派不以为然。

  朱元璋闻言虎目一瞪,“你这小子——琢磨不懂可以不开口,是不是又要讨打?”

  “大哥,你快管管爹——”朱樉被瞪得一哆嗦,见状作势一躲,一边干嚎一边麻溜地躲到了大哥朱标的身后。

  “就知道躲在你哥后面。”看到二子一吓就躲,朱元璋不轻不重的啐了一口,但是也熄了想要打二子朱樉的念头。

  不过他还是很不满意,朱元璋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朱樉一眼,随即点了朱标的名,“标儿,你来给这不成器的解释解释。”

  朱标挡在弟弟的前面,哭笑不得,罢了罢了,左右他才是这个家里最成熟的崽。

  于是他开始耐心地给朱樉以及其他弟弟们解释,年轻的朱棣竖起了自己的小耳朵,“隋文帝起的这个名字好在这些地方……”

  杨坚不像秦始皇那般直白用了自己本名,采用国号加年号的方法。这样做既迷惑了前朝人,保证羽翼尚未丰满的他不会被北周一家忌惮处死。

  同时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让当朝和后面的人知道他是何许人也,方便进行点赞。

  “这就是为什幺爹说隋文帝名字好极的原因。”朱标最后总结道。

  不愧是咱大儿,我家太子举世第一好啊。

  朱元璋听着心里很是满意,看着朱标哪儿哪儿都觉得好,只觉朱标的说辞完全契合了他的想法。

  他美的冒泡,顺手在天幕上给杨坚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今天也是父子其乐融融的一天呢。

  也许是有后世之人的欣赏和同时期百姓爱戴下的双重buff,隋文帝赞量的增长非常可观,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骑绝尘,稳稳排在第一的位置上。

  而隋文帝杨坚本人,还在辛勤下达命令,一边下令全民投自己,一边不忘组织和上一期秦始皇一样的规模化评论。

  与杨坚用了一个取巧名字不同,排在评论第二的始皇帝陛下表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身为皇帝的他更要以身作则,大秦朝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以实名制的姿态观看天幕。

  【嬴政:政欲知秦二世为何人。】

  看到这条评论,朱元璋唏嘘不已。

  自家儿子虽然差劲,但是应该也没有像胡亥差劲到遗臭万年的地步,咳咳当然也不是说隋文帝他儿子就好的意思。

  但是胡亥的名头太响了,既然不能透露是谁,那就只能给始皇帝陛下默默走一个赞了。

  摊上这么一个败家子真是秦始皇命里的劫。

  想到胡亥和杨广,朱元璋庆幸不已,瞬间觉得自己儿子个个都是好大儿,还有得救。

  朱元璋视线继续往下扫,眼下排在第三位的是飒露紫。

  【飒露紫:欲问唐朝太宗之名姓。】

  啊呀,这不就是他的偶像偶像李世民吗,除了汉高祖刘邦他最推崇的就是李世民了。

  这个赞,也不能省——!

  朱元璋再次点赞。

  其实从这个问题由谁被点上了评论区来看,也能隐约透露出究竟最后是谁得胜。

  但李建成并不这么想。

  “哼,倒是让秦王占了便宜。”

  一步晚,步步晚,李世民只是先他一步发了评论罢了。

  看到飒露紫挂在上面,李建成一时牙痒。其实他不是不聪明,他只是下意识不去往另一个方面想。

  中午,烈日当头。

  “大王,我们的评论不见了——”

  李世民眉头闻言狠

  狠跳了跳,噌地一下站了起来,不就是一顿饭没盯的功夫吗?

  他食不下咽,径直走了出去。

  第一第二倒是没变,第三变成了……呃。

  【平阳侯曹寿:求火药正确配比。】

  好一个汉家忠臣呐,他姐夫痛失本名。

  李世民默默吐槽。

  ……这很难评

  和自己的飒露紫一样,披马甲了but没全披。

  不过倒也不意外,以这位的德性不参一脚才怪。

  李世民想到这位既无二世而亡之忧虑,又无大统继位之争端——谁教他命好呢。

  李世民酸溜溜地想到。

  而且以现在来看,前三完全是国家间的对抗了……汉武帝得以后发先至,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他能动用国家力量。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同样是李建成的想法,也是唐朝许多人的想法。

  尤其是后面的皇帝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以他们的唐太宗李世民为荣。

  至于什么程度呢,唐太宗以后的皇帝,但凡有点成绩出来,最多的夸赞叫“似太宗”,最大的夸赞叫“小太宗”。

  眼见着排在第三的太宗陛下掉了下去,虽然皇帝们明面上不显,但是善于揣测上面心思的臣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心照不宣,暗地里下了死命令全力点赞飒露紫的那条评论。

  在不为人知的隐秘处,询问唐太宗那条的点赞量开始发力,飞速增长。

  ————

  下午午后的阳光晕染开千丝万缕的蓝。

  “太好了,按照预计涨幅大概晚上就能超过第三条。”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见到了超过前三的希望。

  经过一系列竭尽所能的调动后,秦王府这边还另外分派了人手记录问询唐太宗那条和前三之间的涨幅趋势。

  然后惊喜的发现,涨幅远远超出他们所动员的数字。

  看来……其他时空的唐朝对这个问题也很是关注啊。

  李世民若有所思。

  大汉

  傍晚,当最后一抹残阳彻底消失在天际,刘彻准备歇息了。

  “陛下——”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步履匆匆,看起来十分焦急。

  刘彻的精神这刚一松弛就被打断,他皱皱眉,强忍着困意开口:

  “何事?快说——”

  小黄门向前一步禀报,“评论区发生了大变动,第二第三换位。陛下的评论……”小黄门似是怕极,不敢看刘彻的脸色,嘴巴快速蠕动把剩下的话说完:

  “陛下的评论被顶下去了——!”

  好家伙,刘彻连忙起身,走到宫殿外面去看天幕。这一看,他眼睛直直瞪大了。

  第一依然是隋文帝那条,但是第二第三却不一样了。

  之前被他挤下去的飒露紫,不仅重回前三,甚至还跑到了第二名。

  秦始皇的那条评论落到了第三,刘彻搜了一下自己评论的点赞……和前三名差了近十万赞。

  怎会如此?刘彻脸庞上困惑之色越来越浓。

  半晌,他忽然眨了眨眼睛,福临心至,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他可以举国之力,其他王朝也可以啊。

  更何况……遭遇的问题都比他严重,他召集方士炼火药还要和朝臣们逼逼赖赖呢。

  想到这里,刘彻的呼吸渐渐平缓下来,步调轻快地往宫殿内走去。

  不急,不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