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 第164章 她可绝对不是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啊!

《是你提的分手,摆摊后又来求我?》第164章 她可绝对不是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啊!

  北地本土杂志一般都集中在各大报刊亭中,《武侠》因为在北方没有渠道,这次是跟着出版《大宋》的出版社,在各大正规的书店、图书馆铺货的。

  看完《大宋》出版书的人,想看到接下来情节,又忙跑去买《武侠》杂志。

  因为《武侠》杂志外面是有透明袋子塑封的,不给拆开阅读,他们就只能花钱买了。

  有些是在书店里一次看不完,买了书回家看,看完后又回到书店,得知在《武侠》这本杂志上有后续的连载,有些人直接就在书店买了杂志,有些人想到自家附近就有报刊亭,想着在报刊亭上买杂志可能会便宜一丢丢,就去自家附近的报刊亭买。

  结果跑去报刊亭一问,没有《武侠》。

  “就是连载了《我在大宋当捕头那些年》的《武侠》啊,我看书店都有的卖的!”见报刊亭实在买不到,没办法,又去距离自己家最近的书店,书店里果然有。

  报刊亭的人听说了《武侠》后,也去打听这本杂志。

  其实《武侠》在北方并非完全没有销量,只是因为《武侠》的大本营在广市、南市、沪市这块,所辐射的市场也是以这三个地方为根据地,对北方的影响非常小。

  可只要人是流动的,就多多少少会相互传递一些。

  只是九十年代的《武侠》式微,头部作者被挖,员工调动频繁,使得《武侠》上连载的武侠小说没有以前好看,市场压缩,杂志卖不动,北方这边的商家自然就不会去订阅《武侠》,加上北方市场这边本身就有很多销量极高的杂志社,这才使得北方市场的读者,很多人完全不知道《武侠》。

  现在有人向他们来买《武侠》,有了需求,他们自然会去寻找,并也去书店买一本《武侠》,看是什么杂志,有些连带着《大宋》一起买了。

  这样的场面,发生在北方许许多多的地方。

  江柠以为首印十万呢,应该不用再加印了,毕竟在她后来所处的年代,纸质版书籍受电子版书籍冲击极大,一本书能有个五万十万的销量,就属于是畅销书了,没想到,因为《大宋》在《武侠》上的连载,和出版书的广告,直接带动了《大宋》在南方的销量,十万首印,分给南方市场也就一半,一下子就消化完了。

  连出版社那边都没有想到,《大宋》的销量会这么好,又紧急和王咏联系,要和江柠签加印合同。

  有一些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了出版合同和首印数后,因为作者对市场数据的不了解,通常书都卖光了,又加印了十几二十万,作者本身却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出版社瞒着她们私下加印的事。

  可李主任这次选的出版社,和他们杂志社是有深度合作的,这次也是他们一起合作共赢,你提供渠道帮我进入北方市场,我提供平台用他们的杂志影响力帮你在南方做推广,这种情况下,出版社想要对江柠隐瞒加印的数量,根本做不到。

  他们和江柠的加印合同还没签呢,就已经先和印刷厂那边签了加

  印的量,赶紧加印了,等江柠这边合同签好,寄过去,他那边加印的书都已经上市了。

  随着《大宋》出版书在北方的热销,《武侠》也终于顺利的打入了北方市场。

  李主任打听到《包青天》一共有二百三十六集,在《大宋》在《武侠》上连载之前,《包》就已经在电视台热播了相当一段时间,现在《大宋》在《武侠》上的连载都第八期了,又是两个月过去,按照《包》目前一天两集的播放速度,李主任估计,最多到元旦,《包》就能全部播完并下播了。

  到时候《包》的热度必然会随着新的电视剧的上映而下降。

  虽然《大宋》现在看着火热,并带动了《武侠》的销量,但谁都不能保证,在《包》下播后,《大宋》是否依然能保持现在的热度。

  作为亲自给《大宋》做宣传策划的李主任很清楚,《大宋》在宣传上,就是蹭了《包》的热度,甚至连腰封上的人物,都是直接请画手按照展昭的形象画的。

  李主任始终担心,《大宋》的热度下降,连带着《武侠》的销量也下降,杂志社又将随时面临被撤销,那绝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现在北方市场的打开,终于让李主任不用担心杂志社被面临撤销的命运了,毕竟,光是一个北方市场,现在一个月都至少能给他们增加五十万册的销量,而随着他们在北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销量必然还会上升。

  津市那边的杂志社分社也开了,由于广市分社太多的人员调动,导致能够真正主持大局的,就只剩下李主任和鲍主编两人,鲍主编还要负责杂志编辑工作,对《武侠》的整体内容做把控,李主任只能亲自去津市那边坐镇,先把那边的队伍拉起来,等招到适合的主编和编辑团队,再回广市。

  这一切带给江柠的,就都是存折上,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了这些钱,她就可以带爷爷去看病,沪市那边办房产证时也有钱交税了。

  沪市那边手续都弄好了,就等着她去住建局交了税,就可以拿到证。

  之前江柠一直没有时间,随着《大宋》的上市,元旦也快到了。

  元旦高三只放一天假,高二有两天假,高一却是有三天假的。

  她是打算趁着元旦节放假,再跟班主任请一天假,去带爷爷把身上的慢性病老年病都好好看看,该吃药吃药,该调养调养,顺便把房产证的事情解决掉,如果时间还允许的话,她还想去趟广市,亲自去广市那边的服装厂和鞋厂去看一看,然后和那边谈好进货的事,把这边店铺赶紧弄好。

  因为一直没有回家,她这里还不确定护林员的工作是不是从元旦开始,元旦结束,如果元旦就结束了,元旦节把爷爷从沪市带回来后,就可以不用回去了,直接就把爷爷留在吴城,到时候门面也租了,钱也交了,货也铺好了,就等着一个人来帮着卖货了,江爷爷就算是赶鸭子上架,他也得留下。

  这确实有绑架的意味在,可是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沟通,江爷爷是不可能放下他守林员的工作的,他都干了那么多年了

  ,在农村有个工作那么难的情况下,他能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每年还能拿到近一千块钱的高工资,这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好事,江爷爷怎么可能愿意放弃他的工作,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吴城?()

  但她又必须将爷爷带在身边。

  ⒊本作者九紫提醒您最全的《重回九零只想搞钱》尽在,域名[()]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爷爷是摔了一跤没的。

  当天下午摔的,傍晚的时候奶奶还给他们打电话说没事,不用回来,到了晚上人就没了。

  走的非常快速,快到他们所有人都反应不及。

  除了大伯和大伯母,年轻的小一辈,没有一个人在老家。

  谁都没看到江爷爷的最后一面。

  江柠根本无法置信,也无法接受。

  她始终想不通,人怎么能摔了一跤就没了。

  而山地,是最容易摔跤的。

  *

  江柠去跟王老师请假时,王老师很吃惊:“这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现在来跟我请假?有什么事元旦节三天假期不能去,非得现在去?”

  “你有什么事情要请假?”

  在王老师看来,没有什么事能够重要过考试。

  一切为考试让路,那就是学生的本份。

  再说了,元旦节三天假呢!

  要他说,元旦三天假都不给他们放!

  都给我留在学校里补课!

  办房产证和去广市看货源的事情都不能说,也不能像忽悠江爷爷一样,用什么作文比赛来搪塞王老师,能说的就只有带江爷爷去看病。

  江柠也是如此说的,并拿出了上次国庆带江爷爷去体检的体检报告:“国庆节的时候我带我爷爷去沪市做了体检,查出来很多问题,但一直没时间带爷爷去看,正好趁着这次周末,带爷爷去看一下。”

  王老师才不听她忽悠,问她:“你爸爸妈妈呢?你爷爷的其他儿女呢?他们不带你爷爷去,要你一个小孩子带去沪市看医生?”

  江柠:……“都出去打工了,过年才回来。”

  “那两天假也够了,为什么还要再请一天假?不批!”

  江柠不疾不徐地说:“我回家,把爷爷从老家接出来再转去沪市,这都得花整整一天时间了,上次国庆我们到沪市火车站都已经夜里十二点了,还要去找住的地方,第二天去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一天下不来,有的要两三天的,第三天我们还得赶回来上晚自习,上次只是体检,体检报告可以寄到学校里来,这次是去看病,时间太赶了,至少得三天。”

  这些也都是实话。

  虽然体检报告上没有什么致命的病,可江爷爷身上很多老年病和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病症也不少,也是要去看的,这事江柠已经记挂很久了。

  江柠始终觉得,爷爷会走的那么快,和他本身身体不好是脱不开关系的。

  王老师不想给江柠批假,但按照江柠的说法,确实需要请假,但他还是不情不愿地说:“为什么不能到省会去看病,偏要去沪市?”

  从吴城到省会,坐汽车两个小时就

  () 到了。

  江柠说:“沪市医疗条件更好,医生医术更高。”

  王老师想了想说:“我给你批一天假也不是不行。”他目光定定的看着江柠,笑了一下,慢慢悠悠地说:“你上次月考进步还行,要是这次期中考试,你还能稳定的进入年级前十,你请一天假,也是可以的。”

  他眼神中有期待,有鼓励,有对学生的欣赏和对学生成绩进步的喜悦。

  对于江柠这样肯努力,有悟性的学生,没有老师会不喜欢。

  他倒也不是不给学生请假,只是还是希望能少请假就少请假。

  他不知道,江柠上一次月考的成绩,是一次偶然,还是能够一直稳定的发挥。

  王老师自然是希望她能够每次都能稳定发挥,进入年级前十的,他在办公室走路都能带风好吗?

  江柠也毫不迟疑地笑道:“我努力。”

  “光努力不行,你得保证一定能进!”

  这江柠怎么保证?在结果没出现之前,江柠从不做这样贷款来的保证,一旦没做到,就是对自己信誉的消耗。

  王老师狡猾地说:“那这样,考完当天,我就先把你的各科试卷找出来,叫人先给你批改了,看你总分,总分要是达到了上次月考的成绩,我就给你批假,达不到,那假肯定也没了。”

  假嘛,该批还是得批,但能让学生更努力,当然还是要给她压力的。

  江柠说:“那假如我比上次月考分数低一些,但实际排名进了年级前十呢?”

  要是真有上次月考的总分数,就算有些误差,全年级排名也不会低的,王老师干脆豪爽道:“那给你十分以内的误差,只要分数比上次分数比,不低于十分,我就给你批假!”

  和平时的周考、月考不同,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它都是要进行全年级排名的,年级的前两百名贴在学校下面的公告栏中,全校学生都可以去看到他们的成绩和排名,也让学生通过每次大考的成绩,清晰明了的看到自己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只是为了顾及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的自尊心,学校并不会将所有人的成绩排名都贴上去,但他们各自班级的黑板旁边,也是会贴的,不计入年级排名,只有他们本班的班级排名。

  这前两百名排名,主要是针对每个年级两个重点班,和下面八个平行班前八十名的排名。

  重点班的名额并不是固定的,平行班有成绩非常突出,超越了重点班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也可以进入重点班,重点班学生成绩下降太多,也会被调剂到平行班。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应重点班的教学节奏。

  有的学生,他在重点班跟不上,一到平行班,进步就非常快,超越重点班学生成绩都很正常,可一进入重点班,成绩又唰唰往下掉。

  所以每年,都有重点班学生掉到平行班后,成绩升上来,老师问学生和学生父母,是愿意升到重点班,还是继续留在平行班,他们都选择留在平行班的。

  而这

  种排名的张贴,也能让重点班的两个班学生,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自己目前在学校排名多少,还有平行班学生在后面猛追,随时都能把你拉出重点班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会督促他们更努力的去学习,去进步,平行班的学生也会在看到自己成绩与重点班越来越近,有个可以追逐的目标。

  努力一把,再努力一把,就能进入重点班了!

  而每次考试,自己带的平行班学生成绩超过了重点班,甚至进入年级前五十,更敢想一点,年级前十,都是平行班老师们最得意的事情。

  由此可见,上次月考之后,王老师在遇到其他老师时,是有多得意。

  像王老师这样爱炫耀的性子,自己班出了个年级前十,却因为月考成绩不在公告栏公开排名,那简直就是锦衣夜行寂寞如雪。

  江柠其实是没什么压力的,依然每天按着自己的节奏,看书、刷题、写稿,平静而有条理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因为又要去沪市,整个周末她都无法写稿,只能利用这几天多写点给王咏。

  她有时候都觉得挺对不住王咏这个责编的,大老远从广市来到吴城这个小县城,就为了陪她去网吧写稿。

  其实现在《武侠》的存稿够了,她每天手写了,用邮件的方式寄过去也可以的。

  可他留下了,还为她处理了生活上,她很不方便去做的事情。

  江柠都想给他开工资了。

  *

  因为南市和沪市两个市场对吴城的辐射,导致《武侠》这本杂志现在在吴城这边特别火,一中的学生每天在学校关着出不去,感受还不深,可周边的学校,连小学生都在讨论《大宋》,猜现在连载的这个案子的凶手是睡。

  “柠萌也太会留悬念了!()”

  一中也有人偷偷的带了杂志到宿舍里来,大家都私下悄悄的看。

  江柠因为有《武侠》发来的期刊,第一期时就放在寝室里被她们看到过,加上《武侠》那边每期都寄过来,现在《武侠》简直就成了610寝室的精神粮食。

  隔壁几个寝室的女生,知道她们有《武侠》杂志,也过来借着看。

  杂志上有很多是之前连载的,她们看不到开头,只有《大宋》是从第一期就完整的在追的,且又是这本杂志上唯一一篇以女主为视角的文,这些女生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大宋》,每个星期都等着江柠的最新一本杂志。

  也因为借杂志的事,她们和江柠之间的关系也拉进了不少,才知道,江柠根本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卷,什么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什么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我看是被窝里看小说还差不多。?()『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女生们笑嘻嘻地说,因为这就是她们自己现在做的。

  一个星期看一本杂志,并不会影响她们的学习,但杂志的数量有限,一个寝室八个人,一个传一个,一个人得很快看完,才能轮到下一个看,所以有时候看的太精彩了,就悄咪咪在被窝里看。

  这下,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真相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