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勇救仙女蛇,觉醒透视神瞳强爆了 第560章 找到

  心底感谢老天爷一年的眷顾,于是,无论什么东西收成了,都要摆酒谢天地。清明前后,正是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大忙季节,收麦、种早稻、采茶……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头茬麦子收上来了。同队的有几个社员在陈松家喝麦收“尝新酒”。这个“尝新酒”的意思就是今年的麦子收上来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庆祝一下,尝尝新。于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备几斤酒,烙几个麦饼,先拜谢天地,然后,痛痛快快地喝一顿。

  陈娇一早就起来了,先到村后头宣富叔家里,用黄豆换了几斤豆腐,然后到村东头迅路公家里割了几斤五花肉,又把家里一只新草鸡杀了,再到田里拔了几棵菜。

  往日,来了客人,陈娇就炒粉干。因今天是麦子尝新,所以,今天,陈娇就烙麦饼。

  中午,客人陆陆续续到了。

  最先到的是亚贵公,他是族长公,大队里许多事,最后拍板不下来时,他可以说了算的,虽说有书记和队长,但在农村,族长讲话还是很有权威的。因为,大部分农村,一个大队往往都是同姓的宗亲。

  亚贵公虽为族长,年纪倒不是很大,只是他的辈分高,自然就是族长了。一般情况下,他不怎么插手大队的事,只是在遇到争执不下的事情时,他才出面打个圆场,他为人厚道,不藏奸、不徇私,所以族人都卖他的账,给他面子。

  随后到的是仁通伯,他是大队里的“百晓”——百样事情都知晓。

  还有石良叔、万品叔等不一会儿,也都到了。

  农村吃酒规矩多,坐席也很有讲究,譬如八仙桌,摆在厅中央,桌面上的板纹,不能冲着门口。必须横着。坐北朝南的座位是尊位,须是贵宾或尊长才能坐。亚贵公当仁不让,也不等人让,自己先坐了上首西边的座位,不一会儿,大队陈书记也到了,大家把他让到了东边的上首。其他几位也陆续入座。

  见人都到齐,陈松也入了座,先给客人都斟上了酒,随后举杯:“今天尝新酒,快活吃,都别客气。我先敬各位,干了!你们随意!”说完,干了杯中之酒。

  其余个人马上附和:“都干了,今天尝新酒,一醉方休。都干了!”

  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

  书记:“陈松啊,听说咱们公社中心小学的李老师调走了。”

  陈松:“是啊,我也听说了。”

  石良:“队长,我看,你们到公社去说说,让我们大队的那个城里娃去顶他得了。”

  万品:“就是,人家是省城的高中生,有水平的。”

  仁通伯:“我说呀,她下田劳动那是‘端午节卖菖蒲——短命的生意’。人家一个城市姑娘,白皮嫩肉的,是种田的料吗?”

  陈书记:“就是,咱江南县谁家女儿下田啦?看看也让人心疼。”

  陈松:“我看这个娃不象以前到我们这儿来秋收劳动的那些个不懂事的小郎当儿,那些光知道讲大道理。”

  石良:“哼,我们农民才不作兴那套虚噪噪的大道理呢!先别说我们讲不来,就是会讲也懒得讲,讲大道理又不能当饭吃。”

  万品:“就是,大道理又不是肥料,肥料还能肥田,大道理有什么用?光讲不做,会饿死人的!这个教训我们受够了!”

  亚贵公:“春种秋收,天经地义,谁也改变不了的。我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了亏了。这个女娃去教书肯定也是个好把式。”亚贵转过脸对陈书记说:“你就去反映一下吧。咱贫下中农的意见他们总不能不听吧!”

  石良:“对,凭你和公社李书记的关系,这点面子他应该会给的。”

  万品:“教办那个老唐可不太好说话。”

  仁通伯:“李书记交代的事,不怕他不办,这件事肯定能成。”

  陈书记:“行,我明天就去!”

  不久,公社教办就通知周凤到小学去试教。一个月后,周凤成了公社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

  却说陈娇自从那次与吴茗约会之后,两情相悦,频频约会,不久,陈松就知道了。陈松也是经常在四季青茶场打临时工的,对吴茗这个年轻人本来就喜欢,只是没有说出口罢了。现在两个年轻人自己两厢情愿,做父亲的那有不允之理!那吴茗家中只有哥哥吴腊,弟弟向哥哥一说,哥哥自然赞成。不久,东园柳树西园栽,两家遂结了秦晋之好。陈娇成亲之后,就住到了茶场吴茗的宿舍,成了职工家属,除了采茶之外,又更多了一些做临时工的机会。那陈娇又是勤俭惯了的人,把个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因吴茗在茶场人缘也不错,一有些临时工什么的,自然早早通知了丈人或小舅子。陈娇一有空,也就往家里跑,不让父亲觉得她走了而孤单。一家人高高兴兴、和和睦睦。

  这天,吴茗回到家,陈娇还未回来,原来,这几天,茶场里正在搞扦插茶苗,需要临时工,几个家属相约好了一起去,正好,小学里放农忙假,陈娇就叫上了周凤一起去。四、五个人,一起搞了一个下午,就把半个苗圃都插好了。

  陈娇看看天都快黑了。

  “周凤姐,你就到我家吃便饭吧。”

  “不用了,我回去再烧。”

  “阿唷,客气什么呀,你反正锅灶砌在脚肚子上,一人吃饱全家都饱。何必麻烦!我们这会子回去,准保吴茗已经打好麦条了。早点让你吃了回去!”陈娇说的麦条就是一种刀切面。

  “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个人回到家,吴茗果然已打好了麦条。一见两人回来,立即下锅,不一会儿,就上桌了。正准备吃,突然,有客来访。原来是吴茗的哥哥吴腊。

  陈娇连忙又盛了一碗麦条,请哥哥一起吃。

  吴腊:“这位是?”

  吴茗:“她是陈娇的好朋友,公社中心小学的老师周凤,是省城来的。”

  吴腊:“知道,知道,早听之庆说过三里湾有个省城来的女学生,是个才女呢。”

  周凤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会儿都吃完了。吴腊主动提出送周凤回家,因天已有点黑了,所以,吴茗也提议让吴腊送一送。于是,吴腊一直把她送到了家门口。周凤道了谢,全本umd/txt电子书下载}ωωω.ū?ò?请吴腊有空来玩。吴腊告辞而去。

  吴茗:“阿娇,县林业局要成立一个山林普查队,说是茶场也要抽几个人去。”

  陈娇:“抽到你了吗?”

  吴茗:“没有。把林新和崔柱抽去了。”

  陈娇:“还抽了些什么人?”

  ωω_∪МDtxt_còМ=>提供ūМd`tΧt电子书下载

  吴茗:“听说状元牌楼大队的那个袁之庆也抽去了。”

  陈娇:“是吗?周凤姐跟他很熟的。他经常去周凤姐家里玩的,两个人很讲得来。”

  吴茗:“可能的,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又都是城市来的,处世待人观点相同,自然讲得来。其实,这倒是很般配的一对,会不会是在谈对象啊?”

  陈娇:“这就不清楚了,反正,周凤姐因为成分不好,一向受歧视,所以,她想什么事情总是很悲观的。”

  吴茗:“做人当然低调一点的好,不过,这些成分不好的人当中倒是有很多的佼佼者。只是命运不济,投错了胎,才能再好也没有机遇了。”

  陈娇:“我看周凤姐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吴茗:“真是可惜了!”

  第十三章 初露心迹

  不久,一支由农业局副局长郝局长带队的山林普查队组成了。这支队伍共有十来个人。队里的成员是全县抽来的年轻人。这个郝局长是位南下干部,五十多岁了。老家在山东,老婆随军也到了江南县。林业局把后面的一幢老房子给了他们住。平时,他在食堂吃饭,到了周末,他就自己买点菜,找一两个知己,自己搞几样小菜,请来杜康,一解忧也。

  山林普查队在县里有一个“据点”设在林业局,每逢集中时,大家就在林业局集合。然后再出发去要普查的地方。他们每到一个公社,就要普查好几天,有时要几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驻扎在某个公社时,公社也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地方住下来。中途也有休假,大家回去,然后再到县林业局集合后,再由专车送到要普查的公社。

  这帮年轻人,大都无家无口,正是陈娇所谓的“一人吃饱全家饱”,个个无牵无挂,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最近,普查队在向阳公社。这回,他们在向阳要待三个月。向阳公社把他们安排在公社附近一家姓冯的社员家里。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公社搭伙。这家的房子是新建不久的二层楼。主人把他们安排在楼上,打了通铺,房间既清洁又明亮,相互间既亲近又自主,把这些个小青年高兴得都乐不思蜀了。

  这冯大娘怀的就是老虎胎,老两口四十岁上才有了一个儿子。

  说起这个老虎胎,农村里经常有一些希奇古怪的讲法,譬如,他们说动物也是懂忠孝节义的,并且在十二生肖中都有对应的动物:马是最忠的动物,总是兢兢业业地,从来不会背叛主人,常听说战争中,主人战死了,马也不会离去,一直忠诚地围着主人转圈。羊是最孝的动物,因为,羊吃奶时,是跪在地上的,而且,就是吃草时,也是“妈妈,妈妈”地叫。狗是最义气的动物,义犬救主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老虎性机警、喜独居,到了繁殖期老虎才会出外找“对象”,繁殖后雌虎要和幼虎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也不交配。所以老虎的生殖能力很低。因此有老虎守节说法,这便是十二生肖中的“忠”、“孝”、“节”、“义”了。而那些在自然状况下一生只生一个孩子的女人,人们就说她们怀的是老虎胎。

  这冯大娘和冯大爷两口子只有一个儿子,自然宠爱,早早地给他定了个娃娃亲,这姑娘是邻村许家的琴琴。谁知,儿子并不喜欢,更糟的是这个琴琴还没过门,就风言风语的。冯大爷和冯大娘怕夜长了梦多,就硬逼着儿子与琴琴成了亲。岂知,强扭的瓜不甜,这两个冤家自拜堂以后就一直吵吵闹闹个不停。那儿子一气之下,死磨硬缠的把住在他们家来征兵的参谋给说通了,当兵走了。

  说来奇怪,儿子走了,这媳妇倒反而安静了。也不常回娘家。这冯大爷和冯大娘也安心了。只盼儿子早日复员回来,一家人高高兴兴过日子。

  却说这天,普查队连续在锦鸡岭附近普查了二十几天后,中午时回到了驻地。锦鸡岭一片原始森林,山高坡陡,林木繁茂,山间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可让这些年轻人大开了眼界。他们还在山间的药农家里买来了熏野兔和黄皮麂的肉,满载而归了。

  他们一回来,驻地的稻坦就热闹起来了。一个个脱了只剩一条裤衩,从井里打了水洗头的洗头,洗澡的洗澡,洗衣服的洗衣服;边洗还边互相嬉闹,真是年轻永远好心情啊!

  袁之庆洗得快,早早地开始洗衣服了,这边郝局长也洗好澡了。袁之庆顺手把他的衣服抓了过来,一起洗了。这郝局长也不推辞了,一来,年轻人多干点是好事,二来,这袁之庆跟他也特别结缘,三来,他也累了,所以,他也就让袁之庆去洗了。

  袁之庆洗完衣服就上楼了。上得楼来,只见林新、崔柱、同进和恩国坐在床上也就是楼板上已经打开扑克牌了。

  袁之庆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再忙,再累也不间断。大家知道他的习惯,也就不叫他打牌。袁之庆写完日记。看看表,已经十一点了。那时侯,戴表是很奢华的一件事,袁之庆是华侨,所以,他有手表。十一点,隔壁公社食堂已经开饭了。袁之庆就到楼下,向房东借了一个钢精锅,到食堂打了一锅饭。随后,又走了几趟,端来了菜。这时,楼上几个打牌的也正好打了一个段落,门口稻坦里几个洗澡慢一点的也搞得差不多了。这袁之庆一叫,大伙儿就围了上来,一桌菜、一大锅饭,叫他们狼吞虎咽地、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扫荡得干干净净。房东冯大娘见他们吃完了,赶走了他们,自己把碗筷都洗了。

  那一群小青年一声“谢谢”,一哄就上楼去了。一个个换衣服的换衣服,整理背包的整理背包,大家都知道,在那片原始森林里打了十几天持久战,实在是够辛苦的。要不是老乡当的向导,他们恐怕早就迷路了。那树林里,狼啊、野猪啊、猕猴啊、还有蛇啊等等,可不是开玩笑的。特别是蚊子、跳蚤还有一种很小的当地人叫蚊蝇的小虫,轮班围攻,真是不好对付,用袁之庆的话来形容是“蚊蝇上日班,蚊子上夜班,跳蚤是日夜来值班。”幸亏他们个个白天爬山爬得太累了,加上年纪轻,气血足,晚上睡得着,否则真是难以坚持了!想起这十几天受的罪,一个个直嚷嚷。

  崔柱:“回家一定要好好睡上一觉。这几天差点叫蚊子跳蚤给抬走了!”

  同进:“你还抬走呢!只差再给你一个鼻孔透气了!那个呼噜打得哟,十里外都听得见!”

  崔柱:“我好跟你比啊,还说人家打呼噜呢!你晚上那是想老婆想得睡不着!”

  一阵哈哈大笑。

  恩国:“想当年红军在这种深山里打游击也真是不容易啊!”

  林新:“那当然。要不然咱队长——你看,摔倒了还不认识个爬字,怎么能当上局长啊?——性命换的呗!”

  崔柱:“你们说,前两年,都说有美蒋特务,会不会藏在这种地方啊?”

  恩国:“那谁知道?没有这次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