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勇救仙女蛇,觉醒透视神瞳强爆了 第313章 命案!

  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

  太监尖锐的目光盯着他,不住冷笑。明朝太监权柄极大,王勋倒是不敢得罪。他装出满面笑容,正想说两句挽回颜面的话,突然,一团漆黑之极的东西倏然划破长空,轰然击在城墙之上。顿时,整座长城似乎都摇晃了起来。太监也顾不得红泥小火炉,吃惊地跳了起来。

  王勋脸色大变,低头催马,疯狂一般向京师方向狂奔而去。

  长城之上,守城的士兵发出一阵凄厉的尖啸:

  “蒙古人打过来啦!蒙古人打过来啦!”

  太监疯狂地冲上城墙,就见几十里内,都是黑压压的骑兵。他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晕倒在地上。

  大明士兵们也顾不上管他,慌乱地关着城门,一面准备兵刃,一面准备狼烟。大明与蒙古虽然连年交战,但甚少打到长城来。明军守将多年不战,已有些懈怠。加之嘉靖帝好道术,自言有神将守国,蒙古兵不敢来攻打。士兵习于此论,守备力量未免有些松散。此时一旦仓促临战,立时有些手忙脚乱。

  蒙古骑兵却在这瞬息之间,已迫近长城之下。长城除了是道守御之城外,还有个极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城墙上有极宽的通道,一处受到攻击,别处士兵可迅速增援。但这次,却无兵支援,因为蒙古骑兵黑压压的漫山遍野,几十里内都是,向长城发动猛攻。

  十万骑兵,披挂着最精良的战甲,几乎无法抵御,只能依靠长城阻挡他们。但这次却出乎大明守兵的意料,只见许多骑兵下马,将马上驮着之物卸下,顷刻间组成了无数攻城车与投石机,甚至云梯、箭楼等物,疯狂地向长城展开了冲击。漫天箭雨,冲刷着这座古老的城墙。

  又过了片刻,猛烈的炮轰声狂响而起,带着炽烈的火光,砸在城墙上。三连城的铸造之术果然天下无双,红衣大炮这等粗蠢之物,竟也被分解开,化为几十斤一块的部件,分装于不同的马匹上。行军时,丝毫不影响战马狂奔的速度,而一旦需要,几十匹马上的部件合起来,立即便能启动炮轰。

  几乎每匹战马上都负着这样的部件,同一件战争机械的骑兵们组成一个小分队,由一位队长指挥。他们早在白银城中练习熟稔,作战、转移时互相协作,绝不远离。装卸之术精熟无比,片刻就能组解。

  而明朝边防则显得极为被动。由于没有援兵,每处炮楼只有几十位守兵,哪里架得住如此猛烈的攻击?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几处城墙就被攻破,蒙古骑兵潮水般涌了进去。

  这道费了无数人力建造的城墙一旦被突破,就一文不值。绝大多数的骑兵一刻都不停留,向着南方奔去。少数的精兵留了下来,展开屠戮。

  战火,在苍穹与大地上裂开炽烈的痕迹,迅速向南蔓延。

  §§第二十六章 惊回万里关河梦

  王勋每奔到一处,都狂呼“蒙古兵打过来啦”,但没有人相信他。连长城都没发出狼烟,蒙古兵怎么可能打过来?

  王勋心中着急之极,他们怎么就不肯相信自己呢?这次,我真的参与了国家大事啊!求求你们相信我吧!

  他顾不上再跟他们费口舌,一路不停,打马狂奔,直奔入了京师。

  蒙古骑兵,几乎衔着他的马尾,攻到了京师城下。这个民族的骑战之术天下无双,机动性非常之强,这也使他们遭受到的抵抗减到了最小,大多数的防御工事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大明官兵的麻痹大意令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没有阻挡住蒙古兵的脚步,甚至连时间都未能赢取。

  王勋跪在金銮殿上,以头叩地,泣血陈词的同时,兵部尚书屁滚尿流地冲了进来。他们几乎同时喊出了同一句话:

  “蒙古兵打过来啦!”

  嘉靖帝大吃一惊,他的第一句话是:“怎么可能?”

  接下来,他说出了第二句话:“皇弟,你看该怎么办?”

  他所说的皇弟,就是指吴越王。

  满朝朱紫的目光,也集中在吴越王身上。当日互市、和亲之事便由他力主,此日酿成大祸,当然要唯他是问。

  吴越王却并不惊慌,出列跪拜道:“俺达假意与本朝修好,提出互市、和亲二策。臣念及我泱泱大国,当修道德以服四夷,故力主其成。不料俺达口蜜腹剑,狼子野心,臣一时失察,被他蒙骗,实在愧对宗庙社稷。事已至此,臣愿将功赎罪,请皇上授命于我,臣即刻披甲出城,与蒙古兵决一死战。若不胜,则当血染沙场,以报国恩。”

  他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词严,慷慨激昂,让群臣顿时哑口无言。

  嘉靖帝更是听得龙颜大悦:

  “皇弟不愧为朕分忧之人,就以皇弟所奏,朕亲自与你压阵。”

  蒙古兵攻到京师城下,先是一阵乱炮,将城四周的防御工事击了个土崩瓦解,但他们并没有继续攻打京师,而是转战怀柔、顺义、通州等地。

  蒙古兵狂悍的攻势震慑住了京师守兵,他们抓紧时间,加固城墙,完备防御工事,死死扼守着京城,哪敢出城交战?蒙古兵却趁此时机,以极小的代价,攻下了守兵极少的顺义、通州等城,大肆杀掠。

  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怜悯。

  然后,他们踏着满地烽烟,带着苍狼般的战嚎,从四面八方围住了京师。

  这座大地上最繁华的都城,终于迎来了战火的洗礼。

  京师乃是大明首善之都,明成祖迁都京师,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倾全国之力对抗蒙古,无论驻军、辎重、补给,都为全国之冠。虽然近十年来,天子好道,宦官专权,京师防御工事略有弛废,但百年积累下的根基并未动摇。

  此番京城遭蒙古骑兵突击,数日之间已到城下,速度之快,迥出意表。好在明朝边患已久,大量武备物资储备于京师仓库中,只要略加调动,基本的防御工事已隐然成型。

  防御工事共划分为三层。

  最外层是专为对付骑兵的铁蒺藜阵,足足布了一里多宽,将城门严密地护住。铁蒺藜是一种精钢铸成的战具,上面生满了尖刺,马踏其上,尖刺刺入马足,可令战马不胜创痛而跌倒。乃是克制骑兵最为有效的方式。京师城边撒满的铁蒺藜,上面浸满了剧毒,一入马蹄,立即就会发挥作用,令战马癫狂而死。铁蒺藜阵布的范围,恰好是城头上利箭所能覆盖的范围,这使得敌人无法扫除铁蒺藜,达到最有效的战争意图。

  第二层,是护城河。几丈宽的护城河上面的桥已全拆去,河极深,里面布满了淤泥。就算是蒙古战马,也无法涉水通过。

  第三层,便是城墙。京师城墙之坚固,不亚于长城。而且有城中补给,易守难攻。城中储备了大量的土瓶、石灰、滚木、松油等物,打起来时从城头上倒下来,便可将攻城者打个落花流水。

  这三层防御,让京师几乎固若金汤。

  但能够挡得住蒙古骑兵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