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小福女 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书

《农家小福女》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书

作者:郁雨竹 字数:1848 书籍:农家小福女

  康熙莞尔, 不动声色给儿子挖坑:“能不能是你小子太跳脱了,没点哥哥样子?你好生学文习武, 向你四哥看齐, 说不定虎威就愿意喊你了呢。”

  或者,说不定,都是模棱两可, 只想诱拐胤俄学文习武的心半点不掺假。

  胤俄震惊瞪眼:“皇阿玛不疼小十了么?说好的晚点往无逸斋,怎么能说变就变?您忘了,儿子是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生人。过了年说是六虚岁,实际上却只四岁零一点儿。”

  小家伙比了比自己胖乎乎的小手指, 比了条小到不能再小的缝缝。

  力图证明自己离六岁还远着。

  还要拉着太皇太后、贵妃跟淑宁帮忙说项。

  淑宁迷茫:“臣妇若记得不错, 十阿哥前头还哭闹着要赶紧往无逸斋跟虎头会师。如今心愿得偿, 怎么还排斥起来了?”

  “就是啊!”太皇太后也笑:“这孩子闹腾要往无逸斋的事儿,连哀家都听说过呢。”

  提起这个胤俄就捂脸:“那, 那不是小十当时年轻, 不知道学堂险恶么?”

  自打虎威洗三时认了虎头这个表弟后,胤俄各种热情。非磨着要赶紧开蒙,好让他与伴读表弟日日一处。有不同想法的贵妃也不拦着,而是引导儿子多往无逸斋走走。眼见为实一下, 开了蒙的皇子到底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生活。

  说是卯入申出, 实际上寅时就得到无逸斋开始早读,复习昨日功课。卯时先生开始检查功课,要求将前一日所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辰时皇上还会往无逸斋抽查诸皇子功课,若一个答不出来……

  嘿嘿。

  胤俄曾经窥见过他皇阿玛吓哭五哥的眼神, 啧, 跟小刀子那么利, 吓得他的小心肝怦怦跳。

  巳时学书法, 午时午膳加小憩。

  末时还要学布库、骑射。申时皇阿玛还要再来考背书,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还有武艺检查!说好的卯进申出,实际上是寅时开始,酉时才能结束。

  而且还日日如此。

  官员还有个休沐呢,皇子没有。一年到头也就是年初一、端午、中秋、万寿与皇子本人生辰五天假,连除夕都要学习!!!

  光是这个强度,就让胤俄望而却步了。

  最可怕的是,不管是文课上的先生还是武课上的谙达,都不敢对皇子本人体罚,只挑伴读收拾。

  皇子交头接耳打伴读,答非所问打伴读,背不出文章、练不好布库、射不准箭靶……

  横竖皇子但凡表现不好,就能算在伴读头上。

  五哥开蒙晚,连官话都说不利落,课业上可想而知。于是,他的那几个伴读就倒了霉。一个个的,小手肿成大猪蹄,就差跪下来求五哥好好读书了。

  自认比五哥聪明不了多少的胤俄就此彻底转变态度,从积极入学到想法晚开蒙,尽量让他虎头弟弟少受点皮肉之苦。

  终于知晓他这沧桑心路历程的淑宁:……

  有一句谢谢,不知道应不应当替自家大侄子跟十阿哥讲一讲。

  因为小家伙讲得过于绘声绘色,把太皇太后都笑出了泪儿。然后才感叹:“平日未细想,竟未注意到哀家的小乖孙孙们竟这般辛苦啊。从寅时到酉时,算算整整八个时辰。再去掉洗漱、用膳跟路上行走的时间,孩子们用来就寝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玄烨啊,勤学刻苦是好事儿,但切记过犹不及。”

  对对对。

  胤俄狂点头,万分赞同自家乌库妈妈的说法:“小十日后可是要做巴图鲁的人,睡不足、长不高还了得?哪有五尺高的巴图鲁嘛!”

  康熙冷笑,大手拍在他肉乎乎的小屁股上:“少给朕找理由,开了春你跟胤禟必须往无逸斋上课。”

  大清有一个五阿哥就够了。

  胤俄眼巴巴看着他,还想为自己再争取一下,但康熙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蒙古诸部来京年班,偏赶着太皇太后凤体违和。康熙一心侍疾,还未好生接见过。眼看着太皇太后渐渐恢复,他便也有心思宴请蒙古诸部王公,令宫中上下准备年宴等了。

  撂下话后,他就给太皇太后行礼,又带太子匆匆而去。

  注定要上无逸斋的胤俄小脸儿一垮,可怜兮兮地看着淑宁:“七舅母,小十好苦啊,要好多好多牛奶糖才能治好。”

  没等淑宁应声,贵妃娘娘就先皱了眉:“还牛奶糖,你是忘了被坏牙折腾得满床打滚的痛了?”

  胤俄紧张地捂了捂自己的小嘴巴,然后闭着眼睛握着拳,毅然决然地说:“反正九哥说过两年会换牙的,不如趁这之前吃个痛快!”

  贵妃惊呆,显然没想到臭小子为了吃糖能拼成这样。

  胤俄见淑宁不应,赶紧又往前凑了凑,欲使出自家额娘从来都抗拒不了的抱大腿绝招。

  可惜刚刚凑到跟前,就被某个护娘小团子给推倒了???!!!

  十个月,才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小奶娃。肉乎乎的小胖手上,还有几个圆圆的小窝窝。可可爱爱的,怎么看都没有丁点杀伤力。可就这小手,这么轻轻一推,虚五岁胖墩墩的胤俄就被推了个屁股蹲儿。

  咚的一声,胤俄都懵了。

  偏那小罪魁祸首还得意地仰了仰头,露出那一口还没怎么长齐的小米牙:“额羊,我!”

  所有人等都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惊,齐齐揉眼。

  怀疑自己看错了。

  就算早知道一等公阿灵阿家的胖小子有几分力气,襁褓里都能踹坏包被。可到底鲜少人见,都以为是艺术夸张,或者以讹传讹罢了。如今瞧着不到三尺高的小家伙随手一推,直接把五岁的胤俄推倒,可不就分外震撼?

  只有清楚胖儿子力度的淑宁一脸歉意地把胤俄扶起来,急忙要帮他检查伤势。

  吓得胤俄瞪眼,非要跑回贵妃身边,紧紧捂住自己小屁股:“男,男女授受不亲,小十是个阿哥家,七舅母这可不合适。”

  满堂哄笑中,淑宁只想扶额:“十阿哥想多了,臣妇只想瞧瞧您伤势。毕竟虎威人小,劲头可不小,偏还不是个不知道轻重的时候。若一个不小心,伤到十阿哥就不好了。”

  为证明所说可信度,淑宁连自家夫君都卖了。

  所有人等啧啧称奇,再没想到这么个软乎乎的小团子身上,竟蕴含着这般强大的力量,不愧是皇上口中的未来将星。

  胤俄怕丢脸也怕连累小表弟受罚,赶紧小手连摆:“没事没事,七舅母别担心,虎威喜欢我,跟我玩儿呢!”

  “真没事?”

  “真的真的!就是没想到他这么厉害,有些惊着了。”胤俄低头,小胖脸儿红红的。说完,就又跑虎威面前自我介绍去了:“虎威,虎威,我是十表哥哦,来,叫哥哥。”

  他不记仇,虎威可记着呢。

  就是这个坏家伙,敢抢他额娘啊!都被推倒了也不哭,还往他跟前凑?

  小虎威啊了一声做为恫吓,转身就把屁股对着他。

  比起这个叽叽喳喳的小胖子,他更喜欢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十三。两人婴言婴语能讲好久,时间也同步。要吃差不多都吃,要睡也都揉眼睛。只是作为饭量与力气成正比的非凡小孩儿,他比十三多吃了亿点点。

  十三还在喝奶,虎威更喜欢蛋羹、肉糜等,觉得那些比没滋没味的奶好喝多了。

  糯叽叽的小团子什么的,就是比大孩子更招人喜欢。

  于是,腊月二十四开始,皇子皇女轮班陪伴太皇太后的活动就被叫停。由太皇太后亲自定的虎威、十阿哥胤俄、十三阿哥胤祥每日往慈宁宫陪着。

  理由么,当然是太皇太后体恤诸皇子皇女,不忍耽误他们课业。只是一天没到黑,这陪伴人员名单中就又被迫多加了个胤禛。

  无他,虎威虽好,但嗓门忒大。

  为了太皇太后凤体与慈宁宫的房盖儿,能在淑宁往厨房忙活时哄住他,不让他哭闹的胤禛就责无旁贷咯。

  胤禛:……

  他也想不明白,小虎威怎么就那么喜欢他。见到他就眉开眼笑,哥哥哥哥叫不停。就算再怎么委屈想哭,或者嚎到声嘶力竭的时候。听他说一句虎威乖,莫哭,就能真的止住泪,然后带着小哭腔儿地喊他哥。

  连太皇太后见了都直呼神奇。

  还在执着对他自我介绍的胤俄气呼呼:“肯定是洗三时那泼尿,让虎威认定了四哥可交。早知道这样,小十那会子就该把四哥推到一边儿,自己被淋一身。”

  啥?

  太后一脸迷茫,只看着太皇太后跟苏麻笑得前仰后合。被翻译了小十那番话后,也立即笑到停不下来。

  慈宁宫上下一片欢快的气息。

  淑宁也是长长舒了口气,天知道她昨晚是怎么熬过来的。

  虽然自从那个鲶鱼炖茄子后,她就没再做过预知梦。心里隐约知道,可能这就是太皇太后无恙的象征。可赐婚后,连续几场的预知梦里明确表示太皇太后薨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

  为防万一,她甚至将胖儿子托付给了大外甥一晚,自己赖到了太皇太后寝殿的罗汉床上。

  别问,问她就一脸忐忑地行礼:“当日是臣妇应和您老人家意思,助力您让皇上取消诸妃入侍的。说好的轮班,如今都被您打乱了,所有人等白天来、晚上走。”

  “您是清净了,臣妇这心却是悬到嗓子眼了。唯恐您有丝毫不适,让臣妇万死不能赎其罪。”

  边说,她还边一脸‘您今儿不答应,我就不走了’的无赖表情。

  看得太皇太后失笑:“你啊你,都当额娘的人了,还这般小孩子气啊?好好好,住住住。让咱们大厨安心些,也好多给哀家整治几道好菜。”

  “那还有什么说的呢?臣妇的分内之事啊。”

  淑宁福身,温温柔柔笑。

  看得太皇太后好一阵恍惚,不由想起自己远嫁蒙古的三个女儿。小七早夭,十六岁就永远离开了她。长女雅图也殁于康熙十七年,才堪堪五十岁。

  如今三女一子,竟只剩下次女阿图。虽经二嫁,第二任额驸色布腾也早早去了。

  好在子孙满堂,能尽享天伦。

  时不时的,还能被玄烨接回来,瞧瞧她这个皇额娘。此番她初初有恙的时候,玄烨便张罗着要把阿图接回来。是她不愿这么冰天雪地的折腾爱女,便阻止了。

  后来病情反复,玄烨怕她有个闪失又提议,她也怕临终前见不到爱女最后一面,于是便允了。

  如今算算,派去的人快到巴林部,她的阿图能赶着与她过个元宵吧?

  思潮翻涌间,太皇太后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罗汉床上,淑宁也是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只侧耳倾听内,随时注意着。豁出去彻夜不眠,也得确保她平安度过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

  子时,丑时,寅时……

  一直到天边露出鱼肚白,淑宁才长出了口气。长生天保佑,梦中一切改变,太皇太后该是彻底熬过这劫了吧?

  她这功劳到手,小命也保住啦。

  开心!

  为了庆祝这无人可说的欢喜,二十五日这天,淑宁早早就爬起来。用前一日就提前泡上的好黄豆,亲手磨了几十块豆腐,并用之做了一顿豆腐宴。

  太皇太后大喜,赶紧邀了皇上、诸妃与诸皇子来一道赴宴。

  起初众人还不以为然,等那色香味俱全,瞧着就赏心悦目的各色豆腐菜流水般端上来时,连康熙都惊呆了:“阿灵阿家的,你竟然还会做豆腐?”

  好歹也是个八旗闺秀啊!

  怎就连撑船、打铁、卖豆腐的人间三苦之一都会呢?就算未抬旗前,那也是个妃主子的妹妹,正经的京官之女吧。

  淑宁福身:“回万岁爷的话,臣妇会的。早年臣妇还小,不懂为何二十三做糖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就要磨豆腐呢?嫡额娘说,这里头有个典故。”

  “传说有一年二十五,玉帝下凡闻听豆腐美味所以心下好奇,却不巧吃到了豆腐渣。误以为百姓疾苦,才会以豆腐为美。于是年三十的时候,就给做豆腐的人家发金银。百姓为了得到神仙赐福,便有了二十五做豆腐的习俗。而且豆腐谐音福,都说吃得越多,福气越多。”

  于是她这个官家小姐就去学了做豆腐,就为一点点做好了,让阿玛、嫡额娘跟哥哥姐姐多多享福。

  这番用心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都说威武跟塞和里氏有福,得了这么个乖巧又孝顺的好闺女。淑宁只谦逊勾唇,道是阿玛、嫡额娘跟姐姐与哥嫂都对她如珠如宝,他们值得。

  “那也是你孝心难得啊。如此乖巧贴心的女儿,哪个当阿玛额娘的不爱?”

  康熙颔首,对淑宁表示赞赏。

  接着便亲自执勺,给他皇玛嬷先盛了碗文思豆腐羹:“阿灵阿家的一片孝心,皇玛嬷千万多用点,多福多寿,喜乐康宁。”

  “好好好。”太皇太后大乐:“这丫头着实有心,昨儿晚上守了哀家一宿。今儿天儿刚亮便起来磨豆腐,做豆腐宴。光是这份用心,就让哀家感动不已,更莫说她这巧手还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是是是。

  康熙连连点头,无限附和自家皇玛嬷。他都如此,太后、皇贵妃等可不也得随即跟上?

  霎时间,偌大的慈宁宫中满是对淑宁的称赞声。

  太子心里头最后那点为难淑宁的念头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拉拢之心。觉得不管是她还是阿灵阿,都是能打在关键处的一张好牌。

  可惜两个姨母一个试图坑害她,反而折在她手里。

  另一个也没少与她挑衅。

  以至于他们表现上瞧着都是该有些嫌隙的,贸然亲近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还注定惹人生疑。

  边思索边举箸,筷子刚伸出去,就被身边的小十抱住了袖子。

  一低头,胤礽就看到胤俄祈求的小眼神:“太子二哥,好太子二哥。这荷塘蛙鸣里的小青蛙就剩最后一个了,您行行好,让让小十呗!求求了。”

  胤礽困惑,贵妃脸红,忙呵斥自家吃货儿子。

  原来啊,这是淑宁的创意之作。取琼枝菜与菠菜汁一道熬煮,成了后铺在盘底。再用红绿萝卜雕刻出荷塘、荷叶,这夏日荷塘就在盘中了。

  再把豆腐切成片下锅炸至金黄,使模具印成青蛙形。上头填上鲜虾泥。再以黄瓜丝为青蛙纹路、绿豆为眼。

  下锅蒸熟后,一个个小青蛙就得了。

  精美的盛器里,荷开、水碧,活灵活现的小青蛙浮现其上。

  瞧着如诗如画,尝着细腻又香甜。

  一口下去豆腐的豆香,虾肉的香嫩弹滑都在其间。吃得小十眼睛晶亮,迅速爱上。可惜为了这摆盘效果,小青蛙实在有限。吃完了自己的,打劫了额娘的后,整个盘子都空空。

  荷塘之上,就只剩下最后一只属于太子的小青蛙了。

  胤俄实在垂涎,于是悄悄挪下了凳子。等太子伸筷夹向他心中爱蛙的时候,赶紧可怜巴巴地喊了声太子二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