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豪从预知未来开始 第 三百五十六章出气!!

《神豪从预知未来开始》第 三百五十六章出气!!

作者:心神震动 字数:1675 书籍:神豪从预知未来开始

  武婧儿拜祭完,向杨妙音走去,低声道:"节哀。"

  杨妙音闻言,眼珠子转动了下,仿佛被惊回神的小鹿。她用帕子下意识地擦拭眼泪,才发现这些天,她已经将泪水流尽了。

  为李弘而哭,为她自己而哭。

  成亲这些年,杨妙音和李弘相敬如宾,互相扶持,一路走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李弘温和体贴,文采出众,对杨妙音尊重且信任,东宫之事也多和杨妙音共同商议。恐怕这世间再也难得这样的人了。

  太子去后,自己这个前太子妃前途黯淡,怕是只能一辈子青灯古佛,化作枯骨方休。

  李弘的离去仿佛一簇熊熊燃烧的烈火,将她所有的希望、抱负和精力都烧成了灰烬,只留下一具行尸走肉。

  “姨娘也节哀,过来坐坐喝杯茶吧。”杨妙音引着武婧儿往偏殿走。新太子册立后,府里的人变得懈怠起来,不知道都跑哪儿去了,周围没有一个宫女。

  殿内的金器红毯金帐等富丽堂皇的摆设早已撤下,瞧着和雪洞似的,本是炎炎夏日却给人一种阴冷之感。

  杨妙音的身心仿佛被割裂,她的身子走到偏殿,但心却依然停留在灵堂。

  她神思不属地为武婧儿倒了一盅茶。武婧儿接过来,抿了一口,低头发现茶水是昨日的剩茶,细看茶水上面还有一层轻薄的茶釉,不在意地又喝了几口,才放下来。

  杨妙音斟完之后,又给自己倒了一盅,刚入口,脸色就变了。那颗心短暂地从灵堂之上瞬移回到身体里,她连忙向武婧儿道歉:"姨娘怠慢了,我让人重新泡一壶上来。"

  "不用,这茶正好,我之前还喝过岩石凹里和树叶一起发酵了几天的水呢,这茶水就很好了。"武婧儿阻止道:"不用叫人,咱们娘俩说说话。"

  杨妙音闻言,干涸的眼睛蓦地重新涌出泪珠来。武婧儿默默地将自己的帕子递过去,杨妙音接过来一边擦一边哽咽道:"让姨娘见笑了。"

  "没事,哭出来就好些了,别憋在心里,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驸马去世的时候,我和你的年纪差不多,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外有族人虎视眈眈,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武婧儿拿自己

  的经历柔声细语地安慰杨妙音。

  "甚至还有不怀好意的族人在宅子周围装神弄鬼想把我吓走,以便分食秦家的产业。""后来呢?"杨妙音心也跟着揪起来。

  武婧儿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道:“我让家丁在外面设了陷阱,抓住人套上麻袋乱打一通,出了好大一口恶气,又报官将人锁走,托了娘家的关系,将他们从重处罚。那些人自此之后对我畏之如虎。"

  杨妙音:...

  杨妙音听着武婧儿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脸上慢慢露出一丝笑颜,衷心地赞道:“姨娘年轻时真厉害,现在也厉害。"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要好好活下去。”武婧儿安慰道:“我听天后说,她认了你当侄女。从今往后你也是我的亲侄女,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帮忙。"

  杨妙音听见“从今往后”四个字,神情黯淡,长叹了一口气,她还要什么未来呢。她知道武婧儿为人温厚善良,于是将自己未来的打算说出来,让武婧儿转述给天皇天后。

  "太子临终之前让我归家再嫁,我不愿意。我想着将来收一嗣子,好生教养长大,为太子继承香火。"

  杨妙音语气轻柔而坚定,这显然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打算。太子妃再嫁闻所末闻,更没有敢娶她,娶了她基本等于仕途断绝。

  与其这样,还不如守着前太子妃的位置,养一个孩子为自己送终养老。百年之后,与太子合葬,也许后来帝王还能给自己个皇后的追封。

  武婧儿闻言一顿,看着眼前的女子,她还很年轻,但已经打定主意要过槁木死灰一般的生活了。

  武婧儿仿佛看见杨妙音带着黄金枷锁坐在膏粱锦绣之中,成为别人标榜令名的工具,不由得心生怜惜。

  “你要不和我一起去泉州吧。”武婧儿脱口而出。

  杨妙音闻言愣住,干涸龟裂的心田仿佛被春雨滋润,对未来的惶恐少了几分,笑颜出现在脸上。

  出于武婧儿的意料,杨妙音坚定地摇摇头:"多谢姨娘好意。姨娘为我着想,但我不能给姨娘带来麻烦。"

  武婧儿觉得自己的主意很好,杨妙音能在波诡云谲的宫廷之中如鱼得水,深受帝后二人和满宫上下赞美,为人处世必有过

  人之处。

  况且武婧儿听说杨妙音天资聪颖,能诗善文,还协助太子处理过政事。听到她拒绝,武婧儿极力劝说:“出去走一走换一种心情也好。你难道不想替弘儿看看这大好的河山美景吗?”

  杨妙音听了心思一动,但依然摇头:"不行。"

  武婧儿心中明了,她怕是担忧帝后二人阻拦,于是说道:“万事有我,你且放心,我去说情。”

  杨妙音闻言,沉吟半响,说道:"姨娘多谢。"

  武婧儿还以为杨妙音感谢自己刚才说的为她说情的话,遂笑道:"不必客气。"

  杨妙音这时又摇头了,道:“我说的还有当年大慈恩寺内的事情。”

  武婧儿惊讶地抬头看向杨妙音,只见杨妙音嘴角弯起:“当初若不是姨娘出手,我怕早已经是一杯黄土了。"

  杨妙音当年回到家中,想要将此事清扫干净,就派人去了大慈恩寺,却意外得知永丰公主曾在寺内避雨,所歇脚的院子就在她的隔壁。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武婧儿闻言没有否认,但又想到杨妙音现在青年守寡,心中怅然,只好说道:“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武婧儿回到东都的府邸。一路上风景依旧,却换了事事。

  武婧儿住在名为梧桐苑的湖心小岛上,四面临水,唯有一座九曲桥与岸边相连。岛上种着高大的梧桐树,交柯相映,绿叶成荫。

  一座两层的小楼就藏在树荫后面,夏风从湖面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楼内凉爽宜人。

  李弘当太子期间,朝堂之上偶有头铁的人对武媚娘唱了几声反调,但很多时候都是对事不对人。

  李贤登上太子位上,武婧儿明显感到了风雨满楼的气息。朝堂之上很多人几乎都是为反对而反对。武婧儿现在心中满怀忧虑。

  突然一根冰凉的手指抚上武婧儿的额头。

  武婧儿抬头,只见云川端着一碗酥山,笑吟吟站在自己面前。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云川将酥山放到武婧儿手边,问道:"天后还好吗?"武婧儿用勺子挖酥山吃,冰凉的气

  息一入口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还行吧,太子……孝敬皇帝去世对天后的打击不小。”武婧儿吃了一开口,放下勺子叹道。

  李弘从小就适应了母后掌权的朝政局面,再加上他身子病弱,对于母后垂帘听政并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李贤就不同了,年轻气盛的公子哥,一心要学太宗皇帝乾纲独断。

  他虽然现在没有明显表现,依然谦恭谨慎,但观其行事和精神面貌就知道这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然而出现这点苗头就够了,这就足以让一群投机者蜂拥而上。

  云川坐在武婧儿身边,道:“变局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

  武婧儿哼了一声,颇具信心道:“我不仅是天后的堂姐,还是天皇亲封的公主。”

  云川在武婧儿身边历练多年,自然也明白朝中的局势。想到不确定的未来,他叹了口气,衷心祈祷道:“希望天皇能够长命百岁。”

  武婧儿闻言失笑,道:"对,我也是。"

  李贤此时与武媚娘摆开架势相斗,何尝不是再和武媚娘背后的李治相斗?储君和国君自古以来都是有矛盾的,更何况李治他并不是一位短寿的帝王。若李贤的行为过了火,李治自会出手。

  自始至终,武媚娘和李治都是一体。武媚娘行使的权力是李治从他的皇权之中撷取了一部分托付给武媚娘的。

  李治就像一个棋手,他现在这样下棋,其目的是将大唐江山平安过渡到一个他信任且能力出众人的手中。

  两人正说话,突然有人过来禀告说周王来了。

  "姨娘你回来了也不说一声,我好去迎接你。"李显跟在侍女后面进了小楼,目光扫了一圈,赞道:"姨娘你这个地方好,又凉快,景致又清雅。"

  “哎呀,还有酥山。”李显眼尖地看见空碗里残留的奶油,转身对云川道:“劳烦帮我送一份酥山。"

  李显进门这一通说话,冲散了武婧儿的愁绪,连着屋内都亮堂了几分。云川笑着应下,同时带走屋内的侍女。

  武婧儿笑道:"这大热天的,你跑来跑去也不嫌热。""不热,许久未见姨娘,我想姨娘了。"李显笑着笑着,泪水就从眼睛里哗哗地流出来。

  武婧儿见状慌乱地站起来,给李显递帕子,忙问道:"怎么了?谁给你受委屈了。"

  李显闻言,倍觉委屈,哭出声来。武婧儿看着李显可怜兮兮地缩成一团,哭得眼睛通红,满脸鼻涕泪水,不禁也跟着悲伤起来。

  良久,李显才止住哭泣,抽抽鼻子满脸羞愧对武婧儿说道:"姨娘,我……我管不住我的眼泪。"

  武婧儿道:"谁能管得住自己的眼泪?"

  李显向人哭了一顿,好了许多,好奇问道:“姨娘也是这样吗?”

  "找打是不是?"武婧儿举手作势要打,李显配合地抱起头。

  武婧儿的手轻轻拍了下李显的头,道:“我听说了周王妃的事情……逝者已矣,你要继续往前走。"

  李显小声道:“这些天我心里琢磨明白了,也偷偷去那个院子看过,这事不怪阿娘……只怪悦儿不适合宫廷生活。"

  武婧儿点头,李显自嘲似的说:"毕竟谁都不像我跟着姨娘学过种地摘果子生火做饭。"

  武婧儿失笑道:“你当初很乐意干呢。为人长辈父母除了提供孩子衣食住行,还要培养他们生存下去的能力。我不指望你能做多好吃的饭,只希望你知道生火该怎么生,做饭要怎么做。"

  李显叹了一口道:"姨娘教的很对,以后我也这样教我的孩子。"

  武婧儿点头,问道:"天后会再给你聘一位王妃,你喜欢什么样的?"

  李显想了想,道:"让阿娘给我选吧,不要太丑……"

  武婧儿又笑道:"行,我知道了。"

  李显脸上露出迷茫的表情,道:"这些天变化极快,我脑子都跟不上了,一眨眼醒来发现世界都不一样了。悦儿去了,五兄走了,六兄当上太子……"

  武婧儿与李显并肩坐着,她转头看向李显,说道:“是呀。你以后要老老实实,不要乱折腾。”

  李显的目光飘向了远方道:“我知道。”

  李唐的太子位置并不稳定,如今他变成了离太子

  位置最近的王爷,危险程度比之前高了很多。李显胆子小,对皇位也没什么渴望,只想着过富贵日子。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武婧儿道了声:“进。”

  云川面含微笑端着一碗酥山进来,对李显明显不正常的状态视而不见,道:“周王殿下你尝尝,公主府的酥山做得如何。"

  说完,云川放下酥山又退了出去。

  李显捧着酥山吃,道:“和宫里的相比,这个口味很独特。”

  武婧儿解释:“里面的香料是从海外来的,等你走的时候我给捎上。”李显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姨娘,我听说泉州是大港口,好玩吗?”

  "很有意思,商人如云,船舶如织,各国的蕃人都有。现在泉州城内建了好几处番坊,里面蕃人的种类比西市还多,热闹非凡,有时候还能坐船出海打海盗。"武婧儿道。

  "打海盗?"李显的眼睛睁得圆溜溜的,不可置信道:"姨娘你能去打海盗?"

  武婧儿瞥了李显一眼,道:“这有什么,还是我提供的线索。不过,我只是站在船上观战,咱们大唐的水军所向披靡。"

  两人又说了好久的话,直到宵禁将临,李显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周王府。

  李显回去后,云川才出现。他笑着道:"周王殿下实诚,我刚才看了下,他带了不少好东西过来看你。"

  武婧儿叹息道:“他是个好孩子。他呀,最近过得挺艰难的。”与太子间没有了缓冲,李显现在经常被政治风暴扫到。

  当年对李贤的打压,一部分落到了李显身上。

  在与李显说完话后,武婧儿的心情也莫名其妙地好了很多。李显善于聆听,是个内心温柔的孩子呢。

  是夜,两人躺下睡觉。外面蛙声一片,武婧儿辗转反侧睡不着。“我明日叫人把外面的青蛙捉了。"云川懊恼道:“池塘太大,总有些漏网之鱼。”

  “罢了,忙一天也捉不到几个。”武婧儿道:“过几天我向天后辞行。以后几年朝中风浪大,咱们及早出海。"

  云川:“那艘大船一定会带着我们乘风破浪。”"一定会的。"武婧儿坚定道。

  由

  于昨日睡得晚,今日起得也晚。武婧儿刚吃完饭,就听见太子李贤拜访。

  武婧儿愣了下,连忙去了正院的客厅。进门一看,只见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冲自己行礼。武婧儿避过,笑道:"太子殿下,几年不见愈发英武了。"

  李贤笑道:“三姨,好久不见。”李贤的目光悄悄打量起这位姨娘,只见她面色红润富有光泽,

  乌发如云,瞧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多岁。

  这点和他的母亲一样,姐妹二人都擅长保养。

  两人坐下,寒暄起来。李贤来找武婧儿其实没什么大事情,只不过听说李显在公主府呆了许久,因此自己也过来看看。

  还有就是通过交好武婧儿拉拢武婧儿的儿子秦梦年。

  秦梦年现在担任左武卫大将军兼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主持抵御吐蕃一事,是大唐边境最年轻的主事一方的将领,前途光明。

  秦梦年曾经遥领李弘太子府太子宾客一职,但李贤即位后,原太子府的势力大多转入他的门下,但秦梦年仿佛被天皇遗忘了。

  如果阿耶见他来公主府,能想起将秦梦年划入府中,就再好不过了。

  李贤和武婧儿不甚熟悉,两人只说些寒暄的话语。李贤又问了武婧儿在泉州的情况,武婧儿据实斟酌回答。

  李贤走后,武婧儿的身子一下子放松了,叹道:"“不愧是太子。”整个人犹如夏日早晨的太阳,刺眼夺目,蓄势待发。

  这和武婧儿接触过的李治、李弘、李显以及李旭轮完全不一样的性格,锐气逼人。云川从内室走出来,望着李贤离去的方向,面色凝重道:"想必天皇对太子很满意吧。"武婧儿眉头一挑,绕着他笑道:“怎么,有想法?”

  云川摊手道:"怎么会?"说着他凑在武婧儿的耳边低声道:“有想法也不是对这个。"天后的几个孩子中,云川更乐意李显上位。李显与公主府的关系最为亲近。武婧儿郑重地看着他的眼睛,提醒道:“别做多余的事情。”

  云川点头道:“我知道。咱们现在已经是富贵至极,何苦来蹚浑水?”现在公主府的各项产业日进斗金,已经赚下够几辈子花的钱财,根本不需要去投机博得从龙之功。

  天后的三个孩子两个都来公主府了,李旭轮也

  随大流过来探望武婧儿。

  许是武承嗣兄弟捕捉到什么错误的风声。两人在李贤走后就带着厚礼过来,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现在春风得意,身居高位,说起话来底气十足,但对武婧儿还算得上十分尊重。

  武婧儿这几天家里都不得清静,不断有人过来拜访。甚至有人听说泉州富庶,要通过她走官呢。

  对于此事,武婧儿敬谢不敏。她的泉州市舶司监察严格,处理贪污索贿力度很重,丝毫不顾忌犯罪之人的背景。

  这些人找来分明是将市舶司看作一块肥肉,分几杯羹。但实际上,若犯了事儿,武婧儿丝毫不手软,到时候那就是结仇了。

  武婧儿决定赶紧走,要不然自己在长安呆的时间长了,说不定就陷入泥潭,想走就难了。不过走之前,武婧儿要带走一个人。

  宫殿之内一片寂静,唯有外面的蝉鸣声。

  武婧儿自从说出她要带走杨妙音后,就见武媚娘变了脸色,她惴惴不安地等待武媚娘的答复。

  “你带她走做什么?”武媚娘十分不解道。

  武婧儿道:“就是………就是……做个帮手,她的才能不输于一般男子,留在洛阳也是浪费。况且弘儿还没去过南方,就借杨妙音的眼睛让他看看他阿耶阿娘治下的大好河山。"

  武媚娘扶着额头道:"她是弘儿的太子妃……唉……看在弘儿的份上,如果她也答应,我没问题。"

  武婧儿大喜道:"谢谢天后。"

  武媚娘冷笑一声道:“谢什么谢,你怎么把人带去的,怎么把人带回来。算了,随她吧,留下又如何?弘儿有我们做父母的记着就行了。弘儿说过要送杨妙音归家的话,她想怎么样就随她吧。"

  “但是……"武媚娘柳眉一竖,对武婧儿说道:“杨妙音要为弘儿服够三年孝期。”

  武婧儿点头道:"她与太子伉俪情深,想必她自己也是心甘情愿。"

  武媚娘用手敲击桌子道:"等弘儿百日后,你们再走。"

  武婧儿听了,道:"好。不过最近公主府有些热闹,我准备去东都郊外的庄子上。好久没回那里了。"

  武媚娘摆手道:"去吧,这

  繁华的东都是留不下你的。"

  武婧儿笑嘻嘻道:“我素日喜静,不耐烦人情往来。不过东都有娘娘,我就像那绑了线的风筝,天后招招手,我就飞着会回来了。"

  武媚娘听了嘴角一弯,下台抬起,神色颇有些得意道:“那你可不能在外面心飞野了。”武婧儿朝武媚娘抛了个媚眼,看得武媚娘一激灵,道:"眼抽筋了?"

  武婧儿不可置信道:"这不是暗送秋波了吗?我家那位亲自证明,绝对有效。"武媚娘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亲自演示了千娇百媚柔情似水的媚眼。

  武婧儿捂着胸口,差点倾倒到地上,喃喃道:“天皇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世界,才娶到天后你这样的千年难得的……神女,嗯,神女。"

  岁月对武媚娘的容貌格外爱怜,时间更给她增添了许多旁人难及的风韵。

  “我上辈子什么时候拯救了世界?”李治从内室走出来,笑问道。他睡醒后听到外面有说话声,猛然听到这句有趣的话就忍不住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