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求我复婚 第20章 一个臭扫大街的

《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求我复婚》第20章 一个臭扫大街的

作者:暗七 字数:1812 书籍: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求我复婚

  老父亲对挚的女儿,多少总会带着点误解,所谓的一身骑射功夫,其实只是辛道昭美好的愿望。

  居上这孩子,还是很有上进心的,难办的事善于迎难而上,当然她也很有自知之明,实在办不到就放弃,反对骑射骑射,骑还不错,至于射,也许哪天忽然开窍,端起长弓一箭命中,也是极有可能的。

  毕竟悟性不错,在端正的态度下,有些小瑕疵都可以被谅解。并且货郎力求卖货时,总会不经意夸大一下实际功效,买回家的人究竟是什么体验,那是个人问题。或者卖方明知道不佳,在不遗余力的吆喝下,买方感到非常满意,也不一定啊。

  对于领教过居上骑射功夫的凌溯来说,没有扫兴的打算。岳丈这样说,他便顺势跟着夸赞两句,官场上周旋他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只有面对居上的时候,他才可能缺一根筋。

  "如今天气凉爽了,小娘子在行辕也无聊得紧,既然出去狩猎,必定会邀她同往的,上辅放心。"凌溯又与岳丈商谈了朝中一些棘手的问题,老岳丈方才起身离去。

  殿中一时沉寂下来,左仆射对他有微词,他早就知道,裴直与贵妃是兄妹,贵妃所生的凌冽,也必是左仆射要扶植的对象。当初圣上将这官职授予他,多少有让他牵制东宫的意思,后来又将右仆射的掌上明珠许了自己当太子妃,如此朝中动向泾渭分明,不至于让朝纲倾斜,这也是陛下的经营之道。

  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在情况并未胶着的时候,用不着如临大敌。他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让人在朝政上拿捏他的把柄,至于兵事他自小入军中历练,辗转过多少军营,大大小小几百场战役,有半数是他率领的。要论用兵,这大历上下暂时还难逢敌手。

  不过最近各地奏报频繁,他打算先将手上几封处理妥当再回去,谁知一抬眼,竟已到了酉末。

  他霍地站起来,吓了詹事一跳。

  何加焉忙上前问:"郎君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示下?"

  凌溯惊奇地着更漏道:"怎么这个时辰了刚才天还亮着呢。"

  何加焉蹙眉笑起来,觉得太子殿下近来一惊一乍的,难道这是情的力量吗?

  一旁的长史上前安抚,"郎君放心,先前臣已经命人回行辕报信了,说今晚郎君大约会晚上一两个时辰回去,让娘子不必枯等。"

  凌溯这才略平了心绪,事后又想不明白,不小心过了时辰,为什么自己要有这么大的反应。转念再计较,大概是有了"家"的意识吧,虽还未成亲,作息要有交代,这是对妻子应有的尊重。

  呼了口气,他垂手将案上的奏报合了起来,"时候不早了,回去吧。"

  随侍的人如蒙大赦,要知道跟着这样一位不知白天黑夜的上宪,底下办公的下属都觉得压力很大。前阵子他回去得早,詹事在内的东宫属官都感觉人生还有指望,近来他又时常忘记时间,因此何加焉在送他上马之前殷殷地叮嘱了两句,"郎君一心忙公务虽好,却不能慢待了小娘子。到底二位还不曾完婚,若是小娘子有微词,告知了右相,右相夫妇仍有可能上疏陛下,请求撤销婚约。"

  凌溯行动略顿了下,"已经下旨赐婚,还会更改吗?"

  何加焉为了能够按时下值也算拼了,他肯定地点头,"当然会。从前朝起,门阀世家便有拒婚的先例。尤其长安郡望,女郎们是家中的宝贝,不是用以联姻的工具。万一女儿在婚前有怨言,珍女儿的爷娘们甘冒得罪君王的风险,也会上疏请求撤销婚约。到时候丢脸的绝不是这些世家,是被退亲的皇子"恫吓一番抬眼觑觑太子,"郎君明白臣的意思吧?"

  凌溯当然明白,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世家大族,凭你当上了太子还是皇帝,要想结亲就得表现良好,人家才不管你究竟是什么身份。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开始自省了,他转头吩咐长史:"明日起未未提醒我,若是公务办不完,准备一辆马车拉回去。"

  长史应了声是,忙退下通知翊卫去了。

  太子驾马返回了昌坊,到门上时左右观望,并未发现居上,只有家令率众在门前等候着。

  他问家令:"小娘子今日可曾问过我何时回来?"

  家令说不曾,"小娘子今日忙于向傅母学习女红,连门都未出。先前典膳局侍奉了暮食,小娘子用过之后,已经歇下了。"

  凌溯听后略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多言,将手里马鞭抛给家丞,提袍快步进了后院。

  穿过院门时,隔着老远便望向西边的小院,寝楼上只留着一盏值夜的灯,样子她真的睡下了。

  内侍引他进了东院,侍奉沐浴后又送上点心和饮子。他坐在案前沉吟了半晌,起身上楼卷起了垂帘,犹豫再三才隔窗唤她:"小娘子,你睡下了吗?"

  天气微凉,墙角偶尔还有虫鸣,一阵阵拉弦似的。

  对面没有人应,他等了等,本想算了,可行动有时候跟不上嘴,不由自主又出声,"辛居上,我有话同你说。"

  这次好像有成效了,对面有个人影缓慢地移过来,投射在桃花纸上,是他熟悉的轮廓。

  揉揉眼睛,她卷起竹帘,迷蒙地问:"什么时辰了,你在鬼叫什么?"

  自打入了行辕,也不知是不是怨气使然,她就没有对太子殿下保持应有的景仰。

  凌溯也不计较,和声问:"你睡着了吗?对不住,打扰你休息了。"

  脑子里一团浆糊的居上,精准辨别了他的这番话,客气得让她睡意全无,连眼睛都蓦然睁大了。

  "郎君今日真怪"因为摸不准他的路数,使劲想清他的表情,可惜隔着一段距离,实在不清,便迟疑地询问,"你不是有话要对我说吗,什么话?"

  凌溯的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框,支吾了下道:"过两日要去郊野狩猎,我想邀你一同前往。"

  这种消息对于闲得发慌的居上,无疑是振奋精神的。她很高兴,欢欢喜喜说好,"定准了时间告诉我,我有一套做的胡服,正好可以穿上。"

  他抿唇笑了笑,笑也淹没进了黑暗里。

  略顿了下,他还有另一桩很重要的事打算告诉她,"今日陛下宣我商议政事,小娘子猜,是关于什么的?"

  居上腹诽,这我怎么能猜出来!想了想道:"宫中打算请期?"

  当然请期很重要,但对比性命攸关,可以往后稍稍。

  凌溯道:"事关高存意兄弟。朝中有人上疏陛下,扑杀高氏,陛下召我觐见,商议对策。"

  居上脑子里顿时一阵嗡鸣,"这这这这不行啊,存意就是个掉袋的呆子,他活着对大历没什么妨碍。"

  她脱口而出的话,让凌溯有点不高兴,温和的神情和语气瞬间消失了,凉声道:"你果然还一心念着他。"

  居上觉得他真是非黑即白,难道不让杀存意,就是对前朝太子有旧情吗?

  当然旧情还是有的,只不过此情非彼情。居上道:"我和他自小一起长大,难道你指望说要杀他,我无动于衷吗?再者你们要杀的不光是存意,还有高家其他皇子,那我大姑母的儿子怎么办?存懋都给贬到郜城去了,他做错了什么,要像猪狗一样被屠杀?"

  她说得激动,一手拍着窗台,人也蹦起来,实在是因为辛家与前朝的牵扯太多,存意之外有表弟,家中还有一位前朝公主,存懋要是没了,阿嫂是不是也要被清算?

  见她这样,凌溯更加肯定自己今日的表态是正确的,换了个松快的语气又道:"你别慌,我并不赞成这么做。"

  这倒令人意外了。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明明将前朝的人斩尽杀绝,才是对凌氏最好的,为什么他会不赞同?

  居上的自信心一下子又爆炸了,"你不同意,难道是因为我?"

  让儿女私情凌驾于国事之上,不是凌溯的作为,但他明明可以顺势讨好,偏偏选了一条远路,义正言辞道:"我是为了大历社稷,还有圣上的体面。若要杀,早就该杀,而非等到现在,落个出尔反尔的恶名。"

  事实证明居上再次自作多情了,但她不觉得失落,还是对他满怀感激,切切道:"郎君终于做了一件好事,这个决定真是既善性,又以大局为重。"

  凌溯暗暗高兴,在她面前展现了自己的雄才大略,也终于让她明白了他的好处。有了这些感动,她应当不会要求父亲上疏,取消婚约了。

  反正居上现在对他五体投地,太子的形象从未这么高大过,由衷地叹服太子是如此胸怀宽广,能容天地万物。

  "今日时候不早了,郎君早点歇息,等狩猎那日,我一定多打两只兔子孝敬郎君。"

  再感激也不能耽误她睡觉,她说完挥挥手,又回榻上去了。

  凌溯没有等来更多的赞美,但仅是如此,好像也够了。

  第二日居上开始筹备外出所需的东西,行头现成,剩下就是挑一匹好马,练好上马的姿势,还有准备一把趁手的弓,再带上几盒精良的箭。

  家令带她去了典厩署挑选,挑来挑去,选中一匹枣红色的,不那么高壮但肌肉虬结的马。牵回来试了试,起先不得要领,几次过后,站在一旁的药藤居然成了点缀,居上已经可以不用借她的力轻松上马,且保持飒爽与优雅了。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我无能,是没有找到适合我的马。你他,分明也是马中极品,但与我如此契合,这就是缘分啊!"

  正庆幸,忽然听见门上有人进来传话,说府里二娘和三娘来了。

  居上忙让人把她们迎进来,居幽和居安先是夸赞了一通她的坐骑,居安说:"如此宝马,比家里的燕燕强多了。"

  居上拍了拍粗壮的马脖子,骄傲地说:"它叫檀奴,甚是合我心意。"

  反正很有信心,过两日不管是骑射还是打马球,绝对所向披靡。

  姐妹三人盥了手,挪到花厅里饮茶,居安告诉居上,"越王府来提亲了,陈国夫人保的媒,还见到了彭城郡王。"

  居上很振奋,打听彭城郡王是什么模样。居幽道:"普普通通的长相,不丑也不好,个子挺高,站在那里像座山。"

  居安却道:"很有英雄气概。赵王府家宴那次初不怎么样,也不知是不是要攀亲的缘故,再好像顺眼了些。"

  居上问:“阿婶答应了吗?”

  居幽道:"阿娘请伯父做主,伯父说不错,但越王府希望及早定亲,及早完婚。

  陈国夫人说越王的病情很严重,若是拖得时候长了,万一越王有变故,郡王要守三年的孝,会拖累了我。伯父听了,便不怎么满意,说太过着急了,不能好生考察人品,怕将来会后悔。"

  居安道:"阿娘和阿婶却觉得很好,彭城郡王单独立府,不住在越王府,将来二姐嫁过去,不用受婆母调理,自己就能当家做主。"

  可见阿娘和阿婶们受够了有婆母的苦,大母确实对她们的择婿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家主的意见,没有后宅女眷们重要,内宅主母商定可行,这亲事就定下了。毕竟居幽年纪还小,就算等个三年,到了二十岁成婚也不算太晚,孩子能够在家多留几年,其实挺好的。

  话题调转,又说起了五兄,居幽道:"阿嫂近来着心安了不少,知道五兄忙得摸不着耳朵,情愿他累死,也不要他在外面拈花惹草。"言罢又压低了声音,凑在长姐耳边说,"那个女郎,昨日来待贤坊了。我们听管事的查嬷嬷说,有辆马车停在坊院斜对面的巷子里,车上女郎不时打帘,等了好久,命人到门上问五兄在不在家,说是要买五兄的字画。"

  居安有些不解,"五兄的字画值钱吗?为什么拿这个由头来打探?"

  说起辛家的儿郎们,在画方面的确很有造诣,五兄写得一手好字,曾被崇庆帝大加赞扬,十四岁便授了四门馆博士。所以居安问五兄的字画值不值钱,居上和居幽都点头,表示五兄很有行市,曾经一字难求,正因此,即便是庶出,也娶到了茶阳郑氏的千金。

  居上又问门上怎么应对,居幽说:"我们早就吩咐过查嬷嬷,但凡来找五兄的,一概推辞干净。查嬷嬷告诉来人,五兄不卖字画也不见人,人家只好回去了。就是不知道那女郎会不会找到太和门上去,要是那样,怕是阻挡不住他们见面。"

  这倒不至于,居上说:"皇宫禁内,没人替她传话。再说五兄连日吃住在衙门,晚间宵禁前她必要回去,时候一长两两相忘,这件事就翻篇了。"

  说到这里,居幽不免怅然,"那女郎的心境,怕是和我先前一样吧,又急又彷徨。"

  居上说你们不一样,"你与韩煜男未婚女未嫁,五兄是有妻房的,她一个堂堂的官宦家娘子明知故犯,是打算让五兄休妻,还是打算进门当妾?不让他们见,对五兄有好处,也保全了她的体面,她要是清醒,就该自己想明白。"

  居安捧住脸颊长叹:"成婚了还弄红颜知己那一套,五兄字画值钱,人品却不值钱。"

  这话不敬,但是很有道理。居上和居幽默认了,不约而同呷了口茶汤。

  后来又隔一日,没想到五兄来求见居上,眨着一双浮肿的眼睛说:"阿妹,你救救我吧,阿兄要被太子殿下折腾死了。"

  居上权作不知情,纳罕地问:"太子殿下怎么你了?"

  辛重恩把自己连日的遭遇和居上说了一遍,编纂《开元大典》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如今又多了一项重订《御马经》的重任。

  五兄哭丧着脸说:"我已经十日没回家了"抬起两臂摇了摇,"这胳膊不是自己的了,身上也馊了,还让不让人活!都说阿妹许给了太子,我们这些做阿兄的能沾光,如今不说沾光,命都快没了,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来求阿妹救命了。"

  居上却东拉西扯,"阿兄职上的事,我能帮上什么忙,让太子殿下少派些活计给阿兄吗?太子殿下知人善任,阿兄是能者多劳,把这两部巨著完成,将来能吹一辈子,有什么不好。"

  辛重恩沉默了,良久才喃喃自语:"是不是我哪里不留神,得罪了太子殿下,阿妹替我问问?"

  居上连连说好,"有机会我一定替你问过殿下。"边说边打量他,同情地说,"阿兄,你如今像个老头,风采荡然无存。我,鬓角怎么也稀疏了这样下去,恐怕阿嫂要嫌弃你了。"

  辛重恩一惊,忙摸自己的鬓发,慌张道:"真的吗?难怪这两日睡觉起来,枕头上有好些断发。"

  居上惋惜地耷拉了嘴角,"男人没了姿色,只能自矜自重了,要不然就是丑人多作怪,会天打雷劈的。"

  这番话说得辛重恩莫名其妙,但自信心自此算是被打击坏了,没能从阿妹这里得到任何安慰,长吁短叹着又回去了。

  药藤着他远去的背影嗟叹:"五郎君好好的人,一下子没了精气神,上去饱经沧桑似的。"

  居上道:"都是自认为太过风流潇洒害的。"

  候月也摇头唏嘘:"给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惨啊。"

  所以居上就是这么中正,讲起道德来亲不认。

  她觉得五兄这回应该受教了,五嫂还愿意接纳他,他就该谢天谢地,再惦记外面的野花,只有把腿打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