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活寡 62.茶花女情缘4

《乡村活寡》62.茶花女情缘4

作者:苍穹神鹰 字数:1376 书籍:乡村活寡

  她闭了闭眼,复叹息一声,平静道:“我不曾要你帮忙,你只管回去罢。”

  这话虽是拒绝,可语气不复平日里刚硬。裴慎心中狂喜,却又怕自己再有动作,反倒毁了今日成果,便只管小意道:“也好,你既无事,我这便回去。”

  说罢,握着她一双柔荑,细细叮嘱:“你若有事,只管遣人来寻我。千难万险的,我都替你去做。”

  这般肉麻的话,裴慎往日里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的,可这会儿夜色幽静,四下无人,他只觉有了希望,心里正热,想也不想便出了口。

  甫一出口,裴慎只觉耳根发热,偷觑了她两眼,见沈澜似乎并没看见,一时觉得保住了颜面,一时又可惜起来,竟浪费了博她怜惜的好时机。

  沈澜哪里知道他心思这般复杂,闻言也是心中一软,摇摇头道:“你不必替我做什么,但凡我有个万一,你替我照顾好潮生便是。”

  裴慎最听不得她咒自己,心中生恼,斥道:“你浑说什么!我怎会让你出事!”

  沈澜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怔,复又一笑了之。她前头四年多的风霜雨雪,都是裴慎带来的。

  偏偏这人又救过她一命。

  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见她轻笑着,神色也淡淡的,裴慎也不知怎的,心里发慌,下意识使了劲儿去握她的一双玉手。

  沈澜吃痛,瞪了他一眼,又挣脱双手:“你且回去罢。”

  她人生得俏,眉眼含情,自觉含怒瞪了人一眼,实则在裴慎看来,那眼神似瞪还嗔。裴慎本就心里热乎,被她嗔一眼,这会儿只觉骨头都酥了半两,止不住心猿意马起来。

  见他不动,沈澜蹙眉催促道:“你速速离去。”

  气氛正好呢,难得她愿意和自己平心静气地好生说上几句,裴慎哪里舍得离开。

  可他今夜得了沈澜几分好脸色,这会儿格外珍惜,也不敢再多言,生怕又惹她生气。便低低叹息一声:“我走了。”说罢,转身离去。

  沈澜望着他一步一步往门外走去,月色铺陈,满地霜白,衬得他肩宽背阔,好不英挺。

  “等等。”沈澜出声道。

  裴慎心头一喜,只以为她有意挽留自己。心里痒的厉害,转身时却已摆上一脸正经:“怎么了?”

  沈澜定定看他两眼,忽而出声道:“你可曾听闻《财货疏》?”

  这几日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个,沈澜听见了,也不甚奇怪。裴慎便温声道:“自然知道。这东西先在南京起来,短短七八日的功夫,传遍两京十三省。”

  沈澜正色道:“你可知此疏乃何人所作?”

  裴慎摇摇头。

  连他也不知道,沈澜蹙眉道:“这东西既首发南京,倒像是为了能在朝中扳倒矿监税使所作。偏偏又直指昏君无道,似是在直刺君过。可我总觉得,解释成为了……做铺垫也可以。”

  她只将造反两个字含糊过去,裴慎离得近,听见了,却觉一惊。

  没料到沈澜竟会有这般敏锐度。况且寻常人可不会胆大包天到张口闭口造反谋逆,甚至想都想不到这一条。他心中生疑,沈澜真的是瘦马出身吗?

  他起了疑心,却又面不改色道:“今年年末便是京察。朝中党争不休,伪造揭帖、书信、传单、私书,本就是常用手段。各党借此机会相互倾轧,相互构陷,又有何好惊诧的?”

  沈澜瞥他一眼,想起裴慎高居庙堂,他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度更高,或许党争的可能性更大些。

  “或许罢。雾里看花,隐隐绰绰,不知何人布置,更不知意欲何为。”说罢,沈澜叹息道:“我不过是觉得这天下越发乱了。”

  裴慎笑道:“莫忧心,我总会护住你的。”

  疏疏月光下,他神色清朗,扬眉之时,锋芒毕露。沈澜恍惚片刻,敛下眼睑,淡淡道:“你回去罢。日后也不必上门。”

  若放在以往,得了这句不必上门,只怕他又要恼恨交加,可连“你我之间绝无可能”这种话,裴慎都挨住了。这会儿再听她说什么不必上门,只觉宛如清风拂面,半分都不在乎了。

  况且自己生了半个月闷气,她倒好,日子逍遥得很。裴慎便已确定,生气无用。

  反正她也不在乎自己。

  裴慎心里发酸,却当自己没听见,只管叮嘱道:“若有事,遣人来寻我。”说罢,推门离去。

  室内再度安静下来,只余下月华皎皎,满室清辉。沈澜枯坐半晌,复点了一盏孤灯,推窗望去。

  却见星月渐隐,墨云团絮。夜色漆黑如浓墨,似是要下雨一般。

  第二日一大早,外头果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沈澜起身,推窗望去,只见一帘细雨里,健妇刘婆子撑着伞,慌忙赶来。

  春鹃和秋鸢带着潮生一同去了洞庭湖,府中再无一个年轻的丫鬟,只剩下七八个健妇。

  “夫人恕罪,我原想着今日要早起来着,也不怎的,竟睡过头了。”说罢,刘婆子将铜盆搁在榉木灵芝头面盆架 上。又揉揉后脖颈,只觉自己后颈酸麻,也不知是不是落枕了。

  沈澜暗骂了裴慎几句,连忙道:“无碍。”

  待她洗漱净面后,用了碗芡实粥,两个粉果,便放下筷子道:“刘娘子,劳你将六子请进来。”

  刘婆子应了一声,只管出去了。

  没过一会儿,六子便冒雨匆匆赶来。沈澜低声道:“昨日那几个被逮捕的生员如何了?”

  六子苦涩道:“夫人,我恰来禀报。今日一大早,生员的家人、同窗,裹挟着许多遭殃的百姓一块儿围堵税署去了。”

  沈澜唏嘘不已,却也毫不意外。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围堵各大衙门了。

  “你传令下去,这几日只管叫众人警醒些,不许往茶馆酒肆这些地方去。”

  见六子应了,沈澜又叮嘱道:“再去寻张哥、谷叔,叫他们按照我昨日的吩咐去办,关了铺子。”

  六子倒吸一口冷气,犹豫道:“夫人,铺子若关了,得损上好大一笔银钱呢。”

  沈澜摇摇头。这样的时刻,命比钱重要。况且沈澜昨日的计划远不止那些。

  她必须变卖抛弃掉铺子这些过于显眼的资产。除却田亩不能动之外,将来保不齐还得带着钱和下属隐入乡下。

  正好庄子上在育良种、养鱼虾,且去乡间避开城中肆虐的矿监税使,再观望一番形势,看看要不要彻底弃了家业去往洞庭湖躲避。

  “莫要犹豫,速速去。”

  六子领命,正欲离去,忽而又转身忧虑道:“夫人,要不要将潮生接回来?”

  细雨绵绵,天气轻寒,沈澜捧着一盏热牛乳,整个人终于暖和了些。

  她身子虽暖和了,心里却寒意丛生。《财货疏》一出,为了清查何人所做,阉党、官僚、锦衣卫等等各大派系列只怕要借机相互构陷,朝中越发混乱。

  反映在地方上,邓庚只怕会越发酷烈。不仅会借机大肆对富商巨贾动手,还可能以“私藏妖书”的罪名将一干人等尽数下狱。

  这般时候,她自己都危如累卵,哪里肯让潮生待在身侧。

  “不必接回我身侧。外头只怕还要乱。”说罢,叮嘱道:“你再去一趟彭弘业那里,叫他将潮生接去家中,与彭玉一块儿顽。”

  六子应了一声,复又忧心忡忡道:“夫人,彭家离家中也不远。潮生要在那里待几日?”

  沈澜神色忧虑:“待到我叫他回来为止。”

  六子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沈澜未曾起身,只从窗外望出去,细雨如织,斜风乱卷,满庭红花摇落,碧草如洗。

  江南的梅雨季来了。

  沈澜在赏雨,裴慎却在观潮。观得不是江潮,而是政潮。

  “大人,自陛下严令东厂与锦衣卫联合办案以来,只半个月的功夫,朝中曹阁老称病赋闲在家,礼部蔡尚书被攀咬,愤而挂冠离去、吏部林侍郎入狱,连带着六科七八名给事中去职。”

  石经纶唏嘘道:“大大小小,遭殃的官员不知几何。这还只是京中的动荡,到了地方上,还不知如何呢。”

  裴慎面不改色地翻阅着奏报,时不时取了朱笔批阅一二,或是干脆扬手,扔进火盆中焚烧殆尽。

  数方相争,不惜倾轧构陷,打红了眼。空出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官位,有心人要上位,自然要你争我夺一番。

  这样的机会,裴慎自己都不会放过。

  “此前乾清、坤宁两宫大火,陛下任命陆远为工部尚书,主建两宫。修筑宫殿的银钱多来自矿监税使搜刮,导致陆远与阉宦走的极近。如今宫殿修筑完毕,陛下不会再保陆远。此人必遭攻讦,尚书的位置保不住了。”

  “庞远清水利做的极好,此番浙党没了个工部尚书,你遣人去寻户部廖尚书,令他推举庞远清去工部任职。”

  “再去信曹阁老,问他要两个给事中的名额,只说拿武昌知府的位子来换。”

  “四川刚定,巡抚的位子空着,去信李阁老,让他推举成都知府纪林,再告诉他,我不争礼部尚书的位子。”

  石经纶一一应下,只待稍后便去传讯。

  裴慎忙忙碌碌,直至晚间方才将事务处理完毕。他未曾起身,只抬手将玉笔扔进定窑白鹿衔芝图笔洗里。

  墨色缓缓晕染开来,裴慎这才松懈了心神,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缓缓问道:“近来朝中有多少人弹劾我?”

  石经纶面不改色:“逐渐多起来了。《揭大奸疏》、《揭佞臣设谋养寇》、《乱将自起疏》、《劾魏国公》……林林总总,约有十五六封。”

  裴慎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便摆摆手,任由石经纶告退。

  见他离去,室内只余下自己,裴慎方才有心情望起窗外绵绵雨丝来。

  梅雨细,晓风斜,倚窗人静,闲敲玉笔观落花。

  作者有话说:

  1 “纱帽京靴不误主雇”出自《叶思芬说金瓶梅》

  2 明朝就有茶馆了,那个瓜 子炒豆之类的,出自《陶庵梦忆》张岱

  3 “一向来,不曾和冤家面会,肺腑情”出自《金瓶梅风俗谭》

  4 “陛下欲金银……一夕之计。”出自《万历天启时期的市民斗争和东林党议》王天有。

  “专志财利,自私藏外”出自《湖广民变与晚明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这一段我特意去算了一下,加上或是减掉,都是这么多钱,不会让大家多花钱的。所以考虑到行文效果,我还是加上了。(如果我算错了,大家提醒我。)

  5裴慎说的通过伪造书信、揭帖之类,靠着京察排除异己是真的。我是根据《万历三十八年“郑继芳私书 ” 与辛亥党争》写的。

  原文如下:为了打击政敌、排挤异己,党派势力往往借助甚至不惜伪造匿名书信、传单、揭帖,使之发酵成为公众事件,煽动舆论,罗织罪状,利用京察处置异己,以达排挤、驱逐之目的。

  6 梅雨细,晓风斜,出自《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

  第90章

  已至五月底, 黄梅雨深, 乍暖还寒。沈澜披了件天青色的大氅,立于廊下, 环顾四周, 唯见雨丝之下,寒销碧草,烟笼细柳, 一派哀愁如絮, 绵密不绝之景。

  沈澜忙碌了半个月, 终于将铺子尽数关闭,又替手中宅子寻到了买家。今日便要搬家去往乡下的庄子上。

  她只在廊下看了会儿雨。没过多久, 刘婆子便匆匆来报:“夫人,都收拾好了。”

  沈澜点点头, 起身道:“走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