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一百三十九章 裁军通知,平淡就是最好的诠释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裁军通知,平淡就是最好的诠释

作者:砺军 字数:3660 书籍: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今年的三月底,不说是侦察连一年中最忙的日子,也差不多了。

  春季换装,有些地方也叫换季,大概的意思就是将连里的武器装备,包括战车。

  能拆的零部件全都给拆掉。

  对所有零部件进行保养,登记,如果发现有些零件损耗太大,要写报表向上申请领取新的零件代替。

  梁红杰是排长,还兼任着军械员,枪支方面的保养需要他监督,各种保养油,战车柴油发动机组需要更换的机油,也是归他管。

  陈默的工作稍微轻松点。

  不用整天钻宿舍擦枪,也不用跟战斗班老兵似的,天天跑车炮场躺到战车底下,一手拧螺丝,一手托钢板换机滤。

  还要叮叮咣咣的砸着履带,一点点拆卸,清洗,组装。

  他的工作只是负责登记一些东西,留个底,搞一些报表类的玩意。

  算是半个文职吧。

  这不。

  时光如梭,很快距离比武回营过去了四天的时间。

  来到了3月25日上午九点。

  陈默从后勤库里翻出往年使用的标语条幅,走到车炮场,准备挂到车棚上,为春季换装增添点战备的积极性。

  这平时,一个个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老兵,今天全都变成了清洁工,油漆工和修理工。

  有人拿着滤芯,蹲在小黄盆旁边鼓着腮帮子吹,也有人拿着水枪对着战车冲洗,还有喷漆,摔履带,扣泥块,一个赛一个忙碌。

  “同志们辛苦了。”

  陈默走到车炮场,他拿着红条幅背着手,一副欠扁的姿态,笑嘻嘻的跟一帮老兵打招呼。

  “嘿,狗日的秀才,又闲了?”

  三班长彭威正拿着毛刷,清理卡车发动机上的灰尘时,扭头斜了陈默一眼:“说吧,啥事?”

  “是不是又要找你那两个小兄弟?这会应该在仓库呢,有事去那找,别耽误老子干活。”

  彭威骂骂咧咧的嘟囔着。

  闻言,陈默也不跟他计较,只是扬起手中卷着的条幅,对准老彭撅着的屁股,“啪”的拍了下,转身就跑。

  “妈的,秀才,你给老子站住!!”

  彭威气得双眼都突突了,追了几步,愣是没追上,这才气鼓鼓的回去继续清洗。

  老兵最近几天,火气都不小啊。

  主要还是因为换装太累了,部队干很多工作并不讲究成本,就比如拿换机油来讲吧。

  63式装甲运输车,换装期间不仅要把车上能拆的东西全部拆掉清理,更换机油甚至能用奢侈来形容。

  新换的机油发动几下,就要重新更换,所有零件甭管能用还是不能用,必须清理干净。

  标准是,至少从视觉上,看起来跟新车一样。

  这俗话说换装就是保胜利,战车从某种意义上,其实就跟人一样。

  季节变化之后,从冬季那种寒冷的环境,进入春夏炎热的季节,必须要维护和保养。

  通常每年,部队都有两次换装,一次春季一次秋季,每次一周,在这期间可以停止训练。

  专心搞保养就行。

  听着是不是很爽?

  狗屁,这活那特么能把人累吐血。

  因为部队讲究的是细节,大到更换零件,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细致的检查,要严格贯彻并且落实装备保养制度,确保时刻保持最佳性能。

  这种要求压下来。

  啥工作都要更加的细致,没那么容易过关。

  连续搞一周,白天保养,晚上要积极备战月底考核,天天连轴转,脾气能小才怪。

  这也就是陈默自从在比武场上,跟一群老兵竞个高低,赢得一些认可后,才有点悠闲的特权。

  要不然,一个列兵在军营最忙的时候,背着手四处瞎溜达,谁敢这么玩?

  扭头找了一圈,发现一群老兵确实不得闲,都有工作干。

  陈默干脆离开车炮场,朝着仓库的方向走去。

  最近陈默慢慢接手了连里文书的工作,像是值班员排班,夜晚值岗口令,都会经他的手。

  侦察连老兵和新兵,目前分工非常明确。

  保养,拆卸,清洁的工作,都是由老兵负责,搬运,站岗的活就丢给新兵。

  侦察连由于驻地比较偏,岗哨比较多,总共分为内外岗两种。

  外岗类似大门岗,车库岗,油库岗,枪库岗一般情况下不会全丢给新兵,都是一老一新的带着执勤。

  内岗那就不用说了,全部交给新兵。

  由于最近又是维护保养,又是备战月底考核,任务多,人员又缺。

  站岗的新兵同样比较辛苦,基本就是三包一的轮岗方式。

  三包一可不是说像平时那样,一天能轮到三次,一次站两个小时那么简单。

  而是一个岗哨包给三个列兵,甭管陪同的老兵需要站多久,反正新兵这个位置,就是三人轮流,一天轮一次,一次八小时那种。

  没办法。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老兵晚上还要训练,保证考核的时候不拉胯,其他方面可不就交给新兵了。

  最近几天,连里的新兵除了站岗,就是被拉出来搬东西,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

  谁要是站了一夜,能扛住就困意那就扛,实在扛不住,回宿舍睡几个小时,也没人会说啥。

  陈默要找人帮忙,老兵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来到仓库。

  梁红杰正指挥着几个新兵搬运机油和油漆之类的东西,瞧见陈默拿着条幅过来,老梁猜到了来意,忍不住笑道:“这是来找我要人了吧?”

  “几个你说。”

  梁红杰说着,还特别豪横的拍着胸脯,自从侦察连有新兵过来,他这个排长可算是支棱起来了。

  “两个就行,就要三班的杨大力,李志昂吧,让他们搬着梯子跟我走一趟。”

  陈默笑着回应。

  “好说。”梁红杰低头看看手中的单子,还故意摆出一副干部的姿态,神情颇为严肃道:“三班的,杨大力还有李志昂出来,搬把梯子跟着文书。”

  原本正卸货的两人,听到“文书”这个称呼,当即就是双眼发亮。

  毕竟,跟着班副干活,哪怕累点也比跟着不太熟悉的干部要舒服的多啊。

  至少不担心挨骂。

  两人麻溜的从连队仓库中搬出木梯,来到门口。

  看到陈默在等着。

  杨大力当场嗷了一嗓子,抬手擦擦额头的汗水:“班副,有啥活尽管吩咐。”

  “很轻松,跟我去拉几个条幅,应付上面的检查。”陈默扬了扬手中的红条幅道。

  “最近几天我也比较忙,听说你们两个都被安排到油库那边执勤,还能习惯嘛?”

  “嘿嘿,还行。”

  杨大力倒是心态挺好,咧嘴一笑,瞧着挺乐呵。

  可平时较为沉稳的李志昂,却有些稳不住了,他右手提着木梯,满面愁容道:“班副,这下连的生活跟我想象的差别也太大了。”

  “以前咱们在新兵连,我的成绩也不差,勉强能跟上,可是来到这边一个月了,站岗,拔草,每天洗不完的衣服,拖不完的地。”

  “这些都还好,昨天晚上,班长教我们侧地的算法,弹道算法,还背诵一个什么通讯本。”

  “不光这,还有望远镜测距仪,雷达啥的都要学会操作,咱们当兵需要学习这么多东西嘛?”

  “我现在什么都学不会,就感觉很急躁,班副,这些东西你是怎么掌握的?”

  我?!

  陈默笑了笑。

  很显然,新兵下连后,最大的挑战要来了。

  侦察兵在战场上的定位就是比较靠前,一旦开战,孤军深入都是常事。

  所以训练方面,不光是卓越的体能,野外生存能力,还要学会各项技能,为后方的部队提供精确的目标。

  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由于学习的东西太过杂乱,新兵以前又没有接触过,从下连后,各项训练,站岗,专业知识一股脑的压过来。

  感觉压力大很正常。

  他们是连接战场前沿,和后方火力打击的关键纽带,又怎么会容易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不穿上一个士兵穿过的鞋,去走走他曾经走过的路,就永远不会了解这一路走过来的辛酸。

  真当尝试着走过这段路时,哪怕路过都会觉得难过。

  在侦察连,动不动就整战备拉动,新兵跟不上,挨了骂,永远只能用笔直的军姿去回答“到”或者“是”。

  加上这几天傲娇又市侩的连长,天天寻思着去司令部要奖杯,要不回来,回到连里就搞什么纪律整顿。

  两个小时连续的齐步踏步,还掺杂着撕心裂肺的口号声。

  这种重重的压力,猛的盖到身上,新兵确实扛不住。

  《士兵突击》中有句话说得好啊,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作为一名军人,自从穿上这身绿军装开始,伟大往往都藏在平凡的生活中,而坚持,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三人走到车炮场,陈默看着情绪还是没有恢复的李志昂,干脆拉着他站到门口,伸手指了指里面忙碌的老兵。

  笑道:“你们感觉老兵轻松嘛?”

  跟随陈默手指的方向,李志昂瞪着双眼认真的观察。

  连里的老兵还是像刚才一样的忙碌,老炮在叉着腰四处溜达,指导一些班里的战士进行保养,彭涛还是在拿着毛刷清理发动机上的灰尘。

  平日里走路,鼻子都能仰到天上去的刘东,正拿着大锤拆履带,胡海嘴里叼着烟,拿个小锤“叮叮咣咣”的敲击着履带上的泥块。

  不待李志昂回应。

  陈默便开口道:“志昂,还有大力,在侦察连当兵很累,想要当尖子更累。”

  “你感觉累是因为你想做到最好,记住了,既然来到部队,咱们每个人都要重新设立目标,然后突破极限,把自己扔过去,那就是连里的红人。”

  “而做到最好的那个,以后会面临全连,甚至是全旅的挑战。”

  “这个人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既然来了,就别那么气馁。”

  “加油吧!!”

  陈默抬手拍拍两人的肩膀,没再多说。

  领着他们开始在车炮场到处拉条幅,跟老兵闲聊,扯皮。

  就这样。

  侦察连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期间有平静,也有极端。

  反正过得都挺刺激。

  当然,政委特意交代的任务陈默也没忘,部队日后发展的主流方向,那不用说肯定是装甲合成方面。

  陈默跟前,就有一个装甲指挥学毕业的高材生,有事没事,他也喜欢跟梁红杰探讨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

  他的目标不是成为连里的红人,但义务兵能做的方面又实在太少。

  所以,陈默一边给自己设定目标,一边完善政委交代的任务。

  相对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

  时间很快又来到了四月中旬,程东最近几天的心情,总算是没那么暴躁了。

  连里也随之恢复到按部就班的训练当中。

  可有些时候,平淡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啊,4月21日下午。

  临近五月份,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

  陈默刚从外面送完报表回来,这脱掉迷彩,正穿着背心,享受着头顶哗啦啦大风扇,吹来的凉风时。

  文书办公桌上的座机,“叮铃铃”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

  陈默也没在意,起初,他还以为又有什么任务需要通知,伸手拿起话筒贴到耳旁,大声道:“你好,装甲侦察三连请讲。”

  “秀才,你们程连长呢?”对面的通讯员显然是认识陈默。

  毕竟作为直属连队的文书,最近他可没少往司令部跑,没有驾照不能开车就每次蹬着自行车过去,基本和司令部的人都混熟了。

  “连长?请稍等,我去帮忙叫一下。”

  陈默正准备放下话筒,上楼喊人时,对面又传来了声音:“来不及了,你尽快通知程连长,让他马上到司令部会议室开会。”

  “就说最新的裁员令下来了,尽快!!”

  对面说完,“啪”的一声挂断电话。

  陈默听到“裁员令”三个字,怔在原地眨了眨眼,好半天没动静。

  电话究竟是哪位通讯员打的,他没听出来。

  可这个裁员令,他可是知道这回事的啊。

  前世,在摩步旅时,应该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响应去年大裁军政策。

  一夜之间,很多连队被裁掉编制,有些连队裁得非常彻底,就剩两个人。

  并且还不是个别现象,那是成批成批的被裁撤。

  只不过时隔太久,陈默给忘了这回事。

  看刚才打电话的动静,难道侦察连也要撤?

  不会这么巧吧。

  自己才刚在这立稳脚跟啊。

  来不及多想,陈默撒腿往楼下跑,既然电话能打到他这,那就说明连长和指导员,大概率是没在办公室。

  裁军啊,这就是九十年代末的无奈。

  也是这一年,新兵下连没几个月,很多人就无奈的脱去了军装。

  复员回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