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第 65 章

  【“刘备陵寝始建于公元223年,诸葛亮专祠建于唐以前,与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所以说最开始武侯祠和昭烈帝庙是分开的,没有合在一起的,一直到明朝啊,有个王爷,他是个大聪明。”】

  朱元璋:?听着怎么不像是夸奖。

  【“他看见武侯的香火比昭烈庙旺盛,于是就干脆把一者合在一起,好家伙,这是要让备备蹭香火吗?”

  李一捂嘴笑道:“后来历代统治者想方设法突出代表皇权的“汉昭烈庙”,但成都的百姓偏偏就要称它“武侯祠”,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一千多年。

  主要是吧,武侯确实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发自内心的感激,一代代留传下属于他的传说,成为一种习俗一种信仰了。”】

  “看来这诸葛亮确实声名斐然。”两汉的人都露出意外的神色,也有可能是刘玄德死的早,统治蜀中没有多少年,而诸葛孔明却是牢牢扎根蜀中那么多年,实实在在的为那个地方做了很多事情。

  刘备思索一下也大概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如孔明得百姓敬仰了,听天幕说孔明做的那些事情,他都为之叹服,“这是孔明你爱护百姓所以他们知道了,也回以爱戴啊。”

  诸葛亮微微松了口气,主公没有介意还好。

  国以后的蜀中的百姓都不由的点头,他们都是听着武侯的故事长大,何况时至今日他们都还在享受武侯的遗泽,当然要祭拜武侯感谢他的馈赠啦。

  【“说到这个还是重新说一下关于丞相立庙的事情,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死后,由于蜀汉人民对他的热爱,蜀汉国治下的许多地方便纷纷上书,请求为诸葛亮修建祠庙。

  但当时朝廷认为,觉得不合礼制,而且若在京师成都建,也怕冲了祖庙,没有采纳。

  一十多年后,中书郎向充、步兵校尉习隆等再次上表刘禅,请求为诸葛亮建祠立庙,这一次刘禅同意了。

  当然还是不能在成都建庙,只能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但是,蜀中百姓仍不满意,开始四处为诸葛亮建祠修庙,甚至在刘备墓葬旁也建起了武侯祠。”李一简单说了一下,“这件事具体就是这样,其中有什么考量与当时的蜀汉情形也有关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君臣合庙的就是刘备惠陵处的这两个庙。

  彼时宋元战争之后,蜀中文化古迹受到重创,于是对杜甫草堂、青羊宫、万福寺等景区予以修缮和保护。

  到了昭烈庙和武侯祠时,蜀王看见了相邻的两个祠庙呈现截然不同的状态,刘备坟茔“孤冢累然”,旁边的武侯祠却香火兴盛,顿时很不是滋味。

  于是他创造性地提出“君臣宜一体”,把诸葛亮请进了昭烈帝庙,咳咳,是不是想让备备蹭香火咱们也不知道,反正就这操作很666。”】

  刘备哭笑不得,倒也不至于吧。

  【“后来几经战火,可是武侯祠总是能保存下来,大概是丞相的粉丝群里大佬

  很多的原因吧。

  到了我华夏建国,那十年据说要拆掉各种祠庙,也是周大大说不能动武侯祠,所以顺便把备备的昭烈帝庙给保存下来。()”

  “我真的是要笑死了,备备好惨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李一笑了好一会才继续道:“不过也很幸运的保存了庙宇。”】

  刘备面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吧,又忍不住松了口气,心里埋怨一下,后人怎么还那么凶残要拆庙啊,又不是淫祀,但好在没事……

  “孔明,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刘备情真意切道,半点没有不好意思,有本事别人也跟他一样有这么好的孔明辅佐啊嘿嘿。

  诸葛亮欲言又止,最后摇头没有说什么,主公开心就好。

  【“到了现在,大家都把昭烈庙叫做武侯祠,去祭拜武侯的时候就顺便给备备也上一柱香。”李一笑道:“其实备备的人气也不错了,只是武侯的人气,即便是放眼历朝历代,与众多超人气名人相比也不遑多让,是真正的顶流。”

  “总有一些人,他们总是超越时代的。

  岁月不能抹去他们的面孔,使他们暗淡无光,只会让他们越发熠熠生辉。”

  “他们经得住时代的考验,经得住一代又一代的人审视的目光。

  他们的一生被一遍又一遍的放在群众面前反复的验证审核。

  在他们死后的十年,一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他们都还是身处人的范围,而在他们死后一千年,他们反而更加璀璨夺目,被尊为神。”

  “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人都不由心生神往,被时间被岁月被一代代人的考验,最后反而更加的被推崇,这样的人实在了不起。

  那么,自己又会如何呢?

  “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人发出感叹,他是杜甫。

  “先生晦迹卧山林,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有人叹息怀念,那是白居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那是陆游。

  ......

  ......

  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赞叹,他们或是向往诸葛亮,或是敬佩这样的人格,或是欲效仿之......他们写下一篇篇诗文,那都是诸葛亮在人世间的痕迹。

  他已经死了很多很多年,但是他又活了很多很多年,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的精神与人格,千古不朽。

  【“武侯千古!”】

  李世民倒了一杯酒,仿佛隔着时空致敬诸葛亮,“武侯千古。”

  杜甫又一次写下一首感武侯诗,他望着明月,露出一个笑容,“武侯千古。”

  罗贯中看着自己写下《国演义》四个字,也情不自禁道:“武侯千古!”

  【李一吹了一波丞相,心情美妙,乐滋

  () 滋道:“再和大家分享一件小趣事,亮亮他哥老搞笑了,知道我为啥磕玄亮cp磕的那么欢快吗?”()

  李一捂嘴嘴笑道:“想当年我第一次入这个坑可就是因为他哥。

  ㈤饼好吃提醒您《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我不是说玄亮是有官宣的吗?这次可不是鱼水之欢的牵强附会。”】

  诸葛瑾眉心一跳,有点不好的预感,天幕磕他弟弟的cp和他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也眨眨眼,怎么还有兄长的事情?

  【“这还要拉回到赤壁之战的回合,据说赤壁之战后,孙权觉得诸葛亮帮刘备占了他东吴的朋友,所以很不开心,,当然也可能是馋亮亮。

  所以有一次,诸葛亮代表刘备到江东出使,孙权想强留诸葛亮,就把诸葛瑾喊来,试探他说:“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

  那时候,诸葛亮已经决意辅佐刘备兴复汉室,怎么可能愿意留在江东呢。

  诸葛瑾也是知道他弟的脾性和决心的,所以一听就急了,连忙伏地,愁眉苦脸地说出一句震惊我老半天的话。

  李一咳咳了两声,然后字正圆腔道:“弟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一心。”

  “啊啊啊!”李一激动道:“听见了没有,亮亮他亲哥亲口承认的玄亮,这回总不是牵强附会了吧哈哈哈。”】

  诸葛亮扶额,兄长这说的什么话啊?

  诸葛瑾在同僚们意味不明的视线下,一巴掌拍到自己脸上,行吧,他嘴误。

  孙权想起这事还是好气又好笑。

  【“虽然我知道古代特别喜欢把夫妻比喻君臣,把贞妇和忠臣并列,但是我不管啊啊啊亮亮他的哥都说他们有一腿了哈哈哈。

  这一波是cp粉的胜利。”李一哈哈大笑道:“恐怕孙权也没想到,诸葛瑾为了证明他弟弟的无一心,竟把“失身于人”这个词都用在了诸葛亮身上,顿时无语,此后也就没强留诸葛亮!”】

  诸葛瑾一脸仇大苦深,心急果然坏事了吧。

  诸葛亮摇头,随天幕磕吧,反正也无伤大雅。

  刘备笑道:“孔明,看来你是真受欢迎。”他看天幕未必是只磕cp,若非隔着千载光阴,只怕就是一出女追男了。

  后世的姑娘是真的彪悍,比他那前夫人还彪悍。

  【“丞相真的超级厉害,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斐然的成果,而他的书法、绘画和音乐都及其精妙,同样为人所称颂,例如书法,丞相少年时就苦练书法,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

  我超想拥有一副丞相的真迹啊,虽然是在想p吃。

  呜呜呜国我真的是超爱的,有很多我心水的男神。”

  “啊,想想亮亮还没有出山前,在山中闲云野鹤,与一好友一起品茗,赏花画画,弹琴奏乐,那生活想想真的是好不悠闲快活啊。”

  李一托着下巴,怅然道:“那时候他可知道自己往后的人生会天翻地覆呢?”

  “但我想,无论知不知道......”

  “他都不会后悔。”】

  “我不悔。”诸葛亮的声音和天幕同时响起,仿佛在回应千年后的人们。

  他重复道:“我不悔。”

  怎么会后悔呢?

  他践行自己的道义,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拼搏,怎么会后悔呢?

  他做的都是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情,怎么会后悔呢?

  屈子说: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而他九死不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