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66. 第 66 章 军事家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66. 第 66 章 军事家

作者:饼好吃 字数:2859 书籍: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说起来,因为《三国演义》太火了,而演义中对丞相是非常推崇的,还使用大挪移之术把一些战绩转到丞相身上,说一下,这是罗贯中的锅,和亮亮没有关系。”】

  罗贯中有点不好意思,又怒视天幕:无事老师,有事罗贯中,天幕居然也上演变脸?

  【“总之导致一些逆反,有人扒拉诸葛亮,一看,诶他根本也没多大的战绩嘛,凭什么说他打仗厉害,这都是编的!

  所以有那么阵子丞相仿佛人设崩了,那么真的如此吗?”】

  罗贯中又被友人们怒视了,看吧,都是你的错,居然让丞相背锅。

  罗贯中蔫蔫了,都说了是为了剧情可读性,而且就是一部演义,演义懂不懂?为什么要在演义考究历史啊!

  【“历史对丞相早已盖棺定论,他确确实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别看我们随随便便能找到一堆的名人这个家那个家的,就以为这很容易,但是事实上,每一个能被冠以名家称呼的,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反复考量的。

  例如华夏建国几十年后,经过反复的讨论,才只有33人被□□授予军事家的称号。

  后面隔了几年才又增加了三人,也就是说华夏建国以来总共就只有36人有军事家的称号,其中五位是国家领导人,还有十位元帅,十位大将,以及建国前就牺牲的11位英烈。

  可以说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或是指导了多次战争胜利,或是在军事理论上有所贡献,也就可想而知这这称呼含金量有多高。

  而诸葛亮也是如此,很多人只看见他北伐失败,就觉得他的军事水平不过一般般,但是实际上呢?”】

  李靖顿时摇头道:“写史书的人懂什么兵法?”他显然对此很有怨念,像是司马迁,陈寿也罢,写其他的还好,写到兵法相关,就直接贴战绩,根本不知道这战绩有多牛逼,后人只能自己推敲这压根不可能实现的战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真的很为难我们这些后辈好嘛。

  【“首先,丞相其实很会治军,陈寿虽然不懂兵法,但是如实记载还是会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

  嗯,很简单的几个字,我们还是看看其他资料吧。”】

  陈寿轻咳一声,那啥,他只是个记史的啊,还想要他怎么样吗?

  【“丞相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确实治军有方。

  他治军以明,以信为本,赏罚有信,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认为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具体可以参考《将苑》一书。

  这本书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等,虽然有可能是后人伪托之作,但其中许多思想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相一致,很适合我们研究丞相的军事思想。

  而且该书也非常系统的论证了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作用、品格和领兵作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颇受后人重视。”

  “丞相还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夷陵之战兵败后,对蜀国并不是没有影响的,很快就有南三郡叛乱,而彼时曹魏虎视眈眈,蜀汉还和盟友东吴撕破脸,加上刘备病逝等等,可谓是内忧外患,在这样的情况下,丞相主张“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事实证明这一战略很好的维持蜀汉的统治。

  外交成功,先稳定住外患,丞相开始整顿内部了,没过两年就用兵南中,生擒孟获,平定叛乱。

  至于北伐失败,很多人只看结果就说丞相军事不行,但是五次北伐并非没有收获。

  当然,普通人确实就是看看结果,那么专业人士对丞相的评价呢?”】

  五次北伐都失败了吗?诸葛亮闭了闭眼,大汉啊大汉,我多少次梦见你,可是我终究难以企及吗?

  刘备还有蜀汉众人都有些低落,失败了啊,虽然早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可是还是难以接受。

  【“丞相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老对头——司马懿,他在丞相死后,看到丞相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说句额外话,据说丞相死后,其消息被秘密封锁,彼时司马懿见了丞相,顿时如临大敌,不敢交锋,大家是不是联想到孙十万。”】

  孙十万脸顿时绿了,这事情都说过了为什么又拿出来说啊。

  曹操心情舒爽,总算不止他被反复鞭挞了,他不就是爱惜人才,放云长一次吗?怎么还反复拿出来说事啊,岂有此理。

  司马懿:......他怎么知道诸葛孔明没死,这不是小心谨慎吗?

  【“司马懿是出了名的苟王之王了,难怪能最后摘桃子。”

  李一吐槽一句,继续道:“再来看其他历史名人的评,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和李靖就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李一调侃道:“李靖就说过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武将们对史官的郁闷了,老是让后人玩猜猜猜,猜你个大头鬼啊。”】

  陈寿认真的考虑是不是回头写史书要找一些将军讲讲那些大佬的水平,让他一个史官去写谁谁谁的军事才能多好这不是为难他胖虎吗?

  术业有专攻懂不懂啊!陈寿很委屈。

  【“厉害的人才更懂得惺惺相惜,评价丞相军事能力的这三位厉害吗?当然。

  虽然我们老是骂两晋,但是不可否则,作为三国最后赢家的司马懿水平还是到位的。

  而后面两位呢,那就更夸张。

  唐太宗是谁?打下半个大唐的人,要不然后面当了皇帝不好和属下抢着打仗,他在军事上的名声应该更响亮一些才是,但即便如此,他也是皇帝之中最能打的皇帝之一了。

  有人说唐高祖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换谁谁都行,这当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儿子唐太宗有多牛逼。

  至于李靖呢?他被誉为大唐军师,如果排行历史十大名将,他一定是热门人选之一,这是一位足以和韩白卫霍相提并论的顶尖名将。

  韩白卫霍是谁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兵仙韩信,杀神白起,长平侯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这四位可都是我超级喜欢的男神,而他们也几乎可以代表历史武将的最高水平,放眼青史只有寥寥数人可以跟他们碰一碰,而李靖就是其中一位。

  而这样一个千古名将却非常推崇丞相,你们说丞相是什么水准呢?”】

  李靖面色红润,嘴角带笑,看得其他人酸溜溜的,能不酸吗?这都历史盖棺定论了的千古名将,谁听了不开心。

  和李靖同一时期的很多武将都又酸又服气,并且心痒痒的知道自己能不能青史留名,又能得到什么评价。

  【“很多人都说丞相在军事方面都是被《三国演义》带出来的,但是唐朝可没有《三国演义》,那么这时候的评价总没有太大的水分了吧。

  以及关于丞相文庙武庙同进一事也和《三国演义》没有关系。

  唐朝时就将丞相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看看其他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军事水平,你还敢说丞相军事能力不行吗?

  《三国演义》确实使丞相更有名,但是丞相很多成就早在三国演义出现前就已经达成了,所以别什么都往三国演义推啦。

  咳咳,插句额外话,因为《三国演义》而受益最大,最后间门接封圣封神的其实是关羽来着。

  毕竟三国演义之前关羽的名气还没有那么大来着。”

  李一很有求生欲的补充一句:“当然,这也是因为关羽本人确实出众,德行配位啊,换个人被强捧早就被反噬了。”】

  关羽有点尴尬,又好笑,因为他的事情之前就说过了,倒也还好,就是对这三国演义实在心情复杂。

  【“此外丞相还有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事界有一定的贡献。

  在技术上也发明改良连弩等军事工具,这些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现在回顾一下,司马懿都不敢正面对上,唐太宗还有军神李靖都十分推崇的丞相的军事家之称谁还觉得有水分吗???

  你们以为武庙十哲的位置这么好坐的吗?你们这是不把历朝历代的喷子们放在眼里啊,要是丞相的水分那么大,早就被大喷特喷,赶下去了好嘛。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武庙少了一个位置,自己的偶像说不定就能上位了呢!”】

  有人沉默一下,幽幽道:“天幕也是角度奇特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还真是。

  要是武侯真的德不配位,可不早就被赶下去换人了吗?金子都还有人不爱呢,何况是武侯。

  这没点实力可真做不准这个位置。

  这个说法顿时迎来不少市场,仔细想想可不就是嘛,讨厌你的人为什么没有干掉你呢?是因为不够讨厌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干不掉你啊!

  【“虽然咱这样的普通人不知道丞相有多牛逼,但是大佬都说牛逼,那一定是牛逼,我只要跟在后面喊丞相666就对了!”】

  “噗。”许多人都被天幕这么直白的话给逗笑,看来天幕自我定位清楚得很嘛。

  【“我一定相信,能让大佬推崇的,肯定有值得推崇的道理,就像对手厉害才显得自己更厉害一样,偶像厉害才显得自己格调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