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反派权臣共享痛感后杀疯了 第22章 任重道远

  帝师,教坊司。

  天下疾苦,战火燎野,抑或是月前宫中太子薨逝,似乎都和镜湖上摇曳荡漾的教坊司无甚关系,依旧歌舞升平,花团锦簇。

  教坊司直属天子营生,其培养的女子也都是朝廷网罗情报的刺探,即便是历朝都昭然的意图,仍旧有不计其数的客人蜂拥而至,或达官显贵,或乡野落寇,只要拿得出金银财宝,或者等值的情报线索,教坊司一概来者不拒。

  云里温柔乡,帝师销金窟。

  这种挥金如土的地方与云枢书,云掣二人看似格格不入,但他们两也实实在在的站在了光亮香沉的红檀木地板上,云枢书甚至蹦了两下听声响。

  提灯的姑娘顿了顿,她走在两人前头大约两步的距离,不近也不远,不论身后人走走停停,姑娘和他们总也不近不远。

  她的名字是南流景,教坊司的赤鸦姬。云枢书暗地埋汰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某只乌鸡,被耳力极佳的南流景赏了一巴掌。

  对方豆蔻年华却已容颜倾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让人一不小心忘记原本的打算:“荀夫子的书册价值一炷香,我打的一巴掌再加一炷香。”

  云枢书立马闭上想要发作的嘴巴。

  云掣举手:“您要不再打一巴掌?”

  南流景举起提灯嵌入门前石柱,机关咬合的声音逐渐响起,她率先进入洞开的幽暗门内,留下在门外张望的两人面面相觑。

  荀夫子的书居然就值一巴掌,云枢书心底大骂店大欺客的奸商。

  教坊司可能不是情报最全面的地方,却是天下情报流通最快的地方,而这里唯一的准则就是等价交换,虽然所谓的价值完全由这里的姑娘来定。云枢书摸着有些发肿的脸颊,寻思该如何精简自己的说辞。

  门内是装饰华美的小间,一眼可以看全,有点像当铺,案前一道窗口,有两个年轻女子在窗后走来走去翻找记录,剩下摇身一变端坐于前的南流景拍着团扇招呼:“坐。”

  云枢书二人配合的坐到雕花梨木椅上。

  然后眼见着南流景取出一长一短两支香一并烧在了两人面前的香炉里。

  “两支香,一起烧?”

  “嗯,赶时间。”

  ……

  古人说的好,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和女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云枢书强忍白眼:“一个月前,帝师发生一件命案。”

  “哪一件?”

  一个月前死的人可不止一个,皇宫里被天火波及的死伤者没有确切公布,但多少坊间也有传闻,除了真假难辨的太子薨逝之外,侍卫太监乃至宫妃,皇城中的灰烬散了几夜都没有散尽。

  “翰林院的命案。”他想问的恰恰与之无关,反而是被偌大火灾掩盖的一桩已然微不足道的事件,卷宗在知府案上摆了许久跳过盘查审问最终草草结案,“死的是一个史官,叫隋衍。”

  少女撑首回答:“定案了,院内高栏腐朽失修,意外跌落,头部受重创而死。”

  “如果是想问官方结论,我也不用来这儿花钱了。”云枢书翻了个白眼,显然很不满意少女的说辞。

  他说的也对,教坊司本就是三教九流的消息全然接纳流通的地方,自然不会只一套死板的场面话。

  “根据仵作的检验结果,隋衍确实是头部受到重击,不过不是因为摔到地上,是被人用钝器砸了后脑勺。而所谓的钝器推测应该是屋子里摆了将近一百二十年的小石碑,因为摆了一百二十年所以积了厚厚一层灰,被发现的时候底部还有五个手指印。虽然死因找到了,但凶手找不到。当晚的情况过于混乱,所有人都在疲于救火逃命,要想趁乱再杀死一个人简直易如反掌,所以至今未果只能结案。”

  南流景手中的织蓝金丝蝴蝶的团扇扇出一阵风,带着香味扑到云枢书的脸上。

  “隋衍并非帝师本地人,但进京已有四十余年,年过花甲,独身一人住在城西青石巷,好友不多,都是当年同届进修的学士。死前已经多病缠身,气数将尽了。”

  “……”

  “还有什么想问的?”

  云枢书摸了摸鼻子,盯着已然烧了一般的香柱道:“姑娘您别扇了,本来就烧得快,再扇下去就见底了。”

  少女“啧”了一声。

  “教坊司神通广大,关于凶手的消息想必比官府来的灵通。”

  “有人说,隋衍生前交际寡淡,少恩也无怨,唯一称得上熟识的只有云从道观的道长,两人脾性相投,都对千年以前寥无记载的神话历史非常感兴趣,所以一起研究探讨。要说谁最有可能,大概就是云从道观的人,不过……”

  云掣接话:“不过什么?”

  南流景挑眉:“不过最近云从道观被封了,死了不少道士。理由是皇上求了一卦,但是卦象晦涩难解,那些道士无能,就一并处置了。”

  云掣心道,怕不是和枢书说的一样,世道要变了,皇帝再怎么算都算不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只能大开杀戒以平心头之恨。

  “所以啊,就算凶手真在其中,两人当也在黄泉地下再共做学问了。”

  赤鸦姬捂面而笑,像在谈论一件趣闻逸事,云掣皱了皱眉,想要开口却被云枢书拦住。

  “你说云从道观被封,那还有活下来的道士对不对,他们还在观内?”

  “多也不多,少也不少,只有两个。”

  “谁?”

  “我朝国师,云从宫的碧虚长老,和他身边不满五岁的小道童。”

  “告诉我进道观的办法。”

  南流景扇柄轻叩桌面,有些不悦:“超纲了,天子亲自下的封条禁令,教坊司给不出答案。”

  但不悦的表情只是一瞬,转眼间又换上笑容:“但是可以用情报来换,比如,”她漆黑的眼珠转了一转,“为何你非要询问一个史官的情况,还要询查凶手,知府都不管了,你也不是什么悲天悯人的迂腐书生。”

  云枢书顿了顿,道:“我以为教坊司只管交易情报,不关心身外事。”

  “非也,云从地位大不如前,天子喜怒无常,京中当有巨变,事事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坊司又怎能高高挂起。”

  他听出了少女口中的意味,国难当头,连教坊司都不能幸免,居然还要自谋后路:“你们不是天子的营生么,居然还会明哲保身。”

  少女抿嘴而笑:“改朝换代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教坊司立于帝师一角,从未变过。”

  云枢书默然。

  其中意义不言而喻,他理了理衣襟,又看了眼只剩一个底部的香:“我可以拿别的情报来换,真假由你们来分辨。”

  “说来听听。”

  “半年前我们在陌州遇到了北境雪穆城的家主。”

  “你是说,北牧雪雅,她私自外出踏足陌州的消息我们早已知晓,这条消息过时了。”

  云枢书没有理她,继续说:“她身边有一名随侍,是流叛的皇陵铁面卫,但标有编号的武器石锤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一把阔剑。剑身通体覆刻龙纹,长约两尺三寸,宽两寸,无鞘。这柄剑曾经很有名气,但现在认识的人不多,它叫漆光。”

  南流景脸色一变。

  能认出铁面卫的人不多,能记得漆光的人更少,也不怪她们居然时隔半年才能知晓这种情报。

  漆光,被千录阁编排进入名器榜的剑,像是唬弄小孩子的神话故事,只有天真的孩童才会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先夏,统御大荒的帝王持漆光斩碎了三界的缝隙。

  南流景不在乎传说的真假,她认为漆光只是一个噱头,复辟千年前盛世王朝的噱头,就和如今的南楚,携朱雀号令天火一样。北境的确在蠢蠢欲动,蓄势而发,他们想要抢夺的东西,古往今来称之为天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