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嬴鱼 第185章 新城

《大秦嬴鱼》第185章 新城

作者:一口香 字数:3689 书籍:大秦嬴鱼

  既然决定要出游,那么,现在就可以先做起准备来了。

  秦鱼找来堪舆图,与秦王一起规划出游路线,计划走最少得路,去最多的地方。

  太子柱一脸无语的看着头对头兴致勃勃对着堪舆图指指点点的两个人,良久,对蔡泽道:“君父携安平君出游,将国事交于我等,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蔡泽一脸为难:“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王已经不大理事了,您若是和大王一同出游,国事要交给谁呢?"

  太子柱纠结半晌,终究道:“罢了。为君父解忧分担国事也是孝顺,孤,就听君父的话,留下监国吧。"

  蔡泽忙恭维道:“太子大孝。”

  太子柱又被安慰道,但还是心有不甘,挑刺道:“君父本就身体不虞,旅途奔劳,安平君怎么这么草率的就答应君父出游的?他都不劝一劝的吗?"

  太子柱倒是没认为是安平君撺掇的秦王出游,而是他自己早就发现,秦王有出游的端倪了。秦王养病期间,无事就招来从各地选拔上来的郎官问话,听他们讲当地的山水人情风俗,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觉着是做韩/楚/魏人好,还是做秦人好?

  没错,秦王招来寻问的,都是些归顺秦国的他国之人,一开始太子柱只当这是做君王的必修课,他还好好跟着学来着,现在看来,那是他的老父出游的心思蠢蠢欲动,先叫几个人来听听故事解馋来着。

  蔡泽:"……大王既然有此决断,想来是有所打算的吧。或许出去走走,与大王的病情有好处?"

  太子柱抱怨:“人得病了,就应该静养,哪有出去奔劳反倒对病情有好处的?”

  蔡泽:"……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寄情于山水,观天地之大,俯仰众生万相,与人的身体而言,确实是有好处的。"

  太子柱无语凝噎,他忘了,蔡泽是修黄老的,学的是道,道从自然中寻找真理,相比于汲汲营营在庙堂,还是山水更吸引他们。

  太子柱只能拿起人员调度文书,为秦王的出行做安排,一边干活一边不甘心的嘟嚷:“希望君父的病情真的能有所好转,否则,孤会骂人的……"

  出去玩不带孤,还要孤给你们劳心劳力的干活,啊啊啊好烦啊啊啊啊啊!秦王出

  行是一件大事,他的身体还不好,就要更注意更麻烦一些。不过,问题不大,因为秦鱼本来就奔着声势浩大去的。

  君主巡视自己的领地,是彰显自己的主权,拉进君与民之间的正常活动。

  以前领地小的时候,各诸侯国主每年都要巡视自己的领地,这是诸侯国主的例行管理手段之一。秦王年轻的时候,关中之地更是被他走了个遍,他还出了函谷关,在西河之地渑池与秦惠文王交好会盟,安抚赵国,好全力去攻打楚国。可见,秦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既是国家主权的一种宣示,也是一种很寻常的政治外交活动。

  所以,秦王出游,并没有遭遇到臣子们的驳议,而是纷纷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这样大的体力活动。

  秦王表示,他可以的。

  既然秦王觉着自己可以,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大王啊,臣愿意跟随左右,为大王出游效犬马之劳,您看可以吗?

  大王,臣也可以.…

  大王,臣愿意…

  大王,您出游,怎么能少了臣在身边伺候呢….…

  于是,太子柱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项,筛选同游之人。

  马上就要冬至过年了,无论如何冬日里是走不了了,所以,太子柱的时间还是有的,只是,脾气略微暴躁罢了。

  或许是出游的决定让秦王大悦,秦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日比一日的好了起来,这也让他更坚定了出游的决心。

  秦王五十四年春天,秦王带着秦国的文武大臣和百家诸子们从咸阳出发,开始了秦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帝王巡游活动。

  这是秦王稷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巡游活动,也是最后一次。

  这次巡游,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到达郿县,接上武安君白起,渡过渭水,去到钟南山,祭祀了老子,念了篇道经,之后入秦岭,走石牛道,过葭萌关入巴蜀,来到成都平原,听李冰介绍了都江堰的修建情况,观看了一回火药炸山石的震撼名场面,再让跟随而来的诸家弟子们做了许多诗篇和记录,这才意犹未尽的从岷江坐上舟船直入江水,体验过江水三峡的激流,吐的昏天暗地不得不在一个叫枳的小城登陆修养了十来天,才开始继续乘船继续顺着江水往洞庭湖而去。

  到了洞庭,秦王就不打算走了,他巡视了洞庭湖上的船坞,住进了长沙正在建造的还只

  有一座简陋起居室的宫殿,穿上荨麻纺织的麻布做成的衣服,品尝了洞庭湖的鱼和稻米,试着自己动手做了几个水果罐头,查看了甘蔗地的长势,还顺着湘水去看了贫瘠的红土地,若不是秦鱼极力阻止,他还要顺着湘水和丽水,去看看秦鱼跟他说过的最南边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是因为这里是秦鱼的封地,所以他才来了就不想走了,但他的身体,是承受不住洞庭酷热多雨的天气的,所以,在秦鱼的坚持下,他们沿着长江河道,一路去了东海。

  在蒙嫣和的带领下,他们在东海上看到了鲸鱼喷水,海豚追逐落日的梦幻场景。

  巡视了秦国的盐场之后,秦王满意的乘船北上,然后溯游淮水而上,在钟离这个地方,与楚王会盟。

  没错,秦王饶了这么一个大圈从东海过来,而不是选择从洞庭北上入南郡,走汉水去西河进入秦国的河东郡和河内郡,就是在这里等着楚王呢。

  子楚和云梦公主来到楚国已经有大半年了,淮水入海东段早就已经和昭氏谈下来了,原本子楚要带着云梦公主回咸阳的,但他接到秦王已经巡游到洞庭的消息,他认为,秦王一定会来楚地看看,所以,他便暂时停留在楚国,静等秦王的到来。

  果然,秦王不仅要来楚地,他还邀请楚王在钟离会盟,这这……这就是主宰秦国五十多年的王吗?

  够霸气,也够野蛮的。

  秦国的王带着文武大臣们大喇喇的一声不响的就来到了楚国腹地,还主动邀请楚国的王来与他会盟,这操作,着实有点太过分了。

  不过,人秦王说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带来了,他的女婿楚王,就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亲自来看看她们吗?

  秦王显然选择性忘记了,他的女儿秦公主,早就自作主张与楚王和离了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秦王是打着老丈人上门见女婿的旗号来的,楚王要么硬气的与秦王翻脸,将他赶出楚地,要么,就乖乖低头,来钟离与秦王会盟。

  楚王选择了第二条路,他乖乖的,带着楚国的文武大臣们,来钟离,与秦王会盟了。

  此次会盟,被秦国带来的诸子百家和史官们全程记录在册,被后世史学家们当做,楚国真正走向灭亡的起始点。

  在此之前,楚国虽然偶有失地,但楚国的元气还在,楚国的国运还在,楚国还有春申君,屈、景

  、昭三贵也如日中天,如果硬气起来,与秦国拼上一拼,秦国是奈何不了楚国的。

  但楚王自己,走下了王座,走向了秦王,将楚国硬生生的掰断了脊梁,沦为了秦国的“附属国”。

  在此次会盟中,楚国的大臣贵族们感受到了屈辱,但楚王自己,却是隐隐畅快。

  哈,让你们逼迫寡人,让你们抢夺寡人的权利,让你们视寡人为傀儡。看看吧,没有寡人,你们连与别过会盟的权利都没有,人家根本就不认你们哈哈哈哈哈!

  与楚国会盟之后,秦王捎上子楚和云梦公主,走秦鱼走过的老路,从淮水入泗水,然后弃舟上岸,乘坐马车,去了陶郡。

  陶郡,自从归秦之后,秦王就没来过这里。

  他徒步走在这座与咸阳相比有另一种繁华的城池中,满足又失落,满足于陶郡果然富庶繁华,是秦国的土地,失落于他的舅父,穰侯魏冉,就葬在这里。

  死生不相见,并不是他的初衷和本意。

  秦王牵着秦鱼的手,像小时候那样牵着他走路,秦王哽咽道:“与寡人一起,去祭祀你的舅公吧。"

  秦鱼:"……诺。"

  因为是被驱逐出咸阳的,而且在魏冉死后,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秦国收回,所以魏冉的后人,都只是在封地过着平淡富足的生活,并不敢去咸阳。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穰侯生前有多么势大,他死后,就有多少人想着要报复他。

  他死了,父债子偿,一样的。

  所以,穰侯的后代子孙,虽然也过着富庶安逸的生活,但也只能算是有资产的百姓,既不是士族,也不是有爵一族。

  享受过权势的人,做梦都想着重登权势巅峰的滋味。

  穰侯才死了几年,跟随穰侯在咸阳呼风唤雨的子孙们,大部分都还活着呢。他们请求秦王怜悯他们,将他们带在身边,好伺候秦王。

  秦鱼四十五度望天,不去看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

  让他们去伺候秦王?

  白日做梦比较靠谱一点,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秦王好笑不已,说他们:“你们的孝心,寡人已经知道了,陶郡离咸阳甚远,寡人不放心舅公的陵寝

  ,既然你们都是孝顺的子孙,便由你们时时照看打扫吧。"

  这是要这些大孝子们守陵的意思。

  穰侯的陵寝自然是由他的子孙们好生照料的,但这个照料,也就是吩咐一声,顶多在旁看着,让隶臣妾们洒扫做活,然后他们按照时节来祭祀一番,其他时候,他们是可以任意过自己的生活的。

  但现在秦王既然下了“王令”,让他们守陵,那就是真的不能离开陵寝半步,时时守候了。

  这,跟坐牢有何区别?!

  原本凑上来想要好处的子孙们脸色霎时间惨白如鬼,如丧考妣。秦鱼猜测,穰侯死的时候,他们大概,也就是这么个脸色吧?

  陶郡虽然是做商城,但不论是维护城中治安,抓捕盗贼,都可以获得军功爵,更何况,六七年前,秦国还与魏楚赵三国联军打了一场河内保卫战,陶郡更是出动全部兵卒应战,绝对不缺获取军功爵的机会。

  而看看穰侯的这些子孙后代吧,绝大多数都是无爵的白身,有爵的,也都是公士爵,还不知道这个公士爵是怎么获得的。

  将这样的人带在身边,给官给宠,才是自取灭亡呢。

  在陶郡住了些时日,魏国和韩国遣使臣来拜访,秦王倒是没邀请魏王和韩王来陶郡会盟,而是接见了一番使臣,就从陶郡出发,去了河内。

  一踏上河内的土地,秦王就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在看到荡阴城的那一瞬间,这种亲切感就更强烈了。

  荡阴城已经建造完成了,是完全比照着咸阳城的布局建造的一座雄城,但比咸阳城,更繁华,更具有商业气息。

  荡阴跟咸阳布局很像,当然很像,因为建城图纸,都是出自同一个团队。

  这个时代的城池不是那么好建的,尤其是大城,更加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风水布局望气等玄学,在考虑这些玄学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秦国嬴姓王脉的稳固和兴旺。

  在符合的基础上,能强化,就更好了。

  所以,秦鱼要想将荡阴建造成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那就不能按照他的想法乱来乱建。君不见,当年张仪去到成都平原建造成都城的时候,就干脆按照咸阳城一比一复刻建造的?所以,荡阴城,基本上跟成都城一样,也是复刻了咸阳城。不过,也只是复刻了宏观布局和外形,其中细节排布之处,那是完完全全

  的不一样的。

  秦王在城门口停下车,站在高大的车辕上抬头仰望这座他听说了无数次,今日终于见到的新城。

  从城门口延伸出来的平整道路两侧,站满了无数静默观看的人,以及,因为暂时不能进城不得不就地停放的望不到尽头的车马队伍。

  秦王仰望城池的同时,他们也在仰望这座城池的主人。

  秦王看了好一会,对左右道:"遣使去赵,就说,寡人邀请赵王,在荡阴会盟。"

  “哦,对了,要赵王,记得把寡人的重孙给带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