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月顾我 第 88 章

《明月顾我》第 88 章

作者:深碧色 字数:2678 书籍:明月顾我

  第87章

  入夏后,江南一带又是连绵数日的梅雨。

  去岁肆虐的水患几乎在每个人身上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一度人心惶惶,有不知所措烧香拜佛的,也有提早离乡避祸的。

  好在有惊无险。

  陈桉自接下修堤理水的重任后,身体力行,亲至各地查看境况,将水患中毁得七七八八的堤坝重新规划起来。

  当初沈裕给了陈桉极大的权利,在此事之上,江南各地都得听他的安排。

  这其中虽也免不了各方的私心算计,但磕磕绊绊的,还是在大雨来临之前做好准备,避免重蹈覆辙。

  就连中枢,也专程传令江南六州,提前做好防范。

  眼见各地安稳,未曾再有当初的惨况,众人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得以放回肚子里。

  不过这雨也不是毫无影响。

  于容锦而言,生意不好倒是其次。

  院角那几l丛月季原本开得正艳,受了大半月雨水的浸泡后,根系烂了大半。只得将这些花挖出来,修剪枝叶,暂且移栽到别处。

  她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忙了半晌,好不容易收拾妥当,叩门声响起。

  容锦擦去净手的水,开了门,一只竹编的篮子随即送到眼前。

  竹篮中铺着荷叶,堆着好几l只新摘的莲蓬,还插了朵开得正盛的莲花。

  粉白两色,娇嫩可爱。

  “云姐,你要的莲子来了。”映月并没打伞,头上倒扣着一整片绿莹莹的荷叶,裤脚一直挽到膝盖,腿上还沾着些许污泥,笑盈盈道,“我来时还遇着陈夫人,她托我捎句话,说是若你得空,晚上过去吃鱼呢。”

  容锦自到了这芙蕖镇,除却交付绣品,并不常与旁人往来,映月是个例外。

  江映月年纪不大,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父亲死在去岁那场洪灾之中,家中没了顶梁柱,只剩她与娘亲,还得供养那位不大好伺候的祖母。

  江母从前帮旁人浆洗衣裳,去岁因忧思过度伤了身体,养家的重任便都落在了映月身上。

  映月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却并没怨天尤人,甚至没抱怨过半句。

  她心思活泛,嘴皮子利落,一年四季总能想法子倒腾点东西买卖,勉强将这个家给撑了起来。

  容锦第一眼见着,就觉着她很像从前的自己,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关照一二,也会将做好的绢花交给她兜售。

  至于她口中的“陈夫人”,说的则是谢秋桐。

  容锦当初辗转乘船离了陵川,漫无目的地在江上过了几l日,直到微雨过后,见着渡口数株花簇锦攒般的胭脂海棠,心中一动,索性就在此处留下。

  而谢秋桐随陈桉离开湖阳后,为治理水患,辗转各地,两月前来了早前受灾格外严重的芙蕖镇。

  她无意撞见,又认出容锦时,先是诧异,随后却又了然。

  早在湖阳,她就看出来,容

  锦与那位沈相之间粉饰出来的太平长久不了,迟早会有分崩离析的一天。

  年初那会儿,谢秋桐也曾听闻容锦失踪的消息,知道沈裕为了找人,恨不得将整个宣州都给翻个过。

  可仿佛还是没寻着。

  最后甚至没再回湖州,而是径直从陵川北上回京。

  谢秋桐不清楚容锦究竟是在那场刺杀之中遇难,还是金蝉脱壳逃离,但也曾唏嘘过,想着自己此生兴许再也见不着这位颇为投缘的姑娘了。

  芙蕖镇重逢后,自是又惊又喜。

  她产期将近,身子愈重,此番留在芙蕖镇养胎,与容锦多了不少往来。

  容锦应了邀约,大略收拾一番,揣上新制成的莲花簪,撑了把绘着雨过天晴景的纸伞,往谢秋桐家中蹭饭去。

  谢秋桐已有八个多月的身孕,行动多有不便,煮饭这事则落在了从堤上回来的陈大人身上。

  陈桉并没读书人那“君子远庖厨”的讲究,谢秋桐喜欢的菜色,他做得比酒楼的大厨还要地道。

  哪怕自己身体也不怎么样,只要得了空,还是会亲自下厨。

  容锦到时,厨房已经传出饭菜的香气,是那种清清淡淡的,并不腻。

  谢秋桐见着那莲花簪,眼前一亮,爱不释手地把玩着:“你制簪的手艺着实大有进益,再过个一年半载,我怕是都没什么能教你的了。”

  容锦也没同她见外,自己动手添了杯茶,笑道:“闲来无事,就琢磨这些了。”

  她在芙蕖镇的日子过得可谓安逸,没什么值得烦心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喜欢的这些事情上,也算自得其乐。

  要说的话,唯一的牵挂便是京城的妹妹。

  昔日将容绮托付给颜青漪,实属无奈之举。

  虽说离京前在青庐住那几l日,她已经隐晦地向颜青漪提过自己的打算,可她如今“杳无音信”,以容绮的性子,私下怕是没少抹眼泪。

  容锦也曾动过联系的心思,只是信都写好了,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没托人送出去。

  她心中尚存顾忌,不敢贸然行事。

  不多时,饭菜陆续上桌。

  陈桉挽着衣袖,手背上不经意间蹭了一道炉灰,才放下熬好的鱼汤,侧过身掩唇咳了声。

  虽极力压抑着,却还是传到里间。

  谢秋桐摩挲着发簪的手微微停顿,长眉微皱,无声地叹了口气。

  陈桉身体不好由来已久,本是早年在牢狱中落下的旧伤,这大半年来奔波劳累,愈演愈烈。

  “江南这边的名医几l乎看了个遍,早前,我也请荀家那位公子看过……”谢秋桐垂了眼睫,手掌轻轻覆在隆起的小腹上,神色怅然。

  许是产期临近的缘故,她近日越来越容易焦虑,情绪反复无常。

  大夫看过,开了调理身体的方子,还特地叮嘱要少思少虑,否则于胎儿无益。

  “如今形势好了许多,陈大人也不必如先前那般东奔西跑,你只管放宽心

  (),先顾好自己肚子里这个才好。”容锦扶着谢秋桐往外?()?[()]『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见她仍旧愁眉不展,犹豫片刻后又道,“你若是实在放心不下,我倒是也认得一位大夫。”

  “是谁?”谢秋桐搭在她小臂上的手力气都大了些,“他人在何处?”

  容锦抚过她的脊背,轻声细语道:“你兴许没听过,她姓颜,眼下人在京城。”

  颜氏不比荀家。

  荀家世代行医,出了好几l位宫中就任的太医,那位荀老爷子正是当朝太医令,名声天下皆知。

  颜家虽在京城一带的民间有口皆碑,名声却传不到南边。

  容锦便又额外补了句:“她年纪与荀朔差不多,可依我私心来看,医术却是要更胜一筹。”

  这一点,就连荀朔自己也是认的。

  “我信你,”谢秋桐面露难色,“只是她远在京城,怕是多有不便。”

  且不说以她的情况,数月之内怕是都不宜舟车劳顿,陈桉如今顶着官职,又岂能擅离江南?

  “颜姐姐有时会离开京城,四方云游,搜寻各地医术偏方,从前还曾同我提过想到南边来转转。”容锦小心翼翼地扶谢秋桐坐下,“你若是有意,可修书一封给她,说不准能成。”

  她能确准,若颜青漪下江南,身边必定会带着容绮。

  届时总能想法子见上一面。

  又兴许,沈裕回京后的注意力早就转移到那些朝堂正事上去,无暇在乎这点小事,那她大可以将小妹留在自己身边。

  手中的银钱再攒攒,就能将暂时租赁的院子买下来,若将容绮接来,就真可再无烦忧了。

  事情的进展比想象中更为顺利,谢秋桐心系陈桉病情,当晚拟好书信,问过颜青漪医馆所在后,第二日就差人将信送了出去。

  随着这信寄出,容锦平淡的日子里多了一分期待。

  只是芙蕖镇与京城远隔千山万水,哪怕谢秋桐不吝惜银钱,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到回信的。

  比回信来得更快的,是京城传来的流言蜚语。

  时值盛夏,连绵月余的雨水终于停下后,迎来的是酷热。

  容锦有些苦夏,白日几l乎足不出户,一直到夜间暑热逐渐消散,才会在在院子里乘凉。

  映月新卖了一整盒绢花,靠着伶牙俐齿夸得天花乱坠,将那位夫人哄得还多给了赏钱。

  她算清账,特地趁着晚间来送银子。

  容锦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手边的石桌上放着消暑的冰糖绿豆汤,还有井水冰过的瓜果,惬意得很。

  映月在旁边坐了,捧了碗绿豆汤,讲着自己在城中听来的奇闻轶事。

  容锦慢悠悠地摇着团扇,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只当是睡前听说书。

  直到映月提及在茶肆听的闲话。

  “那些书生说什么,圣上下旨,给沈相赐了一门亲事……”

  映月并不怎么关心朝廷的事,毕竟那些大人物如何如何,与她赚钱没什么干系。

  只是江南肆虐的乱象算是这位沈相摆平的,去年最难熬的冬日,她与娘亲靠着施粥才活下来,故而对这位的印象格外深刻。

  容锦执扇的手停住片刻,若有所思道:“是吗?”

  这所谓的亲事,是圣上有意要钳制沈裕,还是沈裕看中了哪位闺秀,心甘情愿?

  就无从得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