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117 万国来朝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117 万国来朝

作者:袂浅 字数:7465 书籍: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这些外国使臣穿着不同的服饰、长相也差别很大。

  他们之中有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有虎背熊腰、长着满脸络腮大胡子的沙俄人,还有一部分人脑袋上缠着头巾、皮肤呈现淡棕色是来自南边的印度、缅甸与暹罗等地的。

  他们目含惊恐的瞧着站在御阶之上的康熙等人,互相扭头对视间传达出来同样的意思:神秘的东方力量果然是名不虚传!

  早年前曾暗自打过坏主意,妄图靠着输送鸦片前来攫取大清财富的英吉利人更是被眼前“大变活人”的一幕给吓破了胆,他们冷白皮的肤色变得愈发惨白、满额头冒冷汗,拼命将脑袋往下垂,恨不得当场缩成一个不起眼的球,咕噜咕噜的滚出去,好来躲避上首传来的各种各样的打量视线。

  执政六十一年的康熙大帝对欧洲诸国是有很强的震慑力的,如今他的孙子的政绩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本就好战的乾隆在执政中期后,变得愈发爱打仗了。更让外国人惊恐的则是,他不仅爱打仗还非常擅长做远征指挥官。

  二十年前的清俄一战,清军打得毛子们嗷嗷叫,沙俄女皇更是气愤的颁布国书臭骂乾隆皇帝不要脸,“不要脸”的乾隆皇帝从精明的女皇手里夺回了雍正朝被割去的土地。

  十几年前的倭国海战又让世界瞧见了大清不俗的水师力量。

  十年前,缅甸野心勃勃的贡榜王朝在中南半岛称霸,把暹罗灭了并入自己的国家后又入侵云南,清军在两国边境线上开启了保卫战,坐镇于京城的乾隆皇帝远隔大半个国家遥遥指挥。

  弘历吸取了在后世瞧见的史料教训,面对此时空中这场迟来的清缅之战他显得十分有经验,早在大军出发前就让军医配备了足量的能抵御南边瘴气的药丸。

  因为战前准备充足、再加上乾隆这个总指挥官知晓战局,游刃有余的精准打击,使得这场清缅之战不像是历史上记载的那般断断续续的打了七年,四次战争,清军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是一战定胜负,半年的时间,清军大胜,缅军惨败,中南半岛的□□势也被此战给大大的改变。

  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得乾隆皇帝收复了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被缅甸掠夺走的孟养、木邦、蛮暮(蛮莫)等土司,还使得刚被灭国的暹罗获得了喘息的时间、抓住机会又从缅甸中独立1,而后转头投靠大清,成为清廷附属国,同老挝、不丹、尼泊尔、锡金等一样岁岁向爱新觉罗一族朝贡。

  抛开这些武功不谈,日渐老迈的乾隆文治也没有随着年纪的增加变得平庸。

  民间歌舞升平、国库丰盈,每隔两年朝廷都会减免一部分赋税,硬邦邦的水泥路像是蛛网般覆盖在了黄土路上。

  举国上下都在修路搞基建,一座座厂房在各省郊外拔地而起,厂房多了,用人自然而然也跟着增多了,诸如纺纱、织布、刺绣这种手艺活只能手巧的女子干,有需求自然得满足,有机会明眼人也会紧紧抓住。

  八年前,皇家科学院研制出来来一种名为“飞梭”的东西,飞梭的发明使得织布速度翻倍的提升,在深受乾隆皇帝疼爱的和敬、和嘉、和静、和恪、和孝五位公主的推动下,一些皇家纺织厂中扩大了女工的数量,其余民间的纺织厂也跟着有样学样,废除缠足后的女人们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脑子清醒的女人们越来越多走出家里做工。

  这时,摆在面前的问题就又冒出来了。

  在如今识字率普遍低的情况下,男子们读书的都不多,女子认字的就更少了,可女子们做工时避不可免的也会碰上文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七年前外城里建设了第一座女子学院。

  女子学院刚刚建成,一种名为“蒸汽机”的东西横空出世直接将大清这辆放在马车上快速奔跑的国家给挪到了汽车上。

  蒸汽机如一个加速器般推着各种各样的器具进行升级换代。

  乾隆五十四年春,第一辆乾隆牌的四轮蒸汽车行驶在了京城平坦的水泥路上。

  此时刚刚学会骑两轮自行车的百姓们望着四轮蒸汽车惊得瞪大了眼睛。

  等三年后。

  百姓们已经习惯看到四轮车与两轮车在水泥路上跑来骑去时,乾隆五十七年秋,大清第一条铁路建成。

  此铁路名为“京盛铁路”,从京城东郊起直达关外的盛京。

  乾隆五十八年春,第一辆拥有三十二节车厢的蒸汽机车生产成功。

  去年年末,京盛铁路正式投入使用。

  关内、关外的老百姓们提着大包小包、拎着大箱小箱、惊奇又欣喜的坐着行驶起来会在铁轨上“狂嗤狂嗤”响、顶部“嘟嘟嘟”冒着白色水蒸气的绿皮列车,看着玻璃窗外白茫茫的雪色,在关内外自由的往返。

  铁路的修建、列车的运行大大提高了运货的速度。

  大清也在水泥路与厂房之后开启了第二次基建,势必要在十五年之内以豫省为中心修出来一个能到达大清东南西北的“米字形”铁路网。

  此刻是清朝的巅峰盛世,万国来朝的局面是盛唐之后,华夏之地上迎来的又一巅峰乐世。

  百姓们走在京城街道上能瞧见各种各样的外国人,他们说着颠三倒四的蹩脚汉话,学着如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语言,感受着神奇的东方大国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是宫外面的情况,而眼下金銮殿上的震撼还在持续。

  外国使臣们战战兢兢的,跟随使臣前来的外国史官们更是恨不得将眼前之景给深深刻在脑子里,好回国后写到他们国家的史书上,让他们国家的人明白华夏人常说的“老祖宗”的魂魄是真的存在的!

  康熙朝的史官已经激动的脸色通红、握着毛笔的右手都忍不住发颤,奋笔疾书的记述着禅位大典的奇景。

  黑压压跪了满地的文武官员们心中也在犯嘀咕,一是万万未曾想到流传多年的离谱传言竟然是真的,二是他们也不敢想啊,老话常念叨的“祖宗显灵、祖宗显灵”竟然还真得不是一句拥有美好愿景的妄想话啊!

  不管底下人现在心中是怎么想的,乾隆与嘉庆此刻是真高兴。

  乾隆欣喜于他在咽气前的几年竟然还能再次见到自己敬爱的汗玛法,嘉庆则高兴于在自己登基的时候能见到圣祖爷等人,是不是证明老祖宗们也是对他当政抱有期待的?

  乾隆与嘉庆的脸上满满喜悦,康熙父子们虽然在后世时就知道弘历是禅位的,但却诧异于他们竟然会凭空出现在禅位大典上,看着端着传国玉玺的嘉庆,康熙等人心中各有思量。

  只知乾隆之名,却不识乾隆之人的太子妃也趁此机会满脸好奇地打量乾隆与嘉庆,不得不说看着眼前笑得满脸褶子、一脸喜庆的老年乾隆,瓜尔佳氏真心觉得这孩子果然就像自家太子爷说的那般,除了脸型、眼型长得与寡言少语的老四相似之外,父子俩的性子可真是天差地别、一南一北啊,严肃的皇家中能出现乾隆这么一个乐呵人也真是难得啊。

  与瓜尔佳氏站在一块的四位公主此刻简直都快闭眼昏厥了,她们原以为刚才乾隆那一句“汗阿玛”是在称呼太子爷,可当看到穿着明黄色龙袍的父子俩对着胤禛喊“汗阿玛”、“汗玛法”,对着胤礽唤“太子二伯”、“太子二玛法”时,仿佛迎头被敲了一记实心的大石锤,整个人从头到脚都裂开了。

  禅位大典原本就走到结尾了。

  康熙等人的出现更是催化了收尾过程。

  乾隆与嘉庆领着康熙父子们、太子妃以及晕晕乎乎、搞不清楚状况的四位公主还有兴高采烈的弘晞走出金銮殿,只见殿内跪的满满当当的,殿外也是从上到下跪了满地人。

  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的八旗旗帜在正月的寒风中飘荡。

  居高临下的弘晞眯眼四望、黑压压的人影如长龙般蜿蜒向南望不到尽头,这场禅位大典着实办得十分盛大。

  “汗玛法,你们这次准备在这儿待多久呢?”

  一脸喜悦的乾隆转头对着身旁的康熙笑着询问。

  康熙也将目光从迎风吹的明黄色龙旗上收回来,对着乾隆笑道:

  “弘历,我们会在你这儿待三个时辰,在二十一世纪待十八个时辰。”

  听到长辈们又能去后世了,乾隆的眼中满是羡慕,站在其后的嘉庆眼中也尽是憧憬,他知道后世是个好地方、穿越时空又是难得的人生奇遇,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这好机会是万万没他份儿的,心中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乾隆则暗自在心中疯狂念叨道:太|祖爷,您快仔细看看呐!弘历我呀这些年可是兢兢业业的治理大清的,您上次都带着弘历去后世了,这次说什么也一定要带着弘历再去一次啊!

  飘浮在空中的系统虚影感受到了笑眯眯的乾隆皇帝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极强穿越愿念、它边收集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正能量,边用算法计算着带乾隆皇帝穿越时空的可能性。

  “汗阿玛,要不咱们去宫外瞧瞧吧。”

  同样被眼前的禅位景象给搞得心神激荡的太子爷忍不住对着自己老父亲开口道。

  康熙也对如今宫外的景象好奇的紧,听到宝贝儿子的提议,当即看向乾隆道:

  “弘历啊,你带我们出宫看看吧。”

  乾隆颔了颔首对着跟在身后的大太监吩咐道:

  “你去把和珅与巴拜给朕喊来。”

  大太监忙恭敬的俯了俯身,转头往殿内跑,没一会儿两个中年男人就一前一后的快步来到了康熙等人跟前。

  和珅直接再度跪拜道:

  “奴才钮祜禄·和珅给康熙爷、雍正爷以及我大清的列祖列宗们请安。”

  站在他身旁的蒙古王爷也跟着拜道:

  “玄孙博尔济吉特·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给诸位长辈请安。”

  听到和珅的话,除了嘉庆不喜的皱了皱眉头,弘晞满脸兴味外,康熙等人都没有露出什么意外的表情,显然和珅虽然有名,但也不是有名到能在乾隆皇帝的百科页面上用长篇大段的词条来描述他的情况的,康熙等人包括乾隆此刻都不知晓和珅在历史上的具体情况。

  可待巴拜长长的共有十七个字的名字进入人耳后,康熙的眼皮子不由跳了跳,胤禛的嘴角也狠狠抽搐了两下,姓“博尔济吉特”,还自称“玄孙”,不用问这巴拜绝对是弘历的外孙了,属于康熙第五代的小辈。

  对于去过后世多次的康熙父子们而言,第五代的这个辈分不算稀奇,稀奇的乃是这个小辈基本上不会与人重名的蒙语名字。

  直郡王最先憋不住冲着巴拜大大咧咧地笑道:“‘福寿钢铁大宝贝’,好家伙,你这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听到胤禔的话,巴拜的耳根子也不禁微微红了。

  乾隆接话,一脸得意的对着胤禔感慨道:

  “大伯,你有所不知啊,巴拜乃是朕与元后富察氏所出的嫡女——和敬固伦公主生下来的独子,朕希望巴拜有福有寿、身子骨长得结实如铁,因为疼爱他的母亲,所以朕也爱屋及乌对他珍视若宝贝,故而才给这个外孙子起了个好名字啊。”

  “对了,他娶的嫡福晋还是五叔的曾孙女嘞。”

  听到这话,胤礽等人又都忍不住看了看“福寿钢铁大宝贝”,直到把“钢铁大宝贝”看得羞涩的满脸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那里放了。

  胤祺才看着自己的曾孙女婿,用右手摸着自己的下巴冲着康熙感叹道:

  “汗阿玛,儿臣听到巴拜的名字,深深觉得咱们家金、银、铜、铁蛋儿的乳名还是起得太保守了。”

  众兄弟们深以为然,可不是嘛!

  他们都只是把“团啊”、“蛋啊”当成自家儿子、女儿的乳名,瞧瞧人家弘历这活泼的性子,直接给外孙子起个“福寿钢铁大宝贝”做大名,谁都可以喊,这点比不过啊,比不过。

  康熙没搭理自己五儿子,而是冲着“钢铁大宝贝”温和的笑了笑。

  乾隆也带着“钢铁大宝贝”认识了一遍长辈们。

  弘晞微微仰着头,看着“钢铁大宝贝”红着脸、低着头冲他拱手翁声翁气地称呼“金团堂玛法”,不禁眨了眨漂亮的眼睛,整个人从头到脚都麻了。

  他就说了乾隆朝的欢乐多,每来一次他的辈分都像是坐火箭一样得往上升一级。

  第一次他们一群人在朝会上出现,乾隆不情不愿的喊他“奶娃娃大堂哥。”

  第二次系统又带着他们一家人在奉先殿着陆,十三岁的嘉庆惊奇的喊他“金团堂伯”。

  如今等着“钢铁大宝贝”喊他“堂玛法”后,弘晞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一声三岁半的他可就是做“玛法”的人了。

  他伸出小手在自己怀里摸呀摸,顶着众人不解的视线从怀里的内兜中掏出来了俩从后世买回来的钛钢小手铳模型。

  小手铳做得挺精致的,通体呈淡金色,枪口处还有一个凸起的小圆圈,弘晞特意让宫中的匠人做了两根金链子穿过小圆圈,将其打造成了项链的模样。

  他将右手里的两条金链子挨个递给嘉庆、巴拜奶声道:

  “永琰、巴拜,喏——这是我给你们俩带的见面礼!”

  嘉庆闻言一愣,低头看着小堂伯一脸认真的模样,才回想起多年前在奉先殿时,自己这个披散着头发、穿着杏黄色寝衣的光脚小堂伯曾说他这次来得匆忙,等下次见面必定会给自己补上见面礼的事情,他不由哭笑不得的伸手从弘晞小手中接过金链子,又冲着弘晞笑道:

  “永琰多谢小堂伯。”

  弘晞矜持的点了点头,他选择给嘉庆送小手铳项链也是因为在原时空中自他汗玛法驾崩后,清廷就逐渐把康熙朝的火器束之高阁了,直至后来火器在库房中都生锈了,洋人打进来他们才意识到火器有多重要,可惜已经晚了。

  “永琰,老祖宗告诉我说未来的战争是靠强大的火器来做支撑的,你要记得火器的发展不进则退,万万不能耽搁了,要代代迭进才行呐,把最精尖的火器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一些旧的、淘汰的可以卖到外国赚大额银两,你晓得吧?”

  “侄儿记得了。”

  知晓自己小堂伯不是一般孩童的嘉庆笑着点头应和。

  巴拜也学着自己十五舅的模样从弘晞手中拿过另一条金链子,他用右手摩挲着钛钢的材质,十分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个说话完全与他年龄不符的小堂玛法。

  弘晞努力挺起胸膛,任凭“钢铁大宝贝”打量,心中则暗自庆幸,幸好他出发前念着“好事成双”,才给怀里揣了两根金链子,否则若是单拿了一根金链子过来,还不够分呢。

  和珅恭顺的站在皇家一群人身旁,瞧着众人认完亲,乾隆一转头将视线移到他身上了,他忙心领神会的往前走了两步。

  乾隆也指着和珅对康熙笑道:

  “汗玛法,孙儿年过半百才与和爱卿相识,和珅可谓是难得的一个通才啊,进入庙堂能从政做官,脱下官服能写书经商、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还能做出许多不错的诗词,当初《红楼梦》就是他在除夕夜里给朕献上来的,现在他已经成为朕的左右手了,什么事情交给他都能办得又快又好啊。”

  “哦?那他倒的确是才华不俗啊。”

  康熙用右手捋着下颌上的胡子打量着和珅。

  长相俊美、气质儒雅、腹中有才华、嘴甜还会办事,这放在哪一朝都是妥妥的帝王宠臣啊。

  弘晞也在看着和中堂,又不自觉的瞄向嘉庆,看着嘉庆在听到自己父亲对和珅毫不吝啬的称赞时,面无表情的模样,脑海中就又不可避免地想起了那句经典名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不得不说和珅贪归贪、但他对乾隆皇帝的确是忠心耿耿的,能力也不俗,不像索额图与纳兰明珠一样在朝堂上拉帮结派,和珅主打的就是专门绕着乾隆一个人转,单从忠心与会办事这两点来说,在他眼中和珅可是要比马齐那种在自己四叔当政时,作为谈判官在《布连斯奇条约》的交涉中被敌方收买偷偷向沙俄一方泄密、致使最后谈判结束沙俄人不仅在领土占了大便宜,还在贸易上占有了诸多好处的二五仔好太多了。

  若说乾隆不知道和珅私下里在行贪污敛财之事,弘晞是绝对不相信的,毕竟乾隆也精明极了。

  乾隆能将和珅留给嘉庆处理,显然是给嘉庆留了一大笔可再生的财富,可惜嘉庆能力、手腕、心性、眼界都与祖辈、父辈相差甚远。

  他不会用和珅,乾隆前脚一驾崩,他后脚就急急忙忙的把和珅赐死还抄家了,和珅的家产是上亿的,抄了他的家虽然使得国库中得到了一大笔丰厚的钱财,可惜也使得清廷少了一个极能办事的大臣,这使得渐渐衰败的庞大清廷各部门之间的运转就变得更加难了。

  若是嘉庆只把和珅家给抄了,想办法收复和珅作为己用,像是乾隆那般敲打和珅又重用和珅,想来在不同的时空中平庸的嘉庆朝又会是另一个风貌了。

  弘晞这般想着就又听到乾隆笑道:

  “汗玛法,如今科学院已经生产出了蒸汽机,东郊有一条直通盛京的铁路,还有一辆三十二节车厢的绿皮火车,宫里也有九辆蒸汽四轮车,不如朕带你们坐车去宫外看看?”

  听到蒸汽机已经做出来了,康熙等人也忍不住面露惊讶了,但转念一想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四月份从后世缨国古董店里带回古董蒸汽机,直至如今科学院那些科学家也才堪堪研究了大半年,而在乾隆朝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半个甲子的时间,有成品在前乾隆朝的科学院能研制出来蒸汽机,还把其投入使用,这不稀奇。

  去过后世的人都知道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启的标志,忙点头应下了。

  乾隆留下新皇嘉庆在宫中,带着宠臣和珅以及外孙子巴拜领着康熙等人在大清门坐上了蒸汽四轮车。

  九辆车排成一条线全部开到了宫外。

  太子妃与四位公主坐在一辆车里,给他们开车的是一个面容俊朗的御前侍卫,巴拜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负责给太子妃和公主们讲解一路上瞧见的东西。

  五个女人一上车,恪靖就忍不住开口对瓜尔佳氏询问道:

  “二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啊?”

  纯禧、荣宪、端静三姐妹也满脸不解的看向太子妃。

  瓜尔佳氏明白姐妹四个这是不理解为何乾隆会是胤禛的儿子,她抿了抿红唇,言简意赅地叹气道:

  “这个世界与咱们生活的世界不同,在别的时空中等到汗阿玛当政晚期,朝堂上爆发了惨烈的九龙夺嫡,金团阿玛被老爷子两立两废,最后是老四登基的。”

  四位公主闻言不禁惊恐的瞪大了眼睛。

  端静更是下意识用右手捂住了嘴,她只比胤礽晚出生三日,从小到大太子有多么受宠她是最清楚不过的,说句难听点的话,她与太子是天然的对照组也不过分。

  可这般受宠的太子竟然最后会落得个两立两废的凄凉下场,这是四姐妹不敢设想的。

  历朝历代的史书都写明了,太子倒了,太子的家人必定也不会落下好下场。

  瞧着太子妃满脸复杂的神情,荣宪也不禁小声道:

  “那金团呢?”

  “没有金团”,太子妃眸中滑过一抹黯然,“在许许多多的时空里我都只有宝团一个闺女,东宫失势了,宝团年纪轻轻就在大草原上没了。”

  “汗阿玛是个,是个非常长寿的君王。”

  原本还在心中想着汗阿玛莫不是晚年疯了,才会亲手把自己耗费半生心血培养出来的继承人给两立两废的公主们,听到“长寿”二字就恍然大悟了。

  雄主越长寿,储君偏偏还能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储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最后不能调和,要么老的提前禅位,要幺小的就被废掉舍弃。

  “九龙夺嫡”单听这名字就知道有多惨烈了。

  荣宪有亲弟弟,她弟弟胤祉还排在第三位,想想就能知道老三必然也是逃不开夺嫡这个漩涡的。

  恪靖也不禁抿紧红唇,她相信老五的性子不会参与夺嫡,老九是个爱闹腾的性子又整日拉着老十跟在老八屁股后面打转,老八出身不好却能成为皇家年龄最小的贝勒爷,颇受圣上重视,她就能猜到老八如果瞧见太子倒了,必定也是会往上冲着夺皇位的,老九那脑子怎么能玩过她四哥呢?

  车厢内的气氛变得有些低沉。

  坐在驾驶座上的御前侍卫双手握着方向盘恨不得原地蒸发掉,待在副驾上的巴拜也尴尬的脚趾扣靴子底部。

  太子妃瞧着四位公主脸色各异的模样,又笑道:

  “大姐、二姐、三妹、四妹,你们也无需这般严肃,总之这些事情不会在我们世界再发生了,就全当成个故事听听算了。”

  听到这话,四位公主脑海中也清明了,是啊,如今太孙都册立了,东宫有两位继承人,她们汗阿玛和众兄弟们都知道“未来”了,总不可能重蹈覆辙吧?

  她们这些公主又不能左右政事,想太多也无用啊。

  思绪最先转过来的恪靖有心思打量车厢内的布局了,和马车的车厢挺像的,但跑起来却非常平稳,她掀开帘子透过玻璃窗往外看,瞧见外面的景象后瞬间震惊失声道:

  “这还是京城吗?”

  听到恪靖的声音,太子妃、纯禧、荣宪与端静也忙伸手掀起帘子往外看。

  只见道路两侧已有不少四四方方的高楼树立了起来,虽不像后世那般动辄几十上百层高,但是粗粗一看也有六七层了。

  不少男人、女人骑着包有橡胶圈的两轮自行车在街道上行驶。

  道路十分平坦、街面也很干净,还能瞧见不少穿着本土服饰的外国人正在连说带比划的朝着普通百姓们说着什么。

  这等景象远远超出了四位公主的预料,去过后世的瓜尔佳氏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一句:乾隆朝可是发展的真快啊。

  “怎么突然停下了?”

  车骤停了,纯禧疑惑的询问道。

  坐在副驾上的巴拜转过头对着五个长辈解释道:

  “太子妃曾奶奶、大曾姑奶奶、二曾姑奶奶、三曾姑奶奶、四曾姑奶奶,前方是女子学院要减速慢行,今日好像是她们开学的日子,人有些多,所以咱们停车等一等。”

  “女子学院?”

  听到这话,太子妃眼睛一亮忙打开车门下了车,踮起脚尖隔着人群往前望。

  四位公主也都好奇的纷纷下了车。

  跟在她们车后面的两辆车内分别坐着老八、老九、老十以及老十二与老十三、老十四。

  老十眼尖的瞧见前面下车的五个女人,不禁疑惑的说道:

  “二嫂和大姐她们怎么会突然下车呢?”

  老九正趴在玻璃窗前看道路两旁的商铺,听到胤俄的话也将目光给转向了前方。

  老八从驾驶座的御前侍卫口中听到前方乃是女子学院后,眼中滑过一抹了然,温文尔雅地笑道:

  “二嫂和姐姐们身为读过书的女子,可能是对女子学院好奇吧,既然前面人多车停了,咱们等一等也无妨。”

  听到八哥的话,老九、老十互相瞧了一眼没有再说别的。

  第一辆车里坐的都是身手极好的御前侍卫,他们是专门负责开路的。

  康熙、胤礽、胤禛、弘晞跟着乾隆坐在第二辆车内,坐在副驾上的和珅舌灿莲花的扭着头给圣祖皇帝讲着这些年乾隆爷的功绩。

  乾隆高兴的合不拢嘴,甚至感觉和珅说的比他前些年自夸时讲得都好听。

  弘晞也不禁在心里啧啧两声,有文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夸起人来也像是写锦绣文章一样,一段一段的。

  想想乾隆那“一片一片又一片”的大白话诗,再想想和珅那“五十年来梦幻真”的绝命诗,两者对比鲜明,弘晞又忙用小手捂住嘴,强憋着笑意。

  康熙、胤礽、胤禛已经对乾隆的性子很了解了,自动将和珅说的诸多美话从脑子中过滤掉,掂量弘历这些年的政绩,单单一个“万国来朝”就已经彰显出弘历把大清推向的盛世在这个世界里有多令人瞩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