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 163 章 163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第 163 章 163

作者:近日光 字数:2584 书籍: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首先,他任人唯贤,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之后立马罢免了不作为的万安等人。

  并且把明宪宗朱见深重用的那些方士骗子处死,并废除了真人、国师的封号。

  不再重用宦官,而是重用刘大夏、李东阳这样的贤臣。】

  听到刘大夏的名字,朱高煦觉的特别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三弟,这个刘大夏听着特别耳熟,他谁来着?好的坏的?”朱高煦低声问一旁的朱高燧。

  朱高燧这脑子也没比朱高煦好多少,他也觉的刘大夏这个名字十分的熟悉,但就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这种想不起来的感觉特别难受,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一起看向他们大哥,别看朱高炽胖,但脑子相当的好使。

  还有朱瞻基,过目不忘的本事绝对是遗传了朱高炽。

  朱高炽看着两个弟弟眼中清澈的愚蠢,又叹了一口气。

  【朱高煦】:刘大夏是谁呀?刘大夏是谁呀?好的坏的?好的坏的?

  因为朱高煦太想知道刘大夏是谁了,于是这句话以弹幕的形式刷屏了。

  愣是打断了乐瑶的节奏,作为宠粉的主播,乐瑶自然要解答一下。

  【刘大夏咱们之前提过,是四朝元老。

  但要说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怎么说呢,好坏是相对而言的。

  先说说他好的一面,他直言不讳,为官清廉,且有治理黄河之功。

  在任兵部之职时,他整顿了军饷制度,改革兵政,减轻了朝堂负担。】

  “这么看,还是个挺好的官。”朱高煦道。

  朱高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他这弟弟光长岁数不怎么长脑子。

  【接下来咱们唠唠刘大夏颇有争议的一面。

  首先是阻止明宪宗朱见深出兵安南,当年宦官汪直劝谏明宪宗朱见深像太.祖太宗皇帝学习开拓疆土,收复被明宣宗朱瞻基放弃的安南。】

  朱瞻基没想到神迹提后朝大臣之事,还能扯到自己。

  朱棣一听被主动放弃的安南,看朱瞻基的眼神又深邃了一分。

  原本朱棣觉的自己这个好圣孙是最像自己的,如今看来不是。

  “皇爷爷,孙儿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定不会再放弃安南。”朱瞻基语气坚决,他是个知错能改的。

  【但是刘大夏一等文臣却不同意再次攻打安南,他们觉的劳民伤财。

  于是朱见深派人去兵部取关于当年大将张辅南征安南的相关资料时,刘大夏就把资料藏了起来。

  他还联合兵部尚书余子俊一起劝谏皇帝朱见深,最终攻打安南不了了之。】

  朱祁钰听此皱起眉头,之前他也觉的攻打安南没什么必要,维持太难,可自打听神迹所述关于大明经济的之说。

  现在的朱祁钰可是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同时心中更加佩服太宗的战略目光。

  这个刘大夏看似是忠臣,但所作所为却都是不利大

  明。

  朱祁钰虽不知后朝武力值多强,但听身就说的那几场大的胜利,朱见深时期大明的武值该处于上升状态。

  【至于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目前这个是有争议的。

  但刘大夏的确是说过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他是反对下西洋之举。

  虽然他的家族后代却成了沿海最大的走私集团,当然后代是后代,先人管不到后代的事情。】

  “来人,把航海资料立马抽调。”朱祁钰立马下令,大航海计划,救大明经济的关键!

  朱祁钰绝对不会让任何人阻拦。

  【总体来看,刘大夏是为官清廉,虽任职兵部,但是他一向主和,能不打就不打。

  当年明孝宗朱佑樘也想出征,最后被刘大夏劝阻下。

  这就是文官任职武职的弊端,以朱程理学的儒家思想执政,以文治国,能不打就不打。

  所以说他是奸臣么?可他的确兢兢业业,为官清廉。说他是忠臣么?但所作所为,却让大明固步自封,且没有解决任何实际性问题。

  就像明知道士兵的粮饷被克扣,君臣都知,但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于谦听此,眉头紧锁,他认为刘大夏为庸臣,这等大臣,不该重用。

  虽然于谦是文臣,他的手腕子属于鹰派,他一直主张继续攻打边境,绝不能让瓦剌再死灰复燃。

  他这种观点并不被文臣集团所接受,可以说于谦在朝堂中算是一个异类。

  【又跑题了,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明孝宗朱佑樘作为明君的优点。

  他勤于政事,相比于朱见深不爱上朝,明孝宗朱佑樘真是勤奋的好皇帝。

  他开创了“平台召见”,所谓平台召见是指出了早朝和晚朝外,每天还有两次在平台和大臣门商议朝中大事,以免耽误像是灾情那样的大事。

  这样的勤劳程度,是明朝皇帝中不曾有的。

  虽然朝堂上欣欣向荣,但是大明根本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不过也没再出什么大的乱子。】

  “开这么多会,啥问题没解决?!”朱高煦惊讶,“那他怎么勤奋有什么用。”

  “守城之君。”朱高燧道。

  “和咱大哥一样的守城之君?”朱高煦这嘴,真是哪个也不放过。

  朱高炽被朱高煦怼的无话可说,的确,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君王。

  *

  宋

  “的确是那个没主见的宋仁宗有点像,大臣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让他不打他就不打,自废武功,这不是第二个大宋么!”赵匡美也不觉的这个明孝宗是好皇帝。

  当然,不能说是昏君,应该是庸君。

  【第三,他为人特别宽厚,因此被后世很多人夸赞,说明孝宗朱佑樘不仅仅是和好皇帝,更是一个好人。】

  一听到好人这个词,赵匡美他们就起了一身鸡皮,讲真,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

  汉

  汉武帝刘彻听神迹夸赞后朝皇帝是个好人,直接笑了。

  “什么时候能用好人来夸为君者?”

  刘彻不以为然,“是个好人就去当好人,当什么皇帝。”

  “大臣说不打就不打,这皇帝是官员的傀儡不成。”刘彻是看不起这个被神迹盛赞的明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认可明孝宗的所做作为,为君者广开言路是对的,但是得有自己的判断力。

  广开言路为了什么,是为了解决民生大计,若什么都没有解决,广开言路有什么用?

  【咱们举例来说说明孝宗朱佑樘是怎样的好人。

  怼家人的好咱们就不说了,之前也说过他如何对张皇后的家人好。

  咱们重点说说他对臣子怎么好,比如有大臣因为滑走路有失仪态,对于臣子失礼他完全不计较,都是小事。

  奏章中有错别字他也不在乎,只要能看的懂就好,不必在意细节。

  对于晚朝后加班的官员,他不论官职高低,都会贴心的派人执灯送他们回府。

  这种大大臣贴心的皇帝的确是难得。】

  “他这是在讨好文臣?”朱高煦听着不怎么顺耳,君是君,臣是臣,这样成何体统。

  *

  汉

  “真是一个好人。”汉武帝刘彻的语气带着讽刺,“这样的好人怎么当皇帝了,应该去当普度众生的神仙才对。”

  *

  秦

  嬴政的眉头就没展开过,目前为止,嬴政没看出这个后朝皇帝哪里配的上“中兴”二字。

  对臣子好,难道不是对臣子的纵容,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

  “傀儡罢了。”嬴政道,他把朱佑樘的竹简上刻了一个“庸字。

  【而且他颁布了《问刑条例》,废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关于贪官污吏处死的发令。

  要知道朱元璋时期对贪官污吏真是丝毫不手软,但是仁慈的明孝宗朱佑樘觉得刑法太重。

  除了十恶之之罪外,其他的的罪都可以花钱保释,向贪污之类的罪,都不至死。】

  朱棣听到这直接握紧了拳头,他算知道这孽障为何被文臣推崇为“中兴之主”

  又是一个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东西!

  【路人甲】:要是我是大明的文官,我也喜欢这样的老板,他要是死了我都得给他哭坟去。

  【路人甲】:能贪污的官员还差那点钱么,他们差的是命呀,他们钱多的可以买祖宗十八代的命。

  粉丝路人甲上线吐槽,大明的皇帝真厉害,真是集齐各种类型的皇帝。

  这个明孝宗朱佑樘简直是第二个宋仁宗,不对,不能这么说,他还不如宋仁宗,其他大宋不穷。

  【而且明孝宗朱佑樘还特别的节俭。

  咱们举个例子,身为帝王,他的衣服应该都用细绒织成,但是朱佑樘觉得这样不节俭。

  于是他下令,把自己的衣服改成普通锦锻衣服就好。】

  【路人甲】:省小钱,花大钱,真是节俭的好皇帝呀。

  【但是目前有一种言论,说是明孝宗朱佑樘是被过誉的“明君”。

  咱们接下来分析分析,明孝宗朱佑樘到底是真明君,还是过誉的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