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从新野开始 第一百七十章 好消息

《三国:从新野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好消息

作者:孤天 字数:1919 书籍:三国:从新野开始

  与赵云交谈过后,洛川怀着满心的收获与对北伐的憧憬,匆匆赶往诸葛亮的营帐。

  一路上,他反复琢磨着赵云提出的奇正结合战术,愈发觉得此计精妙,若运用得当,定能在北伐中发挥奇效。

  刚踏入营帐,还未等洛川开口,诸葛亮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洛川,你来得正好。我方才收到紧急军报,有一重大消息。”

  洛川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股期待,忙问道:“丞相,是何消息?”

  诸葛亮嘴角上扬,难掩兴奋之色:“曹丕已于洛阳病逝!如今魏国朝堂必然陷入混乱,新帝曹叡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这对我们北伐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洛川闻言,先是一喜,随即又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曹丕之死,确实打乱了魏国的阵脚,是我们北伐的绝佳契机。但魏国底蕴深厚,即便朝堂动荡,军事力量依旧不可小觑。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还需谨慎行事。”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同:“你所言极是。不过,这一消息也坚定了我们北伐的决心。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加快筹备进度,尽早出兵。”

  于是,两人立刻针对这一新情况,重新调整北伐计划。他们一方面加快粮草的筹备和运输,确保在魏军还未完全稳定局势前,就有足够的物资支持前线作战;另一方面,紧急调动兵力,加强对各条进军路线的侦查和布防,以防魏军趁乱突袭。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派使者快马加鞭前往东吴,试图与孙权重新建立紧密的联盟关系。

  使者带去了诸葛亮的亲笔书信,信中详细阐述了当前的局势以及蜀汉北伐的决心,希望东吴能够在东线出兵,牵制魏国兵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在军队训练方面,他们根据曹丕去世后魏国可能出现的战略调整,对士兵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加了夜战和突袭战术的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混乱战场局面。

  而魏延得知曹丕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再次燃起了实施子午谷奇谋的希望。他找到诸葛亮,再次恳请道:“丞相,如今魏国局势大乱,正是我子午谷之计施展的最佳时机。夏侯楙如今想必自顾不暇,我们此时出奇兵,定能一举拿下长安,打开北伐的新局面!”

  诸葛亮看着魏延急切的眼神,心中颇为纠结。他深知魏延的计策虽然冒险,但在当前局势下,或许真的有成功的可能。然而,洛川之前的分析也让他顾虑重重,一旦计策失败,损失的将是蜀汉的精锐力量,后果不堪设想。

  思索良久,诸葛亮还是摇了摇头:“文长,你的计策虽好,但风险依旧太大。如今我们的北伐计划已经基本成型,稳扎稳打才是上策。待我们先取陇右,站稳脚跟,再从长计议。”

  魏延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接下来的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

  随着诸葛亮的一声令下,蜀汉北伐大军正式出征。赵云作为前锋,威风凛凛地骑在一匹雪白的战马上,手中长枪闪烁着寒光,他身后的士兵们士气高昂,军旗烈烈作响。

  魏延虽为副将,心中那股不甘化作熊熊斗志,紧跟赵云,决心在这场战役中让众人看到自己的能力。

  两人率领着前锋部队,一路浩浩荡荡朝着关中方向进发。沿途之上,蜀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为了逼真地佯攻关中,赵云和魏延精心策划,派出多支小股部队,在关中周边频繁出没,制造出大军即将全面进攻的假象。一时间,关中地区风声鹤唳,魏军人心惶惶。

  曹真听闻蜀军来势汹汹,不敢有丝毫懈怠,急忙调集主力部队前来抵御。他深知关中的重要性,一旦失守,魏国的西线将门户大开。曹真将主力部署在各个险要关隘,准备与蜀军展开一场恶战。

  赵云和魏延见曹真主力已被成功吸引,相视一笑,按照既定计划开始下一步行动。他们一边与魏军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交锋,一边巧妙地保存实力,避免陷入苦战。同时,不断派出斥候,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及时将情报传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坐镇中军,收到赵云和魏延传来的消息后,立刻指挥大军向陇右地区进发。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陇右的一些郡县由于魏军主力被调往关中,防守空虚,纷纷望风而降。诸葛亮趁机安抚百姓,稳定民心,迅速在陇右地区建立起了蜀汉的统治。

  曹真在关中与赵云、魏延对峙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察觉到蜀军的进攻力度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大,心中不禁起了疑惑。他派出多路探子,四处打探蜀军的真实意图。终于,他得知诸葛亮的主力正在进攻陇右,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曹真恼羞成怒,立刻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在关中牵制赵云和魏延,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星夜驰援陇右。

  诸葛亮得知曹真亲率主力星夜驰援陇右后,神色凝重,当即传令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洛川匆匆赶到营帐时,诸位将领已在帐中,气氛凝重而紧张。

  诸葛亮看向洛川,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待:“洛川,曹真此来势汹汹,你可有良策?”

  洛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曹真久经沙场,绝非等闲之辈。他既然已洞悉我们的意图,此番前来必然有备而来。但他长途奔袭,士兵疲惫,且急于夺回陇右,必定求胜心切。我们不妨利用他这一心理,以逸待劳,设下埋伏。”

  诸葛亮微微点头,示意洛川继续说下去。

  洛川走到军事地图前,指着一处险要山谷说道:“此地名为街亭,两侧高山耸立,中间一条狭窄通道,是曹真大军前往陇右的必经之路。我们可在此处设下伏兵,堵住谷口,断其退路,待曹真大军进入谷中,便可瓮中捉鳖。”

  “只是,街亭地势险要,若防守不力,被曹真突破,后果不堪设想。”一旁的马谡忍不住插话道,“末将愿领兵前往街亭,定当死守,绝不辜负丞相重托!”

  诸葛亮看着马谡,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马谡熟读兵书,平日里谈论军事头头是道,但从未有过独当一面的实战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