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中医好年轻 017 一切都会好的

《这个中医好年轻》017 一切都会好的

作者:洞庭赊月 字数:2519 书籍:这个中医好年轻

  许承跃很快坐上了公交车。

  城南区的仁泽堂,陈瑾还没有下班。

  给贺菁菁做完保健推拿后,陈瑾就教她折纸。

  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贺敬松还有一个病人没看完,他没走,他的女儿就赖在陈瑾这儿不肯走,陈瑾也没办法。

  六点二十左右,贺敬松终于脱了白大褂,带上女儿和母亲,开着他的白色轿车走了。

  至于是什么牌子的轿车,对陈瑾这个车盲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她觉得对于贺敬松开车上班这件事,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车子,而是距离。

  他家所在的小区离诊所总共三四百米距离,慢悠悠地走路也用不上十分钟……

  怪不得他皮肤白白脸圆圆的!可不就是缺乏运动加上常年不见阳光嘛!

  整个下午,陈瑾就只做了两个小儿推拿和一个针刺拔罐治疗,再没其他病人光顾。

  至于创收,就只有王海福的针刺加上程子浩的小儿推拿了,总共80块钱。

  这80块钱里,有20%是陈瑾的绩效。

  老板一走,陈瑾就收拾好诊室,准备下班。

  刘宁宁还要加班煎药。徐菲已经走了,收拾卫生等活她有时候会放到第二天早晨干。

  “我这个月的创收有多少了?”临走前陈瑾问了一句刘宁宁。

  “我看看……”刘宁宁在收银台的电脑上查了查。

  陈瑾随手翻了翻贺敬松今天开出去的处方,看到他给王海福开了《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从龙汤。

  “五千六百多了,加油啊,马上要六千了,这个月还剩三天。”刘宁宁说道。

  “我尽力!”陈瑾握了握拳头,给自己鼓了鼓劲,“我先走啦!”

  由于都住员工宿舍里,平时她们经常一起下班,今天王海福的药还没煎好,还得半个多小时,陈瑾就不等她了。

  至于最后两个病人的药,得等明天早上再煎了。

  走出诊所大门,陈瑾回头望了一眼,看了看门口东侧的墙面上挂着的贺敬松的医师简介,精神抖擞的工作照下写着他的学历、主治、擅长等内容。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感冒、咳喘……胃炎、胃溃疡……肾结石、尿路结石……高血压、糖尿病……”

  在基层,想要站住跟脚,常见病多发病都得会治。不会治的现学现卖,总得让病人觉得你会治。

  “最晚12月底,医考成绩就出来了,按照往年发证时间推算,医师证得明年3月份才能发下来。也就是说,再有半年左右,我就能注册医师证,成为有完整处方权的名正言顺的执业医师了!”

  “到时候我的医师简介也可以这么挂出来,病人也会越来越多……”

  “我的医师简介该怎么写好呢?医学学士,执业医师,毕业于齐东国医大学,擅长治疗……我擅长治疗什么?怎么写才会让病人觉得我很厉害又不像在吹牛?怎么写看起来比较体面,而我又不会觉得心虚……”

  陈瑾一边往员工宿舍的方向走着,一边畅想着未来,感觉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工作正逐渐步入正轨,真正的医师生涯即将到来……

  员工宿舍也不远,在距离仁泽堂六七百米的西庄花园二栋一单元301。

  由于城南区处于偏远郊区,房价很低。陈瑾所住的三居室90平左右的宿舍年租金才一万块钱,平均一个月不到九百,相比市中区的房价真是天壤之别。

  宿舍里主卧次卧大窗朝南,刘宁宁住东边的主卧,陈瑾住西边的次卧。北面还有一个小卧室是空的,堆放快递盒等杂物,陈瑾的一些书籍也装箱放在这里。

  徐菲是当地人,没入住宿舍。

  陈瑾顺路买了点五花肉、青椒和土豆回来,做了个青椒炒肉和酸辣土豆丝。做好饭后留一半给刘宁宁,自己就先吃晚饭。

  由于自己买菜做饭花销不大,两人也不计较这些小钱,有想吃的菜就买,谁有空谁就做饭。

  刘宁宁趁着机器熬中药的空档算完了当天的账,核对无误后录入电脑,并给贺敬松报了个账。

  小小中医馆,每日营业额不多,账目也很简单,连会计都省了。

  熬好中药,等王海福的家属取走了以后她才关门下班。

  刘宁宁回到宿舍的时候,陈瑾已经吃完晚饭。

  冲了个澡后顺便把换洗的衣服洗好晾好,陈瑾和刘宁宁说自己要早点休息,就回到卧室,和许承跃聊微信去了。

  “吃晚饭了吗?”

  陈瑾保持着家乡的习俗,和熟人聊天习惯性地从一日吃饭说起。

  许承跃很快回复:“嗯,刚吃完,土豆红烧肉很好吃,我干掉了两大碗米饭。你呢,吃了没?”

  陈瑾:“我也吃完啦,而且洗漱好了,准备看会儿书就睡觉了。你在干嘛呢?”

  许承跃:“在紫荆花公园散步,消消食。一会儿就回去。”

  晚上在紫荆花公园散步的人不少,有时候还能遇到一些老头儿老太太在打太极拳,还有一些书法家,带着个装着水的塑料桶,用大笔在地上写大字。

  陈瑾:“我今天下午回到诊所给昨晚约好的那个小孩推拿,老板居然算我上班,后来又针了个病人。”

  打完一串文字,她又附了个欢乐兔兴奋得跳起来的“好开森”表情。

  许承跃:“挺好!”

  陈瑾:“那你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或者有什么医案分享?”

  许承跃:“今天有个病人送了我一面锦旗。”

  这是在今天下午两点刚上班,最闲的那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

  许承跃比较低调,送锦旗的人走后,他就将锦旗收到了储物柜里。

  陈瑾正要夸他几句,他又接着发了一句话:“但我不知道该不该挂起来……”

  “挂起来啊!”陈瑾激动地回复,“我都工作一年多了还没收到过锦旗,好像我们老板也没收到过……”

  “当然要挂起来啊,挂在诊室里,别的病人看见了就觉得你很厉害!”

  “不过你本来就很厉害!”

  “锦旗什么样的?发个图片我看看。”

  陈瑾一口气连发了几条信息,许承跃才将一张图片传上来——那是孟萍帮他拍摄的,他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以及一位年轻小伙子的合影。

  老太太站在中间,许承跃站在左边,年轻小伙站在右边,许承跃和那个年轻人分别托着锦旗挂轴的一端。

  看样子老太太是病人,年轻小伙子是陪同就诊的家属。

  锦旗从右上到左下竖着写了“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人暖人心”两行大字。右上角附着一行小字:“赠虎泉社区卫生服务站许承跃医师。”左下角附了两行小字:“病人刘淑芬敬赠。”

  “中间这个阿姨是病人吧?她是什么情况啊?你怎么给治好的?”欣赏完锦旗,陈瑾就开始追问治疗经过了。

  “这个阿姨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慢性关节炎,四肢酸痛,关节活动不利。”

  “我也是正常配穴,普通针刺,扎的秉风、天宗、支正、养老、环跳、阳陵泉……”

  “扎了半个月左右,她就好了,行走自如。”

  陈瑾真想再夸他几句,又担心夸过了他要飘起来。于是转回了原来的话题:“很成功的一个病例,你倒是将锦旗挂起来呀!”

  许承跃:“整个治疗过程平淡无奇,我不觉得哪儿能体现出来医术精湛什么的……”

  “挂起来总觉得有点儿言过其实了。”

  陈瑾:“反正病治好了,而且那是病人对你的评价,又不是你自夸,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说不定她在别的地方治了很久花了好多钱也没治好,在你那里才半个月就好了,所以觉得你特厉害呢!”

  “你不记得当初孔仁杰师兄在乐天小区的工作室,挂满了锦旗吗?”

  “最后都没处挂了才把旧的收起来挂新的。”

  “你才第一面锦旗,就要收起来啊?等你的锦旗多得挂不下了再收起来也不迟……”

  陈瑾一番说辞之下,许承跃只好回复道:“好的听我媳妇的,明天早上就挂起来。”

  “去去去,你本来就想挂起来的是不是?我现在感觉你是在向我炫耀了。”

  陈瑾发完文字,附上了一个赤道熊抱着双手故作生气的“不理你”表情,心里却为他的荣耀而高兴不已。

  许承跃立马发了个“摸摸头”的表情过来。

  陈瑾十秒钟没回复,他又发了个欢乐兔可怜兮兮地晃悠着另一只在玩手机的兔子请求“理我”的表情。

  “真不理你啦!我要看书啦!”陈瑾开心地回复。

  “加油!”许承跃附了个“摸摸头”表情。

  关掉手机后,许承跃正准备回住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迎面走来,与他擦肩而过的瞬间,忽然跌倒在他的身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