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53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四)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53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四)

  仙画还在继续。

  锦衣男子看到斧头后勃然大怒:"大胆!你把斧头给孤放下!说,你是不是要害我?!孤听说你与那关羽相熟,交情深厚,要趁此机会与那关羽报仇,是也不是?"

  青衣老者赶紧解释:"误会,大王你误会了!"

  大王说我不听我不听(误): “来人,将华佗给我押进大牢,严加拷问!”①

  沉默是今晚的三国。

  刚从外地回来的将领不了解情况,怒发冲冠:“主公,这华佗当真想要给主公开颅?!如此大胆奸贼关于何处?我要一斧子砍了他。"

  曹操从后世编排自己的荒诞剧情中醒了过来,笑道:“哪有这样荒谬之事?那华佗的确被我关在了牢里面,却不是因为他要为我开颅。"

  而且,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从自己的行囊中拿出一把亮斧,真当他身边的侍卫都是死人吗?

  荀或趁机站了出来:“主公,如今仙画提到华佗,其名气必然在民间传播,若是他们得知华佗被主公问罪下狱,恐怕对主公的名声有碍呀。"

  荀或本来就反对曹操将华佗下狱。

  要知道,问罪谋士和将领,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华佗是医,这听上去就有些尴尬了。

  之前他也曾劝过主公,但曹操反问他,这天底下难道就没有比华佗更好的医生了吗?最终还是下令将华佗关了起来。

  现在,曹操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

  其实将华佗下狱后,他也有些后悔。后面召的这些大夫,针灸术都不如华佗。只不过他碍于脸面加上日理万机,也就没再过问这件事而已。

  此时听荀或这样说,连忙道:“快去监狱,把华佗给孤请出来。”

  【华佗和扁鹊一样,也是被后人赋予了各种神话光环的医生。】

  【麻沸散、开腹手术、给曹操开颅,每一个点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这其中,最起码有一半是由后世的通俗小说和各种演义加在他身上的。】

  【比如刚刚老版《三国演义》中给曹操开颅的那一段。】

  【哇,罗贯中或者说是编剧还真敢写啊,那么大的斧头拿出来,我要是曹操我也得怀疑你是何居心!是不是要谋杀本大王?不把你关牢里我都对不起自

  己的智商。】

  不仅是曹操,就连正被关在监狱里的华佗都听得猛点头。

  心有戚戚焉。

  要换了自己,也会有所怀疑啊。

  而且,他如何敢拿着一把利斧对着曹丞相说要劈开他的脑袋?

  又不是得了失心疯!

  华佗看了看自己身处的牢狱,叹了一声。

  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出去的一天。

  正这样想着,就听到狱卒的脚步声传过来:"华佗,主公说要见你,要放你出去。恭喜先生。"

  【实际上,历史上是没有这一幕的,华佗的确是被曹操杀害的,这是古代著名医闹事件。但是!华佗绝对没有拿出斧头说要给曹操开颅。】

  【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华佗呢可能是不愿意去给达官贵人诊治,也可能是性格比较傲,所以每次曹操派人来请他都因故不去或者是因故拖延。】

  侍从行至室内,曹操见他孤身一人,疑惑的问:"华佗呢?"

  侍从对曹操行礼道:“主公,华佗说家中妻子生病,他须留下照顾,因此并未前来许昌。”

  曹操脸上浮现起不虞之色,对侍从道:“你去一趟华佗家中,替孤看看他妻子是否真的生了病。若是真的,可以允许他晚一些再来许昌,并赐小豆四千升。若是假的,就立刻押送他来许昌。"

  "是!"

  【曹操本来就疑心病重,一听下边人禀报说华佗的妻子并未生病,正好自己可能又处于偏头痛中,一下子就怒了,就下令把欺骗自己还抗旨的华佗给关进了牢里,大刑伺候。】

  【华佗没挺过去,就死了。】【一代名医,陨于医闹之手,可悲可叹。】

  在荆州的刘备和在江东的孙权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医闹!这个形容有些滑稽但是却也贴切。刘备笑道:"曹操急而暴,这的确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他觉得自己和曹操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反面,想到这儿便对旁边的诸葛亮说:"曹操和我,就像是水和火。他急躁,我和缓,他暴烈,我宽仁,他以诡谲行事,我却以忠义待人。只要和他往相反的方向走,事情必然是会成功

  的!"②

  这话带着几分揶揄,周围几人都笑了起来。

  "主公高见。"

  而在太极宫中的李世民看了这段后也和李治道:“曹操,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③

  他觉得曹操有将才,但是呢因为性格原因却也有极大的缺陷。

  作为一国之君,想要成为一代雄主,还是略差了那么些意思。

  李世民趁此机会和李治掰开了讲其中的为君之道,做对了的地方,做得不对的地方,可谓煞费苦

  另外还叮嘱李治:"雉奴,你要记得,生死有命,学会接受结果,日后万万不要迁怒于太医。"眼里没直接说出来的是,不要和曹操一样成为史上留名的医闹。

  而且,这些大夫医生医术高明,说不定就能研究出瘟疫和其他病症的解救之法,若是因为一人之怒而囚之杀之,未免太过可惜。

  也难怪后世女子在提起曹操华佗一事时,语气中的讽刺与痛心简直溢于言表。

  李治却以为是说他身体逐渐不好,不管日后诊治结果如何都不能迁怒,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儿臣明白。"

  …

  【这大概是古代最出名的杀医案。带来的后果就是华佗写下的医书《青囊书》失传了,据说当时华佗是想要把它托付黑狱卒,结果狱卒怕事不敢要,华佗失望之下就自己一把火把它给烧了。】

  【可惜,可惜!】

  曹操听出来了,这后世女子是真觉得可惜可悲可叹。甚至还说了整整好几遍!他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华佗居然敢口出谎言欺骗自己,难道不应该被关起来吗?而且,他虽有一身医术,但是却推三阻四,不想前来医治,这难道不是恃才傲物,大不敬?!

  曹植和曹丕都眼观鼻鼻观心,可不敢惹上正在生气的父亲。

  这时候,侍从却领着刚从监狱里被放出来的华佗到了。

  之间曹操原本还在盛怒之中的表情立刻隐了起来,换上了笑脸,竟然倒履相迎,一直迎到了门外:"华神医!之前是孤怠慢了神医,在此向神医请罪呀!"

  华佗如何敢应,赶紧拜了下去:"丞相

  言重了,言重了。"荀彧见华佗看上去颇为憔悴但身上并无伤口,这才放下了一颗心。

  现在的神医可是稀缺资源。

  而且,主公能屈能伸,实乃豪杰也!不愧是他选中的英主!荀彧在心里给自家主公拍手点赞。

  【《三国演义》给华佗安排的还不止是给曹操开颅的剧情,还有他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听过,都得在心里赞一句,关二爷实乃硬汉也!】刚才的青衣老者华佗又出来了,这一次是对着一位红脸长髯的将军。青衣老者道:"将军,这疼痛恐怕难以忍受啊。"

  将军不畏道:“我非世间俗子,何惧疼痛?我戎马一生,视死如归,不过是刮骨之痛,又何惧之?华先生,趁我酒兴未散,赶紧来吧。"

  于是,长髯将军一边与人下棋,一边撑起手臂,任由华佗掌刀划开自己胳膊上的伤口,将腐肉清除,深可见骨。

  这整个过程中,长髯将军颜色不改,谈笑风生。

  "这是二弟?”刘备惊叹道,转向旁边的关羽:“二弟真英雄真豪杰也!"关羽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中过毒?我自己怎么不记得了。”

  诸葛亮摇扇笑道:"这恐怕也是后人附会而已。不过,关将军之名恐怕也要传遍天下了。"这对他们是有利的。

  关羽不胜惶恐,只觉得这名气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他想起刚刚仙画里那一幕,都忍不住要“嘶”的一声吸口凉气。难道以后自己中毒了真要搞这么一出?

  看着都痛!

  不过,那仙画上的关羽,倒还真有几分自己的气度,不错不错.…

  没人提起要去请华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现在在曹操手上,估计是请不来的。还是指望一下正在岭南的张仲景吧!

  【历史上关羽刮毒却有其事,这是在《三国志》里面有记载的。但他中毒那会儿,华佗早已经被曹操处死了,而他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关羽。】

  华佗点头:“我的确不认识这关将军。”

  他知曹操多疑,这是特意解释给他听的。

  说起来自己为什么之前一直推三阻四的不愿意来为丞相医治呢?不就是觉得伴君如伴虎,小心谨慎没意思吗?谁知

  道,他算错了上位者的威势之大,还是惹上了这一出官司。

  华佗心中苦涩。

  但此时他也不愿意再入牢狱。

  不说别的,这《青囊书》自己可要好好传下来,可不能再落得像是仙画中所说那样的结果!

  【《三国志》呢是咱们华夏二十四正史之一,由西晋人陈寿所作。西晋离三国时期距离年代不远,所以可靠性还是很强的。而《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写的演义小说,是小说!不要把它当成历史。】

  【真正的历史上的华佗是什么样呢?】

  【《三国志》里面有写:“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华佗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毫州人。他懂得儒家经典,应该也是读书人出身,在汉代的举孝廉制度下,也有人推荐他去做官。这一点倒是和他的同行张仲景比较像,但是华佗选择了一条和张仲景截然不同的路,他拒绝了征召,而是选择行医天下,治病救人的道路。】

  【久而久之,他的名声也就传遍了天下,也和董承、张仲景一起被誉为“建安三神医”。】中年华佗正在给郡守诊脉看病,半晌不语。

  太守儿子见状,偷偷的问华佗:"大夫,我父亲的病是不是不大好?您实话实说。"华佗道:"公子放心,郡守的病可以治,只是须得讲究方法,我们这样……"他俯身过去,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治疗方案,太守儿子连连点头。

  太守儿子对太守说华佗医术高明,要让他全心全意治病必须要赠予百金,太守答应了,还送了很多礼物。

  结果第二天,下人却匆忙来报:“那华佗,竟然卷着钱财逃跑了!”

  太守暴跳如雷:“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快去派人将他追回来,我要治他的罪!”太守儿子却在一旁道:"先别追,说不定他有什么难言之隐。"

  太守更生气了,对着儿子骂得狗血淋头,骂着骂着,气急攻心,竟然吐出了一口黑血。

  这时候,却看到华佗从屋内进来,抚掌大笑:"恭喜郡守,吐出这口血,您这病就算是好了!"郡守惊讶之极:"你……?这又是为何?"

  华佗行了一礼:“我给郡守诊脉,发现您的病是郁结于心,服药尚在其次,

  更重要的是得趁着气急之时将心中郁结瘀血吐出,因此才与令公子商量了这出戏。还望郡守不要责怪。"

  …

  原来如此!

  天下人心中都浮现出这句话。

  当看到华佗卷着钱财逃跑的时候,他们都陷入到了深深的怀疑,觉得如此行为,岂能登上十大名医榜?

  却没想到这竟然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华佗真名医也。”孙权感慨道,又嗟叹, "若是他在我江东就好了,公瑾的病或许还能治好.

  而曹操瞥了一眼坐在自己下首的老者,在心中说,原来这厮竟然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做派,被自己关在牢里还真是他自找的。

  真心不冤!

  …

  【当然,华佗能够拥有如此的名声,和他所发明的麻沸散以及外科手术有关。】

  【三国志讲他,如果发现病人的病是在体内,就会让病人服下麻沸散,服下后像是睡着了一样,然后就开刀取出病灶。如果病灶是在肠子里面,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然后再缝合腹部,抹上药膏。四五天之后,就好了,一个月之后,就痊愈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开腹手术!】

  【因此, "麻沸散"之名开始传到了天下,并成为后世的传说。】【可,这是真的吗?】【up主个人所见……此事存疑。】

  【这可是要切肠子的开腹手术哎!就算是麻沸散真的那么有用,达到了全麻的效果,华佗也精通脏腑和外科手术,但真的能四五天就好?一个月就痊愈?】

  【就算病患成功的熬过了手术,也不一定能成功的熬过术后的恢复期吧!】

  【这样开膛破腹的手术在那时候肯定不可能是微创吧?那失血过多就需要同时输血,怎么输?那时候都还没有血型这个概念呢!】

  又是那间纤尘不染的手术室里面。

  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浑身都插着管子,还连着无数的医学仪器。他正在进行着腹部的肿瘤切除手术。

  “病灶已切除……”戴着医用手套的主刀医生将切下来的血呼啦擦的一团放在一旁的盘子里,准备给病人进行缝合处理,这时候,机器响起了警报声。

  &#3

  4;病人心率在急速下降。"旁边的护士喊道。"病人出现了大出血,必须立刻进行输血。"

  手术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直到输血的管子被插入,鲜红的血液从管子里进入到人体内时,机器的警报声才渐渐的平息下去。

  输血的这一幕在各朝代的老百姓群中引起了极大的喧哗。

  甚至有些性情软弱一点的人腿一软直接晕了过去,受不住这刺激。

  好在,经过几期仙画的洗礼,大家对于仙画的信任甚至是说信仰已经到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地步,没人觉得这是邪术,而是后世救命的仙术。

  这才没有引起大的恐慌。

  宋朝。

  一名穿着布衣,蓄着短须的中年人正坐在府衙后,而往里走,就是他日常工作的地方。

  仵作房!

  “我之前就在想,这开膛破肚必然会造成大的鲜血流出,仙画中一次提到换心,一次提到开膛破肚,却为何没有危险,原来是靠这个!"中年人恍然大悟。

  他旁边的文士却看得略有些不适。

  中年人瞅他一眼,笑道:"这些不过是我的日常罢了。"更可怖的他都看过。

  不过的确还没看过活的。

  中年人寻思起来:“那他们用的血又来自于哪里?”文士打了个寒噤:"不会是……?"

  中年人失笑:"断然不会。后世对贫苦百姓的态度你也清楚。""也是。"文士抚了抚胸膛给自己压了压惊。而在东汉。

  曹操和荀彧等人都默默的转向了华佗:“华先生竟然还有如此奇妙的医术?”

  居然能给人破腹洗肠?

  华佗带着几分茫然,几分汗颜:"……这……连老朽自己都不知道……"这后世是不是将他传得过于神奇了些?

  【关于华佗,还有一个疑点——和张仲景不同,华佗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有传,但是在其他的历史文献中却几乎不见踪影。】

  【《后汉书》里面也有记载,但是和《三国志》的内容大半雷同。待他出现在隋唐和宋明的书里时,大多已经是神仙模

  样,传说性质特别的重,比如《搜神记》、《独异志》这样的传奇志怪类小说里,写他看一眼病人,就知道他十八年后会死,然后治疗一个喉咙有问题的病人,那病人竟然吐出来一条蛇。】

  【这就纯粹是神话故事了。】

  【而张仲景不见于正史,在其他文献中的记载却要翔实得多。他有书流传下来,有弟子,还有魏晋时期的名医在自己的医书里也提到过他的二三事,还有地方志。甚至是他的宗族,也有人考据,应该是南阳张氏的一处分支。】④

  【两人的史料方向简直截然相反。】

  【所以,现在甚至有一派新奇的史学观点认为,华佗其人根本不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