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武:武是这么练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学生会瓦解

《高武:武是这么练的?》第二百一十九章学生会瓦解

作者:一路安好 字数:1567 书籍:高武:武是这么练的?

  管家的悲喊还没结束, 贴身随从悚然一惊,焦急地圆场道:“胡说些什么?大人忠于皇上,这是喜极而晕!快叫大夫!”

  喜极而晕……

  弘晏停下脚步, 回头看了一眼, 纯良开口:“阿玛, 不若我们为明珠大人请个太医?”

  太子围观了儿子的整场操作, 不得不承认元宝是天纵奇才,闻言忍住上扬的嘴角,体贴道:“罢了, 孤怕他承受不住。”

  “阿玛说的是。”弘晏恍然大悟,小圆脸笑眯眯的,继而望向两位叔叔,“时辰不早了, 我们快些走吧。还有几位亲王郡王没有上门,四叔八叔,可别放过这些功劳呀。”

  父子俩一唱一和,说得八阿哥晕陶陶的, 尚未从刺激中缓过神,下意识跟着弘晏的脚步走了。

  四阿哥平静地应了一声,心头却是波澜壮阔。

  即便免疫了各式各样的牌匾,他还是受到了震撼。明珠何德何能,得到元宝如此尽心的招待,手段一个接一个的招呼, 最后晕了过去。

  想到此处, 丝丝痛快上涌, 谁让你欠银不还呢。

  “接下来去哪儿?”胤禛问。

  “康亲王府。康亲王年少有为, 此行定会顺利无比的。”弘晏胸有成竹地说。

  .

  八阿哥糊里糊涂上了贼船, 然后下不去了。

  事实正如弘晏描述的那样,康亲王椿泰谦逊将他们迎入府中,不敢有丝毫怠慢。椿泰年仅十五继承王位,在宗室里头不够硬气,更不敢交恶众位皇阿哥,少年郎脸皮薄,干脆利落地奉上银票,那份实诚劲儿,使得太子很是欣赏。

  康亲王自小习武,英姿勃勃,弘晏觉得“国之英才”的牌匾很衬他。这下倒好,康亲王惊喜得红了眼眶,还债继而变得心甘情愿,他坚定地许下誓言:

  “椿泰日后定然严于律己,争立功劳,不让皇上看错了人!”

  八阿哥:“……”

  原来如此,大哥败的不冤。

  椿泰和雅尔江阿一样,是前日大阿哥宴请的宗室之一。八阿哥眼睁睁看着自个的离间计失败,表情难以言喻,紧接着有些心虚,特别是椿泰那奇怪的眼神望来,他提心吊胆,紧张万分,保佑千万别漏了馅。

  幸好椿泰不是个嘴碎的,胤禩幸运地逃过了一劫。等催债催到下一站,胤禩生怕哥哥侄儿发现什么,褪去一副恍惚的态度,忽然变得积极起来——

  劝说顽固分子安郡王的时候,八阿哥抢在最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那叫一个舌灿莲花,弘晏还来不及掏出牌匾让人选,一切就结束了。

  四阿哥不敢相信,随后打心眼里佩服!

  安郡王是个混不吝,不要脸面又极为难缠,仗着阿玛岳乐的遗泽日日蹦跶,蹦跶得太子都觉烦躁,于是把他划为重点老赖名单,排在倒数第二位,仅次于纳兰明珠。

  八阿哥却是不急不缓,笑脸相迎,推心置腹地同他谈天,含蓄吹捧,同时夸大办差的难处。

  胤禩大致解释了催债原因,暗示自己处境艰难,最后扯起亲戚大旗,摇头叹道:“若不是走投无路,我怎好劳烦郡王。”

  句句搔到安郡王的痒处,让他油然而生一股怜悯的情绪,皇上强令八贝勒跟随太子,可真是可怜呐。

  他还奇了怪,八贝勒不是同大贝勒宴请过他么?怎么投身敌营,出尔反尔地上门来了。

  听完理由,安郡王的神色从恼怒变得缓和。撇开皇命不说,他与八贝勒的确是亲戚,未来八福晋可是背靠安郡王府的!

  这么一来,他和八贝勒紧紧连在一块,帮贝勒爷立功,不也是帮了外甥女,帮了安郡王府?

  安郡王觉得八阿哥不容易,心头的怜悯愈浓。他把自己放在了长辈的位置,拍拍胸脯,豪气万千道:“不过是十八万两,凑凑就出来了,哪还用得着贝勒爷如此忧心?来人,开库房——”

  八阿哥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一旁看戏的太子骤然沉默了。

  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呢。

  弘晏忽然觉得,自己与八叔有着数不尽的相似之处。瞧瞧,上贼船的小白菜多自觉多主动,不用他拿着鞭子催,自个就把事情办完了。

  他手脚麻利地把包裹挂回三喜身上,心中感动的同时,坐在凳上开始沉思。

  还没用上简亲王的介绍信,躺赢的感觉,真好。

  八叔定是被他的唢呐声感化,故而决定‘弃暗从明’,日后得多吹吹才行!

  .

  时辰渐渐流逝,日头渐渐高照。叔侄几人草草用了些午膳,也不在乎精细程度,东奔西走忙活一下午,终是解决了所有宗室的欠债。

  亲王郡王总要面子,加上八阿哥开挂似的话术,还有花样繁多的人造牌匾,催债之路所向披靡,全无败绩。赐字都是什么‘威风八面’‘神采英拔’,唯二例外的裕亲王与恭亲王,各得了一块“朕之手足”,那可真是老泪纵横,感恩涕零!

  即便裕亲王世子保泰再不情愿,还对八阿哥生出些许意见,见到那块匾,只能瞠目结舌闭上嘴,一个劲地谢恩。

  老王爷望向太子的目光隐含欣慰,连连叮嘱说,让他好好为皇上分忧。太子心虚地应了,再一次后悔起来。

  两位王叔与汗阿玛的情分极深,这要是兜不住,他能有好果子吃?

  望了望胤禛,又望了望胤禩,太子心下稍安,回宫路上终于恢复了淡定。还没淡定多久,面前冒出个大总管李德全,他朝弘晏殷勤笑道:“皇上召见,小爷快随奴才去吧。”

  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很难不让人生出怀疑。太子忙说:“孤正要向汗阿玛复命,不如孤也同去。”

  听说明珠被气晕了,皇上老怀大慰,想召小爷问问其中细节,却暂且不想见到糟心儿子,谁叫那题字太过离谱。李德全不说话,只弯腰赔笑,太子微微遗憾,捏了把弘晏的脸蛋,“去吧。”

  八阿哥今晨忙碌,回了宫便要往延禧宫请安,此时站在一旁,脑中浮现明珠与大阿哥的脸,他放在身侧的手指蜷了蜷,笑容渐淡。

  李德全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道:“八贝勒今儿的行程,是皇上准了的。”

  没头没尾这么一句,却叫太子神色微顿,四阿哥琢磨过后,眼底浮现丝丝欣喜。八阿哥绷紧的心弦一松,原来侄儿没说谎,汗阿玛真的允了他。

  弘晏却与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

  大事不好!他随口扯的大旗,汗玛法知道了!

  .

  乾清宫。

  皇上坐着,弘晏站着。祖孙俩大眼对小眼,就这么对望许久,久到弘晏的眼睛酸了,皇上还在坚持。

  这时候,拼的就是心理战。弘晏眨眨眼,又眨眨眼,却见皇上还是八风不动,终于换了个姿势,解开腰间沉甸甸的布袋,伸手就要探入——

  皇上眼角一抽,“慢着,不许在这吹!”

  “……”半晌,弘晏困惑了,“您知道里头是何物?”

  皇上一笑,悠悠地回:“明珠府前的动静,三条街都听得见,朕能不知道?”

  “可动静再大,也吹不进乾清宫来。”弘晏实话实说。

  李德全差点没厥过去,小爷怎的还刨根问底了?

  皇上噎了噎,见乖孙实在好奇得很,于是朝他招招手,没好气的道:“站那么远做什么,怕朕吃了你?过来。”

  弘晏这才露出甜甜的笑,挪了几步上前去,悄悄拽住皇上的衣角。

  紧接着,脸蛋儿被揉了又揉,力道轻轻的,掌心老茧带来阵阵痒意。皇上揉够了,心也满足了,让弘晏靠在自己的膝头,开口问道:“明珠府上,元宝都干了些什么?”

  祖父有令,弘晏哪敢不从?他声情并茂地还原当时场景,细节分毫不落,只略去了赠匾这一个环节,“明珠大人都喜极而晕了呢。”

  一旁的李德全实在忍不住,发出一道扑哧气音,接着打了自己一巴掌,赶忙跪下请罪:“奴才失仪,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摆手让他起来,也没和他计较。继而板起脸教训弘晏:“计策成功,却尚有疏漏之处。唢呐一出,听见的不止明珠一人,冤有头债有主,又何苦牵连那些后宅女眷,以及邻里人家?”

  皇上对器乐有些研究,指点道:“不如改造管口,改进收音,在明珠耳旁吹奏,也不会波及他人。”

  不等弘晏回话,皇上继续道:“再有,明珠身为朝中老臣,被逼至此实在不甚体面,此为疏漏之二。可在出行之时捎上太医,以显浩荡皇恩;如若他人问起,你就说是宫中派下,为忠臣调理身体而来。”

  这样一来,即便明珠晕倒,也万万无人生疑,他们艳羡都来不及。

  皇上分析完漏洞,微微一笑,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处事可以锋芒毕露,却要考虑好退路。元宝年纪小,如今尚且无妨,可再大一些呢?”

  弘晏愣住了。

  他神色震撼。

  这一席话,称得上醍醐灌顶,片刻,弘晏郑重道:“孙儿谨遵汗玛法教诲。”

  “如此甚好,”皇上欣慰颔首,招来李德全道,“把朕给太子的赏赐拿来,元宝也该回毓庆宫了。”

  .

  毓庆宫中,太子稀奇地瞅着儿子,“这是怎么了?”

  支支吾吾不敢开口,这副情态倒是少见。

  弘晏动了动唇,半晌转身出去,视死如归抱了赏赐进来,小声说:“……汗玛法赐给您的。”

  太子闻言颇为惊喜,掀开遮掩着的红布,定睛一看——

  如假包换的御赐牌匾,上写“宝刀未老”四字,还盖了皇印。

  弘晏干干一笑:“汗玛法还说,要您挂在书房正中央,就当……就当是给储君的激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