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聊斋 第一百九十六章 顺水逐流

《民国聊斋》第一百九十六章 顺水逐流

作者:森林小哥 字数:2703 书籍:民国聊斋

  万里明月,星汉无声。两个人并排倒在木筏上,二人四目对望,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么近的距离,肌肤相贴,呼吸相闻,听不见周围的风浪,只听见彼此怦然的心跳。

  “灵犀虫”在万恩的心里轻轻噬咬着,带给他那麻痒而甜蜜的疼痛,第一次带给他难以名状的幸福。

  黄金玲温柔的眼波,嫣然的笑容,仿佛成了比一个深深的漩涡,让他沉溺其中,忘了呼吸,忘了思考。

  这一刻,他们似乎忘了湍急河流的险恶,忘了为了的祸福难测,两人在此起彼落的波涛中跌宕沉浮,高一潮,低一潮,不知要漂到什么时候,也不知要漂到什么地方去……

  两个人随波逐流,迷迷糊糊地漂游了两天两夜,由于饥饿和长时间浸泡的缘故,两个人早已晕死了过去。

  海河的交接处有个孤岛,此前叫浪屿岛,后来被官府纳为村镇,从此就叫做浪屿村。

  岛上渔民淳朴善良,以为二人是其他岛上的村民,出行时遇难,便将他们救起。

  万恩一直处在昏迷当中。黄金玲醒来之后,为了掩饰身份,便信口胡编,说他们俩本是同学,又两情相悦,逐渐发展成恋人。

  女方生于贫困之家,父母为了一笔彩礼,就把自己嫁给了五十多岁的财主为妾,结果遭到她强烈的反对。

  财主家有好多家丁,就打算强行娶亲。两个人相爱至深,都愿意白头偕老,就选择了离家出走。

  西部人烟稀少,便与他到这边躲藏。

  两个人就一路西逃。没想到祸不单行,途中又遇到了劫匪,不但抢走我们的钱财,还要杀死男人,逼着女子去做压寨夫人。

  两个人趁其不备,就打死了一个土匪,一路向西逃窜。唯恐被土匪抓住,两个人就逃进了大山深处,结果在雪山高原里迷了路。经过几天的跋涉,终于见到了河流。

  他们好多天也没有吃顿饱饭,体力一透支,见岸边有个木筏,便随波逐流,结果被冲到了这里。

  淳朴的渔民听完黄金玲的讲述,都信以为真,啧啧摇头,大为同情。

  黄金玲乘势请求村民,万万不可泄露二人行迹,否则会被财主家或土匪抓走,那么就再无生还之机。

  善良的渔民纷纷称是,尽皆守诺不言,并将二人安排在渔民老吴头家里养伤。

  黄金玲慷慨大方,当即就把那枚金簪子交到老吴头的手中,叫他进城,到当铺里兑换一些银子,留作日后共同使用。

  吴家夫妻感觉两个年轻人很好,就主动把自己所住的房间腾了出来,让与万恩、黄金玲居住。

  万恩在村民们的抢救之下,终于清醒了过来。见孤男寡女共住一盘炕上,不免有些腼腆尴尬。好在火炕极大,两人并躺,中间能空了数尺,由于身体过于虚弱,往炕上一倒,立刻就响起了鼾声。

  黄金玲则倒在炕上翻来覆去,胡思乱想,听他酣睡之声,又是恼恨又是欢喜,想着与他这番阴差阳错的因缘际遇,心中悲喜忐忑,如同海潮翻涌不息。

  次日一早,老吴头就登船去了县城,找了一家熟悉的当铺,将金簪当了出去。由于这金簪不但是纯金打造,而且上面还嵌着珠宝,兑换了五十块银圆。

  老吴头人品极好,见万恩伤势不轻,就去了药房,准备给万恩抓几副治疗红伤的草药。

  药房很大,还有坐堂郎中,老吴头便把万恩的伤情向郎中如实地讲了一遍。那郎中为他开了三副汤药,并告诉老吴头,最好与百年的鳝鱼血同服,效果定会好上几十倍。

  老吴头回到家中,便把郎中所说的话讲了一遍。

  黄金玲当即问道:“这里有百年黄鳝吗?”

  老吴头笑道:“这里是海河交接处,别说百年黄鳝就是千年老龟也不在少数。只是要想钓到百年黄鳝可不那么容易。这么说吧,自打我记事以来,钓上百年黄鳝的人少之又少。那就得靠碰运气了。”

  黄金玲笑道:“只要有,就有希望。吴老伯,你近期就为我准备一些钓鱼工具,我俩过些日子就去垂钓百年黄鳝。”

  万恩摆了摆手,叹道:“还是算了吧。一是危险处处都在,你一个女孩家单独出去我委实不放心;二是你根本就不会钓鱼,钓到百年黄鳝的几率几乎为零。吴老伯不是抓来几副草药吗?你还是把草药煎成汤剂,我服用几天,看看疗效再说。”

  黄金玲点头道:“也是,也是。反正我们眼下也走不了,那就安心静养几天。等你能走能跳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去钓黄鳝。”

  此后接连数日,黄金玲天天为他熬药补充营养,喝了四天之后,果然将万恩体内残留的瘀血尽数清除干净,错乱的经络也各归其位,只是还不能剧烈地运动。

  孤岛上极少来客,因而众人对这两位落难的爱侣都极是热情。那老吴头一家更是好客,竭尽地主之谊。

  面对这些质朴村民,万恩忽然想起从前在许家沟的快乐时光来,心中难过,更加下定决心,尽快恢复经脉,等回到万花庄之后,与六兄弟共同筹谋平定一方的大业。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七天过去,可他的经脉伤毁的实在太多,虽然有所好转,但依旧不是特别的理想。黄金玲嗔怒之下,不免又将那黄金田怒骂一番。

  这天中午,艳阳高照,浪屿村金光闪耀。海风轻拂,薄雾消散,万里蓝天浮着朵朵白云,难得天空如此澄澈。

  极目远望,水天一色,奇峰异岛,历历可见,一切明丽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万恩见老吴头坐在树下乘凉,便凑了过来。无意间就提起百年黄鳝上来。

  老吴头道:“浪屿岛分东西两湾,由大小四个岛屿组成。西边较高,又靠近母亲河,因此那里淡水较为充足。想要抓到百年黄鳝,必须向西走。”

  万恩正寂寞无聊,便动了心情,便问道:“距离这里有多远?”

  老吴头叹道:“远是不远,就是走到头,也不过二十里地。只是中间有条隔断,三年前有一座铁索桥,后来经常有土匪登岛,就把上面的木板给拆下来了,只有两条铁索相连,想去小西岛,那就必须得爬过铁索。你有伤在身,还是算了吧。”

  万恩道:“反正闲着没事,我到铁索东面看看去。”

  老吴头道:“看看是可以,但千万不能尝试啊!铁索桥距离这里不足三里地,你看看就回来,千万不能让黄姑娘惦记。”

  万恩嗪首微点,信步朝西走去。

  出了浪屿村,四周房屋寥落,树木增多;大路逐渐转为崎岖小路,凹凸不平,两旁的野草很是荒芜。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走不多时,便到了两个孤岛断隔之处。山风凛冽,几十丈高的裂谷横在眼前。对岸峭壁百尺,中间果然有两条手臂粗细铁索相连接。

  万恩站在铁索的东端,发现铁索上悬挂着一把吊椅,万恩用脚踹了两脚铁索,那吊椅顺着铁索滑了过来。

  他见吊椅拴得很结实,两侧的距离也不是很远,只要坐在椅子上,两手抓住铁索,不住地朝前捣步,很快就能到达那一侧。于是就带着试试之心,坐到了椅子上。

  吊椅的上面调有滑轮,滑动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登上了小西岛。

  小西岛极其狭窄,东西走向,南北宽度还不足二十丈,山上草木翠绿,不知名的野花绚烂地开了一地,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汩汩而下,注入山下的小溪之中。

  心里忖道:“若不是这里如此狭窄,我就在这里建几间房子,一有清闲就来这里住上几天。”

  又一想:“如果不是岛屿太小,浪屿村的民众怎能不在这里居住?”一想到自作聪明,不禁噗哧而笑。

  越朝西走越加安静,忽然听到下方有哗哗的流水声传来。万恩探头朝下看去,山崖的下面果然有着好多的水潭。

  万恩找一处稍稍平缓的地方,来到沟底,猛一抬头,只见水潭前坐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翁,手执一根鱼竿,在那里垂钓。

  万恩见有人在此钓鱼,便凑了过去。见老头手中的鱼竿柔柔细细,极为柔软,却足有两丈多长,竿头上挂着一根丝线,瞧来不过发丝般粗细,但在风中却是纹丝不动,笔直地垂入深深的潭水中。

  万恩心想:“如此细软的鱼竿,如此微细的鱼线,分明是一只小小的虾米都钓不上来。这老头在此垂钓,到底为了什么?不会是姜太公钓鱼,等着钓我这君王吧!”

  想到这里,便开口叫道:“老伯……”

  老者连忙转过头来,竖指禁声,朝他“嘘”了一声,又转过身去,继续全神贯注地垂钓。

  万恩见这老头有些古怪,便动了好奇之心,不由仔细观察老者。

  只见他白头银须,寿眉过寸,脸上皱纹重叠,但双目开合间却炯炯有神。从这一双眸子中就可以看来,此人的内力极其精深。

  万恩找个地方坐下,看了半晌,见鱼线不曾动过一下,万恩也就渐渐失去了耐性,一想到玲儿说不定是多么的担心,便缓缓起身,就打算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