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 161 章 脑洞:始皇帝互穿2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 161 章 脑洞:始皇帝互穿2

作者:无字惊鸿 字数:9760 书籍: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同人】

  嬴政目光奇异地看向身边这个好大儿。

  这个手段不能说卑鄙,只能说机智。反正换成他自己的长子,肯定是干不出来的,他那儿子为人太过正直了。

  不过瞧群臣的反应,似乎早已习惯。

  冯去疾面不改色地上前一步:

  “殿下英明,原是我等着相了!”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站出来吹捧一番。

  嬴政嘴角微抽。

  这个大秦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臣子喜欢阿谀奉承?

  他自己那个大秦就不这样。

  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说这些废话。而且也没人敢说,一说就会被他斥责浪费时间,所以臣子奏事都只说重点。

  底下的臣子也很绝望。

  是他们想阿谀奉承的吗?这不是有个喜欢带头吹陛下的太子在、他们不甘心被太子彻底比下去,又有个爱听别人夸他儿子优秀的陛下在、作为臣子总得讨好君上。

  好在这一波吹捧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继续进入正题,商讨正事。

  今日是小朝会,要讨论的事情不多。

  小朝会持续时间短,上朝的点比大朝会略晚一个时辰,方便大家多睡一会儿。

  但这不代表臣子就都很精神奕奕了,哪怕多睡了一个时辰,依然有人在打瞌睡。

  扶苏平时上朝就爱观察臣子,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今天虽然忙了一些,也不妨碍他抓住王绾上班睡觉的小辫子。

  趁着某两个臣子开始辩论了,顾不上这头,扶苏往父亲身上一靠。

  他和父亲咬耳朵:

  “阿父。”

  嬴政很少和长大了的孩子亲近,见他靠在自己身上,身体僵了一瞬。

  扶苏这才回神,想起来这不是他阿父。

  见对方有些僵硬,大概猜到了那边世界的父子关系可能没他们这么好。这位陛下如此严肃板正,或许他和儿子相处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

  于是扶苏迅速坐正了回去:

  “冒犯了。”

  嬴政:……

  嬴政心里立刻就有点泛酸了。

  怎么你只认你自己的父亲,朕这个父亲你就不认了是吧?

  扶苏原以为这位陛下应该对他分享的八卦消息不感兴趣,看对方又不高兴起来,才恍然原来对方也爱听啊。

  于是扶苏把之前没说完的话补上了:

  “父亲你看那边,王绾在打瞌睡。”

  这样的小话扶苏以前常和阿父说,父子俩早就练出默契了。秦政一般都会不动声色地看一眼,然后示意侍者去悄悄唤醒对方。

  但是嬴政第一次经历,他直接光明正大地就看过去了。

  群臣发现陛下看向了一个方向,也跟着下意识扭头看去。一堆人齐刷刷地盯着打瞌睡的王绾,王绾自己却毫无所觉。

  扶苏忽然精神一振。

  这可不是他使坏让所有人都看到王爱卿上朝睡觉的哦!等阿父回来之后,可不能说他的!

  趁着阿父不在,扶苏兴奋地说道:

  “王爱卿乃我大秦肱股之臣,怎能让他站着睡觉?来人,快去搬一张软榻来。爱卿们都往旁边稍一稍,给软榻腾个位置!”

  所有人:……

  太子殿下你可真缺德啊!

  侍者已经第一时间去后头搬软榻了,壁墙之后就有现成的。眨眼间,软榻便被送了过来。

  这群侍者是和缺德太子配合多年的熟手了,动作异常轻巧,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放下软榻后,还连哄带劝地把迷糊地王绾按到了榻上,让人沉沉睡去。

  众人看着这训练有素的操作,简直叹为观止。

  领头的侍者露出一个矜持而谦虚的微笑。

  小场面,这都是小场面。为了满足殿下的心愿,他们可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

  嬴政:………………

  嬴政的无语有海那么深,这都什么东西,他大秦的侍者平时都在琢磨什么?

  扶苏倒是很激动,看热闹看得起兴。

  嬴政一言难尽地瞪了好大儿一眼。

  扶苏不为所动。

  这又不是他亲爹,瞪就瞪呗。他好不容易逮到阿父不在的时候犯个贱,要是阿父在的话,肯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群臣默契地假装无视发生,该奏事的奏事。就是奏事也拦不住大家总忍不住瞄向那张格格不入的床榻,期待王绾睡饱了醒来。

  一直到朝会结束,一大把年纪的王老爱卿还没醒。太子为了看热闹,稳稳地端坐在上首,一点都没有离席的意思。

  太子不走,陛下也没走,那就是大家都能留下继续围观了。

  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过了片刻,终于等到王绾睡足。他伸了个懒腰,慢吞吞睁开眼,心想今天睡得可真舒服。

  一睁眼,发现床边围了一圈脑袋。

  脑袋们齐齐发出善意的询问:

  “王兄,你醒啦?”

  王绾:!!!

  这简直要吓死个人,王绾噌地一下就坐起来了。

  认出这些都是同僚之后才放下心来,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应该是上朝的大殿。

  还好还好,他没有一觉睡醒就去地府见了黄泉府君。

  王绾刚要露出一个笑容,突然一僵。

  等等!这里是哪儿?上朝用的大殿?!

  上首的太子发出了愉快的声音:

  “王爱卿,今天睡得如何?”

  王绾一下子从软榻上下来,瞪大眼睛看向台阶之上。他的脸上是三分震惊、三分惊惶、三分羞愤和一分生无可恋,已然预料到自己社会性死亡的结局。

  从今往后,他王绾上朝睡觉将成为咸阳笑谈。

  王绾一边下跪请罪,一边哀怨地看向陛下。陛下啊陛下,您为什么不拦着点太子?

  今

  天这事,十成里有十二成是太子干的。

  嬴政:……看朕作甚?

  坏事是太子干的,你看太子去啊!

  朝会结束后,一把年纪的王绾老头子,抓着陛下的袖子痛哭流涕。

  ——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临近致仕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丢了这么大一个脸!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呜呜呜呜呜!

  “陛下——!”

  王绾哭到快要晕厥:

  “陛下您怎么能不拦着太子呢?您以前分明不是这样的!陛下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您怎么能越发纵容太子殿下?!”

  “虽然老臣即将致仕,但臣还是要说,您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朝堂之上怎能儿戏?太子如此岂是明君之兆?!”

  他就差说只有商周夏桀才会拿臣子取乐了。

  嬴政:……

  朕再说一遍,不关朕的事。有仇去找太子面谈,不要烦朕。

  为了把王绾打发走,嬴政让人去叫了扶苏过来。

  他本来不想过多插手扶苏的事情,这位太子已经成长得很优秀了,不必父亲再教导什么。

  但是,闯了祸自己跑掉,丢下老父亲给他收拾残局,嬴政觉得不能惯着他。

  太子殿下过来之后还一脸无辜:

  “父亲找我?有什么事吗?”

  嬴政示意他去看王绾:

  “王卿说你今日所作所为非明君之相,你自己看着办。”

  这话说完,扶苏还没什么反应呢,王绾已经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陛下!臣与您无冤无仇!您为什么要找太子殿下当面告臣的状!

  王绾悲愤不已。

  嬴政:?这又是怎么了?

  扶苏眨了眨眼,故意说道:

  “王卿怎能如此污蔑于我?父亲您要为我做主啊。”

  嬴政:……

  嬴政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从一开始就不该牵扯到这件事里来,他不该来见王绾,不见王绾就不会凭白惹一身麻烦。

  这儿子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

  悲愤的王绾却已经决定自救了:

  “臣有罪,臣不该编排殿下。还请殿下高抬贵手,饶过老臣。”

  嬴政:所以你就这么认罪了吗?

  嬴政一时间看两人的眼神都不对了。

  他这个便宜儿子是不是有什么将人屈打成招的爱好?王绾以前也没这么胆小的吧!

  扶苏又瞪了王绾一眼。

  败坏他形象,真是讨厌。

  算了算了,又不是他亲爹对他印象变差了。

  扶苏示意他赶紧走:

  “有空回去多处理几件政务,父亲如此忙碌,你怎么还能跑来耽误父亲的时间?”

  王绾:“殿下教训的是!”

  说完人就告辞了,走得干脆利落,再不提什么要

  让太子改正的事情。

  嬴政:……那你之前缠着朕哭诉是为了什么?

  嬴政觉得问题有点大。

  扶苏这样也太胡闹了,长此以往,大秦官场岂非人人自危?哪怕这是别人的儿子,他也不能放任,必须好好和对方聊聊。

  嬴政皱眉看着扶苏:

  “谁教你的戏耍臣子?”

  扶苏明显没觉得这有什么,他还反问:

  “这样不行吗?”

  嬴政点头。

  扶苏歪了歪头:

  “可是我阿父说只要我开心就好。”

  嬴政难以置信:

  “你父亲是这么纵容你的?”

  扶苏还强调了一遍:

  “真的呀,阿父最疼我了。而且我有分寸的,王绾也就是闹闹小脾气而已。”

  嬴政:你管这叫有分寸?

  扶苏补充:

  “就算我做得过火了,阿父也会帮我善后的。”

  嬴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瞬间,嬴政觉得自家那个固执儿子看着也挺顺眼的。

  但话都开了头,总不能说到一半不说了。

  嬴政只好试图劝服他:

  “日后总有你独自面对朝臣的时候,你父亲总不能永远替你善后。”

  你爹又不能活千百年,万一长生药求不到呢?

  扶苏不爱听这个:

  “我身体不好,阿父自然能比我活得长久。啊,不能说这个,阿父听了要生气的,他不许我说我会比他早死的话。”

  嬴政:???

  也就是说,面前这个优秀的太子,一点都不想当秦二世。他只想跟在他爹身边,一辈子当个被阿父捧在掌心宠着的小纨绔?

  那你那么优秀的治国能力放在身上岂不是很浪费?你不要可以给朕,朕的长子非常需要!

  果然,不管是哪里的儿子都不省心。

  培养儿子不如自己找长生药,他自己活久些比什么都靠谱,大秦交给谁都放心不了一点。

  这样的想法大约只维持了半天。

  半天之后,始皇看完了昨日批复后还未下发的奏折。又看完了扶苏一上午批完的奏折,发现这个太子确实很有东西。

  这样的继承人,不继位实在可惜。

  不行,还是得帮另一个自己劝劝他。

  嬴政试图挑起他对权势的野心:

  “难道你就不想自己当皇帝吗?”

  扶苏喝着糖水随口答道:

  “不想,好累啊,谁爱当谁当。要不父亲还是传位给桥松吧,太孙也很优秀,我可以直接当太上皇。”

  嬴政:朕承认太孙也不错,若是没有你的话朕就属意他了,但你比他优秀太多。

  到底为什么会有人嫌弃当皇帝累?他们大秦这么多代公子为了王位抢个你死我活,在这逆子眼里就是自讨苦吃是吧?

  嬴政不理解当

  皇帝哪里累了:

  “手握权柄,又能创建一番功业,为何会嫌累?”

  扶苏放下喝光的杯盏,又去吃果子:

  “除了吃喝玩乐之外的事情都累。”

  嬴政开始怀疑这臭小子是故意气他了,该不是记恨他占了对方亲爹的身体,觉得是他害得阿父消失了吧?

  扶苏一眼看出父亲想差了。

  他放下牙签,实话实说:

  “我上辈子当过皇帝了,二十年呢。累死我了,这辈子就想休息一下。反正阿父身体调养得好,再活二三十年不成问题。而且还有桥松在,难道这样还不许我偷个懒?”

  嬴政微微一愣。

  这样的话,他倒是可以理解……才怪!

  都当过皇帝了,难道不该尝到了权利的甜头,越发放不下才对?

  扶苏:你对懒癌一无所知。

  卷王和咸鱼是没法聊的,嬴政虽然固执却也拿自有一套逻辑的扶苏没辙。最后只得换一个话题,聊聊扶苏的前世。

  扶苏便说起自己继位的始末,还有后来发生过什么事情。主要讲述刚即位那几年,各地都有反贼的时期,也算是提醒一下这位陛下了。

  “对了,有些技术陛下最好也记一记。”

  扶苏让人去将造纸术一类的实用技术都抄写下来。

  也不知道他阿父去了哪里,若是阿父去了这位陛下的世界,应该会主动分享。可阿父记得又不全,总会出现遗漏,还是他让人写一份送来给父亲背诵下比较好。

  况且,万一阿父去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其他世界呢?

  【历史】

  秦政和长公子相处得十分愉快。

  长公子并不蠢笨,他的很多政治主张和太子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不像太子那么圆滑,会用各种手段达成目的。

  不圆滑就容易吃亏,秦政于是重点教导他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可惜长公子是正直端庄的人,不少手段他实在学不来。学不来不要紧,老老实实做实事也不错。

  长公子发现,这位父亲的脾气实在很好。

  相处了几日下来,长公子从未见他动过怒。他也不爱板着脸吓唬人,虽然看着表情冷淡,却只会给人距离感。

  而且这样的距离感,在亲近的人面前就消失了。大约是察觉到他敬畏父亲,对方会刻意摆出温柔的姿态来,消解他的紧绷。

  长公子在心里默默地给亲爹道了个歉。

  父亲很好,这位父亲也很好。两位父亲他都很敬重,没有喜新厌旧的意思。

  秦政用干净的筷子给他夹了一块肉:

  “吃饭专心些,仔细胃疼。”

  他家太子也爱吃饭走神,他都叮嘱成习惯了。夹菜也是,扶苏爱吃肉,不爱吃菜,就总需要他来盯着。

  这个世界的扶苏没那么挑食,而且因为老老实实习武的关系饭量也很大。秦政怕他吃不饱,也不用顾虑他吃多了肉克化不了,便能尽情给儿

  子夹他爱吃的肉了。()

  长公子谢过父亲,然后才接着动筷。

  ?无字惊鸿的作品《在大秦当完美太子》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改不了,面对父亲总是忍不住规规矩矩的行事。

  秦政无意去掰正他这些做派,这又不是什么缺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自己舒服就行。

  用完膳,秦政继续耐心教导孩子理政。

  他前世和今生的经验加起来,不是此界的始皇帝能比的。对方才刚刚大一统,很多事情还在摸索中,朝政处理起来比较缓慢。

  秦政自己倒是奏疏批得飞快,又丢了一部分给李斯等人去批复。空出来的时间,全用来教孩子了。

  穿越了也不会改变秦政养生的步调。

  他依然处理一段时间政务,就起来活动一下、休息一番。饭后散步消食,还有晚间的习武,都照常进行。

  侍者不敢多问陛下为何突然改了作息,见长公子都没有异议,便乖乖去执行了。

  晚间父子俩一起练武的时候,秦政心血来潮叫上长公子同他对练。平时和太子习武就没这个机会,太子坚决不肯对打,说太累了打不过,非要他来他就撒娇说想休息。

  秦政是应付不了爱子撒娇的,一撒娇就忍不住纵容。

  长公子却会认认真真陪父亲对打,累了也不会主动说休息。反倒是秦政先累了,毕竟原主的身体状态实在不太好。

  秦政让人取来竹简,写下了一些养生之策。

  他提起求仙一事:

  “朕也曾求过仙,但后来发现那些方士皆是骗子。比起虚无缥缈的仙缘,倒不如好好保养身体,这才是长寿之道。”

  长公子便细细问了那些方士如何行骗的,听完之后眉头紧皱,很有些气恼。

  可是他又烦忧起来:

  “父亲很信这些,只怕等他回来之后,我与他怎么说,他都是不会听的。”

  秦政倒是不担心:

  “朕的太子定能劝好他。”

  长公子好奇地追问:

  “他是个怎样的人?似乎与我大有不同?”

  秦政不由轻笑了一声:

  “他是个小滑头,最会气人了。”

  长公子却不信。

  父亲也说过他总是气自己,若当真气人的话,哪里还笑得出来?

  秦政便问他:

  “你也成家了,定然已经有了孩子。孩子小时候不懂事,难道没有气过你?如今想起这些事时,你生气吗?”

  长公子摇头:

  “小孩子胡闹而已,我身为大人怎好和他计较?”

  秦政点头:

  “正是这个道理,太子也是这样的。”

  长公子:……?

  不对吧?你家太子不是都加冠成年了吗?怎么还和不懂事的小孩子对标?

  秦政却没有了细细解释的想法。

  光听他说,旁人只会觉得阿苏成年了还不着调。他的孩子如何,他自己高兴就好,不必别人置喙

  () 。

  就是得同情一下另一位始皇帝了。

  也不知道阿苏有没有收敛些,会不会故意欺负人。

  【同人】

  扶苏发誓他才不会欺负父亲。

  但是始皇帝陛下看他不着调就难受,听他说话就觉得他是故意气自己。两人之间的代沟比海还要深,到最后嬴政已经放弃了。

  他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去帮别人教儿子呢?就像扶苏自己说的,他爹还能活二三十年,以后直接传位给孙子也挺好的。

  就算不传给孙子,其实扶苏这样也不是治理不好大秦。他上辈子既然能把大秦治理好,就说明这样的行为没什么影响,放任也无妨。

  是的,嬴政的底线已经降到“只要大秦能好好延续下去朕就不管了”的地步。

  嬴政在扶苏这里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当爹的最好不要掌控欲太强。非要强行把儿子掰“正”,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这个道理在他的长子身上也适用。

  原先嬴政考虑过要不要将长子送去边郡历练一下,打一打匈奴。好好看看大秦是靠什么起家的,怎么能为了仁政丢了血性。

  顺便磨砺一下他的脾气,让他别那么固执了,跟蒙恬学学为人处世。

  现在,嬴政觉得搞不好他儿子去了边郡也不会改。

  身边有个怎么都说不通的扶苏做例子,很难让他不联想到自家长子。万一自家那个骨子里也是这样的,丢过去不仅改不了,甚至变本加厉地觉得边疆庶民日子过得苦,政策还得更仁和一点呢?

  嬴政想想那个可能性就觉得窒息。

  还不如把人留在自己身边亲自盯着呢!

  扶苏一连在朝堂上折腾了好些天,臣子没少欺负,政事倒也不耽搁。嬴政则在努力梳理大秦局势,了解大一统政策彻底施行到位后的各方细节。

  半个月满的时候,嬴政突然发现臣子们好像都挺接受良好的。

  别看他们一个个整天哭诉太子不做人,该干的活也没因为这个就干不下去。全是嘴上干嚎,实际上半个人都没受影响,仿佛是在假哭。

  嬴政:?

  扶苏幸灾乐祸:

  “我说的吧,臣子们的适应能力都是很强的。他们就是仗着父亲宠臣子,忍不住多嗷几嗓子罢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全大秦的臣子都懂这个道理。面对大家长一样的陛下,谁能忍得住不装个可怜卖个惨呢。

  太子这么干,就能得到陛下的呵护。他们学太子这么干,陛下也会说两句好听的哄哄他们。

  总结,陛下特别吃软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陛下最近好像不如以往那么温和耐心了。上回王绾去哭诉就没得到安慰,陛下甚至都不愿意敷衍王绾一句、承诺会管教太子。

  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陛下都会说“此事确实是太子不对,朕回头就说他,他年纪还小,爱卿不要与他计较”。

  然后说归说,下次太子还敢。

  他们怀疑陛下压根没去教育太子,或者随便教育了两句,见太子不听就作罢了。

  群臣:我错了,我不该贪心的。

  当初,他们没有珍惜这样的陛下,反而暗地里嘀咕陛下是熊爹宠出了熊孩子。

  现在,陛下改了,他开始直接把太子叫来告状了,放任太子当着他的面威胁他们。

  王绾开始认真思考:

  “老夫是不是应该致仕了?()”

  他都这把年纪了,像李斯,早几年就致仕了。就他还不服老,非要留在朝中。

  要是他早点致仕,不就没那天的乌龙了么?定是他年纪大了打不起精神,才会在朝会上睡着。

  沉痛反思过后,王绾上书请求致仕了。

  嬴政翻开折子一看:……

  嬴政不由怀疑是不是上回给老臣打击太大了,对方觉得丢了面子,不愿意继续留在朝堂上受人笑话。

  说到底还是太子造的孽。

  嬴政把奏折递给扶苏:

  你看你干的好事。?[(()”

  哪知扶苏接过看完,随手批了个:

  “不行,你之前的事情还没做完。”

  嬴政:==

  这时代的致仕制度还没发展到后世那种有完整流程的阶段,没有三请三让的说法。一般只有接受禅位,才会进行这么个推辞的流程。

  所以面对王绾的折子,正常情况下秦政是会先留中不发。然后把爱臣叫来,仔细询问一下对方为何突然想退休了。

  如果能开导,就开导一下。折子就当没上过,没这回事。

  要是爱卿铁了心想休息,秦政才会认认真真批复。还要贴心地在里头把爱卿夸一顿,说他这些年干得很好,朕舍不得云云。

  最后在大朝会上宣布这件事,给足了臣子体面。

  但是太子显然不这样。

  扶苏上辈子遇到这种事,一般就两个反应。

  一,你事情没干完,下回再说。

  二,问问侍者知不知道重臣为什么要致仕,有正当理由就答应了。

  反正致仕了也不代表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后世的退休返聘扶苏虽然没听过,但他干过。

  李斯目前就是这个状态,每天要花一大半时间给朝堂干活。剩下的一小半时间,才是留给他享受悠闲养老时光的。

  似乎除了不用上朝之外,也没比继续当官轻松多少?

  王绾的奏折被打了回去。

  看到批复的王绾一时悲从中来,他又又又来骚扰嬴政了。

  还是熟悉的老头子,还是熟悉地抱着大腿哭诉。上回是哭诉太子太过分,这次是哭诉太子不近人情。

  嬴政:……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绾一把年纪了抹着眼泪:

  “陛下啊!陛下!老臣鞠躬尽瘁这么多年,只是想致个仕而已,太子殿下居然以臣事情没处理完为由拒绝。难道臣的想法,还不如一件事情重要吗

  () ?”

  王绾想听到的回答明显是“当然不是,爱卿你比这些小事重要得多,事情总有人能处理的,爱卿却无人能够代替”。

  但是工作狂嬴政下意识回了句:

  “当然是国事更重要。”

  王绾:?

  王绾:??

  王绾:???

  王绾一个爆哭:

  “陛下!陛下您这样说太伤臣的心了!呜呜呜!李斯那家伙致仕的时候,您还好言哄他,为何到了臣就变成了这样?臣哪里比不过李斯了?”

  可恶的李斯!大家都是陛下的心腹,凭什么你能被陛下哄,他不行?是不是李斯私底下说他坏话了?

  嬴政万万没料到一句话说错,能引起臣子互相攀比和拉踩。

  嬴政:所以你们为什么要比这种东西?

  这个大秦还能不能好了!

  扶苏从外面懒懒散散地进来,路过王绾轻轻踢了他一脚。

  “别闹了,回去干活。今天的事情还没干完,谁准你擅离职守的?要是晚上下职前做不完,入夜你就住衙门里吧。”

  王绾立刻见好就收,一秒钟擦干眼里,爬了起来:

  “臣马上就去,绝对不会耽误正事!”

  嬴政:……?

  嬴政不由怀疑,王绾不会是在拿他消遣吧?

  嬴政询问扶苏:

  “他到底想不想致仕?”

  扶苏一脸理所当然地说:

  “当然不想,就是突发奇想闹个小脾气而已。父亲你别搭理他,过一会儿他就恢复正常了。”

  嬴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还有臣子会在朕面前闹小脾气?

  扶苏:唉,都怪我阿父太好说话,大家总爱找他撒娇。

  秦政两辈子加起来上百岁的人了,看这些老臣也跟看晚辈似的。面对长辈忍不住撒娇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这个奇奇怪怪的大秦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嬴政决定以后任何臣子都不见。这里就没有正常人,只应付个太子就有他受的了,还是放过自己吧。

  嬴政开始闭关苦读,让人把以前的奏折都取了出来。所幸这些奏折都按照重要程度和涉及的内容分了类,嬴政可以精准寻找他想看的来研读。

  苦读的日子过得很快,日常他除了上朝平时都不见臣子。臣子们原本该奇怪陛下怎么性情大变的,奈何被太子折腾得没精力管这些,彼此倒是相安无事。

  在互穿的一个月整,每日醒来两人突然发现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世界。

  秦政立刻去寻儿子,见阿苏面色红润地窝在被子里睡懒觉,不由松了口气。

  他原还担心过自己突然离开了,阿苏会着急到吐血。问过侍者之后确定扶苏这一个月身体健康没有生病,这才放心。

  今日是休沐,没有朝会,秦政舍不得叫醒儿子。只让人取了这一个月的重要奏折过来,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秦政飞快略过太子让

  人在巨石上刻字之类无足轻重的小事,最后把目光放在了王绾致仕上头。

  自从那天王绾上了一封折子之后,后头就再没提过这件事。可见确实是一时闹别扭而已,不必当真。

  秦政叫来了史菅:

  “把这个月的起居录拿来,让朕瞧瞧。”

  他家太子又怎么欺负人家了?

  起居郎史菅实在很没有存在感,嬴政不像秦政父子那般吃过忽略起居郎的亏,所以不会下意识关注对方。

  史菅这一个月和侍者一起待在角落,被无视了个彻彻底底。所以其实他和侍者都发现了陛下的情况,甚至他还额外用纸张记录了下来。

  不能往正史上写的,他就写在单独的纸上。剩下的修修改改润色一番写入起居录,毕竟总不能直接在里头写“陛下被另一个陛下的魂魄取代了”吧?

  秦政看完两份记录,有些哭笑不得。

  他叫来侍者:

  “太子胡闹你们不拦着,还跟他一起胡闹,真是让朕不知该说什么好。”

  侍者们纷纷垂头,做出认错的姿态。

  这模样都是学太子的,认错归认错,下次还敢。

  秦政也没有当真生他们的气,否则就直接发落了,哪里会和他们废话。

  他额外叫了王绾入宫,好好安抚了一下这位屡次受到伤害的老臣。把人哄得心花怒放,发誓还要为陛下再干十年,这才放人离开。

  秦政揉了揉眉心:

  “朕在那边要替他教儿子,在这里还要替他善后,真是欠他的。”

  史菅心说那怎么能一样,您在这边之所以要善后,不还是太子先干坏事的吗?不能怪另一位陛下太过严肃不爱哄人啊!

  其实史菅觉得,那位陛下应该也是会说好听话的。就是当久了上位者不习惯放下姿态,而且王绾这家伙哭诉的时候太奇葩,把人给惊着了。

  忽悠侍者来报太子殿下起了。

  秦政立刻回去看儿子:

  “阿苏,朕回来了。”

  扶苏净面的动作一顿,胡乱擦了一把脸就把帕子丢开了,扭头扑进父亲怀里。

  “阿父!阿父呜呜呜!”

  秦政有些心疼:

  “是不是吓坏了?”

  扶苏可怜巴巴地点头,还给阿父看他的手指:

  “奏折都是我批的,好累哦,”

  接着又苦着脸说:

  “他教训我,每天都要听他念叨。”

  诉苦肯定是要往夸张了说的,秦政也不提自己看过起居录了,知道他在夸大其词。反正那位始皇帝人都回去了,编排他两句也没什么要紧的。

  当务之急,还是把太子哄高兴了更重要。

  【历史】

  嬴政发现他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他松了口气,有种解放了的错觉。

  长公子照例来找父亲学习,进来就先行礼,而后说道:

  “陛下,您昨日教导

  我的内容,我已经领悟了。下次再遇到父亲生气,我会尽力哄他的,绝不与他顶撞。”

  嬴政有些欣慰,还是自家儿子好。

  代替他的始皇帝似乎也挺靠谱的,不像他的太子那么不着调。

  嬴政一时心血来潮,便问他:

  “你准备怎么哄父亲?”

  长公子想了想:

  “要看父亲是因为什么生气的。”

  嬴政试探着说道:

  “朕发现那些方士都在骗朕,决定将他们都发配去戍边。”

  长公子点点头:

  “发配戍边太严厉了一些,路上多有累病而死的,会叫天下黔首误解父亲残暴。不如就近送去骊山吧,修陵要不少人手。这样可以减少路上的损耗,也能让他们为父亲多出点力。”

  发配戍边是要徒步走到边境去的,官府不会提供多好的伙食,还会用鞭子驱赶。所以经常会有人死在半途上,有时候能死一半人,庶民才会一听就觉得畏惧。

  骊山就在咸阳隔壁,发配去那边就没有赶路的烦恼了。能多留点人手干活,总比白白死了要强,死了可就浪费了。

  嬴政未曾想到儿子会这么说:

  “你不觉得朕刑罚苛刻?”

  长公子目露困惑:

  “不让犯罪者服刑,就要征庶民服刑了,这怎么能算苛刻呢?”

  和秦政待了一个月,长公子已经顺利被他的新式“仁政”给洗脑了。

  秦政告诉他,既然总要放弃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不如放弃罪犯的,保全庶民。让罪犯多服点劳役,庶民就能相对轻松一些。

  真正的仁不是大爱无疆对谁都好,因为你对坏人好了,坏人还会去害好人。做个圣人不如做个俗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顺便又灌输了一波利益论,比如人口很有用不能浪费之类的。

  长公子言谈间就忍不住带了出来。

  秦政自己本来没那么会洗脑,架不住他有个嘴皮子利索的太子。扶苏有时候都能靠着歪理把阿父带偏,秦政跟儿子相处久了难免学到一些。

  在长公子身上试了试,确实很好用。

  长公子也发现现在的陛下似乎是他父亲回来了,干脆主动给父亲解释了一下自己最近都学了点什么。

  嬴政越听越一言难尽。

  他有一种预感,自家儿子被带歪了,以后可能会越发向那位太子靠拢。

  唯一欣慰的是长公子没有捉弄人的喜好,顶多就是以后会精于算计,做事之前先衡量怎样才会利益最大化。

  嬴政只能安慰自己,这样也挺好的,总比之前傻乎乎地犯倔要强。

  这个想法在第二天就破碎了。

  次日早朝。

  长公子很莽地上来就得罪人,认为李斯应该及时修订宽松一些的刑法,把一些没必要罚得太重的地方改轻一点。这样不会对大局有影响,却能安抚天下万民,拉拢人心。

  可是李斯没这么做

  ,长公子认定他显然是偷懒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李斯没理由想不到。

  李斯:啊?

  长公子还在举例,提出了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刑罚却规定得非常严重。于是庶民畏惧异常,视秦如虎狼,骂陛下是暴君。

  嬴政一时无言。

  他儿子这哪里收敛了?难道不是变本加厉地和他对着干吗?

  结果长公子还疑惑呢,频频看向父亲。见父亲没有反应,早朝结束之后他就找过去了。

  不等嬴政斥责他胡来,长公子先声夺人:

  “父亲,您今早怎么不配合我呢?”

  他是真诚在发问的。

  他说自己都出来弹劾李斯了,父亲您就应该在李斯出来请罪说“臣惶恐、臣不曾偷懒懈怠”的时候出声训斥我,说我这是在胡闹。然后安抚李斯两句,让他回去好好修改律法,这件事就能揭过了。

  长公子说他之前和那位陛下都是这么配合的。

  长公子还兴奋地表示:

  “陛下真的很支持我施行仁政,还说这样对大秦确实有利。只是我对仁政的理解太过粗浅,需要他来把关,改成更适合大秦的样式。”

  今日他提出来的这个,就是那位陛下教他的。在拉拢民心方面,陛下真的很擅长。

  嬴政:……

  虽然但是,朕就没想改秦律啊,朕觉得秦律挺好的。秦人用了那么多年,都没觉得严苛,有什么好改的?

  嬴政到底还是没答应,他是个很成熟的帝王,不会因为别人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

  长公子只好遗憾地将此事记下。

  没关系,等他继位了他自己改。他回去就教导儿子该怎么配合他,父亲不配合,他还有儿子能配合呢。

  左右父亲在位的时候,大秦肯定不会出问题。哪怕律法严苛了一点,也顶多是庶民日子过得更艰难些、归心的速度更慢些。

  陛下说了,父亲想尽快把那些得罪人的事情都做完。或许也是因为这个,父亲才不肯施行仁政的吧,觉得会拖慢进度。

  就譬如偷窃罪,偷盗不到一钱也要罚三个月的徭役。罪名定重一点,就有源源不断的罪犯能投入各地驰道、长城和沟渠的修建之中。要是放宽了刑罚,可能会凑不够人。

  长公子觉得自己懂了。

  所以指望父亲配合他是没可能了,果然还是回去教儿子比较现实。

  嬴政迷惑地看着长子乐呵呵地走了,完全没有因为父亲固执而生气。

  嬴政不由反问自己:

  “这还是朕的长子吗?”

  真的没有被谁换了芯子?隔壁那对父子怎么一个赛一个地邪门呢?

  算了,好歹长子确实变成熟也变优秀了。!

  无字惊鸿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