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笔:装出个高深莫测但美强惨 第72章 美丽的误会

  “上次的事情, 还没好生多谢过王叔,不瞒王叔,听了您的话, 我去寻了那齐家的管事, 虽然卖出去的图纸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到底是和齐家管事攀上了交情,这一切都还是得多谢王叔指点啊!”周长宁说着, 便以茶代酒, 敬了王七一杯。

  当然,虽然他自己杯盏当中的是茶,却让小二给王七上了一壶度数不高的酒,之所以没有陪同着一道饮酒, 一是因为现在他在旁人的眼里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二来嘛,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周长宁都不喜欢喝醉的感觉,原因无他,他更习惯于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而不喜喝醉之后那种失控的感觉。

  王七饮下了手中的那一杯酒, 心里却是嘀咕,这答谢未免也来得晚了些,不过, 这小子刻意提起和齐家管事攀上了交情, 到底是何用意。

  至于周长宁会不会是故意抬出了齐家管事的名头吓唬他,王七自觉概率不大, 一则他与周长宁又并未交恶, 二则齐家的商船也是要经过码头的, 他又不是不识得齐家管事,若是刻意拿齐家的名头作筏子,周长宁难道就不怕,他偶然问起齐管事吗?

  当然了,心里思绪万千,却并不妨碍王七嘴上客套着:“贤侄太过客气了,我不过是多说了几句关于齐家的信息罢了,事实上,只要稍微多问一问这码头上常年做工的人,大抵也都能说出些有用的东西来,要说当真和齐家扯上关系了,那也是该归功于贤侄的为人处世恰好合了齐管事的眼呐,与我可没多大干系!”

  在他未表明真实目的之前,王七仍旧怀有一定的防备心理,这一点周长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他也就不再多耽误时间了,而是选择直接道出来意:

  “不瞒王叔,今日专程请您,一则是为了答谢王叔上次的指点,二则呢,其实还有一件事情要再劳烦王叔一次了,说实话,小侄老家并不在东阳郡,不过,见惯了更大的郡城的风景,一家人要是再回到老家那样的小地方去,实则心里都有些不大甘心。

  也正因为如此,小侄一家人这才打算找一个地方彻底定居下来,东阳郡倒不是不好,只是东西卖得未免贵了些,我一家子都是农户人家出身,本就是精打细算惯了的,家底儿也不甚丰厚,若是长久在东阳郡待下去,又没个正经营生,只怕家中财力会着实吃紧呐。

  故而,小侄一家人想着去别的郡城闯荡一番试试看,倒不用那地方有多么繁华,只图个清静便罢了,最好风景能够宜人一些,也就当是一家子都陪着祖父祖母养老定居在那里了。

  当初从老家来郡城的时候,一家子走了半个月的官道,实在是被那路上扬起的尘土给吓怕了,这不,就想着此番去别的郡城定居,最好能走水路更为方便些,小侄一家人在东阳郡也没有什么故交,唯一还能腆着脸说是有几分交情的便是王叔您了,这才在今日厚着脸皮贸然求上门来。”

  说起来,像周长宁所说的这样,从东阳郡去别的郡城的人还真是有一部分的,只不过,专程去定居安定下来的倒是少数了,毕竟,东阳郡本就属于富庶之地,而古往今来,都有一句老话,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然了,王七心里也并非是产生些什么怀疑了,像周长宁口中的这套说辞,听起来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单看周长宁这周身的气质,便可知晓,一家子都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想要陪着老人家过一段安宁惬意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更何况,王七自觉,他和周长宁又无亲无故的,管人家一家子为何要去别的郡城定居呢,人呐,有的时候,还是少些好奇心为妙,因此,他只是稍稍犹豫了片刻,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从东阳郡去往别的郡城的客船其实还是比较少的,说起来,若是贤侄愿意多费些银钱的话,与其坐快十天才会来往一趟的客船,倒不如去坐商船。

  码头上来往的商船出现的频率倒是要更高一些,而且,也时常会有客人托关系乘坐商船去旁的地方,这些商船上的人本身也很乐意顺手赚点儿银钱,毕竟,这些都属于不用上交给主人家的收入,便可以顺其自然地流入他们自己的口袋之中了。

  当然了,真要说起来,最符合贤侄口中要求的大概便是相距大约一千余里的衡池郡了,据说,那里气候宜人,就连国子监的大人们在告老还乡以后也会去那里养老定居呢。

  我呢,好歹也在码头上做工了这么多年,与这来来往往的商船上面的管事多少也混了个眼熟,既然贤侄都已经开口了,那我自当尽心竭力,出面为贤侄担保,只是不知这船票大致需要多少张呢?”

  王七口中的衡池郡,本就在周长宁的考虑范围之内,那里不属于任何一位王爷的封地,更加靠近南方临海一些,与东阳郡的气候差异也不至于过大,等到自家去了那里定居之后,也不至于因为不适应而产生什么水土不服的反应。

  此外,对于王七更加倾向于让他坐商船,脑海中细细一想,周长宁也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所在,太平盛世中都免不了江面上会有水匪的存在,更何况是朝廷的心思压根儿不在这里的现如今呢?客船虽然条件更方便些,也能让人住得舒服,但是到底不比商船上面人多,甚至还有商户人家专门养起来的护卫在。

  出门在外,一时的方便重要,还是自家人的身家性命更重要些,这个选择题的答案,连想都不用想,周长宁便可以下意识地做出决定了。

  自然,王七能够给他推荐衡池郡,也让周长宁对此人更加放心了许多,心里大概盘算了一下,道:“小侄一家需要十一张船票,此外,因为祖父还未曾与族人提起过此事,不知王叔能否尽力帮忙周旋,届时商船上面若是有空位的话,可否允许族人们先上了船再补上船票呢?”

  对此,王七也只能说一句“我尽力而为吧”,毕竟,他和商船上面的管事交情也相当有限,并不敢在周长宁面前打包票。

  “那便提前先谢过王叔了,小侄一家人此前也少有坐船的时候,对这船票的价格也不甚了解,这些银票便先交予王叔,若是仍旧不够,怕是要劳烦王叔先行垫付,小侄定会随后补上的,也不会让王叔白忙活一场。”

  周长宁说着,将手中的银票推了过去,家里要准备的许多东西虽然需要花费一点儿银两,但是相比起他一次性从齐钧那里得到的一千两银子来说,着实可以称做九牛一毛了,因此,他在从家中出来的时候,便带上了其中的一部分银票。

  王七也并未推辞,接了过来,毕竟,一次性想要拿出十一张船票的银钱,对于他来说,也是会造成不小的财政压力的,当然了,他本人更满意的则是周长宁的最后一句话。

  须知,王七难道是什么老好人吗?那当然不是了,如此费心费力,除了秉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子”的心态、想要交好周长宁之外,更多的自然还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了,周长宁能够如此上道,也算是省却了他再去想方设法明说暗示的功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