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农门恶婆婆 第616章 祭祖,别把孩子弄丢了

《穿成农门恶婆婆》第616章 祭祖,别把孩子弄丢了

作者:遇花期 字数:1810 书籍:穿成农门恶婆婆

  李氏停下了手里的活,将帕子扔到了桌子上,大大方方地说道:“不好意思了,二嫂,既然是娘说的,我也不敢违抗,今天只能麻烦你了。”

  “二嫂,辛苦你了!”林氏见李氏走了,也赶紧放下了快叠好的碗筷,闪人。

  她怕自己慢了一步,被叫住,就跑不掉了。

  不管怎么说,刘氏也是带了一个“嫂”字的,论尊卑,人家叫自己帮忙,她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刘氏有些难受,望着二人离开的背影,有些气闷。

  见到大嫂柳氏还在那里干活,她道:“大嫂,还是你好。”

  柳氏的动作顿了一下,她本来想说:“我只是想把手里的东西送到厨房而已。”

  然而可惜,她没有李氏、林氏那样的勇气,也没找好时机跟着她们一起走。

  犹豫来犹豫去,搞到后面,居然跟刘氏一起把活给干完了。

  柳氏有些走神:“……”

  ——我是不是,又犯傻了?

  旁边,刘氏还在那里抱怨着,说婆婆太过份了,她都怀孕了,婆婆怎么还使唤她干活?

  搞得好像她怀的不是朱家的种似的。

  还有四弟妹、五弟妹,那两个家伙也真是的,不过洗个碗、擦个桌子,又不会要了她们的命,她们跑那么快干嘛?

  说白了,就是“瞧不起”她。

  ……

  大年初一,天气还有些冷。

  天才刚蒙蒙亮,朱家村的男人们便已经收拾妥当,带着家中的男系子孙,前往族中祠堂集合。

  这种盛大的活动,向来只有男人参加,连年纪还小的大宝、二宝、三宝、四宝都有份。

  到是朱八妹,虽然还未出嫁,却因为只是一个姑娘,失去了这样的资格。

  包括叶瑜然在内,嫁入朱家的媳妇们,唯有嫁进门的当天,上族谱的时候,才到祠堂里给朱氏祖先上过香。

  除此之外,她们很少有机会再进祠堂。

  男人们起得早,朱家的女人自然也不可能起晚了,她们除了要伺候自己的男人和孩子,还得准备早餐。

  祭祀这样的事情她们不能参加,但该准备的东西一样不能少,还都是由她们准备的。

  朱老头领着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朱七,以及一溜四个孙子出门时,家里的女人们还交待着:“别忘了看好孩子,到时候人多,别走散了!”

  “大宝、二宝,你们记住了,要走散了,到祠堂大门口等,知道吗?”

  “三宝、四宝,一定要跟紧了你们爹,抓紧了他的袍子,别跑丢了,知道吗?”

  ……

  就这样,李氏还不放心,跟三宝、四宝确定:“回来的路,知道吧?”

  “娘,知道的,我们认识路。”三宝、四宝昂着小下巴,跟自己的娘亲保证。

  李氏微微松了口气,替他们理好袍子,翻来覆去的嘱咐着。

  站在旁边的朱四有些哭笑不得:“至于吗?咱们朱家村才多大,丢不了。”

  李氏斜眼瞪了过来,似乎不放心他,还拜托了朱三:“三哥,你可得帮我盯着点,我怕老四一玩起来忘了性,连孩子都弄丢了。”

  在外面呆过的朱三,显得沉稳多了,说道:“嗯,三弟妹放心,我会看好他们。”

  朱四翻了一个白眼,他看上去,有那么不可信吗?

  男人们去祠堂了,女人们也没闲下来,一边聊着天,一边收拾着桌子、打扫着卫生,顺便再把午饭给操办起来。

  与此同时,未来几天的事情都得安排妥当。

  做为儿媳妇,娘家是回了,但不能耽误了婆家的事,否则那就是“不贤惠”。

  没人想从娘家回来时,还要挨婆家一顿“收拾”。

  叶瑜然也检查了一下,毕竟未来的几天儿媳妇要轮流回娘家,她们的心肯定不在这里,她要不自己心里有个数,万一来了客人什么的,缺了东西就麻烦了。

  朱八妹已经不是小姑娘了,她没忘记把朱八妹带上。

  而朱八妹呢,跟林三妹、林四妹关系好,也把她俩给捎上了。

  所以,叶瑜然算是三个姑娘一起带着,细细地讲着年里的规矩。

  什么从婆家来说,儿媳妇回娘家,这边有哪些规矩;从娘家来说,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又有哪些规矩。

  除此之外,哪些亲戚上门拜年,又是哪些规矩。

  因为原主早跟娘家断了联系,叶瑜然这边没什么重要亲戚,她没办法“以身作则”的做给朱八妹看,只能用嘴巴讲,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着。

  再加上林三妹、林四妹还顶着“丧母之女”的名号,这些规矩礼仪尤为重要。

  “你们要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们是‘懂规矩’、‘懂礼仪’的,这样未来婆家才不会小瞧你们,拿这个拿捏你们,知道吗?”

  林三妹、林四妹比朱八妹年长一些,尤其是林三妹,按年龄算,要说相看也可以了,只不过以她的情况,肯定要晚几年,该懂的也该懂了。

  看到叶瑜然郑重的神情,她十分认真地点了一下头。

  她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丧母”这一条,就能够压死她。

  老话有言:丧母长女不娶。

  虽然她不是长女,但母亲去逝时,前面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大姐还是一个出了名的“不靠谱”的,唯有一个二姐,还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而二姐,仗的也不是“朱家”的势。

  未来,她和四妹能不能嫁得好,全看朱家的脸面够不够大;而出嫁了后,能不能把日子过好,全看她二人在朱家学得够不够多。

  朱大婶教得用心,她们自然不能让对方“失望”。

  这些说说道道,去祠堂的朱家男人们也结伴回来了。

  一路还算顺利,没发生什么“丢小孩”的事情,到是隔壁大嘴巴家,那大孙子跑去跟人玩了,也没跟大人说一声,害得他们找了一通。

  “所以我说嘛,哪年开祠堂祭祖没丢小孩子了?”李氏一边暖着三宝、四宝的手,一边说道,“这么大冷的天,大一点的还好,要是小一点的,丢在哪个角落旮旯里冻一冻,还不冻出毛病了?”

  顺口就讲起了,她娘当年给她讲的故事,说十里八乡,曾经就有一户人家没注意,把才会走路的大孙子给弄丢了。

  那孩子不过一岁多一点,话都说不利落,哪里认得回家的路?

  这下好了,大人们都找疯了,等找到时,那孩子已经冻得不成样子,还大病了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