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农门恶婆婆 第1310章 哭穷里正喜得粮

《穿成农门恶婆婆》第1310章 哭穷里正喜得粮

作者:遇花期 字数:1995 书籍:穿成农门恶婆婆

  一听要统计秋收前的粮食储备问题,各村里正赶紧哭穷,生怕衙门问他们要粮食。

  结果,县丞让他们报数,看还缺多少,衙门这边将开启“秋收前的粮食局紧急储备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坐在下面的各村里正听得目瞪口呆:啥?!有人给我们捐粮?

  要是不够,还可以让我们自己“团购”?

  “你听懂,啥意思了没有?”一个人转头问身边的人,有些迷糊。

  还好,他身边的那人离青远县比较近,时不时来县里转转,走亲串友的,知道的消息比他多。

  因此,那人告诉他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团购’啊,我老早就听说了,我跟你说……”

  他家人有个亲戚,跟县令大人他娘学了一手米豆腐,做出来的米豆腐那叫一个好吃。

  不过,米豆腐最好吃的还是那酱汁。

  那酱汁可是青远县买不到的好东西,都是大老远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据说是县令大人的老家。

  县令大人他娘知道老百姓不容易,所以就帮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想要采购的人来她这里报名,出个成本价,她安排商队帮他们把材料给运过来。

  “这就是‘团购’,比你自己单买便宜多了。你想啊,你一个人买,又是路费,又是人工费之类的……但是你一群人买,路费还是那个路费,几个一分摊,可不就变少了?”

  那人又问:“大人老家这么厉害?”

  “可不是嘛,咱县里修路的那水泥,就是从那边引过来的,听说还是县令大人自己家人弄出来的。交了‘专利费’,就给水泥方子。”

  “‘专利费’又是啥?”

  ……

  离青远县比较远的黄里正,觉得自己亏大了。这才几个月没上县里,怎么多了这么多新玩意儿?

  还好这次县衙上他们过来开会,普及这些新鲜东西,要不然等他明年再来县里,他们村不知道要落后别的村子多远。

  一开始大家怕县衙要粮哭穷,等真的要报名,说缺多少粮食时,这些里正也不敢虚报,估摸了往年的差额,老老实实报了出来。

  曹县丞一边统计,一边提醒他们:“该是多少就多少,别乱报,报多了,到时候查出来是要进大牢的。报少了,到时候不够吃,没饿死人还好,要是饿死了人,大人可是要问罪的。”

  “是是是,县丞大人放心,草民都是老老实实报的,我们去年差的就是这个数。”

  “我们也是。”

  ……

  统计完了秋收前粮食的紧急储备问题,曹县丞又开始统计各村的户数,询问各村的保暖措施。

  这年头能有啥保暖措施啊,家里条件好的,多买几件衣服,刨个坑,多烧点柴;条件不好的,烧个火坑,或者缩在床上死熬。

  曹县令又统计了各村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做的,看有多少户能够满足盖火坑的条件,要是不满足的,看能不能抢在过冬前重新盖个房子。

  不用盖完,至少把能修火坑的房子盖出来,到时候能取暖。

  “这样啊……”当听到那种只有老人,或者只有小孩子的家庭,曹县丞停了一下,“这样的人,你们各村都有多少,有没有亲戚关系,看能不能跟哪家挤挤。大人这边有一个帮大家过冬的好办法,要是能挤挤,今年冬天大家也就不会像往年那样挨冻受冷了。”

  “啥办法啊?”

  “火坑。”

  “啥是火坑?”

  “就是……”曹县丞想到之前看到的样片火坑,大概说了一下,还说呆会儿开完会,会带大家参观。

  然后每个村子要安排几个年轻人来县衙,学习盖火坑,回去后就要盖起来。

  还要他们弄一个计划,确保入冬前家家户户都能够享受到。

  “艹(一种草)!这玩意儿真能取暖?!”

  当一帮里正跟在衙役的屁股后面看到火坑时,震惊极了。

  要不是那衙役解说,他们完全看不出来这四四方方的东西能够取暖。也想不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取暖的。

  所以,这东西跟灶连通,灶一烧热,烟就往这里面跑,然后……

  刚好,曹县丞在开会的时候,这边就有人把炕烧热了,里正们一摸,果然暖呼。

  “这也太神奇了!”

  “是啊,太神奇了,它居然是暖的。你看到没有,这是石头砌的。”

  “看到了,这不是石头,这叫砖,是用泥巴烧的。看到没有,这砖和砖之间的东西,叫水泥……”

  ……

  有见识的人跟其他人解释着,众里正啧啧称奇。

  这眼界开得,这一趟没白跑。

  接着,县衙又请他们吃了一顿红薯、土豆、玉米饭,还有一碗南瓜汤。

  里正们表示:大米没见着几粒,里面都是其他东西,但是这些玩意儿怎么这么饱肚子?!

  什么?!

  这就是县令大人老家想要捐给他们的粮食?

  突然间,里正们羡慕了,同样是种地的,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人家虽然没有顿顿大米饭,但有这啥红薯、土豆、玉米掺着,那也是能饱人的东西啊。

  不像他们,一年的粮食都是细着吃的,生怕吃得多了,不到秋收就没了。有的人家一年到头都在喝粥稀粥,就是这样,还不到秋收就已经见了缸底,不得不满山遍野找吃的。

  跟别人家借?

  那也得别人家有粮。

  要是人家有,也会先借给亲戚,哪会借给一个外人?

  如此,村子里瘦得跟竹竿似的老人和小孩子特别多,没办法,各家各户的青壮年都是干活主力,饿不得,饿了没人干活。

  于是干不动活的,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就只能少吃一点吊着命,熬到秋收就好了。

  熬不到,便是命。

  曹县丞说道:“放心,捐赠的粮食有一批快到了,过几天会通知你们过来领粮食。带着户籍,一家一户只能领一份,等后面的到了再来领。”

  这么好消息,几乎让所有人狂欢。

  不少听到消息的村民,反复跟自家村子里的里正确认。

  “真的吗?衙门真的说,过几天发粮食?!”

  “真的,我这次去就是开这个会的,你们把户籍准备好,到时候通知了,我拿着你们的户籍去领。”

  各村那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全部跑到县衙来,尤其是比较远的,跑一趟也挺辛苦的。

  因此,到时候各村里正带着户籍到衙门代领,,再由各村里正分发给各村村民。

  本来这种事情,不需要各村里正把户籍带上的,做为里正,谁不清楚自己村里有多少户籍啊?但是这不是第一次操作嘛,衙门这边为了方便记录,留下证据,到时候会在户籍后面附上一张纸,盖上衙门的盖,以示这个户籍已经领过了。

  这样以后清算或者抽查的时候,只需要看户籍后面的盖,就知道这户人家领了多少东西,而他本人也可以根据上面的章来确认,他自己到底有没有收到这些东西。

  若有人造假,事后查出可是要问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