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第五十一章 轰动香江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第五十一章 轰动香江

作者:笑三哈 字数:2608 书籍: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凌晨时分,香江各大媒体都拿到了《目中无人》上映第三天的票房数据,在超强口碑的加持下,《目中无人》票房再次大幅逆跌,取得了219万的好成绩。

  听到这个数字,香江媒体都惊呆了。

  “《目中无人》这走势也太夸张了吧,第一天票房68万,第二天137万,第三天竟然涨到了219万!这还不是周末,按现在的趋势,等了星期六票房岂不是能突破300万!”

  “要是星期六票房能突破300万,那真的能冲击3000万了!”

  “香江观众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追捧起内地电影来了?”

  “……”

  到了早上,当喜欢和支持《目中无人》的观众看到这则消息后,都是一片欢腾,大家都觉得像《目中无人》这样的好电影就应该获得高票房。

  各个驻港的中资机构里更是欢声笑语不断,这些中资机构的员工很多都是内地人,在香江工作期间,他们没少受歧视,现在看到内地电影在香江大获成功,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真的感觉扬眉吐气。

  “看到第一天票房只有68万,我还以为《目中无人》票房一千万都不会有!没想到《目中无人》能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逆势而起!简直是堪称奇迹啊!”

  “我一直很喜欢周理京,觉得他特别帅!到了香江工作后,看了不少港片,也认识了不少香江明星,但我始终觉得周理京是最帅的!现在终于可以让香江观众认识认识我们内地的帅哥了!”

  “《目中无人》真的是给内地电影狠狠长一把脸!不管是拍电影,还是搞高科技,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只要我们内地用心去搞,就没有搞不好的!”

  “……”

  《目中无人》的惊人走势,引起了香江影评人的好奇。他们开始从不同地角度分析《目中无人》逆袭的原因,分析《目中无人》为什么赢得香江观众。

  “《少林寺》火爆香江靠的是实景,以及北派功夫,香江之前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摄影棚里拍的,功夫也以南派为主,《少林寺》便火了。《目中无人》也拿出了香江电影没有的内容,这种无比真实的打斗让人耳目一新。”

  “导演管浒接受采访时说过,拍摄手法有新东西。这个新东西就是手持摄影和运动摄影,这种拍摄方式让电影有纪录片的感觉,带给了观众极强的临场感,让观众觉得自己就在现场,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成瞎子,这就是吸引观众的真正原因。”

  “《目中无人》真大的优势不是打得凶,也不是打得狠,而是打得特别真实,真的有拳拳到肉的感觉,跟《目中无人》相比,香江功夫片就有点华而不实。”

  “……”

  梁羽生是武侠小说一代宗师,1987移民澳大利亚。最近他回香江探亲,顺便见见老朋友。最近几天《目中无人》在香江大火,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就向梁羽生推荐这部电影,他们觉得电影拍出了梁羽生《大唐游侠传》的感觉。

  梁羽生见很多朋友都这么说,就走进了电影院。

  看完电影,他真的觉得电影拍出了自己心中的唐末江湖。

  梁羽生奋笔疾书,写了一篇影评对《目中无人》进行肯定:“香江只有极少数导演能驾驭历史题材,拍出历史厚重感,李翰祥是代表,但他们拍不好功夫片,香江优秀的功夫片导演很多,但能将功夫片拍出历史厚重感的几乎没有,张彻是功夫片的一代宗师,拍了很多历史故事,但这些电影没有历史的厚重感,看起来相当儿戏。

  《目中无人》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极为出色的动作戏。看完《目中无人》你会觉得唐朝末年的社会就是如此,就是有这样的江湖侠客。我觉得《目中无人》就是武侠片的典范,真正的武侠片就应该如此。”

  不只梁羽生这么想,另一位武侠大宗师金庸也是同样的看法。

  不过金庸没有写影评,只是在私底下跟朋友讲:“香江年轻一辈的导演拍不出有历史厚重感的电影,要拍有历史感的东西,只能看内地导演。如果《目中无人》导演愿意拍《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我不收任何费用。”

  当然影评人中批评《目中无人》的也不少。

  “《目中无人》镜头晃得太厉害,有人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临场感,有纪录片的感觉,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种失败的尝试,镜头真的太晃了,看完电影我最大感受就是头晕。”

  “《目中无人》的摄影方式看似厉害,实则唬人。好好的动作戏被摇摇晃晃的镜头和极度零碎的剪辑弄得支离破碎,不仅看着累,还使得优秀的动作设计变得无用武之地。难道用一个完整的镜头展示一段完整的格斗动作,不更具美感和力量感吗?”

  “镜头太晃,镜头切得太快,根本看不清演员的动作!”

  “……”

  影评人的大规模好评,观众的口口相传,让《目中无人》第四天的热度继续上涨,让上座率继续攀升,并再次实现逆跌,获得了单日236万港元的好成绩。

  到这个时候,香江电影人也坐不住了。

  他们不明白一部内地功夫片怎么会这么火,甚至超过了很多香江功夫片,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了观众,到底好在哪里,他们纷纷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熊星星是刘佳良带到香江的,算是刘佳良的徒弟。

  《目中无人》正式上映后,熊星星告诉刘佳良,《目中无人》的动作是自己设计的,希望刘佳良看看这部电影,并对自己的动作设计提提意见。

  这天晚上,刘佳良和老婆翁晶晶一起到电影院看《目中无人》。

  只是看完电影出来,刘佳良却面沉如水。

  翁晶晶诧异地道:“电影不好看吗?”

  刘佳良重重地哼了一声:“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比成龙还要垃圾,成龙动作虽然花里胡哨,不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但起码动作能看清楚,《目中无人》镜头切得飞快,根本就看不清楚演员的动作!动作都看不清,能叫功夫片吗?”

  翁晶晶小声道:“可媒体和观众都说,真功夫就应该是这样。”

  刘佳良勃然大怒:“放屁!媒体和观众懂个屁的功夫!这部电影除了凶残和狠毒,完全没有展现出中国功夫的内涵,真正的功夫应该在招式和动作上要有模有样,应该有出招,有破招,这部电影的武术设计就是狗屎!”

  “……”

  与此同时,成龙正在酒吧里跟成家班的兄弟喝酒唱歌。

  成龙喜欢热闹,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没事的时候经常带着成家班的兄弟到外面吃饭,到酒吧喝酒唱歌,他每年光是吃饭就要花几百万。

  成龙喝了一杯酒,对在场兄弟道:“前些天,我遇到吴思沅,他对我说,他从内地买了一部叫《目中无人》的功夫片,这部电影特别厉害,不比我的片子差。今天我去看了,感觉真的很厉害,你们有空也看看,这片子真的有东西!”

  林国斌不以为然地道:“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还行,演员的身手也可以,但跟没法跟我们的动作比,我们的动作比他这个难多了。”

  卢惠光附和道:“是啊,要学,也是他跟着我们学习!”

  成龙无奈地摇摇头,自己这些兄弟真的只懂功夫,不懂电影,让他们设计动作,让他们做动作没有问题,让他们独立拍电影不行,因为他们不懂镜头!

  他们已经30多岁了,难道真的要做一辈子武行吗!

  成龙端起酒杯,猛喝了一口:“《目中无人》最厉害的不是动作,而是镜头。我们拍打戏是把摄影机架在旁边,而这部电影经常把摄影机架在人群中,让观众看到拳头向自己打来,刀向自己砍来。每次出现这种镜头观众都会哇哇乱叫,代入感特别强。”

  成家班成员没有说话,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成龙非常严肃地道:“这是非常厉害的创新,有可能变成新潮流!就像当初我的《师弟出马》那样改变功夫片拍法!我们以后拍的时候,可以加入类似手法!不然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

  “……”

  作为武侠片一代宗师,徐客对最近大火的《目中无人》非常感兴趣,只是他要拍《黄飞鸿2》,白天没有时间看电影,只能在夜里和施南生一起看午夜场。

  看完《目中无人》,徐客一路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

  直到回到家里,徐客才问施南生:“你觉得电影怎么样?”

  施南生点了点头:“这部电影很好看,风格很独特!”

  徐客沉默了好几秒钟才道:“这部电影的导演真的是天才,没想到功夫片还能这么拍,这绝对是开宗立派的作品!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风格,以后我要拍一部类似的电影!”

  施南生挽住徐客的胳膊:“你肯定比《目中无人》拍得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