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漫漫长夜 第95章 第95章 跟江聿打小报告

《漫漫长夜》第95章 第95章 跟江聿打小报告

作者:一方砚 字数:1002 书籍:漫漫长夜

  在今日之前,朱厚炜可是从来没见过炙烧整只羊羔的,更不用说品尝了,苦候多时的炙羊羔,如今已是香气氤氲,他又怎会舍得离开呢?

  尽管张皇后传来懿旨,他第一反应就是“不回”。

  朱厚照再问那宦官,原来他的姥姥、舅舅和舅母已进宫,张皇后要他们三兄妹到乾清宫拜谒一番。

  “小弟,炙羊羔还须时候,我们快去快回,好不好?”

  在朱厚照出言相劝之下,朱厚炜虽仍有些不情不愿,还是点了点头。

  见劝服朱厚炜,朱厚照随即叮嘱何文鼎、刘瑾和王伟好好炙烧羊羔,未几,辞别周太皇太后和吴氏,离开了仁寿宫。

  没过多久,三兄妹以朱厚照为首,先后跨进乾清宫的殿门,却见弘治皇帝、张皇后、金氏、张鹤龄、张延龄等人似乎“径渭分明”。

  这一边的弘治皇帝与张鹤龄、张延龄几乎静默不语,另一边是张皇后和其母亲金氏,以及张氏两兄弟之妻,同为妇人的她们却有说有笑,虽然声音不大。

  朱厚照领着朱秀荣和朱厚炜,先到弘治皇帝跟前,三兄妹同时躬身行礼,齐声唤道:“爹爹……”

  弘治皇帝沉寂的面孔,顿时泛起了浓浓的笑意:“好,这声‘爹爹’听起来才亲切。”

  未几,朱厚照、朱秀荣和朱厚炜又向张皇后行礼。

  这回,朱厚照唤的是“娘亲”,而朱秀荣和朱厚炜却唤“母后”。

  虽然张皇后没在言语有所表示,但朱厚照隐隐感觉到她对自己的冷淡,不过他依然恭敬有加。

  “姥姥……”朱厚照又望向金氏,轻唤了声。

  “哎呦,殿下已这么高大了呢?”金氏打量着朱厚照,一脸惊讶。

  “吃得多,就高了些……”朱厚照笑着回应。

  朱厚照的这位姥姥,在他上一世的史书里也不是安分的主。

  当年金氏的丈夫张峦,也就是朱厚照的姥爷,死后被追封为昌国公,曾引起满朝文武百官不满,他是大明第一个被追封国公的外戚。

  而按大明规例,由于张峦的公爵之位是死后加封的,作妻子的金氏不能称昌国公夫人,只能按原寿宁侯的爵位,称为寿宁侯太夫人。

  金氏自是心有不甘,张皇后也不想母亲委屈,就去求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经不起她多番恳求,便将金氏加封一级。

  最终金氏升为昌国太夫人,正所谓母凭女贵。

  “舅舅、舅母……”朱厚照转而向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叫唤了数声。

  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可不敢怠慢,随即回应行礼。

  站在朱厚照旁边的朱秀荣和朱厚炜,只望了望金氏、张鹤龄、张延龄等人,并没有开口。

  对已好些年没进宫的金氏,两人又怎会记得?称她为姥姥?他们心里似乎不愿意接受。

  张皇后见得两姐弟愣在那里,硬是没开口,不由得说道:“荣儿、炜儿,怎么不向姥姥舅舅、舅母问好呢?”

  “姥姥、舅舅、舅母……”朱秀荣听到张皇后之言,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低声唤了起来。

  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笑着称朱秀荣乖巧,朱秀荣只勉强一笑。

  “炜儿,就剩你了,磨蹭什么?”见朱厚炜仍紧闭嘴巴,张皇后又道。

  “我又不认识他们,我才不叫唤……”朱厚炜顿时转身,连看也不看金氏等人。

  “你……”张皇后被他呛得脸色一变,“怎么说话呢,姥姥是你母后的娘亲,舅舅是你母后的弟弟……”

  无论张皇后怎么说,朱厚炜就是不开口,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却连称不打紧。

  望着张皇后投来求救般的眼神,弘治皇帝淡淡地说道:“梓童,你莫要忘记,是你让我莫管的。”

  张皇后顿时语塞,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更不敢开口,乾清宫顿时一阵沉寂。

  过得一会,朱厚照对金氏说道:“姥姥,你还是几年前的模样,一点也没变。”

  对老人家,朱厚照的语气始终温和。

  “姥姥都老啦,怎么会没变?”

  朱厚照轻笑:“姥姥,你五十都不到吧?怎能说自己老呢,我太奶奶七十多了,她也没说老。”

  “老身只是凡人,那能和太皇太后娘娘相比,她是不老凤体。”

  随着朱厚照开口打破沉默,乾清宫总算恢复了一丝生气,不过除了朱厚照外,大多均为金氏、张皇后等妇人之言。

  见得寒暄也差不多了,朱厚照走到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跟前,说道:“两位舅舅,待会的酒宴切莫多喝酒。”

  迎着两人疑惑的眼神,他继续道:“喝酒太多,容易脚软手软,不小心就摔得鼻青脸肿,到时候,说不定娘亲又会说是我动手了。”

  张鹤龄和张延龄顿时讪笑不已,两人不知是否想起往昔的僭越之举。

  张皇后听得马上瞪了一眼朱厚照,但朱厚照装作没看见,又道:“待会的酒宴,我就不陪你们了。”

  顿了顿,朱厚照转而望向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再道:“爹爹、娘亲,孩儿已见过姥姥、舅舅和舅母,如今要回到仁寿宫陪太奶奶和吴奶奶了。”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应了声好,而张皇后仿若未闻。

  朱厚照灿然一笑,转身往乾清宫的殿门走去。

  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均惊讶不已,他们相互对望了数眼。

  “皇兄,等等我……”朱秀荣和朱厚炜几乎同时叫道。

  “荣儿、炜儿,你们要去哪里?”张皇后急道。

  “我和皇兄去仁寿宫,陪太奶奶……”

  “我去吃炙羊肉……”

  两姐弟一言一语,头也不回,紧跟朱厚照的步伐走向乾清宫的殿门。

  张皇后向弘治皇帝抱怨道:“皇上,你也不管管他们三兄妹?”

  弘治皇帝嘴角一扯:“怎么管?照儿答应你的事,他自然要做到。不让荣儿和炜儿出去?他们跟着同去仁寿宫,陪他们的太祖母,是尽孝心,也是好事,为何要阻止?”

  ---

  随着朱厚照、朱秀荣和朱厚炜的离开,乾清宫顿时又冷清了起来。

  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似乎感到气氛有些不对劲。

  又过得一会,却是张皇后开口道:“娘亲,你在乾清宫甬道的东边,有没有看到一张好大的红彤彤桌子?”

  “那么大一张桌子,日光照得闪闪发亮,怎么会看不到呢?”金氏笑道。

  “那娘亲可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张皇后又道。

  金氏摇了摇头,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仿似也生起了兴致,纷纷望向张皇后。

  “就是为了今日的中秋酒宴……”张皇后轻笑了起来。

  “要那么大的桌子?”金氏再问道。

  张皇后“嗯”地一声,又道:“好多人都说,中秋要人月两团圆。本宫想起在娘家时,整家人在佳节时都围坐一桌。

  再想到娘亲中秋要入宫来,本宫便央皇上做张大桌子,围坐在一起用膳赏月,那不就更热闹更喜庆么?”

  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一阵恍然。

  静坐于一旁的弘治皇帝听得,嘴角扯了扯,那张大桌花费可不少。

  金氏已多年没进宫,很快和张皇后重新有说有笑,张氏兄弟的妻子,也时不时能插话。

  而在弘治皇帝“龙目”的注视下,张氏兄弟却更加拘谨,均微低着头,沉默不语。

  就这般,时间慢慢过去。

  弘治皇帝将一宦官招至身旁,问道:“去看看,如今是何时辰了?”

  过得片刻,那宦官去而复返:“回禀万岁爷,已是申时七刻。”

  “那就设宴吧……”

  ---

  夕阳西斜,挂于天边的那一抹余辉,将大地映照成红彤彤一片。

  在宦官宫女的簇拥下,弘治皇帝、张皇后居前,金氏、张鹤龄夫妇和张延龄夫妇居后,约莫一盏茶的工夫,来到了乾清宫东南角的日精门前。

  诺大的一张椭圆形桌周围,弘治皇帝坐在最北的锦椅上,其右手边本来是朱秀荣和朱厚炜两姐弟的位置,但两人已随朱厚照前往仁寿宫。

  其左手边为张皇后,紧邻张皇后的是金氏,再接着是金氏两媳。

  而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则坐在这张大桌子的最西南侧。

  他两兄弟何曾会想到,今日进宫竟要与弘治皇帝同一席,自不敢接近,惟有坐得远远的。

  既为中秋家宴,弘治皇帝那怕再节省,也不可能像赐食百官那般特简。

  宫廷的中秋自然少不了蟹,此刻桌面就摆了三盘清蒸蟹,每只蟹均有成年人巴掌般大,盘的旁边放了醋蒜等佐料。

  眼见菜肴呈上得差不多,弘治皇帝将站于不远处的两名宦官招来,吩咐道:“回乾清宫,将东宫午时送的酒和酒具取来。酒先拿两瓶,莫要多拿。”

  那二名宦官躬身领命而去。wap..com

  对弘治皇帝吩咐宦官之言,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原本并不放在心上。

  但看到两名宦官折返而回,其中一人捧着两个长方体纸盒,另一人捧着一个长方体木匣时,两人双目竟似会发光般,齐声轻嚷了起来。

  一人道:“醉相思?”

  另一人说:“七星伴月?”

  “哦,两位内弟也知道?”弘治皇帝微微一笑。

  张鹤龄和张延龄怎会不知道,他们盼星星盼月亮,希望中阄的就是“醉相思”。

  至于“七星伴月”,他们八月初还在兴盛行的拈阄场端详了好长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