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完美的船 第三章 生活在别处

《完美的船》第三章 生活在别处

作者:ALB管 字数:2076 书籍:完美的船

  杨老师的这堂近乎完美表现的公开课在学生们热烈地讨论《河的第三条岸》这篇小说要表达什么含义中结束,很显然,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们还都意犹未尽,但毕竟谁也不愿意错过12点食堂丰盛的午餐。周宁也在听课笔记本上写下了如下片段:巴西作家若昂,奇幻色彩的小说,父亲与儿子,完美的船,没有终点的旅行,第三条岸,理想国,内心的召唤,寻找自我,自由和超脱,死亡,坚守,回归,理解和尊重,永恒的追求。

  “周老师,请留步!”周宁收拾好东西正要转身离开,杨帆远远地叫住了她,然后健步从讲台方向走过来。

  “是这样,前几天你一直管我要的教案存档,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郝主任也一直提醒我尽快交给你,都在这个移动硬盘里,给你!”话毕,杨帆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移动硬盘递给周宁。

  “杨老师,你还背双肩书包呐!”周宁压根没接教案的话茬,接过移动硬盘后突然话题一转。

  “双肩包装的东西多,我出门总得带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职业习惯,书可以在闲暇时翻看,笔记本用来观察生活,记录时用。”杨帆竟然露出了一丝腼腆,不知道他是因为迟迟没给周老师教案不好意思,还是和周老师这样面对面说话不好意思。

  “那你看看我的记录如何?”说着,周宁把自己在课上记录的笔记本递给了杨帆。

  “抒情不是情感直接的宣泄,而是要构造意象……”杨帆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

  “没想到周老师还做了我的课堂笔记呀!没想到你对《河的第三条岸》理解的也是很全面到位的!”杨帆边读边兴奋起来。

  “杨老师,那你对我的朋友圈,到底怎么看?”周宁突然脸色一沉。

  “我……我闲暇的时候看……观察生活的时候看……”杨帆被周宁劈头盖脸的一问搞得语无伦次起来。

  “回答得非常好!不愧是文学系的学术大拿,不过,我现在要正式地警告你,以后不要再观察了!”周宁话毕,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留下杨帆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从这以后大概有一个多礼拜的时间,杨老师再也没看到过周老师发朋友圈,也不知道是周老师真的不再发了,还是她把自己屏蔽了。

  紧接着的就是忙碌的期末,教务处要忙着提取毕业生的学籍档案,配合他们签署三方协议和档案迁出,另外学期末还有各院系教师的综合评估工作。周老师也总算在学期末之前把杨老师的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完毕,跟郑主任正式汇报过之后,工作成果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杨老师在期末给文学系的学生们出的开放式考试题是:请用你读过的任意一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结合本学期文学理论课上阐述的文学观点和要点,写一篇关于米兰昆德拉作品的文学评论。然而,随着假期的临近,在学生们通过邮件形式上交了期末考试作业后,纷纷离校之际,却迎来了米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事实上在“布拉格之春”事件之后,他的作品在捷克被全面封禁,被迫之下他不得不流亡法国。流亡之初,昆德拉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公众人物,他上电视,接受采访,发表谈话,撰写文章,利用各种场合向人们讲述苏联入侵后捷克的情形,直到1984年他发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取得巨大成功后,他在参加法国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顿呼》后,宣布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开始四处旅居,从此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身处何处。

  杨帆十分欣赏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才华,这不单单因为米兰昆德拉是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的优秀毕业生,后来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并成功留校当了一名世界文学老师。虽然杨帆最初的理想也是顺利地从母校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然后顺理成章地留校当一名文学老师。然而事与愿违,他并没能直接成功留校,而是继续去攻读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另外一所大学,也就是他被调回母校前任教的那一所。说什么重金被师范大学挖来也只不过是坊间的传闻,这里的周折和辛酸也只有杨帆自己清楚。

  为了纪念米兰昆德拉逝世,同时推广新书《寻找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在SPK中心的三联书店举办了一场读书会,特别邀请了杨帆作为嘉宾,让他分享一下读米兰昆德拉作品的心得。假期对于普通老师来说可能就是休息和调整,但对于杨帆来说,可能比平时上课还要忙碌,此时的他在社会上已经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学老师接社会外部活动也要提前报备学校,经文学系郝主任批准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后,杨帆如邀参加活动。他分享的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是《生活在别处》,这是一部1973年出版的作品,此时米兰昆德拉已经被布拉格电影学院开除,甚至被开除了党籍,同时被捷克的安全机构全面检视。

  “我唯一的不朽所在,就是在警察局的档案材料……”杨老师在分享米兰昆德拉这句名言的时候,突然瞥到了台下坐在一角的周老师,莫非周老师也是被郑主任派来“检视”他的?杨老师心里开始泛起嘀咕。

  周宁这时也发现杨帆正斜眼瞥着自己,她报以礼貌的微笑。后来杨老师才知道,周老师只是恰巧在SKP中心逛街时遇到而已。读书会结束后,两人继续分享了两杯咖啡。

  “给你!你唯一的不朽所在!”周宁从包里掏出那块黑色的移动硬盘递给杨帆。

  “好家伙,这你还随身携带呢!”杨帆半开玩笑地接过移动硬盘。

  “我这也是工作需要,谁想到这都放假了,还有人找我调你的教案资料呢,我也是服了!现在好了,物归原主,谁要是再找我调资料就得等开学以后再说了!”周宁撇了撇嘴。

  “你朋友圈把我屏蔽了?”要不怎么说文学系的老师懂说话节奏呢,杨帆突然话题一转。

  “没有,我就是最近不发了!”杨宁突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

  “别介啊,你该发继续发啊!大不了我不公开点赞评论了!”杨帆的话有点像祈求。

  “这可是你说的啊!”周宁紧锁的眉头这会开始松开了。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杨帆若有所思的念叨起来。

  “什么跟什么啊,你在文学课上是不是还讽刺我的朋友圈像郭沫若的白话诗一样,我可是听出来了啊,你别急着否认!”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完了两杯香气扑鼻的咖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