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失忆后认错夫君,太子宠我捧心尖 第29章 丞相府认祖归宗的小姐,竟然是她

《失忆后认错夫君,太子宠我捧心尖》第29章 丞相府认祖归宗的小姐,竟然是她

作者:盛雨木 字数:2041 书籍:失忆后认错夫君,太子宠我捧心尖

  得知娄昭大白天的紧缩宫门后,宗王们已然清楚事情败露,清河王元亶立即在府外聚集人手。

  虽然有不少效仿赵郡王元谌,回家后紧闭门户,不愿掺和。

  但东拼西凑,还是汇聚了四、五千人,其中有宗室奴仆,也有浪荡轻侠、市井无赖。

  元亶根本就不曾有过回头路,刘宋以来的例子摆在眼前。

  刘裕先杀司马,萧道成又屠刘,侄儿萧鸾灭绝萧道成子嗣,萧衍不甘人后杀尽萧鸾儿孙。

  哪一次权臣篡国,不是将前朝宗室杀得尸骸遍地。

  元亶等人又怎么会把希望寄托在高欢对元魏的忠诚上,元魏于高欢何加焉?

  当初高欢入洛阳,宗室们争的不是天子之位,实际上争的是日后反抗高氏的盟主之位。

  天子年幼不足以当大事,主事之人自然而然就是元亶。

  斛斯椿献上的计策并没有问题,但行事不密,一次政变只能演变为一场叛乱。

  元亶来不及等待斛斯椿进城,他匆忙带领麾下直扑宫城,希望早有联络的禁军将领会抢开宫门,然而这一幕始终没有发生。

  “娄昭!你断绝禁中消息,究竟意欲何为!”

  元亶朝宫墙上喊道。

  一旁的元修大喊:

  “娄昭欲杀天子,禁军将士何不追随我等诛贼。”

  宫墙上的禁军们人心惶惶,相互之间低声议论,将军们被招去议事后,再也没有回来,反而是娄昭派人执掌部曲,谁不知道这是宫城里发生了大变故。

  那些人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卫士杀尽前任亲信,宫墙下,人头遍地。

  这等血腥手段确实震慑住了禁军将士。

  被长官们扫视一圈,纷纷安静下来。

  眼见宫墙上没有预想中的厮杀声,元亶等人只能另想办法,没有攻城器械,怎么可能强攻宫城。

  “元亶等贼谋逆,军中乱党尽数伏诛,天子有诏,只罪首恶,念你等无知,此时速去,必不追究。”

  宫墙上,娄昭大声喝道,说罢,一挥手,六颗人头被扔下宫墙,都是忠于元氏的禁军将领。

  而陈元康也适时展开诏书,朗声念诵。

  眼见本方人心不稳,元修嘶喊道:

  “贼子弑君,这是矫诏。”

  元宝炬也在随他呼喊:

  “为天子复仇!诛除国贼!”

  一年前高氏反抗尔朱氏的口号,就这般落在了自己身上。

  “清河王,内应被除,我等难入宫城,此时应该再做计较。”

  元修稳定了人心后,向元亶建言道。

  元亶此时毫无办法,只得向元修问策:

  “平阳王有何计策,还请快快道来。”

  元修眼珠一转,想出一条毒计:

  “禁军家眷多在城中,我等莫不如执其家眷相威胁,如此宫城中必然生乱!”

  元亶闻言大喜:

  “平阳王真乃宗室智囊。”

  随即命令宗王们各领部众四散搜捕禁军家眷。

  清河王府后院。

  元仲华抹着泪,右脸肿了起来,鲜红的巴掌印久久不消,这是她得知消息后,劝元亶收手挨的打。

  姐姐河南长公主被她哭得心烦,责骂道:

  “你顾着你那只是拜过天地的夫君,有没有想过全家人的性命!事已至此,就算父王罢手,高氏还能放过我们吗!”

  元仲华哭泣着哽咽道:

  “事情不该这样的,阿兄娶了高家长女,我也嫁进了高家,两家本该和睦,父王为何还要挑起事端。”

  九岁的元仲华实在想不明白,原本好好的姻亲,怎么就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你还真把自己当了高家儿媳?成亲以来,那高子惠见过你几回?他甚至没有登上过清河王府外头的台阶,醒醒吧,仲华!他心里根本就没有你!”

  河南长公主试图将妹妹从幻想中唤醒。

  “有的!他说过,我现在年纪太小,是怕长久相处,把持不住,担心伤到我的身子,他是我的夫君,我相信他!”

  元仲华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反驳道。

  河南长公主见她倔强地模样,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一巴掌扇在素来疼爱的妹妹脸上,打肿了她另一张脸。

  “好!你去!你去找高子惠!你去晋阳报信!我只求你高夫人,能在清河王府阖家死难之际,为我们掉一滴泪。”

  也不知道是这一巴掌打懵了元仲华,还是被那句阖家死难吓住。

  元仲华捂着脸僵在原地。

  河南长公主抽出这一巴掌便后悔了,她抱住元仲华哭泣道:

  “没用的,仲华,父王就不该让阿兄当这个天子。”

  “阿姊,事情不该这样的。”

  元仲华喃喃道。

  河南长公主瞧她呆愣地模样,心疼不已,心中暗自思量:若是将仲华送去渤海王府,父王事败,或许仲华还能保全性命,若是事成,父王也不会害了女儿。

  “仲华,我让人送你去渤海王府。”

  河南长公主抚着元仲华的头道。

  出乎意料地是,元仲华却摇头拒绝,感受到姐姐的关爱,她昂首笑道:

  “阿姊,不用了,我陪着你们。”

  面上的笑容遮掩了心底一片死寂,她还能怎样选择。

  自己苟活,眼睁睁看着全家死难?

  大白天的,清河王聚众叛乱的消息早就传得满大街都是。

  听望司、政务处这两个部门在杨愔的主持下,转移进了附近的渤海王府。

  府中还有高澄留在洛阳的数百名亲卫。

  杨愔命人外出探听消息,顺道让他们打探杨宽的下落,唯恐他遭遇了不测。

  尔朱英娥一身戎装,领着婢女们来到前院。

  “杨长史,城中局势究竟怎样了?”

  “殿下,早前有消息说娄领军已经封闭宫门,元亶领了数千人在宫外僵持,如今态势还不明朗,请殿下莫要担忧,先回后院歇息,府中尚有亲卫把守,必能坚持到世子回援。”

  杨愔劝说道。

  尔朱英娥却不肯走,这让忙着指派亲卫把守王府的杨愔很为难:

  如此紧迫的时候,一个妇人掺和什么,这不是添乱吗!

  不久,有消息传回,元亶等人在城中搜捕禁军家眷。

  杨愔立即便猜到是要拿家眷迫使禁军哗变,他暗自唾骂,却又无可奈何。

  “殿下,不能出去呀!”

  一名文吏的叫喊声惊醒了杨愔。

  ......

  洛阳城外,深陷贼窝数日的听望司密探郑全,终于走出了庄园,但并非独自一人。

  斛斯椿在庄园中一番喊话,言说高氏谋乱,囚禁天子,要带他们前去宫城救驾。

  又是一通富贵许诺后,便将八百天子亲军以及庄园内原本就有的奴仆带了出来,合计共有千余人。

  而是与八百天子亲军,以及庄园内原本就有的奴仆共计千余人,被斛斯椿领了出来。

  郑全寻不到脱身的机会,只能希望入城后,能趁乱离开。

  城中暴乱,守卫城门的士卒早已经四散而逃,斛斯椿也在城门口得知了娄昭提前封锁宫门的消息。

  政变这种事,重要的便是先发制人。

  如今提前泄露了消息,又有高澄正领军南下,纵使夺下宫城,禁军还剩多少战力,还能否等到各路勤王之师云集。

  斛斯椿的计谋最关键之处便是袭杀娄昭,平稳过渡禁军兵权。

  眼看娄昭有了防备,斛斯椿当机立断,带领千余部曲往三荆之地行军,打算假称受天子诏驻守,袭杀刺史,趁机占据三荆,背靠南梁以为救援,自可割据一方。

  所谓三荆,指的是荆州(河南邓州)、南荆州(湖北枣阳南)、东荆州(河南泌阳)。

  他可没想过要往关西去,一番辛苦,难不成就为了从高欢的部将,转投到贺拔岳的麾下?

  ‘我斛斯椿绝不屈居人下。’

  郑全进城不得,又被裹挟着南下,一时摸不着头脑:难道城内的叛乱被平定了?

  望着斛斯椿的背影,郑全心道:至少我还有一个立功的机会!

  而此时,武川人独孤信正担任荆州城防大都督,兼任两郡郡守。

  他的麾下还有一名亲信将领,名叫杨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