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第340章 单骑闯营

  “妇女到处跑,到时候遇到土匪怎么办?”

  “你们遇到土匪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黄春花没好气地说道。

  “那你去过香金镇吗?憨婆娘,莫子都不懂,还要去送粮。”

  黄春花家里有七个姐妹,她是老大,没有兄弟的缘故,她小的时候,她们家在村子里就是被其他人欺负的份,这种被欺负没有养成她软弱的性格,反而让她变得争强好胜,十七八岁的时候,她就长得比同龄男孩子都壮,跟村子里的男人打架都不怕。

  “那你去过吗?你也没去过,你在这瞧不起谁呢?”黄春花骂道:“半瓶水响叮当!”

  其他人就看她俩骂的脸红脖子粗,纷纷摇了摇头,心里头说娶老婆不能看力气大,这种女人娶回家,家宅不宁!

  黄春花回家以后,又想起了粮仓的同志跟她说的那些话,那些城里人的读书人握着她的手说,国家需要她!

  再看一下她男人那瞧不起人的嘴脸,真是越想越生气,她手里头剁萝卜剁得砰砰响,晚上又打着桐油灯,穿着蓑衣去找了村子里的七个妹妹。

  七个姐妹一商量,二妹觉得行:“反正都是背东西,还能挣点运费,我们现在天天下雨,还不是要从山上背红薯回来。”

  四妹:“对,男人能背,我们也能背,我就看不惯他们那种瞧不起人的嘴脸,国家都说了,男女平等,他们能比国家还厉害吗?”

  七妹小声说道:“可是我们也没去过香金镇啊,其他人也都不认识。”

  想到这里,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黄春花:“没去过就去,以后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去过香金镇了!你们今天看到那个来宣传的胡寡妇没?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去镇上的时候大家都说她好可怜。”

  大家都想了起来,那个时候确实看到她觉得她好可怜,她一个人,家里没有男人,还要养一个女儿,她和她女儿冬天的时候经常穿着缝了又缝的灰布衣裳,背着重重的野葛根去卖。

  “过去她要送女儿读书,大家还觉得她一个寡妇痴人说梦,你看看她现在,女儿读了书去城里工作了,我听她们说还是城里的工厂的老板亲自来接,她在粮仓里工作,你看她跟那些读书人关系好好,可见啊,人就要大胆一点,我们每天从山上背红薯下来背柴下来背的少吗,怎么换个地方就不行了呢?”

  “现在国家都在说男女平等,来宣传了好几回了,说是新中国要把我们这些妇女解放出来,我们这些妇女自己要是不出去做事算怎么回事?我们可不能让那些男人看笑话!”

  第二天一大早,粮仓众人一起到了门口等人来,左等右等都没有看到人。

  “主任,这么大的雨,可能没有人愿意去送粮。”

  话音刚落,陆陆续续地雨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身影。

  大多数都是妇女,有年轻的,有中年妇女。

  黄春花走在最前面的,她昨天说的那么气派,今天看到粮仓主任,,发现对方是个中年男人,反而有了几分紧张:“我们这些人可以吗?我们力气也大的很。”

  “可以,当然可以!”主任都高兴坏了。

  黄春花松了一口气,赶紧跟到了胡寡妇旁边,说道:“我们都没去过,到时候还要靠你们带路了。”

  雨依旧在下,大家戴好了蓑衣斗笠,挑着的粮食都是用借来的防水袋装好,力气大的挑一百斤,力气不够大的,就背八十斤。

  下雨天的路并不好走,胡寡妇边走边说:“大家走有草的地方。”

  她说话间,后面已经有两个年轻同志摔倒了,还不等大家去拉两个姑娘,就赶紧爬起来。

  “没事没事。”

  起初这段路泥巴多,路很滑,走得小心翼翼的。

  好在,很快就到了山下,山林离的路并没有那么多泥土,大多数都是石头,走起来的时候不滑了,只是挑着背着这么重的东西,每一步都能感觉到肩膀,腰背疼。

  众人每隔一段路还是休息一下,喝点山间的泉水,吃点玉米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在雨中看到了同林镇。

  同林镇是距离最近的一个镇,还是要再走两个镇就到了。

  他们的计划就是今天要走完。

  雨越下越大,镇街道上几乎没有人。

  胡寡妇跟着大部队,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忽然间前面的人停了下来。

  胡寡妇抬头看去,就看到一群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人冲了过来。

  胡寡妇心猛地一跳,完了,是不是遇到土匪了?

  结果下一秒,就看到主任迎了上去,似乎是认识的人,两边还握了握手。

  胡寡妇听到过来的人跟她们后面这些人热情地自我介绍——

  “同志们辛苦了,我们是同林镇粮仓的工作人员,听说你们这边的情况,特意赶来帮你们。”

  一句同志们辛苦了,胡寡妇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你们到我们粮仓休息 一下,喝点热水,接下来由我们送到百合镇,百合镇那边会有人来接,他们再送去香金镇。”同林镇粮仓的工作人员说道。

  “太感谢了。”

  “大家都是为了粮食!本来就应该互帮互助。”

  “香金镇那边有足够的烘干塔了,因为他们的粮食已经往城里送了。”

  “不是说桥垮了吗?”

  “镇公所号召半个镇的人都去送粮食了,他们到时候可能是走狗儿山那边,反正肯定能够送到城里。”

  此时,城里,米行大堂。

  “狗儿山?”伙计们找来的马帮听说了任务,个个都张大了嘴,马脚子是个年轻人,重复了一遍老板的话。

  “你想让我和我的兄弟们帮你们把十万斤粮食从狗儿山的方向运到百县的码头?”

  马脚子自己说完这些话,拳头都捏紧了:“现在城里这么缺粮食,你们把粮食运走?”

  “不行吗?你要是不行,我还能找其他马帮。”老板毫不在意地说道:“你们缺粮食,华东地区也缺粮食,卖给谁都是功德一件。”

  “那边贵一些。”马脚子立马就明白了。

  “你就说行不行?”

  “别说我,你就是在找十个马帮,也会告诉你不行,狗儿山那一带你要是能够运粮食,我把头给你当板凳坐。”

  狗儿山是出了名的地势险要,以前压根没有人去,后来鬼子占领平城,很多逃难的人为了躲避鬼子才走了那座山,勉勉强强有了路,可如果不是有鬼子,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走那个路。

  马脚子说完,带着自己的队伍就离开了。

  李老板不相信,说道:“再找几个马帮!”

  这几个孬种,他就不相信找不到愿意运输粮食的人!

  作者有话说:

  ps:

  1,这一章里面涉及的海港封锁,进口粮断绝,上海陷入粮荒是真实的。其实历史上西方敌对势力觉得新中国政府无法解决粮食问题,所以恶意封锁海港。这个时期就有私粮成为了粮老虎。

  2,黄春花这个妇女角色有两个历史原型,一个是重庆的妇女赵幸芳,另一个是江西妇女邬水香,她和三十多名妇女创下了一天送粮5000多斤的记录。1950年是通过《婚姻法》解放妇女,提倡男女平等,婚姻法意义真的非常深远,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可能不太符合大家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印象,但历史上送粮队伍妇女是主力,黄春花应该算是这个时期的典型形象)

  3,建国初期的粮食战争非常复杂,涉及了反动派,土匪,特务,灾荒。因为网文要回避很多敏感内容,所以没有写出历史上的百分之一二,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

  第6章 老板卷钱跑了(下)

  大雨造成了交通堵塞,粮食运不进来,城里开始人心惶惶。

  这样的人心惶惶正是一部分人渴望看到的。

  西街米行二楼,几个米行老板坐成了一圈。

  “今天叫大家来,是有好事,我是个实在人,有钱大家一起赚。”米行张老板把电报拿了出来:“现在上海粮食价格已经翻到这个数了。”

  他伸出手,比了一个六。

  旁边的老板不以为然,道:“张兄,就六倍就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了?平城再过几天,也能到这个价格。”

  六倍而已,也值得如此大惊小怪

  “不是六倍,是六十倍。”张老板说道。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不会吧,我也有小道消息,国外不卖粮食给我们,但是川粮已经在去往上海的路上,紧急调了几千万斤。”中间有人反应过来,说道。

  张老板淡淡道:“没用,上海的粮商们已经放话了,政府放多少粮食出来,他们就能收多少粮食,他们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有这个实力,到时候,上海粮食的价格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敢这样说也不是没有原因,前几年粮食全部卡在粮商手里,粮价涨得飞快,一天一个价格,那个时候可真是大家的好日子。

  “我表叔他们在上海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现在就看各位兄台有没有想法了。”张老板看向了众人,他的目光放在了角落里的老李身上,“现在的唯一问题是咱们怎么把粮食运出去。”

  老李穿着灰扑扑的中山服,戴着一副眼镜,不像是商人,反倒是读书人模样。

  众人听到这个话也反映了过来,现在大雨隔绝了平城,外界的粮食运不进来,同样的,里面的粮食也运不出去。

  “这……老张,那你说这些没用,粮食运不出去我们也只能望着。”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也不可能来找大家商量,他这段时间找遍了所有马帮,果然没有一个敢走狗儿山。

  他从其中一个马帮那里知道了一个事情,同样是粮商的李老板解放前曾经是马帮,日本鬼子来的时候,他带着他的马帮曾经在狗儿山上接应逃难的人。 张老板的意图很直接,然而李老板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老李,你以前不是马帮吗?”

  李老板这才笑呵呵道:“我以前是马帮没错,可这个天气,我也没办法。”

  “你们以前走过狗儿山运人运物,不比现在困难吗?”张老板道。

  李老板脸上笑容不减:“情况不一样,那个时候都是逃难的,走狗儿山可能会死,不走,被日本鬼子抓住了,那可就是生不如死了,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李老板看着张老板:“张老板是聪明人,应当不会去冒着个险才对。”

  张老板自然是不会冒这个险的,他是老板,他是想让下面的人去做。

  “李老板,这就是你想错了,又不是让你亲自去,就算是中间冒点险,有一些粮食损失也没事,那可是60倍,什么样的损失拿不回来?”张老板以为李老板所说的冒险是粮食损失。

  “张老板说得也对。”李老板乐呵呵地说道,他那张脸上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是我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太多了,现在这个情况,我只想求个温饱就行。”

  李老板说完以后,站了起来,看向了外面的雨幕,道:“各位,我家里还有人等我回去,先走一步。”

  他说完,拿起了放在门口的雨伞,走到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正好看到了墙上喷的宣传语。

  ——与人民作对的人终将走向灭亡。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下身后这群人,他们脸上野心在滋长,没有注意到现在已经不是前几年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