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第 67 章 盗墓与考古【十五】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第 67 章 盗墓与考古【十五】

作者:梨遥 字数:3679 书籍: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随着奴隶制度的建立与贫富差距的拉大,盗墓便已悄然拉开了帷幕。

  在商周之际,陵墓大多是公墓或者是邦墓,完全按照礼法与等级制度进行陵墓的分配,对其大小规格和陪葬殉葬品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殷墟的王陵区便是典型的象征。

  但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这样大规模的墓葬群在王朝覆灭之后,便是盗墓贼最理想的宝库,因而殷墟王陵区自然难逃厄运。】

  虽然这话说的是商朝,但后世的每一代帝王都觉得自己平等地被天幕内涵了。

  他们的帝陵不也都葬在不远的地方吗?

  毕竟现如今虽然是没有什么邦墓制度了,但家族墓地总还是有的。

  帝陵如此,其他世家大族的陵墓也亦然。

  但最显眼的,还得是他们啊。

  权力吧倒不一定掌握在皇帝手里,但这陵墓的耀眼程度,倒是舍他们其谁。

  【严密的礼法更代表着一定的规矩,这简直就是给盗墓贼提供的盗墓指南。经过考古学家对殷墟王陵盗掘痕迹的勘测,殷墟王陵基本上在第一次被盗掘之时,便已经被盗取了超过90%的财宝。

  更为神奇的地方在于,此次盗掘是系统性的盗掘,比后世的每一次都要更深,且正好将盗坑挖到木椁的顶端,分毫不差。

  这正说明盗贼不仅对殷商不同陵墓的深度有所了解,且对于每一片区域放置的是什么财宝也了如指掌。

  这也是专家大胆推测,第一次盗掘应在商朝灭亡不久之后的理由之一。】

  众帝王:!!!

  还好还好,他们早已不是如此了。

  除了为他们营建陵墓的工匠和监管大臣,恐怕不会再有人知道自己陵墓的具体构造了。

  设计图纸烧掉烧掉,绝不能让其他人再有知晓的途径。

  【古人自然也不是傻子,看到盗墓情况如此严重,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先秦时期,诸位贵族采取题凑方式,大棺叠小棺,椁室也设置数层,外面再环绕堆上石炭和积石,更有甚者铸铁浇灌,妄图用量取胜。

  这当然是失败了。】

  那可不嘛,秦朝之前的陵墓已经被盗掘的七七八八了。

  要不然他们大汉为何要在立法中严肃表明:“发墓者诛”呢。

  可……

  刘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可按他原本的预想,也不过是如此罢了。

  只是再埋深一些,将夯土再打结实一些而已。

  但到底是泥土,如何不能被挖穿呢?

  【秦始皇之时,更是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更以水银模拟天下百川。

  这看似牢不可破,秦始皇陵似乎也是因此逃过一劫。】

  刘彻眼前一亮。

  其实自从天幕说到秦始皇陵地宫未被盗掘之时,他便已经蠢蠢欲动。

  他自然知

  道秦始皇陵的大致营建方式。

  可,可全天下都知道秦始皇陵被项羽盗掘过,不也说三月未曾搬空么。

  【但秦始皇陵亦有其侥幸之处。毕竟项羽的动静实在太大,自太史公《史记》记载以来,历朝历代都坚信秦始皇陵早已被盗掘一空。

  毕竟你看那陵墓上的所有配殿,全都被烧光了啊。

  谁知道对秦人有切齿之恨的项羽竟然可能最终没有进入地宫。

  于是如今有句笑谈,说项羽命令手下盗掘秦始皇陵,三十万人运送三十多天,结果运来一堆破碎的兵马俑。】

  始皇帝:……

  天幕你是真觉得他们这些古人没长脑子吗?

  谁没事干运这些泥制的兵马俑啊!

  虽然那个项羽还是十分罪不可恕,但竟然咸阳被烧或许还救了自己的地宫一命,让他倒是有些心情复杂。

  但若能大秦江山长久一些,便是陵墓被盗,他竟觉得也并非是无法接受之事。

  一世而亡,实在过于心梗。

  【毕竟秦始皇陵虽然十分坚固,但就其营建方式而言,应该与寻常的秦汉常见陵墓差距不大。只能说,有可能是项羽的名声太过响亮,而盗帝王陵墓毕竟是个力气活,又极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旁边十多个大宝库等着,又有骄奢的鼎鼎有名的大汉金猪,军阀们选择放过秦始皇陵也不是没有可能。】

  被当作宝库的诸位西汉皇帝们沉默了。

  平时只有秦朝给他们当垫背和材料的份,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自己还有给秦始皇挡枪的一天。

  刘邦此时也忍不住吐槽自己一直以来十分欣赏的那位重孙:“做人还是要像乃公一样低调啊。”

  他们汉初是真的很穷啊。

  他深刻怀疑,自己的长陵被盗,不会就是托了他那位曾孙的福气吧。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大汉的掌上明猪的好不好!

  他就不是!

  【当然,也有人怀疑当时有可能是从地宫大门进去,所以五花土没有任何扰动。毕竟只将陪葬坑盗掘一空但却独独放过了更为价值连城的地宫,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做法自然十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东南角超标的汞含量异常确实又似乎证实了秦始皇陵没有打开。

  至于具体如何,还是要等地宫真的打开的那一天才能见分晓了。】

  始皇帝:???

  说好的他的地宫肯定没事的呢?

  天幕你怎么还变来变去的。

  而且,你都如此说了,你觉得他的地宫还能保住吗?

  大家不都得来盗掘一下试试看?

  便是曾经真的能阴差阳错保住的地宫恐怕也荡然无存了。

  【对于夯筑陵墓的泥土,古人们也是玩出花来了。什么密封性极强的黏稠的可以保护地宫的白膏泥啦,什么坚固的五花夯土啦,古人可谓是在陵墓选土之上煞费苦心。

  甚至经常为

  了陵墓营建远隔千里,将适宜的土拉来。()

  但正是如此,反而又滋生了盗墓贼的另一项最新发明——洛阳铲。

  ↑想看梨遥的《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通过长而细的洛阳铲,盗墓者可以探明这下面是否有与众不同的陵墓用土,反而助长了盗墓贼盗墓的信心。毕竟若看到五花土,则证明其下必有墓葬。

  而若挖到白膏泥,则更是妥妥的大墓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城不欺我哉。】

  这些后世之人怎么这么精呐!

  他们明明是为了陵墓的坚固和稳定所做的努力竟然反而是为了盗墓贼做了嫁衣裳?

  怎会如此!

  【除了将陵墓造的坚固一些,争取小盗必败,大盗看命之外,越来越狡猾的古人们也开始打起了心理战。

  为了保护自己真正的陵墓,有些豪族便开始为自己兴建许多疑冢,争取让盗墓贼迷失方向。

  可惜,疑冢再多,也多不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总有盗到真正墓葬的那一天。】

  是了,这个是疑冢,换一个继续就是了。

  总不可能每个像是大墓的都是疑冢吧。

  【但疑冢之事阴差阳错也并非完全没有用。

  譬如马王堆汉墓之所以得以保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盗墓贼打洞打了许久仍旧一无所获,以为这是个疑冢,在距离白膏泥土层一丈远之处停住了脚步。

  马王堆汉墓得以幸运地存活至发掘之时。】

  疑冢是有用的!

  就是不知道保护得是谁的墓。

  但能搅乱一点视线是一点啊!

  诸位有钱之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但帝王们明显冷静了很多。

  谢邀,帝陵干不了这种事。

  帝王下葬举世皆知,想要瞒天过海,实在需要亿点点技术含量,这方法他们尚未想到。

  【可能有此等命运的陵墓到底是极为稀少的,埋得越早,被发现可能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还得想点别的法子。魏国征南将军张詹更玩得好一手“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招——哭穷。

  张詹明确在墓碑上刻着: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

  为了做戏做全套,他甚至特意命人将自己的陵墓修建成破破烂烂的样子。

  这看起来效果的确是显著的,自他去世之后两百余年,墓葬未被盗掘。】

  还能这样!

  果然还是得薄葬啊。

  他们也要效仿!

  某些摩拳擦掌的皇帝们却被自己的臣子赶紧制止了。

  帝陵修得破破烂烂如何能扬我朝之声威?

  再说了,陛下看看你自己的做派吧,你就是再愚民,人也不至于蠢到相信帝王陵墓里什么也没有好不好。

  别想了。

  李世民自己本也打算有样学样,至少刻一句话意思意思的。

  () 但想到张詹坟墓的下场,又想到了自己昭陵的可悲,深深叹了口气。

  都怪张詹!

  要不然说不定他昭陵也不会被盗呢!

  【可元嘉六年,大饥。实在走投无路的百姓终于将目光放到了张詹墓之上,本着有一点是一点的想法,最终进入了张詹墓。

  谁能想到,张詹这人他不讲武德,嘴里没一句实话,他们竟然还天真地信了这人的话。

  张詹墓中金银铜器光辉灿烂,甚至连墓中的钉子都是金子做的。

  自此之后,盗墓之百姓信了一句话:眼见为实。】

  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的汉代诸位帝王:……

  你说你这不是害人嘛!

  看看他们,多实在。

  刘彻甚至觉得写他茂陵的史书在夸大其词。

  他才不相信真的给堆出来了呢。

  不管,他也要学会陵墓之事低调。

  能少一次是一次,在身后之事上,做人还是不能太诚实啊。

  【但张詹此举,可谓是让后世之人倒了大霉了。从此薄葬之论再无任何信誉可言。

  于是那些真正选择薄葬之墓,也悉数被盗掘一空,甚至因为东西太少让盗墓贼白费力气,还对尸骨进行羞辱泄愤。】

  早已厌倦了历代厚葬之风,打算自己一切从简的士人:……

  提问,他们到底还要不要为了不让盗墓贼恼羞成怒,带点东西下去呢?

  张詹!我等同你势不两立!

  【因而,纵然想尽一切办法,然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还是没能抵御不惜用性命盗墓的盗贼的掠夺,一座座墓葬被盗掘一空。

  总之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机动性更强的盗墓一派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做惯了胜利者的帝王们悉数沉默了。

  没想到生前风光一世,死后却成了绝对的失败者。

  世上怎会有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啊。

  【不过,你以为离得近就能安然无恙吗?实际上,本朝人才是最该警惕的啊。

  西汉帝陵的最大敌人是西汉末年的赤眉军,东汉帝陵的最大敌人是东汉末年的董卓,唐帝陵的最大敌人是唐末军阀温韬,而清帝陵的敌人呢,则是清末的军阀孙殿英。

  像温韬,那简直可以说是掌握了本朝陵墓修建的图纸,那盗掘起来可不是轻而易举嘛。】

  唐朝帝王:!!!

  他们可算是知道自己的帝陵为什么天幕说毫无疑问,被盗掘一空了。

  连图纸都有了,不被盗才奇怪吧。

  这简直就像是敞开了大门等人来啊。

  清朝帝王:???

  这个孙殿英是何人?

  【说起清陵,那只能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脚慈禧太后刚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惊世大葬,恐怕坟头树还没长出来呢,孙殿英便将清东陵洗劫一空了。

  清朝毕竟是外族出身,对于陵墓的修建没有那么讲究,埋得比较浅,孙殿英用炸药轻而易举就炸开了。

  乾隆及其妃子所有的陪葬宝物全被拿走,当然包括他们的贴身下葬品。

  非但如此,孙殿英管拿不管埋,拿走财物之后看也没看七横八竖躺了一地的尸体,径直走了。】

  乾隆拍案而起。

  他,十全老人,自觉自己文武双才,怎么会被如此粗蛮之人盗了陵墓。

  竟然还体面全无地七横八竖地躺在地上?

  这个孙殿英到底是何人?他要诛了他祖宗九族!

  【方才风光大葬过的慈禧墓自然也难逃一劫,据说孙殿英打开慈禧棺木的时候,慈禧尚未来得及完全腐朽,给自己准备的身后之物还没捂热便被悉数抢走。

  连慈禧地面建筑上精心准备的金砖也给撬走了。

  如今去参观,只能看到破破烂烂仅存的三块了。】

  这事慈禧能忍?

  既然离她如此之近,又连这该死的盗墓贼的名字都有了,她责无旁贷。

  立马决定全国通缉孙殿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