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舍弟朱元璋 第一百零五章 “支部建在连上”

《大明:舍弟朱元璋》第一百零五章 “支部建在连上”

作者:我真不偷蓝啊 字数:1902 书籍:大明:舍弟朱元璋

  当无数引燃石漆的滚石划过夜空,鱼鳞似的从郊外抛向西城头,迤逦火流陡然迎风见涨,化作烈火往西城墙两道延烧的时候,朱兴盛掩在城西某段的晦暗里,视线凝注着王令快步进入那座宏伟府邸的背影。

  过得半晌,朱兴盛从晦暗里沉默地走出,眼底倒映着西城墙那边轰然爆起的几簇火光。炽热的气浪随着冬日晚风吹过来,明灭不定的眸光却在某刻一点点冷下来。

  从“胖来府”客栈出来的时候,他便一直思忖着徐州的、乃至这一路的种种迹象,最终又回到徐州情报司的忠诚度上。王令是否存在叛变的嫌疑,这一点很难得知,即便从“知而不言”这一点当中足够看出某些问题,可他终究是不愿去相信。

  驴牌寨给王令以生命的延续,让他得以保全自身,顾及家眷,更予以重任,叫他在而今这麋沸蚁动的天下照样可以活出另一番光景,他为何要如此?

  纵使朱兴盛此时心里再如何进行过分善意的自我说服,但视野里的一幕总归不会骗人。王令与徐州起义军有联系这本无可厚非,毕竟专职情报工作,此类交道是必然的。

  问题的关键则在于——王令自始至终都未曾提到与起义军有关的情报,却在他与阿尔希德离开不久,匆促赶来求见赵均用等人,俨然一副禀报的姿态。

  朱兴盛不再此地滞留,折身往客栈行去。

  边走边思忖着,如若说在徐州城有什么值得慎重对待的人或物,那么赵均用必然是其中之一,此人须得谨慎提防。

  这赵均用尚在驴牌寨时,行事莫不透着一股子阴险狠辣,更对小姒儿包藏祸心,到得后来,便连那前寨主李升亦难逃其毒手,为人品性如何可窥一二。

  即便如今与人共掌六万兵力,俨然割据一方的枭雄也似,但本性向来难移,反而会随着权势的激增愈发恶劣。

  当然这些并非眼下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他与阿尔希德此行是为姜丽而来,但当王令暴漏出别有用心的一面之后,情报来源开始真假难辨,姜丽身处何地,可是当真遭遇不测就成了最大的变数。

  转过长街,朱兴盛忽然顿下脚步,仰头望着洒落夜空的寥寥星辰,无数星子黯淡了,东边的几颗却格外璀璨,他沉默良久,终于想起了之前刻意忽略掉的事情——“支部建在连上”。

  它本该与大明军区一齐去做的,可终究是没有下定决心去推进、去落实……如果提前做了部署,大抵便不会出现当下的窘境。

  尽管其间自然复杂,存在历史的弊端,面临各样的问题,推进上比不得后世那段热血浇筑的年代,可这件事总归是要做的。

  尤其在乱世当下,奸雄林立,蒙元屹立大都,驴牌寨亟待需要一个理念,一个符合当下时代的理念,一个肯叫更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念。这理念当是驴牌寨往后的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而“支部”,便是它的摇篮。

  可到得最后,他为何没有去做呢?是受坟籍上农民起义的影响,饱腹之欲足以叫无数人前仆后继?还是十七载之后大明的建立恐再难以延续封建制度的顾虑?

  朱兴盛默然许久,西城墙炽热的气浪已经吹不到这里,但心口莫名灼热了起来。过得一阵,他收束发散的思绪,复又往客栈行去。

  ……

  “少年郎,可需要用些吃食。”甫一进客栈,醇厚的嗓音便传了过来,是先前的蓝衫男子,他也是这“胖来府”的店家,这时的面孔依旧懒散,一手搭在下颌,一手撑着柜面方角,语气不温不火,“放心,这方面的价位照旧,不多收。”

  “两碗麦饭,余下的劳烦店家看着上吧。”朱兴盛随口应着声,走到柜台前,“倒是有件事想与店家打听一番。”

  蓝衫男子往后面庖堂大声吩咐着“六爷,准备麦饭与雉羹各双份,把子肉一碟,三两牛肉,速上……”之类的内容,随后迤迤然回头,瞥他一眼,轻“哦”道:“少年郎想要打听何事?”

  朱兴盛稍一揖手言谢,随即问道:“店家先前所言,如若用银两也难以寻到的人便莫要去找,轻易便会丢了性命……在下想知道隐藏其间的,是哪一方势力。”

  蓝衫男子盯他片晌,好整以暇地笑道:“少年郎却是问错了人,我不过一客栈店家,如何得知这般秘闻,此前所言多是诳语罢了,切莫记于心里。”

  “是徐州的起义军?”朱兴盛浑然未觉蓝衫男子的话似的,犹自说着。蓝衫男子笑而不答。

  朱兴盛看着对面的神情,微微颔首自语:“看来不是,那当真便是彭帮与汴泗帮了。”

  那边闻言顿时皱起眉,撘着下颌的手收了回来,面色稍显严肃,凝注着朱兴盛道:“我已好意相拦,少年郎偏要去寻死不成?”将撑在柜面一角的手也收回来,于半空挥了挥,“罢了,良言难劝该死鬼……”说着,又往庖堂喊上一声,“六爷,莫要准备吃食了。”

  朱兴盛见他如此姿态,顿感讶然,随后摇头笑道:“多谢店家心意,我只是确定一些事情而已,自不会轻易寻死。”

  方到徐州时,王令的那番话——关于漕帮与盐帮的事情他记在心里,这时对应着瞧瞧他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其间可有矛盾的点,逻辑可有不通之处,有无蛊惑的意味……以此去推测姜丽的真实处境。

  当然类似如此的事情是可以与人打听到的,想必其间并不会存在多少不妥,但总要验实一番才会放心,而王令那位在睢城镇见过姜丽的亲友,才是重中之重——他当是揭开缘由、明辨真相的关键角色。

  不过人海茫茫,战火蔓延,要在偌大的徐州城寻出一不知样貌的陌生人,此事殊为不易,何况此人如今是否尚在徐州,亦或此人是否当真存在亦不得而知。

  “食材都蒸入锅了,你这厮说不准备?”这时庖堂陡然传来一声咆哮。

  不多时,一凶神恶煞的壮汉怒冲冲地跑出来,他年过四旬,满脸横肉,坦胸漏乳,下身只套了褪色的犊鼻裈,腰间缠着圈粗糙牛皮绳,右手持了一柄尖头厨刀,大咧咧地将刀具拍在柜面,瞪着蓝衫男子,唾道:“寻咱作乐,呵,小毛郎,你莫不是又想讨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